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曾是全能选手,跑步夺冠,入选飞行员,余生60年研究水稻
#袁隆平逝世#
和我们往常认知不同的是,袁隆平的身上其实有着多重的标签,他是提琴少年,他是游泳少年,他是飞行少年,他是农业学子,他更是俄语老师。
若干年后,当所有荣誉加身的时候,袁隆平身上复杂且多才的标签,变成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大众标签。
---“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的,亦是世界的~
1930年,袁隆平出生在一个军阀混战不休的动荡乱世中。
他曾经坦然自述自己家族的发家史,在他曾祖父那一代的时候,世代务农的曾祖父和几个兄弟意外得到了一大笔的饷银。
那时候,太平军在全国掀起反抗大旗,长江以南地区多有战事,一支饷银的清军被太平军伏击之后,所押饷银四散洒在了地上,太平军忙于追击这股清军,并没有将地上散落的饷银全部收拾干净。
曾祖父和几个兄弟拿到这笔钱财之后,直接离开农村,举族搬迁到了县城德安。
此后,袁隆平家族开始进行阶层转型,慢慢脱离农民身份,一举成为了德安县的望族,在曾祖父的经营下在县城里建立起一座千余平方米的大宅院,成为当时县城里最大的一处院落。
袁氏一族成功完成阶层转型之后的最大好处,就是后代慢慢走上了读书持家的道路。
他的祖父科举中官,成为江西地区的县级单位的知事存纪(县办公室主任)。
到了父亲袁兴烈这一代,恰逢辛亥革命的浪潮,这个家族仍旧屹立不倒,反而在从政仕途上更进一步。
袁隆平的父母都是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的高材生,母亲华静更是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一点,袁隆平深受影响,他成年之后同样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读书期间查看英文书籍毫不费力,一定程度上皆是因为母亲的缘故。
1930年,9月7日。
袁隆平伴随着战火出生在北京。
他在出生仅仅半个月之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两年后北京外围受到战火影响,宋哲元统帅29军屯驻长城沿线抵抗日军。
图 | 华静(母亲)、袁隆平(中)、袁隆津
袁兴烈积极联系周围商户,购买了五千斤的铁,为这支军队打造了五百把锋利的大刀。号称西北军“十三太保”的孙连仲,对此袁兴烈献刀事件异常感动,成为孙连仲帐下秘书,后来前往南京升任事务科科长。
图 | 袁隆平父母,以及袁隆平兄弟合照(右侧为袁隆平)
因为北方战事,袁隆平跟随父母南下,前往汉口生活。
在一路南下的路上,他看到了赤地千里、饿殍茫茫的场景。
年少梦想,暗自成型。
不久,这家人在老家德安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前往重庆。
重庆成为袁隆平年少记忆最多的一座城市,他的大多数读书时光都是在这里度过。
得益于优渥的家庭条件,少年袁隆平所就读的学校,一直属于优质学校。即便在战乱年代里,他的父母仍旧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袁隆平的身上。
袁隆平一生对于汉口的博学中学十分惦念,这所学校是一座基督教教会学校,但是其教学质量却属上层。他的英语基础本来就比较好,再加上这所学校的熏陶,为他以后阅读西方英文文献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抗战胜利之后,袁隆平回到了武汉生活,当时武汉举办了一场囊括全省的大型运动会,学校为了这场比赛,特意选出了一些个子挺拔,身体较好的同学。
袁隆平知道这件事情后,十分的失落。
对他而言,他太想参加这场大型运动会,为此他坐上了参加比赛同学的自行车,瞒着老师偷偷到达了现场。
组织前往参加比赛的老师看到袁隆平十分的惊讶,但是看到这个执着的孩子,还是高兴的让袁隆平参加了这场比赛。
比赛公布结果后,袁隆平一举拿下100米、400米两个自由式跑步冠军。
老师还在这场比赛中还发现了袁隆平的游泳天赋。
运动会结束之后,袁隆平返回学校,校门口一群小伙伴将他扔向空中,庆祝这场突如其来的运动大胜利。
图 | 运动会摄影留念(前排左一位袁隆平)
体育老师此后开始侧重对于袁隆平的游泳培养,在全省的游泳比赛中,袁隆平又为全校拿到了两块银牌,深得体育老师的称赞。
1949年的夏日,袁隆平从南京中山大学附属高中毕业,在毕业升学的日子里,父亲希望袁隆平继续考取这所学校,直接进入中山大学学习。
那时候,他的父亲是南京侨务委员会事务科的科长。
作为行政官员的父亲,自然希望儿子能够走上一条和他近乎相同的道路。
只是,袁隆平在择校问题上拒绝了父亲,他告诉父亲自己的理想,他要成为一位农业科学家,而不是跟随父亲的脚步走向仕途。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袁隆平之所以选择农学,其实还和他的学科科目有一定的关系。
他曾经说:
“学农还有个好处,它的数学少,只要搞方差分析,说是统计方面有一点数学,其他没有。那时没有计算器,都用笔算或是算盘打,讨厌死了,都是些数字。”
袁隆平的这次选择,改变了他今后的命运。
作为一个全能型选手,走进大学的袁隆平同样是一位秉持着这一特点。
1949年,11月。
重庆地区解放。
袁隆平所在的相辉学院也和多所学校合并,最终组成了西南农业大学。
在大学期间,袁隆平的身上又多了两个重要的身份标签。
---小提琴家、飞行员。
大学生活的日子足够的丰富,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学校的功课并不多,袁隆平为此学习了不少课堂以外的东西。
袁隆平在大学期间自学小提琴,曾经赢得大家的一致称赞。
袁隆平也自己称赞过自己,他不是一个只喜欢读书的书呆子,更多的时候,他希望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以此调节自己枯燥的课堂生活。
他还会英文歌、俄文歌,游泳同样是一把好手,他不仅是一位十足的文艺青年,还是众人眼中的运动健将。
图 | 袁隆平游泳旧照
大学期间,袁隆平因为游泳技术了得,不少同学专门请他教大家游泳,嘉陵江也一度成为袁隆平和同学在大学时光里特别美好的一段时光。
在就读大学期间,中国的东北还发生了一件大事。
---朝鲜战争爆发。
朝鲜战争之所以爆发,其本质的原因是美国希望在远东地区制作更多的割裂政权,他们之间的相互制衡,可以很好提高美国在远东战场的掌舵力。
如今的南北朝鲜,大抵如此。
朝鲜战争爆发后没多久,美军在仁川大规模登陆,不仅击退了此前北朝鲜的军队,还占领了北朝鲜的首都平壤,甚至狂妄的在中国东北边境挑衅,不少民众的房屋受到波及。
在全国号召招募志愿军的时候,袁隆平所在的学校中,不少年轻人都踊跃报名参战,袁隆平同样是其中的一员。
更为重要的是,袁隆平报名的还是选拔极为严格的飞行员。
那一年,22岁的袁隆平以优异的成绩从800多名竞争者脱颖而出,成为西南农业大学飞行测试合格的八人之一。
在空军预备班里,袁隆平在训练中异常认真,他想要在朝鲜战场中立功,将美帝彻底打败。
然而,当袁隆平所在的空军预备班训练即将结束的时候,朝鲜战场战争即将结束,双方已经进入了军事谈判阶段。
图 | 袁隆平在空间训练时期的旧照(后排左四)
袁隆平他们这群经过严格训练的飞行军最终返回学校,继续学习。
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袁隆平兴趣广泛,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坚定的目标,他更像是一名全能型的选手,在他毕业的那一刻,身边的同学还忍不住取笑袁隆平自由散漫。
图 | 袁隆平大学时期旧照
毕业后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湖南省农林厅下属的安江农校教书。
沿江西行的路上,袁隆平似乎又想起了曾经的一幕。
那时的华夏大地,满目疮痍、民生凋敝,想到这些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农学的信心。
时代大幕,悄然来临。
得益于在西南农大的遗传学专业,校方实在惜才,开始让袁隆平一边教书,一边担任教研室的科研工作。
漫长的十八年教书生涯,袁隆平会经常带着学生前往农田实践,他也遇到了新中国最为艰难的三年。
图 | 在田地的袁隆平
所有人的生活几乎都一样,吃饭成为了大家在生活中最希望满足的一件事情。
袁隆平开始深入研究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知识。
那段时间,育种成为他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从那以后,袁隆平每到了水稻成熟的时候,都会亲自前往农田选种。最初的时候,袁隆平所发现的高产量稻种属于外来花粉传播自然杂交,这种稻种不太稳定,第二天在播种的时候产量同样忽高忽低,并不能解决稳定优良稻种的问题。
袁隆平突然想到,他要利用这些稻种进行人工杂交试验。
图 | 袁隆平
后来,历经千难万险的袁隆平先后在广东、海南、云南进行水稻杂交试验,终于在海南试验成功。
那时候,袁隆平研究水稻杂交技术已经长达十余年。
从七十年代开始,袁隆平试验成功的杂交水稻开始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南等地大面积耕种,其产量增产达到了寻常水稻的20%~30%左右。
那时候,他曾说: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我们难以想象,一位早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老人,仍旧忙于研究“海水稻”试验。
他本该像少年的自己一样,有诸多爱好,为了研究杂交水稻,解决上世纪的吃饭问题,袁隆平放弃了年少时期的诸多爱好。
在刚刚参加工作的那些年,袁隆平仍旧喜欢拉小提琴、游泳,甚至还会在闲暇的日子里,教身边的同事学习小提琴技术。
人生三十而立,当年的袁隆平放弃了一切的爱好,将余生的所有精力、热情甚至他的生命都献给了科学研究上。
那一年,网络浪潮下的诋毁之流,行键盘能事,鼓吹科研无用论。
殊不知,所有人的努力,总有一天会发光发亮,总有一天会被人永世铭记。
这一年的夏天,斯人已逝,誉名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