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段子:这故事说了民族英雄岳飞不为人所知的一件事。他最后被抓进大理寺审理一事,几年前他就梦到过,而且采取过措施,只因为一个信息的小失误没起作用,很多事看来都是定数。
辛企李(次膺)绍兴八年,自右正言出为湖南提刑。舟到武昌,大将岳飞来江亭通谒,辛以道上不见宾客为解,岳不肯去。良久,不获已,见之。即欲以明日具食,意殊恳切,不得辞。
既宴,酒三行,延辛入小阁,尽出平生所被宸翰,凡数百纸,具言眷遇之渥。执辛手曰:“前夕梦为棘寺逮对狱,狱吏曰:‘辛中丞被旨推勘。’惊寤,遍体流汗。方疑惧不敢以告人,而津吏报公至。公自谏官补外,他日必为独坐,飞或不幸下狱,愿公救护之。”辛悚然不知所对。才罢酒,即解维。
后数年,飞罢副枢奉朝请,故部将王贵迎时相意,告其谋叛,系大理狱,命新除御史中丞何伯寿(铸)治其事。方悟昨梦,乃新中丞也。何公后辞避不就,乃以付万俟丞相云。(二事刘襄子思说。)
(宋高宗写给岳飞的宸翰)
【白话语音文字版】
辛企李(名次膺)在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以右正言的官职被外放为湖南提刑。他的船到达武昌(现湖北鄂州),大将岳飞来到江亭通名要拜谒,辛次膺以“道上不见宾客”为由拒见,岳飞不肯离去。很长时间过去,辛次膺没法子了,与岳飞相见。岳飞当即邀请辛次膺第二天吃饭,态度坚定,言辞恳切,辛次膺一看推辞不了,就答应下来。宴会如约举办,酒过三巡,岳飞把辛次膺请入一间小阁,拿出所有平生得到的高宗皇帝所赐亲笔墨宝,有好几百张纸,他跟辛次膺详细解说皇帝对自己的隆遇之厚。他拉着辛次膺的手说:“前一天夜里,我梦到被大理寺抓捕审讯,狱吏说:‘辛中丞领旨问案!’我当时就惊醒了,遍体流汗,心中正惊疑恐惧,也不敢告诉别人,就在此时,渡口小吏报告您的船到了。您是以谏官身份补外,经过一番外放锻炼,未来某天肯定会独掌大权(暗喻成为御史中丞),我岳飞万一不幸被捕下狱,愿您能够救护我!”辛次膺听的毛骨悚然,不知如何回答。刚刚吃喝完毕,他马上命令解缆绳开船。几年后,岳飞被罢免副枢密奉令还朝,他以前的部将王贵为了迎合秦桧丞相的意思,诬告岳飞谋叛,于是岳飞被囚禁大理寺监狱,上边命新任御史中丞何伯寿(名铸)审讯岳飞所谓的“谋反”事。这时候,岳飞才醒悟了几年前那个梦,原来不是“辛中丞”,而是新任御史中丞来审案。何伯寿后来推辞回避此案,案件后来交由万俟卨丞相审理。这个事是刘襄(字子思)说的。【祥宏点评】:御史中丞,监察机构的主官。岳飞认为,辛次膺在朝中是右正言,这是个言官,也属于监察类官员,这次外放湖南提刑,实际是升官,担任的是监司级官员,按照官场逻辑,辛次膺再回到朝廷就有可能升任御史中丞,这就是“独坐”之意。如果高级官员有问题,由御史中丞审理是很正常的,所以他要和辛次膺拉关系;从这个故事可看出岳飞的不易,官场如履薄冰,他是非常廉洁的人,不可能因贪赃枉法被查处,但他深信因果,相信梦兆,认为未来是有可能出事的;当时岳飞是朝廷大将,手握重兵,是很有影响的人,辛次膺为什么避而不见岳飞?这是宋朝政治的一个特点,皇帝历来惧怕朋党,怕官员之间的拉帮结派,辛次膺为了避嫌,才不见岳飞。另外,岳飞的一番说辞吓着了辛次膺,因为岳飞谈论的是还没发生的事;从故事可以看出岳飞的性格特点,他很直率,有些事情有可能考虑欠周;江亭,江边渡口附近的小亭,通常是迎来送别的地方,功能类似于城外十里处的长亭;宸翰,皇帝的御笔亲书;辛次膺(1092-1170年),宋代官员,宋孝宗即位后,他还真的官拜御史中丞,后来又做过同知枢密院事;万俟卨,南宋初年丞相,审理岳飞案件,陷害忠良;副枢密,相当于枢密院的副职。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图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