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生活过得去,身上总得带点玉(上)

玉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喜爱玉石、佩戴玉石的习惯自古就有。《玉藻》中有讲:“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无论是文人雅士或者将军武夫,都有配玉的雅兴。对于将军武夫来说,小小玉佩稍显秀气,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能象征武夫骁勇气概的物件,它就是玉具剑——玉与剑的完美结合,兼具力量与美感。

战国玉具剑,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玉具剑是指用玉作装饰的金属剑。玉具剑上的玉器装饰由玉剑首、玉剑格、玉珌(bì)、玉剑璲(suì)等器物组成。

玉、剑结合物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晚期,四样俱全的玉剑饰逐渐形成,到了西汉,王公贵族的佩剑上都要有些玉剑饰,而这些装饰品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种身份象征。魏晋之后这种风气逐渐消失。而至汉代时,此股风气再次盛行,也有人将其作为礼物相互馈赠。

玉剑首

玉剑首是玉具剑柄端所镶嵌的玉饰,流行于春秋至秦汉时期。战国时期的玉剑首圆而薄,形如玉璧,中央微凸起并饰有涡纹,外缘勾勒弦纹、云纹或卧蚕等纹饰,用阴刻的粗线条或细线条刻棱,细看有毛雕刀痕,边棱锋利,刀口垂直工整,玉器光泽明亮。

战国卷云纹玉剑首,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如上图所示,战国卷云纹剑首为青白色,局部可见褐色沁。中央饰有勾云纹,并在四周配以细密斜方格网纹,内外圈以双阴刻线相隔,外圈雕琢谷纹。玉质光润,纹饰雕刻精美。

战国云纹玉剑首(两面),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如上图所示,战国云纹玉剑首是很不多见的两面刻有花纹的作品,其一面花纹较复杂,另一面内区素而无纹。

汉代玉剑首比战国时大,不过仍以扁平圆形为主要造型,常见其棱角较柔和,背光素而无纹,正面比背面的直径略大,形成斜坡形,正面纹饰与战国相同。中央有浅而宽的圆槽,在槽的两侧打孔。纹饰仍用阴刻线雕成,有跳刀和毛口痕迹。

汉代白玉玉剑首,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剑格

玉剑格是金属剑柄和剑身之间的玉质装饰物,流行于春秋至秦汉时期。战国和汉代的玉剑格,正中部逐渐凸起,有脊如鼻,中部穿孔有长方形、菱形或椭圆形等。多为两面雕琢,一面浮雕螭龙,一面浮雕卷云纹,也有的剑格两面装饰相同的纹饰,部分光素无纹。汉以后剑格少见,明清时出现仿古制品,制作精细。

战国兽面纹玉剑格,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汉代熊虎纹玉剑格,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上图中的玉剑格已与铁剑锈蚀在一起。剑格上以高浮雕刻有虎纹和熊纹,充满力量与动感。整个作品高浮雕与阴刻相结合,纹饰自然生动,展现出汉代工匠们玉器制作方面的精湛技艺。

汉代青玉兽面纹玉剑格,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参考文献:

1.白峰,玉器概论,地质出版社,2000。

2.博物馆藏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