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4-21)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等犯上作乱的现象时有发生。孔子对此深恶痛绝,极力呼吁维护宗法家族制度,所以特别强调“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注释】
年,年岁、年纪。
喜,高兴、欢喜。
惧,惧怕,恐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为他们(寿高)而惧怕。”
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知”不是简单的知道,而是经常被挂念而且与自己身心、情感完全合体的“知”。“知”从口、从矢,“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本意就是对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像箭一样快。对于父母的年纪,子女必须熟记于心、脱口而出。
为何“一则以喜”?君子有三乐,第一乐就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知而喜者,亲得寿考,子能承欢也。”父母年老就是长寿,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当然值得欢喜。父母在堂,子女能够奉养,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分。
为何“一则以惧”?父母年岁越来越高,在世之日则越来越少,俗话说“过一天就少一天”,总会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子女内心对此应有深深的恐惧。孔子的弟子子路当年家穷,子路常常要到百里之外背米回来侍奉双亲。后来子路学成做了大官,家里有很多仆人,吃着很好的饭菜,穿着很好的衣服,但子路心里非常难过,因为父母已经离世,虽然自己享受着厚禄,却远没有了当年能够为父母去背米的那种开心。所以,趁父母健在,“要事之愈当谨也”,侍奉父母要更加谨慎,更加用心。父母一旦离世,空有子路那般感慨,也毫无意义。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批注,“喜惧处,正是知处。不喜不惧,便是不知。”如何看待自己能不能“知”父母之年,如何看待“知”后自己有没有“喜”和“惧”?即使能“知”并且是真“知”,但仍然属于浅表层次,而“喜”“惧”才是更深层次,内心有反应,说明真有知。看到父母年纪一天天增加,身体一天天衰老,如果半点反应都没有,那就是不知,不知就是不孝。
朱熹《论语集注》也说,“常知父母之年,则既喜其寿,又惧其衰,而于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知”是念念不忘,如果能够做到,绝对非常可贵,但还要真正做到念念不忘“喜”“惧”,才是孝的真实内涵,也才是增强自身修养、促进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