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好经方的认识 李冠杰

​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把经方学好?我在这儿就聊一聊自己的相关认识:

1、首先有一点啊,经方难学还是好学。客观地说啊,经方比较难学,那么难学呢,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有这两点是主要的啊,一点是历代注家都用经方以外的理论来解释经方,咱们现在学《康平本》你就清清楚楚感觉出来了,他实际上人为的给正确学经方设置了许多障碍。我们要把这些东西就是说都剔除掉。实际上在这,我们现在没必要把这个书再去把,说是我们把顶格条文全提出来行吗?那也不客观,因为有一些其他条文也有一些精华。再说了,我们从古人继承来的就这么一点东西,再去删改它也就没那个必要,正确理解是最重要的。所以说,说难,难到什么程度啊?就光是人为的这种障碍,刘渡舟不就说嘛,说“《伤寒论》这堵墙很厚”,他深有体会地说。他也学了一辈子的《伤寒论》,为什么呀?实际上就是人为的障碍。而且他学了一辈子也没真正逾越过这些障碍去,这就是一个很生动的小实例。而且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说残酷在哪儿呀?自从这本书,我们现在知道的啊,从张仲景手里出来以后,就再也没有人真正读懂过,就是正确地读懂过。

这种说法是我们掌握的史料里边所能了解到的,今天站到胡希恕理论的观点上看,直到了建国前后,才出了一个胡希恕。用毕生精力还经方一个本来面目,这也是胡希恕思想价值所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里边,才迈了实质性的一步。所以说难,真的很难。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如果说要谈这一点的话,有胡希恕思想做我们的指导,我们今天学容易多了,不用你去耗费半生的精力,不用说一生的精力,你连半生的精力也用不着,几年的时间你就可以,只要是学习方法对头啊,你就可以基本上掌握经方的精髓。

2、另外一点呢,学经方难,难在哪儿?经方的这个东西啊,开始看的时候它非常简单。这有点像什么?像他们说相声的说的,像郭德纲说相声的说的,说那个说相声门槛很低,它的门槛在哪,在屋里边,你任何人都可以进这个房间。但是,进了房间以后你想要说好,里边台阶高着呢!这个经方就这样。你看经方初看太简单了,特别是主要条文,就是前边是症状,后边就是方剂,方证相应,在方证和症状之间划一个等号。就这么一个小册子,好像就是这么一本书。而且常常会出现初接触的时候,初次用几个方子还会用,有时候用的,哎呀,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让人感觉经方的门槛很低。但是实际上它确实是个很深奥的医学,那么深在哪儿呢?经方理论啊,所有的经方理论至少是用现代的科学手段还没法去证实。所以说,经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经验医学,它是一个暗箱理论。

你比如说像小柴胡汤治小柴胡汤证,它表现的四大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这四大主证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学术观点上,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甚至包括他自己不同的知识结构上,他的解释就有所不同。为什么呀?因为你没有一个可以当作标本的一个解释。你看西医就不行,西医有些东西明明在临床当中验证是错的,但是,人家那个数据在那儿摆着,它也那么去讲究,他考试也都是按照那个答,就对了,而且它整个理论里边都是按照那个。等有朝一日,他自己证明他错了,他自己会去修正。

但是这个经方医学,包括实际上传统中医也有这个特点,因为你解释不了,解释不了呢,你要如果说真正的解释不了,那等于说就是不理解,不理解你就不会用。那么,还要去理解,还要去解释,这就势必会出现众说纷纭。所以说,学经方常常学来学去啊,总有一些徘徊的时候,总有一些迷茫的时候,真正走进来真是一个挺难的事儿。

我们从顶格条文就能看出来作者的高明,他不论理,道理就在这个地方。因为那个时候如果说论理的话,现在我们用今天的学术观点来看顶格条文,它也不是百分之百都正确,它也有错的地方。为什么?就是背景不同,历史环境不同。这是理论上说。

你再看看经方的一些具体的问题也就这样,经方的精髓是什么?是方和证相应。那么方剂的适应证是什么?方剂的适应症不是一个固定的症状群,它是一个动态的呀。你像小柴胡汤,四大主证但见一证便是,当然说不是这么机械,大家都知道它不是那么机械。但是,这种论述也没有错,你在没有其他疾病的时候,那真是这四大主证但见一证就是,它没有稳定性。那么你给我说一个很具体,我可以拿来到临床当中套的一个指标不行嘛,没有。西医有啊,血小板是多少哇,有的是化验指标,血压多少哇,尿糖多少哇,它都有指标。这个没有,都是动态的啊。

而且方证和方证之间的症状,很多都是交错的。你像一个发热,这六大类疾病里边都有可能出现发热的时候。那么我在临床当中怎么用啊?怎么用?你就深入地去学习,深入地去理解,最后你就能形成会用经方的一种个人的一个知识环境。这是说经方难的,这是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我常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现在学经方就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上。因为胡老的学术思想给我们不单单树立一面旗帜,而且为我们的前进指明了方向。这就是说,你学胡老的学术思想,等于说是你站在巨人的肩上,他用了一生的精力把自己朔造成了经方的巨人,那我们可以沿着他的路,去理解他的这些学术思想。但是,胡老跟其他的学术思想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去说,理论方面的咱先不说啊,就说胡老的临床效果。他在临床当中用经方是最纯的,疗效也是最好的,就仅凭这一点,我们也没必要再另寻其他的路径。其他路径只能做参考。因为这个实践已经证明了,胡老自身的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多难多徘徊都应该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所以说,我们在学习经方的过程当中,应该时刻记住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经方经历了两千多年,才出了一个胡希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个东西大家要仔细去考虑,你去研究研究胡希恕经方的成长道路。这里边既有历史的必然,也有胡希恕个人的一种偶然性。怎么说呢,你看啊,胡老一开始他从十几岁上学,他老师教给他经方理论的时候,他读这本书,他一开始入门就不是脏腑辨证,这一点很重要。那么,大家想一想,他的老师继承的是谁的,那不是,这里边都有哇。咱们这个圈子里边的人都知道。说明什么?说明实际上在整个的经方的传承当中,有那么一部分极少的人,就是不搞脏腑辨证,基本上是读懂了经方的内涵。但是,他却成不了中医的主流,那么成不了中医的主流。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说到胡老的书出书之前,一本这样的书都没有出过。不是说一个读懂的人没有。但是,一本这样的书都没有出过。这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的一个问题。那么,你只要是时刻牢记这个,你的方向,就不会轻易的被其他的那个所谓的学术观点给吸引了去,这是一。

另外一个,中医的整体疗效很差,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中医的出路,只有经方。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可以说得狭隘一点啊,只有胡希恕学术思想的普及推广,才有可能给中医闯出一条血路来,闯出一条生路来。不然的话,中医也就跟那个京剧国粹是一样的了,慢慢地就自己,你就进了那么一种博物馆,自己就进了博物馆里面那种陈列品那种角色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所以说,我为什么要说这个?这是我们时刻去想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点。为什么呢,因为我现在这一段时间啊,跟大家在一块学习,我接触好多学生,一开始学经方都比较热情很高,学一段时间以后,慢慢地逐渐地又去学时方了。这很不可思议,但是这是现实。而且这些跳出胡希恕学术思想的范畴,然后再去重新学时方的人,常常都是些高智商的人。事业有成,出人头地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就是忽视了一个问题。因为中医里边好多东西啊,你去看一看,你随便拿一个时方医生的医案你看看,有时候能看得你热血沸腾。那真是治病的疗效那么好。但是你要冷静的分析分析中医整体的疗效为什么这么差啊?你走的那条路恰恰就是很多人走的路,走不通的路。但是他就走得美滋滋的。所以说呢,我觉得即使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倒没必要非得说是让人家跟咱们走一条路。可是最终我们看着可惜,糟蹋自己的时间,糟蹋自己的生命。因为有多少人走过了那条路了。我觉得啊,这是学习经方应该时刻想的两个基本点。

那么下面呢,我们再来看看,怎么能学好经方,应该注意些什么?

我个人的体会啊,首先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反复学习坚持不懈。在这点上啊,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验。那么在学经方的过程当中,恐怕我们接触到的最多的就是背诵条文。咱们不曾经也搞过这个活动吗,背条文。我说啊,这不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关键问题是为什么啊?因为那种背条文,你最高的境界就是背过了,把所有的条文都背过了。背过了以后,你还同样面临着一个理解的问题。最后你要如果是理解不了,你背过条文本身就成了你的包袱了。你看我都已经倒背如流了,我现在用经方还用不了,这门学问不行,就走了。你就坚持不下去了。而且呢,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样走过来的人太多了。好多人能把《内经》背下来,能把《伤寒论》、《金匮要略》能背下来,但是,依然是不会治病,没用的。所以说,这不行。但是,坚持下去反复地学习,这却是我们一个必须的和唯一的一条路。胡老就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你看冯老师在整理胡老遗留的手稿的时候,他就发现一个问题。胡老反复地在抄这些条文干嘛呢?当时冯老师就产生这个疑问,他在干嘛呢?实际上这就是说,他在不同的时期,他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条文。理解不一样。那个时候没电脑,没电脑他就是用手抄,既又加深记忆,而且他从不同的角度,把相关的条文再去把它合并到一块,看它们有什么样的这个,去比较。总地说他就是反复的在学,一坚持就是从十几岁一直到八十几岁啊,六七十年啊,六十多年。像这个就是说也急不得,我们必须走这么一条路。

另外一个呢,就是说这个学习方法也很重要。你就是说光是反复学,我就曾经遇到过这个问题。当时刚一开始,现在说快十年了啊,眼看就要往十年那个年头爬呢,想想啊就跟昨天的事一样。一开始接触到胡老东西的时候,我就第一个眼前一亮,我找的就是这个。我当时徘徊得很厉害,我找的就是这个。谁能给我把《伤寒论》这个道理说清楚,那就开始投入进去学。但学第一遍很快,第二遍当然开始想一些问题,到第二遍的时候,大概就对这个六经突然就有了自己的那种,这人家说的感情不是那个事啊。以前老那么学那个六经,就是经络太阳经身上循行最长的经络,就那么觉得非常有道理。感情它不是那么回事啊。这是一个突破点。但是突破了以后,后来就面临着一些问题,怎么再往下学?学了两三遍了,三四遍了。怎么往下学啊?就到这个时候啊,因为我有特殊的环境,当时环境能让我沉下心来去学。

可是,我就开始想一些办法,我得想我不能再去这么看了。我就一遍一遍地老这么去看胡老这两本书,一遍一遍地看,当时还没出书,那是在网上下载的他们伤寒论坛里面搞得。后来,我就开始每一遍学习,都带着一种任务去学习。我前两天电脑换硬盘,我去整理我原来硬盘上的东西我就发现,还有一些我整理的资料。现在,从整理完了就没再看过一次,这是个事实啊。就是说你比如说啊,我整理的胡希恕讲药,我给他建一个文件夹“经方与药”。

那么比如说讲桂枝的,把所有的胡老讲桂枝的那些内容都摘录下来,都放到桂枝的目录下,等等这些。学了一遍,把所有的药弄了一遍,都弄完了。那个时候一开始也就觉得这个用处太大了。胡老本身说了,他想写一本关于药的书,但是说时间来不及了他没写。咱把它整理到一块不就是了吗。后来,你像整理病啊,整理方证啊,胡老的七十多万字的这两本书大概读了不下十遍。几乎最起码在七八遍里边,都是带着某种任务去,实际上是说是带着某种任务就是,这是一种学习的方法。

但是这个学习方法,我跟大家就我用我走过来的路,就是说对学习非常有用。可是你当初的那个愿望呢,却没有达到。为什么呢?我当初整理这个啊,我就想等我什么时候我要找这个资料的时候,我把它打开不就是嘛。结果是什么呀?你整理完了以后,实际上以后再看的机会很少,非常少。真正看得多的还是原文。那么整理的过程有价值吗?非常有价值。你整理本身就加深了你的印象,加深了你地理解。他真正意义在这儿。也就是说真正的意义在于你整理的过程,而不是你最后整理完的结果。那么到最后,后来我慢慢的,就开始我想成了,最初啊,就想,我说胡老这些东西这么好,他是一个口头语式的一个讲稿吗,就是说口头语式的。咱把他给整理成正式文字的不行吗?后来我试着整理过,整理简直难度太大了。他毕竟是一个口语式的,那么后来,再后来再进一步呢,我想咱能不能,我去写体会行吗?就是写读书笔记,每一条后边我读了胡老的这些东西,然后我自己有什么体会,我再把它写出来行吗。你真写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很难写出些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来。那倒也不是说胡老那些东西高得,你再一点想法都没有了,不是。而是什么啊?实际上,你在读的过程当中有一些理解和想法一闪而过,逐渐地这些东西形成了你的一个知识结构。但是,你真要把这些东西系统起来的时候,你还真没做过。这是另一个层面。

那么再到最后的层面,就是跟大家一块学习。跟大家一块学习,我要带着大家学习,那么我要把所有的问题方方面面都得想到。最终得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把它拿出来,而不是我感兴趣的我就去学,我不感兴趣的就不学,那不行的。这又往前推动了一大步。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大家啊,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去想着办法的去学习。千万不要用一种方式。你像就跟读书一样,我读了一遍,再读一遍,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你能读上个三四遍以后,你就没有兴趣再读下去了。但是我读胡老这些东西啊,我到现在有时候看起来,还是觉得跟看第一遍一样。那都是说实际上,你就是说理解得深度不一样了。但是,要如果说真要是不去用心地去学,你不去深入再深入地理解了,你就要止步了,那是很危险的。那就很可能就半途而废了,这是一个学习方法方面我自己的一个体会。

另外一个呢,就是学习经方,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要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我在这儿啊,我觉得,可能是在学习经方这一方面,把经方的临床当中的方证资料和现代应用的资料和条文的内容,把它串起来,把它接轨,我觉得,我这是做得比较用心,也有一点效果的事。因为我觉得,我自己对这些数字的资料,就是说有一些敏感,就说它确实有效果,能加深我的理解。但是说学习经方,大家去看啊,我们回到问题的最起点。你为什么要独立思考呢?有些问题你先到问题的起点去想一想。经方这本书,它的精髓是在2000多年以前,就建立起来一套,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像这样的一个理论体系,不管作者是谁,也不管《康平本》里边,不管是那个条文的内容,如果说它经历了 2000年以后,它依然是完美的,这不合乎逻辑,也不是事实。如果说存在这某些不正确的东西,某些不到位的东西,这才是客观现实的。所以说,大家看,中医里边就有一种倾向,学中医经典那是全盘接受,理解不了,也要强理解、强接受, 解释不了,拐着弯的也要去强解释,也要去歌颂。完全没有那个必要,要独立地去思考,对的就是对的。当时这个理解上有误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把它放在心里边。为什么?我得出来结论跟别人不一样,再去找别的依据,你的这个结论能不能得到临床实践的支持,能不能得到逻辑推理上的支持。但是,现在好处是什么?胡老已经给我们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了,就说我们应该是在这方面轻松多了,这也是一个基本点。

你要是想独立思考问题,你就必须养成一个素质,就是说不要片面地思考问题,不管你哪怕是得出一个很小的结论,都要把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想一遍,从各种角度去审视它,最终才能总结。你像有好多,现在有在世的,也有不在世的,有好多近代的,或者说历史上好多名家,明明它有一些观点当时或许,咱们就说金元四大家,有的人就说,你要学中医你必须得学金元四大家的东西,但是有的人就说,金元四大家是糟蹋中医的罪魁祸首。你看这本身差距就这么大,但是说我们该怎么看呢?你全面地去看,那么就说这双方,恐怕这两种说法都有问题。那么问题在哪儿?当然现在没必要去那么宽的范围,广泛地深入研究,但是经方你得拿出点精神来,凡是有争议的,有什么样的东西,你应该自己去追根求原。那么胡老有一些现成的东西给了我们,好,我们拿过来再看,再去比较,你再比较别人的东西,你再去看看胡老的解释,你就会发现,胡老的东西那是经得起推敲的。

这个学习经方呢,还有一点,就是说自己亲身体验,这很重要。另外呢,就是结合临床实践,这结合临床实践,人跟人,不同的人,有的人呢,他没有临床的环境,那么没有临床环境呢,你自己亲身体验和有临床环境的,自己亲身体验也非常重要。怎么个亲身体验呢?经方讲究方证相应,那么我没有症状,你要我怎么去体验呢?不要这么去想,现在啊,差不多来我这的,不吃我的药的人少。来我这儿,咱们这些朋友一块学习的,来这儿待三天五天,两天三天,不吃我的药的少。前一段时间,青岛一个学生过来,来了以后,我给他弄了一个方子,大概是四个方子还是五个方子合到一块。哎呀,他真是,你看他身体还行,你问他,给他摸摸脉一问,一大堆的毛病,我就给他那个方子,让他吃。他上午吃了,下午就说,我这吃了挺好,他要走了。实际上啊, 没有哪一个人,说一点病理倾向都没有,没有。你越是没有明显的疾病,越能锻炼你的辨证能力,你总能从蛛丝马迹里边找到你自身的一些病理倾向和方证的依据,总能找到。

我假设说,你真是一点病没有,一点症状没有,好,你要真是一点病没有,我建议你偶尔喝一次小柴胡汤,这没问题。你喝了,你就会有感觉,而且你会感觉非常舒服。好,其实你就是有病,那你就连着喝上几天,你可能就会感觉有别的变化。但是这就说,亲身体验呀,有许多东西,那是你从临床当中体悟不到的,病人有时候他给你说不了,你在你自己身上亲身体验,这非常重要。但是,也不提倡盲目地去试药。就像我,好多年以前,试那个四逆汤90克附子,熬一付自己就喝下去了,这附子就中毒,就体验附子中毒呢,也没必要去冒这个险。这也是,像这个就跟大家说一种思路,你有机会试一试,喝一喝药。我看到有那个中医博士,还是那个什么,反正是学位挺高的一个,人家临床好多年了,从来没吃过中药。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像那个,那种看病,你很难保证疗效,这也是一方面吧。

另外呢,就是我觉得有机会的时候,现在呢,咱们就说没有机会了,过一段时间啊,什么时候方便啦,我想跟大家专门聊聊有关健康的问题。这个健康啊,很重要。大家看啊,现在你看社会上,人人关注健康,人人想获得健康,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人人不健康。说明啥?这也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确实。我呢,在这方面根据学经方的过程当中,自己感悟出了对健康的一套理念和一套方法,它管用,确实管用。就是说,我现在呢,我自己感觉良好。这个意义在哪儿呢?大家想想,前一段时间一个中医大师去跑到其他的没有他名气大的医生那里,去吃人家那药,他关节不好。吃那个药怎么样?你想想,这背后有什么问题?他自己关节不好,他治不了。是不是这么个问题。你自己有病,你自己都治不好,那你能保证能治好别人?那别人跟你得病一样呢?你要碰到这样的病人,那不就治不了嘛。再一个,你自己都不能健康。说明什么?说明你对人生理病理等等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到位。如果说你到位的话,就自己应该知道怎么让自己健康。所以说,这一点,对于一个中医来说,你自身的健康,非常非常的重要。而且也太实惠了。这个就说,你自己健康,像这些东西花多少钱它也买不来。

(0)

相关推荐

  • 新中医人的成才之路

    广义经方总论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quo ...

  • 这个方子《伤寒论》中出现过三次,用准了就能见效

    个人简介:张郎中,90后中医,中医学硕士,社区医院坐诊,半日临证半读书,崇尚中医经典,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致力于传播中医思维,让中医思维照亮每个人的生活. 这是个朴实无华的纯经 ...

  • 李冠杰经方医学腹诊实操简说

    腹诊是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没有腹诊甚至无法开出相应方剂.您在临床诊治时会进行腹诊? 腹诊是诊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没有腹诊甚至无法开出相应方剂.您在临床诊治时会进行腹诊? 展开

  • 经方基础1.1-经方医学溯源---李冠杰

    想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成书历程吗?想知道为什么经方学起来那么难吗?这里就有答案! 想了解<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成书历程吗?想知道为什么经方学起 ...

  • 经方基础2-重新认识经方医学--李冠杰

    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是经方医学的病理.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书,我们现在标准的叫法就是经方医学.昨天我们对经方医学的这两本书溯源这方面进行了一番讨论.今天我们再深入的讨论一下在经方医学里边是怎么认识疾 ...

  • 经方基础2.1-重新认识经方医学--李冠杰

    经方医学的病理是什么样的呢?与现代医学有什么区别?哪个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呢? 经方医学的病理是什么样的呢?与现代医学有什么区别?哪个更接近事物的本来面目呢? Show More

  • 经方基础3-经方辩证体系---李冠杰

    我们今天交流的内容是经方医学的辨证体系.辨证体系这一块儿跟我们昨天和前天讲的内容如果相比较的话,它跟我们现在的这个学习原文关系会更直接一些. 我们现在讲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理解伤寒论中的三阴三阳六病 ...

  • 李冠杰老师经方病理辨证体系总结表

    李冠杰老师十二字经方病理辨证体系总结表 疾病类型: ·表.里.半.水.血.气 ·疾病性质: ·阴.阳.寒.热.虚.实 表证(无寒热) ·阳性表证 ·表实: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表实兼里热).小青龙 ...

  • 转贴:李冠杰经方医案解析

    李冠杰医案解析 我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曾于ICU工作三年,因偶然机遇,请教于院立新师兄,因缘得以重新认识经方医学,后经不断研习经方和临床实践,渐入经方之 ...

  • 《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第二百一十条、二百一十一条

    这个条文在<康平本>是降一字格排版的条文. 这个注解"郑声,重语也".在<宋本>是"郑声者,重语也". 我们解读一下: 这个条文,是作者 ...

  • 《李冠杰讲康平本伤寒论》之第二百零九条

    这段文字在<宋本>是同一条:但是在<康平本>是两段文字.前边那一段是顶格条文,后边这一段是降一字格条文. 先看第一段:"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小承气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