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高適之《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
铁骢:古代骏马青骊。
虏障:抵御少数民族军队入侵的军事屏障。
燕支山:即甘肃焉支山。
太白:春岭主峰太白山。
解读:
高適的这首诗曾被人列为盛唐五律压卷,这自然很难服众,毕竟盛唐五律诗何其多矣,比高適名气大的诗人何其多矣,匆匆下结论,为时为早,但也说明高適的这首诗的知名度很高,艺术成就较大。
开句“行子”对“飞蓬”,行子浪迹天涯,而飞蓬则飘泊不定,两两相对 ,一种惜别伤离的惆怅油然而生。然接下来的“金鞭指铁骢”却一扫前句衰洒之气,生出无限豪情来,手持金鞭,马蹄生风,这是说友人驱马赴边,转战沙场,一个勇武的征战者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颔联则把遥远的想象拉回到送别的场景中来,友人要于万里之外寻求功名,纵有千言万语,也应是多少心中事,不如将万里之大志,形于眼前之一杯。诗人以功名事业来期待友人,冲淡了离愁别绪,故这十字锤炼得跌宕起伏。
颈联承接上联,意谓君子既有万里功名之心,当不以虏障秦城之遥为念,而视燕支、太白之地近在咫尺,如此就不会别离的痛苦。此处的“燕支”“虏障”都是说李侍御要去的安西边塞,十分遥远。
结尾以“莫惆怅”相劝慰,又以“宝刀雄”相激励,非是离别不惆怅,只因此行胸怀万里功名之心,故不能作小儿女之情态。
全篇在写送别,却又在送别之外,故平添满纸立功边塞的豪情,气势纵横,音韵铿锵,尤以颔联我最喜欢。
高適(700?—765),字达夫。排行三十五,河北景县人。晚年曾任左散骑常侍,故后称他为“高常侍”。20岁时求仕不果,此后长期客居宋州宋城(河南商丘)。749年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尉。曾入陇右节度使哥叔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之乱起,先后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764年召还长安,为刑部侍郞,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次年正月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忠。新、旧《唐书》有传。存诗200余首,多作于显达之前,题材广泛,思想内容较深广大。《全唐诗》编其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