全国劳模毕承松的百年人生 ‖ 今日澧州▪当代风流
全国劳模毕承松的百年人生
◎文/刘超 王小铁
2011年5月10日,春风和熙,由湖南省省总工会主办,常德市总工会、澧县县委、县人政府承办的全国劳动模范毕承松同志百岁寿辰座谈会在澧县桃花滩宾馆宴会大厅隆重举行。中华全国总工会,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强分别致信祝贺湖南省首位百岁全国劳模毕承松百岁大寿。前来祝贺的有原海南省委副书记、中纪委巡视组第六组组长蔡长松,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刘莲玉,常德市委书记卿渐伟等嘉宾。
毕承松1912年6月出生在澧县澧澹乡,他家境贫寒,11岁就给地主放牛做长工,后来被国民党军队抓丁做挑夫,年小体弱的他有好几次几乎丧命。
解放后,毕承松获得新生,积极参加农村基层工作,对种植棉花付出了极大的热情。1951年,他引进了良种“德字351”,率先在澧县改良棉花品种。1952年建立互助组之时,他首先提出“冬比肥堆,秋比棉堆”,带领社员挖塘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1954年,在特大水灾面前,他办起了自己的棉花试验地,采取开深沟的办法排渍除涝获得成功。1958年,他开始澧县植棉史上“破天荒”的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提出了适合不同土壤特点的种植密度和“密”“矮”“早”的栽培措施。1962年获得试验地亩产200斤皮棉,大面积亩产150斤的巨大成就。这一技术措施在全县很快推开。直至今天,主产棉区棉农仍在沿用这种栽培技术。
毕承松通过对棉花生育期的长期观察、试验和研究,总结出一套宝贵的经验。比如,“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棉锄八遍花如银”。依据“促—控—促”原理,他对棉花各个生长阶段的肥水施用、中耕松土、整枝打芽、防治病虫以及微量元素和生物调节素的使用等,都提出了系统的技术措施。
1962年,毕承松被光荣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亲切地接见了他,并诚恳地嘱咐他:“摸索育苗带土移栽的经验,多种棉花,种好棉花,你可要做出个榜样呀!”毕承松从北京回来后,把周总理的指示转告了乡亲们,大家无不欢欣鼓舞。为了不辜负总理的嘱托,他日夜苦干,研究“营养钵”,总结出“一份肥,二份土,捏能成跎,摔能成末,不干不湿好做钵”等成套经验,成为棉农做钵的口头禅。这一技术很快被棉农掌握,并在全县推广。
1962年至1966年,毕承松的植棉经验得到广泛推广,全国各地的植棉能手和广大棉农,纷纷前往他所在的澧澹乡拥宪村,参观学习他的植棉技术。高峰期间,村里每天要烧3大水缸茶来招待参观学习者,最多时一天接待1万多人。
1974年,毕老的试验地创出当时亩产皮棉140公斤的纪录,试验地中有一株棉花高达3.1米,结铃370多个,被送到省会和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据了解,毕老研究的许多重要原理,探索的许多重大技术,繁育的许多优良品种,即使到了今天,仍在棉区大范围应用。
毕承松对棉花种植已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常说:“学到老,做到死,乐在其中。”“我是年年种棉,年年学种棉。”有一次,他到省里学习,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同住长沙第四招待所。袁隆平笑呵呵地对他说:“你研究你的棉花,我种我的水稻,我们各得其乐!”毕承松说:“我们荣誉可以让,贡献还要争!”1979年,他的试验地获得单产达140多公斤皮棉的好成绩。
毕承松的好学精神是出了名的。无论是开会,还是参观,他都利用一切机会虚心向别人学习。1990年,他不顾高龄,毛遂自荐到市、县领导的点村拥宪村,种了一块棉花示范田,并亲自参加田间培管。当年,他的试验田棉花出奇的好,单株最多结铃300多个。他精选了一株送北京农业展览馆展出,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高度肯定。
许多人都想知道老人家的养生“奥秘”,毕老说,生活上能自理的就尽量自己动手,只有忘掉自己的年龄,才能使每一天活得有滋有味。
尽管老伴过世得早,在90岁以前,老人一直谢绝政府部门为他雇请保姆。90岁高龄以后,老人才答应让侄女毕家连来照顾他。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天天看新闻,日日写心得,时时爱劳动。组织上考虑他年岁已高,安排他休息,可他却买回一堆花盆,在自家的阳台上种起了棉花。
有一年,他在自家门口花缸里种的一棵棉花,在他精心呵护下,生长3米多高,结了370多个棉桃。老人为了保留这得意之作,连根掘起,请人做了一根1米出头的棉梗拐杖。这根拐杖,他爱不释手,一直陪伴他走过了人生最后的二十多个春秋。
2012年3月7日,澧县全国植棉劳动模范毕承松同志逝世,享年100岁。
(刘超,《城头山视窗》编辑部主任;王小铁,澧县在线主编)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