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河水注》卷四函谷关、风陵、河北县故城、段干木冢、黄帝铸鼎原等考略
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陕,车不方轨,号曰天险。故《西京赋》曰:岩崄周固,衿带易守,所谓秦得百二,并吞诸侯也。是以王元说隗嚣曰: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足霸矣。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道东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王师曾据此垒。《西征记》曰:沿路逶迤,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王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地结垒,为大小七营,滨带河险,姚氏亦保据山原,陵阜之上,尚传故迹矣。
函谷关,此处注文“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应指今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王垛村附近的秦函谷关和曹魏函谷关及相关的崤函古道。(秦函谷关与汉函谷关后文郦道元有进一步的阐述,此处不再赘述。)
有地方学者以为郭缘生所记“曹公垒”,与《三国志》记述的浇水冻沙筑成堡垒故事是相符的,即今渭水汇入黄河的“三河口”南岸“靠黄河之西”。那时的潼关城在麟趾塬上,归属华阴县境。潼关城的范围就只有塬上古城和周边屯兵设塞的险要处,今日塬上有一条自城北村至上瀵井村约十余里的南北方向秦驰道遗迹,约一公里的上瀵井段遗迹明显,平地开挖深度约5米左右,宽度约20米。这就是自秦以来到塬上古城废弃那久远历史阶段,潼关唯一的南北向官道,堪称“潼关第一道”。郭缘生记“道东原上”,即这条官道东边的牛头塬上,驻有李典所辖军营[1]。但学术界对“曹公垒、李典营”的相关研究较少,故仍待进一步的细致校验。
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南则河滨姚氏之营,与晋对岸。
风陵(塠、堆),谢鸿喜援引《蒲州府志.古迹》风后冢所载(“今永济县风陵乡焦芦里”);认为风陵位于今风陵渡乡北3里焦芦村。但爬梳相关文普资料今风陵渡镇赵村墓葬判定为风陵更为妥切[2]。据民国《芮城县志》载,赵村墓葬为黄帝轩辕贤相风后之墓。
河水又东北,玉涧水注之。水南出玉溪,北流迳皇天原西。周固记开山东首,上平博,方可里余,三面壁立,高千许仞,汉世祭天于其上,名之为皇天原,上有汉武帝思子台。又北迳阌乡城西。《郡国志》曰:宏农湖县在閺乡。世谓之阌乡水也。魏尚书仆射阌乡侯河东卫伯儒之故邑。其水北流注于河。
河水又东迳阌乡城北,东与全鸠涧水合。水出南山,北迳皇天原东。《述征记》曰: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周武王克殷,休牛之地矣。《西征赋》曰:咸徵名于桃园者也。《晋太康地记》曰:桃林在阌乡南谷中。其水又北流注于河,
玉涧水,现名双桥河;古名玉溪涧、玉溪河、阌乡水、涧水。玉涧水是黄河进入古阌乡县,今灵宝市所汇入的第一条河,今天的流域面积包括豫灵镇和陕西潼关县的各一部分。明代阌乡古城东迁四十里,清雍正十二年在古城阌底镇又设阌乡县丞(副县级),民国玉涧河流域设有阌底镇、玉涧乡[3]。
湖县,张维慎在《“桃林塞"位置考辨》一文中认为湖县原本为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的胡县,自建元三年汉武帝改‘胡县,为‘湖县’……灵宝市阳平镇阌东村在湖水东岸,而阌东村西北约两公里处的湖县旧址(即阌乡县城旧址)则在湖水西岸,这与郦道元记载的湖县故城的位置是一致的[4]。
全鸠涧水,张维慎认为即是盘涧水。杨守敬认为盘涧水(盘豆河)在妫水之先入河与注文所述不同,可能是水道已改。(守敬按:《注》叙盘涧水入河,在永乐涧水入河之后,今盘豆河在妫水之先入河,盖水道改矣[5]。)但亦有学者对此有不同见解,认为全鸠涧水今名十二里河。古名泉鸠涧、全节水、全鸠水、泉鸠涧水、鸠水。流域内有今故县镇栗家崖、冯家原及豫灵镇底董、庙上等村,由西北湾村流入黄河。十二里河河名的来源应该是“泉鸠里”距古阌乡县城十二里而起。而盘涧水即今枣乡河。古名盘涧水、盘豆河、郎水、兜津[6]。
汉武帝思子台,戾太子(刘据)墓位于位于河南省灵宝县西50公里的豫灵镇底董村南约2公里处。戾太子墓北约1.5公里处,有一石碑,原碑高1.6米,宽0.85米,厚0.1米,正面刻着“汉台风雨”四个大字。西北2.5公里处,原有“归来望思台”和“思子宫”,为汉武帝时所建,以表汉武大帝对太子的哀思。
桃林,张维慎认为从《水经注》的记载可以看出郦道元认为桃林有二个地方:一是在描述阌乡城时提到了全鸠涧水即全节水,亦即盘涧水,认为桃林在全节水以西的阌乡南谷,并引《述征记》、《西征赋》、晋《太康地记》等书加以论证;一是在描述阌乡城以东的湖县故城时提到了湖水,认为桃林就在湖水流过的夸父山之北,并引《三秦记》、《山海经》等书加以论证。由于阌乡本汉湖县之一乡,况且“湖县,湖城县,是因湖水绕县城而得名。”所以郦道元虽把桃林分在二个地方,但却都在湖县境内,而湖县就是隋代的阌乡县,并于1954年并入灵宝县……桃林塞是指秦函谷关以西逶迤而至于湖水西岸的湖县故城之间的函谷古道.它以此间谷道两旁及其以南衡岭塬(南部为焦村塬)、铸鼎原的桃树成林而得名[7]。
湖水,今名阳平河。
△又东过河北县南。
县与湖县分河。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流注于河。
河水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晋献公灭魏,以封毕万。卜偃曰:魏,大名也。万后其昌乎?后乃县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也。今城南、西二面,并去大河可二十余里,北去首山一十许里,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魏风》著《十亩》之诗也。城内有龙泉,南流出城,又南,断而不流。永乐溪水又南,入于河。余按《中山经》,即渠潴之水也。太史公《封禅书》称华山以西,名山七,薄山其一焉。薄山,即襄山也。徐广曰:蒲坂县有襄山。《山海经》曰:蒲山之首,曰甘棘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东则渠潴之山,渠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如准《封禅书》,二水无西南注河之理。今诊蓼水川流所趣,与共水相扶;永乐溪水导源注于河,又与渠潴势合。蒲山统目总称,亦与襄山不殊。故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踢,掌华蹈襄。注云:襄山在潼关北十余里。以是推之,知襄山在蒲坂,溪水即渠潴之水也。
河北县故城,谢鸿喜援引《太平寰宇记》等典籍资料认为即今龙泉村(永乐宫所迁建处)[8]。(《元和郡县志》芮城县:故魏城,在芮城县北五里。《太平寰宇记》芮城县:魏城郡,汉河北县。)而按注文“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亦即此意,比对山西文物地图集,河北县当即今古魏城遗址。(古魏城遗址规模庞大,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1125米,夯土厚约0.06-0.08米[9])
蓼水,谢鸿喜认为今胡营村在芮城县西42里处,有小河南流如黄河者,当为故蓼水;永乐涧水(渠潴之水):今称葡萄涧,在今芮城西18里处;龙泉,今仍称龙泉,位于龙泉村,是古魏都城中的泉水[10]。
共水,《山海经》所载之共水,至今其名称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今称浢水涧,在芮城县东45里与平陆交界处。其水有三源,西源名浢水涧,东源在平陆交界境,今称南候涧。三源于下游前沟村西汇流,南行10里入黄河。蒲山,当是中条山早期的统称,不能把它看出是中条山某处山名。《水经注》共水在河北县西河和今浢水涧不称浢水而称共水,而恭水不称共水而称浢水,今恭水与浢水应互换名称[11]。
据传说上古之时,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受到重重阻隔,无法顺利入海四处泛滥成灾,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结果惊动了上天;于是玉皇大帝便命巨灵神下凡搬走群山,疏通河道,拯救万民。注文援引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 jué 古书中的一种大猴子)踢,掌华蹈襄。描述的便是巨灵神像猴子一样乱串乱踢,以疏通河水的神话情形;掌劈华山(力劈华山之招数可能源于此),脚踹襄山。(华即华山,襄即襄山,为中条山西端一处山名。)
河水自河北城南,东迳芮城。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冢。干木,晋之贤人也。魏文侯过其门,轼其庐,所谓德尊万古,芳越来今矣。汲冢《竹书纪年》曰: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匪直大荔故芮也,此亦有焉。《纪年》又云:晋武公七年,芮伯万之母芮姜逐万,万出奔魏。八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九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郏。斯城亦或伯万之故画也。
芮城,古称芮伯城,故址在今芮城县西20里郑村。
段干木冢,谢鸿喜援引《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十五里,唐贞观十五年禁樵采。又县西北18里上段村亦有段干木墓,方志以为段干木故里。谢氏认为段干木冢在今芮城县西北10里张村;但山西文物局却采纳了清代光绪《山西通志》所载“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的说法判定即今古魏镇涧西村墓葬。不过按涧西墓葬现存元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段干木祠堂碑”推析本文姑从山西文物局所论。(2006,山西文物局)
河水右会槃涧水。水出湖县夸父山,北迳汉武帝思子宫、归来望思台东,又北流入于河。河水又东,迳湖县故城北,昔范叔入关,遇穰侯于此矣。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广圆三百里。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之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湖水又北迳湖县东,而北流入于河。《魏土地记》曰:宏农湖县,有轩辕黄帝登仙处。
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有龙垂胡于鼎。黄帝登龙,从登者七十人,遂升于天,故名其地为鼎湖。荆山在冯翊,首山在蒲坂,与湖县相连。《晋书地道记》、《太康记》并言胡县也。汉武帝改作湖。俗云:黄帝自此乘龙上天也。《地理志》曰:京兆湖县,有周天子祠二所,故曰胡。不言黄帝升龙也。《山海经》曰: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楠,多竹箭,其阳多玉,其阴多铁。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其中多马。湖水出焉,北流注于河。故《三秦记》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若有军马经过,好行则牧华山,休息林下。恶行则决河漫延,人马不得过矣。
闻名遐迩的黄帝铸鼎原处于豫陕晋三省交界的阳平镇境内,是东西方交通的咽喉….黄帝铸鼎原,位于荆山脚下,依山傍水,北有黄河,西临阳平河(古名湖水),东依沙河(古名柏谷水)。原上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加之东西两条四季长流不息的河水,适宜古代先民农耕、定居、繁衍生息。黄帝在此铸鼎铭功,祭祀天、地、祖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灵宝铸鼎原西坡遗址进行的发掘,出土了大批仰韶中期的文物遗存。发现仰韶中期单间房屋基址多座,占地面积均达到90平方米以上……特别是最近发现的一座房址,是在地势高亢开阔,叠压于同属仰韶中期的稍小的房基之下。整个基址坐西向东,室内净面积约204平方米。整体占地约516平方米。此房基以半地穴式主室为中心,四周围以回廊,斜坡式门道伸出回廊外,近门口处还有一火膛。其布局井然有序,主次分明,形成一个结构复杂严谨的建筑整体。此房基的发现,是迄今为止在时间总跨度约2000年的整个仰韶文化中所见面积最大、结构最为复杂、规格最高的房屋基址。是中国传统的回廊式古典建筑中发现的最早的一座,开创了中国古代大屋顶建筑的先河,显然已非普通的居住型房屋而具有殿堂的性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新突破,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创举…….另外,在西坡遗址还发现了铜矿石,有研究者提出它预示黄帝在此铸鼎的故事当非虚言,铸鼎原当时已有铸铜是可能。并且,铸鼎原正处于庙底沟类型的中心分布区,而庙底沟类型存在的年代正涵盖了黄帝登上历史舞台前后,灵宝铸鼎原既有黄帝铸鼎的传说,所以可将其作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或谓“黄帝时代”的一个切入点[12]。
黄帝铸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