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过年之压岁“红包”
清代宫廷每逢过年也会像平常人家一样给皇子、皇孙们压岁钱,希望孩子们平安,图个吉利。为此,清廷户部铸钱司一般都会提前单独铸造一批新钱,专门用于清帝的赏赐。这批新钱含铜量高,重量也足,铸造出来以后熠熠生辉。呈给皇帝看过以后,内务府会预先以五彩丝绳将特制的铜钱穿好,并编作龙形。清帝赏赐这笔钱一般会置于皇亲子弟等的床脚,称作压岁钱。与此同时,内务府造办处还会早早地用金、银等制作一批小巧的金银锭,上面的图案、花样自然也是精美无比。将这些金银稞子放在五色绸缎制成的荷包里面,经皇帝审核后用于皇帝、后妃等赏赐使用。
清宫各种压岁钱
这些御制金银稞子形制不一、制作精美。例如:马蹄形、瓜子形、元宝形、如意形、六角、八角等不等。上面都有吉祥文字,例如:状元及第、福寿平安、富贵吉祥等语。像《红楼梦》第七回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平儿知道凤姐与秦氏厚密,虽是小后生家,亦不可太俭,遂自作主意,拿了一匹尺头,两个'状元及第’的小金锞子,交付与来人送过去。”这种金锞子通常是用杂色碎金铸造而成,不强调成色,它也没有统一的形制标准,没有具体的重量要求,大致在一两左右。清代皇家经常以金银锞子为节日随手赏赐之物,这些精美的金银锞子即便当时也不为普通人能够携带和拥有。小说中所谓的小金锞子就属于此类御制品,送人自然是拿得出手的。
年末岁首,清帝除了给后宫家眷压岁钱外,通常也会给王公大臣们打赏发“红包”,能够得到天子的红包,其中的荣宠与喜庆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乾隆帝御笔“福”字
清帝有御笔写“福”字赏赐臣子的定制,“列圣于嘉平朔谒阐福寺,御建福宫,开笔书福字笺,以迓(迎接)新禧,凡内廷王大臣皆遍赐之。翼日,上御乾清宫西暖阁,召赐福字之臣入跪御案前,上亲挥宸翰,其人自捧之出,以志宠也。”(昭槤《啸亭续录》)清帝将所书“福”字赏赐给王公大臣,以示对臣子的恩宠。事先需经奏事处把受赐福字的人员名签上呈清帝,并经御笔圈阅。到了颁赐福字那天,由内阁传集获赐之人到乾清门肃立等候。清帝升御座开笔写字,写好后,受赐大臣依次进至御案前跪下,叩头接过。
除了颁赐“福”字,清帝在过年时还会赏给王公大臣们其它贺年礼物。“岁暮时诸王公大臣皆有赐予,御前王大臣皆赐岁岁平安荷包一,灯盏数对及福橘、广柑、辽东鹿尾、猪、鱼诸珍物无算。外廷大臣择其圣眷优隆者亦赐荷包一,皆佩于貂裘衿领间,泥首宫门前以示宠眷。”(同上)
《紫光阁赐宴图》卷,清姚文翰绘
对新年进京朝贺的外藩使臣,清帝也会赏赐礼物。如道光17年(1837年),道光帝在紫光阁宴请朝鲜、琉球等使臣,照例赏给锦、漳绒、绸缎等物品。另外对于蒙古亲王也有礼物颁赐,总之是礼物多多,礼多人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