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河水注》卷五河阳县、临平亭、孟津等考略

河水又东,迳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壬申,公朝于王所。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冬,会于温,执卫侯。是会也,晋侯召襄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天王狩于河阳,言非其狩地。服虔、贾逵曰:河阳,温也。班固《汉书.地理志》、司马彪、袁山松《郡国志》、《晋太康地道记》、《十三州志》:河阳,别县,非温邑也。汉高帝六年,封陈涓为侯国,王莽之河亭也。《十三州志》曰:治河上,河,孟津河也。郭缘生《述征记》曰:践土,今冶坂城,是名异《春秋》焉,非也。今河北见者,河阳城故县也,在冶坂西北,盖晋之温地,故群儒有温之论矣。《魏土地记》曰:冶坂城旧名汉祖渡,城险固,南临孟津河。

古河阳县治所,罗火金等认为即位于孟州市西南18公里处的洛阳市吉利区白坡村南,隋唐以前一直是河阳县治所。2008年孟州市西北石庄乡雷河村附近出土的隋司马融墓志[1]载:“仁寿元年……迁葬于河阳县北原廿里之上乐乡”而现在从白坡村向北到石庄乡雷河村,基本上为10公里,与墓志上记载的“北原廿里”相符。这说明仁寿元年(601年)河阳县治所还在白坡村,还没有进行第一次迁移[2]。但河南文物局等认为西汉河阳县故城治所即今孟州市槐树乡西部岭区东周河阳古城。(备注:古城址呈正方形,面积25万平方米。南北城墙保存较好,现仍有500余米,墙高8米。东西城墙虽被毁,但墙转角处仍能看。城墙基础座落在生土层层上,有的地方由人工堆积而成,其上部则经人工夯筑,夯层厚16厘米左右,夯窝为圆平夯,系用铁制夯具夯成。故推断此城为战国时所筑,而且从出土陶片看,均早于汉代。从地理位置看,这是古代从山西晋城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附近又无其他古城,所以它可能就是河阳城[3]。)

经百度地图作方位校验,本文认为河阳县故城洛阳市吉利区白坡村南说是相对正确的,比较符合注文“河水又东,迳河阳县故城南”、 今河北见者,河阳城故县也,在冶坂(今吉利区白坡渡口一带)西北”的方位描述。而孟州市槐树乡东周河阳古城则距离黄河较远,不大符合注文所述。

  河水右迳临平亭北。《帝王世纪》曰:光武葬临平亭南,西望平阴者也。

临平亭,按注文“光武葬临平亭南”推析则临平亭应位于光武陵之北,按此临平亭约今孟津县铁谢村西一带,而城址亦可能被湮没。

河水又东迳洛阳县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津水二渚分属之也。上旧有河平侯祠,祠前有碑,今不知所在。郭颁《世语》曰:晋文王之世,大鱼见孟津,长数百步,高五丈,头在南岸,尾在中渚河平侯祠。即斯祠也。

洛阳县,此处应指北魏洛阳县,其治所亦应在汉魏洛阳城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败
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初都洛阳,旋迁长安,于洛阳城置洛阳县,属河南郡,以司隶校尉统之。东汉时改郡”为“尹”,领河南、洛阳二县。

河平侯祠碑,河平侯,当为黄河水神之称。晋文王,当指西晋文帝司马昭,“河平侯祠碑”当立於曹魏中晚期司马昭当政之时,此碑仅见于《水经注》,欧、赵、洪诸家皆未有著绿,当早已亡佚[4]

河水又东,迳平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三年,封济北贞王子刘遂为侯国,王莽之所谓治平矣。俗谓之小平也。有高祖讲武场。

平县故城,西汉高祖六年(前201)置,为侯国,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孟津县老城东黄河南岸。东汉废[5]。

河北侧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徙诸徒隶府户并羽林、虎贲领队防之。河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夷齐之歌,所矣曰登彼西山。上有夷齐之庙,前有二碑,并是后汉河南尹广陵陈导、雒阳令徐循与处士平苏腾、南阳何进等立,事见其碑。又有周公庙。魏氏起玄武观于芒垂。张景阳《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竦跱岧峣,直亭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飙也。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春秋左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常以十二月采冰于河津之隘,峡石之阿,北阴之中。即《邠诗》:二之日凿冰冲冲矣。而内于井室,所谓纳于凌阴者也。

首阳山,按注文“河水南对首阳山”考量,则符合上述注文载的首阳山即今河南偃师县西北7.5公里处之首阳山[6]。

首阳晴晓(图片转自掌上偃师公众号)

河南有钩陈垒。世传武王伐纣,八百诸侯所会处,《尚书》所谓不期同时也。紫微有钩陈之宿,主斗讼兵阵,故遁甲攻取之法,以所攻神与钩陈并气,下制所临之辰,则秩禽敌,是以垒资其名矣。河水于斯,有盟津之目。《论衡》曰:武王伐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中流,白鱼入于舟,燌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尚书》所谓不谋同辞也。故曰孟津,亦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又曰富平津,《晋阳秋》曰: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也。又谓之曰陶河,魏尚书仆射杜畿以帝幸许,试楼船,覆于陶河,谓此也。

钩陈垒,在今河南孟津县东[7]

盟津,是西周武王讨伐商纣北渡黄河两会诸侯之地。关于盟津的地理位置,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在今河南孟县西南的盂津。富平津亦即孟津,在今吉利区的冶戍村一带,古时称河阳渡口,亦称富平津。晋初,杜预在这里建造的富平津浮桥,是我国古代黄河上最早最长的浮桥,也是洛阳京畿内黄河上的第一座浮桥[8]

八百诸侯所会图摘自洛阳网

昔禹治洪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及子朝篡位,与敬王战,乃取周之宝玉沈河以祈福。后二日,津人得之于河上,将卖之,则变而为石。及敬王位定,得玉者献之,复为玉也。

白面长人鱼身,在汉民族的神话中,河伯也是人鱼的形象,《尸子》载:“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中”《博物志》亦载:“昔夏禹观河,见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所谓的河精,也就是河伯,是中国神话中的河水之神在古人的想象中,水中之神必要人面鱼身,才符合水神的身份,毕竟那时的水域内,仍是鱼的世界[9]。

河伯是一条美人鱼,确切地说是美男鱼。(摘自怪物札记 ‖ 美人鱼河伯)


[1]2008年5月该墓志在孟州市西北石庄乡雷河村附近起土时发现,出土后被运到西虢镇,后被卖往外地,遂不知所终,现仅存拓片(摘自:罗火金、刘刚州:《隋代司马融墓志考》,《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2]罗火金、刘刚州:《隋代司马融墓志考》,《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3]《河南孟州市发现东周河阳古城》,北方网,2001-7-12

[4]张鹏飞:《水经注石刻文献丛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1月,第267页

[5]《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6]《中国丝绸之路辞典》

[7]《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8]周得京:《古代黄河最长的浮桥--晋富平津浮桥》,洛阳日报 ,2018-08-16

[9]盛文强:《中国古代半人半鱼生物:鲛人泪化珍珠 海人鱼貌美》,《北京晚报》,2016年02月19日

(0)

相关推荐

  • 风陵得名之由来及嬗变过程

    风陵渡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是黄河中游的一处重要津渡,其地以风陵而名.风陵得名,明清以来则素有"女娲墓"与"风后(或称"风伯")墓"两说. ...

  • 《水经.河水注》里的运城(河津、永济等考略)

    △又南过皮氏县西. 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 皮氏县故城,县址在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南,太阳村原村口牌坊上书"古皮氏城"四个大字. 注 ...

  • 《水经.清水注》里的姜太公故里、牧野等考略

    △东北过获嘉县北. <汉书>称,越相吕嘉反,武帝元鼎六年,巡行於汲之新中乡,得吕嘉首,因以为获嘉县.后汉封侍中冯石为侯国.县故城西有汉桂阳太守赵越墓,冢北有碑,越字彦善,县人也,累迁桂阳郡 ...

  • 《水经.河水注》卷五考略

    湛水条原散见于卷六末,"其为错简无疑[1]".经系统梳理,本文以为卷六末"错简"的湛水条,按方位及行文次序等作综合考量应将其置于卷五首与湛水相关处. [1][清 ...

  • 《水经.河水注》卷四函谷关、风陵、河北县故城、段干木冢、黄帝铸鼎原等考略

    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陕,车不方轨,号曰天险.故<西京赋>曰:岩崄周固,衿带易守,所谓秦得百二,并吞诸侯也.是以王元说隗嚣曰: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 ...

  • 《水经.河水注》卷四华阴县、河曲、船司空县等考略

    △又南至华阴潼关,渭水从西来注之. 汲郡<竹书纪年>曰:晋惠公十五年,秦穆公帅师送公子重耳,涉自河曲.<春秋左氏.僖公二十四年>,秦伯纳之,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 ...

  • 《水经.河水注》卷四蒲水、阴山县故城、丹水等考略

    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山宁也.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丹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 蒲水,有学者认为蒲水即今宜川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所涉南虢、十二金人等考略

    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武王以封神农之后于此.王莽更名黄眉矣. 梁宁森在<虢城.焦城与陕城考>中认为 ...

  • 《水经.河水注》卷四(下)

    河水又东,合柏谷水,水出宏农县南石堤山.山下有石堤祠铭云:魏甘露四年,散骑常侍.征南将军.豫州刺史领宏农太守.南平公之所经建也.其水北流,迳其亭下,晋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不如之翟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新考(上)

    一.<水经.河水注>卷四风山.孟门.燕完水等考略 ○河水四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北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