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春意:姓氏中的“花木”
河南学习平台
又是人间四月天,春光日盛,何处寻芳?来看看这张特殊的赏春“地图”——姓氏中的“花木”。
百家姓中,有很多是以植物为姓,像我们熟悉的李姓、桑姓、杨姓等,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比如梅姓、兰姓、柳姓、花姓等。在河南省焦作市的市民中,就有一些以这些花木为姓的,当别人念出他们的姓名时,是那么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焦作日报资料图
以梅为姓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咏的是梅。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个“她”指的也是梅花。
有关梅花的故事、诗词举不胜举。
有一首诗中说: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以梅为姓,当然与梅有关。据南宋史学家郑樵撰写的《通志·氏族略》和北宋时官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梅姓系出子姓,殷王太丁封弟于梅(在今安徽亳州东南部),是为梅伯,后以国为氏。太丁即商匡王子托,亦称文丁,与梅伯同为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子姓、成氏、名汤)的子姓子孙。商匡王的太丁之名还与成汤之子太丁(即子丁)之名相同。梅伯受封为诸侯的梅地,就是因为梅树常茂、梅花常盛而得名的。
以兰为姓
说起兰,最迷人的是它的香气。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就喜欢佩戴兰花。兰花也深受许多爱花者喜爱。
说起兰姓的起源,有着美丽的故事。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郑穆公之母燕姞特别喜欢兰花。她采摘新鲜、饱满的兰花,精心制成装饰品,插在发髻间、别在衣襟上、绕在手腕边。芳步轻移之时,空气中都有盈盈兰香。她身上的兰香,成功引起了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文公的注意。不久,燕姞和郑文公生下一子,取名姬兰,也被称为公子兰,他也就是后来的郑穆公。
郑穆公的子孙中有人以他名中“兰”字为姓氏,史称兰氏正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兰氏族人都尊奉郑穆公姬兰为兰姓得姓始祖。
以柳为姓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柳树抽芽 焦作日报记者 宋崇飞 摄
柳姓源出有三: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国展禽之后,以邑名为氏;出自芈姓,义帝楚怀王以都城名为氏;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明末有曹逢春改姓柳,即著名的民间艺人柳敬亭是也。又有柳如是,本姓杨。
以花为姓
有人说,有一个姓氏,单说姓就胜过千言万语。这个姓,就是花姓。
据《百家姓》注:花姓“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姓者”。清代《说文解字·华注》: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自改为花姓。
春花次第开放 焦作日报资料图
正值踏青、赏花好时节,春花次第开放,愿你不负春光、不负花木。(焦作日报记者 赵改玲)
来源:焦作晚报
责任编辑:杨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