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同学王小荣《南渡北归人》

小荣写这本书的计划我事先有所耳闻,去年在广州的琶洲广场匆匆一晤,也三言两语过。昨日上午快递把书送到我的手中,迫不及待一读,除了吃饭外我一直读到凌晨,结束了他后边古体诗词的“附”的部分。

首先,小荣试图在写一本个人的编年史。然而,他在选取事件方面的典型性及深刻的印象,使得该书处处浸润着时代的痕迹。通常,宏大正史可以有谎言,甚至可以以修辞和算术做得天衣无缝,而个人史是无法逃避背景的,否则,它将难以成立。

小荣是我入大学的同宿舍里年龄最小的同学,他操着一口令内蒙东部区的我很难一下子听懂的口音,加上他一直是紧张的状态,语速又特别快,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听不懂他说啥。

他长着一副很好的中文系胚胎,又北人南相,这是不是他要移居南国的命中注定呢?可是从他的自述中得知,至少在5、6代的时间以内,他们的家族属于边关的,属于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地方,属于降雨量很低的塞外,属于贫瘠经常降临的黄土。

印象中第一次听懂小荣的讲话是关于古诗的入声,他以“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的“物”要发成入声才正确为例说明。果然,发音一变,苏东坡这首词的气势就出来了。

正如他自叙的那样,他是宿舍的老八,年龄最小,常常会受到另外几个人的调笑。这是善意的,加上他心里紧张,很容易配合,所以每次我们都能得逞。这在他的视角下一开始可能类似于大哥哥欺负小弟弟,因为在他的少时成长过程里,他的亲哥哥在游戏的时候也不待见他,这成为了他那个时候的固定思维。

一个青春期的“小家伙”最想做的无非是成长,尽快逃脱“嘴边没毛”的稚嫩模式。初入大学的时候,小荣很着急自己的成长,于是出现了他在书中记载的那些“堕落”。由于很小的时候就尝到了被大哥哥或者强者保护的味道,他与能打架的同学混得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喝酒、说粗话、打麻将,但是从他的记录看,打架的时候他多是旁观者,美其名曰他的职责是“事后往医院送人”。

在我的印象中,小荣的古诗文修养很高,不只是修养,他的气质中有一种词的婉约,叫我怎么也想不到,最后他会在资本市场上谋生。包括现在,他的骨子里的文气一点也没有减少,确是增加了一些以前未有的霸气。

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他和他的家族无奈地经历过贫困、逃荒、困苦和疾病。在这本集子里,我最不忍猝读的是因为贫困,他失去了一个弟弟。当他描述7岁的自己到荒地里去看那个张着小手的被遗弃的弟弟时,我进入了冰冷。这样的事情在那个年代时有发生,但是发生在你熟识的人身上,就会更痛。

另一件令他自己很矛盾,在我看来印象深刻的事件,是他的一位韩姓老师百般惩罚学生的故事:罚站的板凳、打折了的教鞭,而他们也会报复性地用开水浇花等。首先小荣从痛苦的记忆中找到了韩老师对他们学习的帮助意义,这一点之外让我联想起近些年我们的交流。

大凡人到中年,总会对一些过来事和当下事有所评判。与流行方式不同的是,小荣不会去随便批判什么,特别是一些现象。虽说毕业后他的转折变动并不算是最残酷的,但是加上个人遭遇的一些不如意和不幸,本该使他愤青一些。

他却像这本书的风格一样,娓娓道来,似乎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潭的平静。

由于是同学,我翻看这本书时,是从中间部分开始的。我好奇他对学校期间的回忆。结果,他是一派江湖义气,率真坦诚。往前看他的故事里,童年、少年还没有给他提供释放真实自己的舞台,作为家里的老三,不是被保护就是被忽略。但在中学的故事里,他频频感恩,埋下了义气的种子。这些种子在大学期间发芽,在1991年毕业之后开始大放其花,于是他有了许多天南地北的朋友,都是快意恩仇的那种,至少出现在这本书里的棋牌、游乐、宴饮乃至死亡,都是那么有古风古意。

我想,在他书写这本十几万字的小书时,他动用了他的精明。他一定隐去了一些事情,同时他努力让自己的伤疤看起来艳丽一些,故而他很少去故弄修辞。不过这不能掩盖他的才气,在书中被几笔带过的关于“二爹”的寥寥几笔描写中,就像一个速写,“二爹”跃然纸上。这是小荣的小说家能力,可惜他自己没有重视,也许“二爹”在他的潜意识里存在得太完美。

小荣在大学生活那段用了较多笔墨谬赞我,其实本质上还是那个时代的“鸡汤”式认识。由于口音的限制和同宿舍时间太短,他对我更多的是看到生活努力、早年发表文章等这些好的方面,而对我当时的颓废、绝望以及在行为上的诸多表现避而不谈或视而不见。

也许他是想:文字上的糗事儿很难磨灭吧。

这也是我对这本书赞美的原因之一,他一定像个老夫子一样亲自校对过,不然像我这么一个对文字变态的人,怎么没有发现错别字呢?而当今,不管是多么权威、过去多有脸面的出版社的书,常常从序言就开始有错别字了。

可惜了,小荣。也许资本市场上多了一个参与者,但在我的价值里,你被自己浪费了。

那些诗词格律修养很高的诗词,也成了你的瓜子,偶尔嗑一嗑,让风从牙缝间吹过。

(20200614,海口)

(0)

相关推荐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父亲负责买菜/董玉秀

    1965年的阳春三月,父亲42岁,母亲45岁,生下了我. 那个年代的女人,45岁生孩子,是不多见的,所以全村人都说:"董恩公家老来老去又生了个小丫丫",所以我也就是全村人嘴里的&q ...

  • 人,不可唐突;事,不可过度

    你有没有遇到过为难的时候呢? 你因擅长某事,别人动不动就找你帮忙,反正于你而言,不过举手之劳. 远房亲戚来了,你想帮他们订个酒店,结果人家直接睡在了你家. 你和另一半开车,一位异性朋友,不由分说坐到了 ...

  • 【望安山文学】慕宗彦||初夏遐想(散文)

    初夏遐想 作者:慕宗彦     主编:非   鱼 初夏时节,乍紧还松,农忙还未跟上.   "给我妻侄介绍个对象呗!"一时心血来潮,电告在都市的哥哥. 哥哥曾在教育战线工作过,认识的 ...

  • 张书芳:感恩我的母亲,叫我们在中年后成了人!

    全文长约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洗心的重阳 作者 张书芳 国庆节假期,在医院伺候老公(做了个小手术)的我,接到了哥哥的电话.说娘的外阴和肛门处生了许多小红疙瘩,疙瘩上还顶着白色的泡. ...

  • 张书芳:哎呦,我那只上了两年学的娘要写书

    导读 就靠着一本字典.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几个笔记本.一块长方形的所谓"桌子",行动不便的老娘架起了梦的桥梁! 哎呦,我那只上了两年学的娘要写书 作者:张书芳 从小我们兄妹三个就和 ...

  • 共读《魔鬼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的故事

    <魔鬼的故事>是芽芽读书会本学期共读的最后一本书.选这本书是因为我喜欢娜塔莉·巴比特的故事,温暖.幽默.富含生活哲理.<不老泉>好几个孩子都看过了,所以这次选了这本值得一读再读 ...

  • 王晓革:年少时印象深刻的几本书

    一次小学同学聚会,席间一位马姓同学聊起一件往事,说来颇为有趣.小的时候,因在一个学习小组的缘故,他常到一位张姓同学家里去做作业.有一回张同学的哥哥在家,马同学发现对方津津有味地在读一本厚厚的硬皮书,过 ...

  • 父亲的多面人生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我的父亲享年84岁,现在离开我们姐弟已经快9年了.虽说思念的感觉一样,但我们姐弟几人对父亲的印象却不相同,我印象中的父亲就是多面的. 严父 自我记事起,到父亲8 ...

  • 想要看清一个人,你就和他谈以下几件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人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对你笑的人,不一定是喜欢你,也许是面善心黑的人:请你喝酒吃肉的人,不一定是朋友,也许是拼命巴结你:天天说你好话的人,不一定是好人,也许是虚伪的人... ...

  • 王小荣:读宋词看宋史:词人的爱国情怀

     读宋词看宋史:           词人的爱国情怀                         文/王小荣   南宋建炎二年,济南知府刘豫降金.第二年,苗傅.刘正彦作乱,迫高宗传位给太子,后被平 ...

  • 王小荣:我与校长协会有个约会

    我与校长协会有个约会 文/王小荣       学校是搞教育的地方,但学校作为一个整体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因此,学校除了做好教育工作外,还是要参加社会的各类活动.就我知道的并参加过活动的,就有宜宾市 ...

  • 王小荣:票证年代的记忆

             票证年代的记忆                      文/王小荣 计划经济时代,各类生活物资都是凭票购买.买粮有粮票.面粉票.水面票.买肉有肉票.买布买衣服凭布票,买食盐有盐票, ...

  • 王小波:人活着必须有尊严

    王小波:人活着必须有尊严

  • 王小波:人活着,一定要有自己的态度

    我喜欢有趣的人,胜过爱无趣的人 我爱崇高的人,胜过爱富裕的人 我爱有趣的事业,胜过无趣的事业 --题记 近日读王小波的<白银时代>,我发现王小波是真的有态度的人,嬉笑怒骂的文风,贯穿的是一 ...

  • 王小荣:上山下乡运动中的学校工作

      上山下乡中的学校工作                      文/ 王小荣   "下乡上山,参加农业生产,是知识青年革命化的重要道路",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最为广泛而且深入的 ...

  • 王小波:人与人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

    "人人理应生来平等,这一点人人都同意.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而且最大的不平等不是有人有椰子树,有人没有椰子树.如罗素先生所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之所在.&q ...

  • 王小荣:​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及红卫兵运动

     学校的红卫兵组织及  红卫兵运动 文/王小荣 1966年8月31日,在南溪一中学校关于是否组建和如何对待红卫兵组织的座谈会上,参会人员谈了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情况.邓树臣首先说,(学校)要在高三学生 ...

  • 王小荣:渐行渐远的儿童游戏

    渐行渐远的儿童游戏 文/ 王小荣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文化娱乐不多,玩具对小孩来说,那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农村的小孩甚至还没有玩具这个概念.农村小孩多数是玩一些土得不能再土的游戏. 记得在读小学时,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