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与五腑,五官,五声,五味,五色的配属关系
五脏及其对应的生理系统,“藏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对人体生命功能结构的根本认识。“藏象”是“内藏外象”的简化称谓。《黄帝内经》里的“五
藏”,不是解剖学上的“五脏”,而是气化的五藏。中医五藏所指的心肝、脾、肺、肾,并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等脏器实体,而是指心、肝、脾、肺、肾等五个运动系统。
1.五脏与五行
人体的五脏是肝、心、脾、肺、肾,它们按照东、南、中、西、北排列。五脏在人体中居于主导地位。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在脏腑中居于首位。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脉三者的胜、衰、虚、实,可从面色的改变上反映出来。心功能健全者,面色多见红润光泽而有神;反之,则面色多淡白无华。手少阴为心之经脉,手少阴气绝则心气衰竭,以致血行障碍而血液凝滞。血本赤色,凝则色黑(,血本荣养全身,血凝不流则失其荣养,故人不仅面色黑如漆,而且枯槁如柴。
肝藏血,可随人体的活动情况调节血液的流玢。肝若得病而失其藏血之职,则会使人卧寐不宁。肝主筋,其华在爪。筋的作用是运动,但筋之荣养来源于肝。肝散其精以养筋,筋得其养则运动有力。肝与筋的虚实情况,常反映于爪甲。筋力壮健者,其爪甲多坚而厚实;筋弱无力者,其爪甲多薄而软。肝脏有病者,爪平常脆裂,或干枯无泽,或爪甲变形。但肝气太亢,则会使人容易发怒;反之,肝气不足而失刚强之性,则使人恐惧胆怯,变得胆小怕事。
脾主吸收输津以供全身营养,故脾为“后天之本”。其功用为助朽消化饮食和为胃行散津液。脾主肌肉,其荣在唇。人如果营养充足,则肉脂丰满。若脾脏有病,导致消化和吸收发生障碍,则肌肉失养,人就会逐渐消瘦。反映在嘴唇上,则色泽萎黄不华。脾主四肢。四肢都是承受胃气的滋养而发挥作用的,但胃气不能直达四肢,必须依靠脾之运化,四肢才能得到胃气的滋养。若脾有病,津液不得输出,四肢得不到滋养,脉道不利,四肢之阳气就会日渐衰弱,造成行动不便。脾统血。血来源于水谷之精气,为中焦之脾所生。故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用。若脾之统血功能失常,就会造成各种不同的出血病症,这就要采用“引血归脾”或者“补脾摄血”一类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肺为身体内外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而皮肤的汗毛孔也有散气的作用。皮毛靠气的温煦才能润泽,否则就会憔悴枯槁。肺病可以反映于皮毛,而皮毛受邪气也可以病及肺,“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肺者,气之本”。“肺主一身之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包括饮食水谷之精气和吸入人体内的自然之气。自然之气,又称五色之气,五气入鼻,转化为气,藏于心脾。其气上升,可使面部明润,声音洪亮。水谷之精气内有五味,五味人口,藏于肠胃,经消化吸收,五味之精微内注五脏以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保生机能。津液相成,神乃自生。自然之气由肺吸人体内,在胸中与谷化之气相合而成宗气。宗气出于喉咙,以行呼吸,贯于心脉布散全身。故肺主一身之气。心主血,肺主气,但只有在肺气舒畅的情况下,心脉才能正常运行。所以,肺与心脉的气血之间主要是相互为用的关系。
肾藏精。精指五脏六腑之精和男女生育繁殖的基本物质。藏精是肾的重要功能。肾生髓,主骨,其华在发。肾生髓,髓充于骨。骨赖髓而盛壮。髓不生,则骨不能满,空骨也。发为肾之外华,其背养来源于血。血乃精髓所化。因此,贤精衰竭,则骨枯而发无光泽。精盛髄足则精神健旺且乌发光亮。肾主水。水人于,由脾土上蒸而输于肺。肺气肃降则水便下流而归于肾。水有淸浊,淸浊之中又有淸浊,其清者上升,浊者下降。清者上升至肺为气,其中清中之清者由肺输至皮毛,清中之浊者从三焦决渎而下行以达肾。浊中之浊者由膀胱排出体外,浊中之清者则藏于肾。在肾之津液复化为气而上行至肺,再由肺化为水下降至肾。“地气上者,属于肾而生水液也。”(《素问·水热穴论》)
心、肝、脾、肺、肾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心肾相交,水火既济,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乂如,肺主气,心主血,气血相互为用,才能循环,以至运行不息。再如,肾为先天之本,主藏五脏之精气;脾乃后天之源,输水谷之精微以养五脏,人体生命活动的维持,就取决于先天和后天的相互合作。
2.五腑与五行
五脏所对应的是五腑,具有表里关系。五脏中的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腑中的胆、小肠、胃、大肠和膀胱。脏主藏精,腑主化物。所以五脏为阴,五腑为阳。阳者主表,阴者主里。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相互配合。《灵枢·本输篇》中说:“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精之府。脾合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
肝对应胆。成语“肝胆相照”揭示的就是二者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表里关系。如果胆受邪,就会有精神不宁,遇事不能决断的现象出现。胆汁上溢,便有口苦之症。
心对应小肠。中午的十一点到一点是心经当令时段,但当心受邪时,小肠会有关联反应,出现吸收方面的问题,导致小肠方面的疾病。小肠经当令时,如果出现脸红、心慌、胸闷的现象,实际则是心和小肠的表里关系出现了问题,是一种心脏出问题的前兆之象。小肠上受胃中水谷而分辨淸浊。淸者为淸液,浊者为糟粕。清者吸收而输于各部,终则渗于膀胱;浊者下注大肠。若小肠有病,则清浊不分,一律下注,造成吸收不利,营养不良。
脾对应胃。一般而言,脾不好胃就不好,胃不好脾也就不好。胃有受纳和消化吸收水谷之功用,为人身气血之本,“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故称“气血之海”。
肺对应大肠。人的大便是靠肺气排出来的。人们皮肤的一些症状也和大肠有关,中医针灸可能不直接扎肺经,而直接取大肠经,泄大肠经的火就可以解决问题。大肠有传递糟粕和吸收水分的功用。大肠上受小肠之糟粕,吸收其中的部分营养及水分,使其成形(粪便),然后下泄于直肠。若大肠病,肠鸣腹痛,大便溏泄,或肠液干枯,大便闭结。若胃肠俱病,则病症各异。胃寒则腹胀,肠寒则鸣泄;宵寒肠热则腹胀而且泄,胃热肠寒则小腹痛胀。
肾对应膀胱。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足,才能促进膀胱开合功能的正常发挥,尿液才能正常地储存与排泄。膀胱苻排泄小便和贮存津液的功能,为“津液之府”。津液有余,则入膀胱而为小便。如果津液缺乏,则小便不利;反之,小便过多,也会丧失津液。
3.五体与五行
肝胆对应筋。人体的筋指手指、脚趾等身体器官。筋的弹性、力量与肝胆功能密切相关。手指是人体经脉的出发之点,是阴阳交汇之所。拇指对应肺经,食指对应大肠经,中指对应心包经,无名指对应三焦经,小指对应心经和小肠经。就心脏而言,如果是中指麻木,说明心脏有病,但尚属轻症;如果小指麻木、小指外延麻木,就表明心脏有重症。现在在中老年当中,流行玩核桃或健身球的健身活动。实践证明,把玩这些球状物品,其实是一种很好的健身方法,它能够锻炼手指灵活性,增强手指的握力,有助于肝胆功能的加强。其实,在平时如果弹弹古琴,不仅有益于身心,也可以健体强身,延年益寿。
心和小肠对应的体是血脉。脾和胃对应的体是肉。肺和大肠对应的体是皮毛。肾和膀胱对应的体是骨头。
三焦有上、中、下之分。上焦:处于胃上口咽以下贯膈而布胸。其功用为:纳食而不使出;受H中水谷之气润养全身肌表,以温养肌肉、关节和皮肤。中焦:处于胃中,受谷气泌糟粕,化其精微而为血,以奉生身。其功用为:腐熟水谷,蒸化津液;接受水谷精气,化生荣养。其实维持三焦生理的关键在于下焦的命门。三焦由此有通调水道和主持诸气的作用。受命门之元气,并分布全身,以促进脏器组织的正常生理活动。
此外,还有奇恒之府的说法,包括脑、髓、脉,这是对五体的深化和补充,在人体中居于重要地位。
脑:脑在头骨里,上至“天灵盖”,下至风府穴。在风府穴以下为脊髓,脑不但与脊髄有髓孔直接相通,而且与全身的骨髓有着密切的关系。诸髓皆屈于脑,故脑为髄之海。脑髓主肢体行动灵活,耳目聪明,以及一切正常的思维活动。脑髓充实,则身轻多力,能胜任繁重的工作。脑髓空虚,则头晕目眩,耳鸣胫痿,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肾与脑关系密切,因为肾主藏精,生髓生骨,而骨髄与脑髓又是相通的。
髄:髄生于肾,藏于骨中,而且为骨之营养。骨中髓借骨孔而与脑髓相联系。骨在人体中起支架的作用。骨靠髄来营养,以维持其坚刚之性。骨能藏髓,但不能生髓,生髓必须依赖于W。W不生,则髄不满、骨不坚。
脉:脉与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心是脉之主,脉是心所属,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为用。脉为血府,以气为本。脉不但能聚载气血,而且能约束气血,使气血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脉遍布全身,载运气血,输送食物之精华,以营全身。“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则归于肺。
4.五官(九窍)与五行
耳、口、目、鼻、舌称为五官,又称七窍,与前后阴合起来,称为九窍。脏腑虽然藏于体内,却与五官九窍息息相关。
耳与脏腑的关系。“心开窍于耳。”这是《金匮真言论》里边的另外一种说法。在中医里面,认为耳朵里的问题一般与心脏功能相关联。心主血脉。耳之听觉正常,必须有充足的气血供给。若经脉中气血空虚,不能上发,就会耳鸣而使听觉失常,这是耳与心的关系。耳与肾的关系是:背主藏精、生髓,髓通于脑。脑有余则耳聪,不足则耳鸣耳聋。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讲“肾开窍于耳”。耳与肝胆的关系是:肝胆主升发,升发之气不足,则上部虚,上部虚则耳鸣耳聋。升发之气太过,上部过实,亦能使耳鸣。
目与脏腑的关系。目为肝之窍。《黄帝内经》的《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开窍于目”。肝主藏血,主升发。肝血不足,则目不能视;肝气升发太过,则目赤眦疡。肝和,则能辨五色。意思是肝的情况通过眼睛来表现。人的眼力不好,实际上是肝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老人要想眼不花保肝也很重要。此外,目与心的关系:心主血脉,目必须借其气血的供养才能视。目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气,通过血脉的传送,都上灌于两目,而为眼之精。精之窠为眼,目分左右,左阳右阴,左腑右脏。目是由睛子、黑眼、眼络、眼睑、眼角等组成的。目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左目——腑 右目一脏
睡-膀胱 瞠一肾
眼黑——胆 眼思一肝
眼皮一胃 眼皮一脾
眼角-小肠 眼角一心
眼白一大肠 眼白一肺
鼻与脏腑的关系。“肺开窍于鼻孔。”鼻为呼吸出入之门户。肺主呼吸,所以,鼻以肺为明窍。鼻以辨别香臭,但必须肺气和,呼吸利,嗔觉才能正常。“肺气虚则鼻塞不利。”
口与脏腑的关系。口为脾之明窍。脾主运化,脾健则知饥欲食。“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
舌与脏腑的关系。“心开窍于舌。”舌主味觉,而味觉又为心气所主。“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如果心气不利,往往食而不知其味,故舌为心之明窍。“舌为心之苗”,舌头是心的苗,舌头上的很多问题反映心气和心情,和心脏的功能关系密切。中医望舌能看出很多东西,不过最主要的是看心。因为在一个舌面上,也会分出五行来,舌头两边为肝胆,后面为肾,前面为心,中央为脾胃。小肠有热,亦会有舌赤、舌疮等症。因此,肝、脾、肾三经之病,亦往往连及舌体。《灵枢·五阅五使》载:“舌者,心之官也。”一般来说,正常的舌象概括为六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即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望舌一般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同时看舌体的色质和舌苔的厚薄及颜色等。如果舌苔出现以下的情况就要注意。淡白舌:舌体颜色浅淡,有时全无血色。可能是脾虚运化无力或阳气虚弱所致。红舌:舌呈鲜红色,多见于各种发热性疾病,如火热内生、外感热邪等。绛舌:绛舌比红舌颜色还要深,绛舌表示热度更重,程度更深。紫舌:紫是一种红中带蓝的色彩,如果红的成分多,呈绛紫色,多代表体内有热;如果蓝的成分多,多代表体内有寒。青舌:舌表现为暗青色,多见于淤血和寒症。
5.五华与五行
五华是指爪、面、嘴、皮毛、头发,是五脏的外现之象。
爪是肝的外现。爪包括指甲。从指甲可以看出肝的问题,如指甲有竖棱,就是肝胆出问题的表现;如果出现横棱,说明问题正得到改善。
面是心的外规。人的脸上是否滋润有光泽,跟心气相关。心气很旺,人的脸是红润光泽的。但如果是红得发黑,像黑血一样,说明心脏可能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嘴唇是脾的外现。嘴唇是否饱满、滋润,就可以希出人的脾功能如何。如果嘴唇老是翻肿或者起皮,那就说明脾虚或者血虚。
皮毛是肺的外现3过敏症状或者皮肤病等皮毛问题一般都与肺气相关。
头发是肾的外现。头发如果非常黑、柔亮,说明肾气足。如果头上总长头皮屑或脂溢性头皮,则是脾虚的表现。
6.五臭与五行
指臊、焦、香、腥、腐五种味道。
肝味的味道为臊,心味的味道为焦,肺味的味道是腥味,肾味的味道是腐味,脾味的味道是香味。如果身体某个部位呈病态,就会特别喜欢吃某种味道的东西。比如脾胃如果黏滞,就喜欢吃一些香帘的东西,可以开窍。古时候,如果有窍闭、昏厥的人,跽生一般都会给他服用苏合香丸,这个药的主要成分就是廨香,麝香可以通大窍。
7.五声与五行
中医里还有五声,不同的声音可以表现出五脏六腑不同的问题。
“肝音为呼”。“呼”又分几种声音,如果肝血空虚,人就会狂呼乱喊;如果发出叹气、叹息声,则肝气郁结,同时也是一种自救,可以缓释肝气的压力。
“心音为笑”。如果一个人心气特别足,笑就代表他的心气正常;但如果总是笑,那是心气将散之象,叫“心气动泄也为笑”。大喜和大恐会让人死,《说岳全传》中,牛皋抓住A己的老对手金兀术之后,狂笑不止,结果“大笑而亡”。
“脾胃为歌”,即像唱歌一样。正常的脾胃之象应该是歌声嘹亮,可以传播四方。如果脾胃过度压抑或者是实证,就会显出“登髙而歌,弃衣而走”的象。
“肺音为哭”。肺气足,哭的声音就特别嘹亮。《黄帝内经》认为,从一个人的哭声里面能听出很多东西,比如一个人要是流眼泪了,就说明他动了肝气,因为肝主木;如果哭得满头大汗,说明他动了心气,W为汗为心液;如果哭的时候流鼻涕,说明这个人动了肺气。
“肾音为呻”。呻,就是伸发。元气藏于肾,所以如果一个人发出呻吟之声,那就说明动了“老本”。一般人在疼痛、受伤、自虐、过度虚弱、性高潮的时候有可能发出这种呻吟的声音。
8.五变与五行
即指心、肝、脾、宵、肾的变化。
肝气的表现是“在变动为握”,即肝气出现病变时,首先会表现在手的握力出问题,比如手没劲,或者是抽筋、肌肉紧张等,这是在表象上的病变反映。
心病的表现是厥症。厥症就是四肢厥逆症,即手脚冰凉。
脾胃的表现是哕声,“哕”这个声音在古代是呕吐的声音。人体正常的时候胃气是下降的,人体以降为顺,如果“哕”就说明元气虚,肾精不足,人的气收不住就往上走了。人会打嗝甚至呕吐,实际上都是脾胃出现了问题。
肺气的表现是咳。比如人们在肺寒时会咳嗽,就是通过振动把肺寒振出去,所以肺“在变动为咳”。
肾的表现是栗,即哆嗦。如果肾特别寒,就会出现打哆嗦、战栗或者打喷嚏的现象。打喷嚏实际上是振奋肾阳,是身体要通过打喷嚏的方式,把肾阳调起来,把寒气赶掉。
9.五志与五行
即五脏的五种情志。
怒是肝的情志。中医认为“怒伤肝”,经常发怒,会对肝产生损伤。要保养好自己的肝,就应当平和待人、平静处事,切忌动辄发脾气甚至动手打骂。当遇到让人着急或愤慨之事时,尽量控制自己,牢记和为贵、忍为上的古训。
喜是心的情志。喜亦有正邪之分,正的“喜”可以使心情愉悦;如果经脉+通畅,一个人老憋着,是不喜。如果他老不喜,血脉就会出问题。邪的“喜”就是过度外散,会伤心神。
思是脾的情志。正常的思维有助于养脾,多思则伤脾。脾主肌肉,如果过度思虑就会出现邪气,伤及脾脏,人会越来越瘦。而不思虑、不运动就会有黏滞、懒惰之象,人会越来越胖,湿气特别重。
忧是肺的情志。有肺病的人就喜欢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黛玉。林黛玉是典型的肺病,她的所有表现都是肺气虚的象。林黛玉没事就哭,而且她多思,所以林黛玉也胖不起来。
恐是肾的情志。恐也有正邪之象,正象是谨惧内守。孔子认为,人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人有敬畏之心,知道谨慎,知道内守,这是肾精足的一个正象的表现。恐的邪象就是“恐外散”,比如人过恐就会出现尿裤子、排便的现象。古语“恐则气下”,是指人一受惊恐,气就会散,收摄不住。
10.五味与五行
即酸、苦、辛、咸、甘。古人根据五行学说,把五色五味与自然界众多审物的属性联系起来。而在人体则以五脏为中心,五色、五味皆与五脏相配属。
肝味为酸。中医认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心味为苦,脾味为甘。小孩子爱吃糖,是因为脾胃太虚弱。肺味为辛。
肾味为咸。凡是咸味的都可以调肾精上来。人活着,要靠每天调一点点元气,就靠盐去调动肾气,因为盐是最方便调肾气的东西,怛不宜过。五味入口,不欲偏多,故酸多伤脾,苦多伤肺,辛多伤肝,咸多伤心,甘多伤肾。因为五味各有所利,即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软;咸能软坚;淡能利窍。这是五味的本性。
11.五动与五行
即行、站、卧、坐、动等五种基本的身体运动。这也与五脏的保健密切相关。吕祖曰:“久行则伤肝,行泄胆炁,补脾气;久视则伤心,视泄心炁,补肺炁;久卧则伤肺,卧泄肺炁,补肝炁;久站则伤肾,站泄肾炁,补心炁;久动则伤筋骨,动泄精炁,补脉炁。”
12.五液与五行
肝液为泪;心液为汗;肺液为涕;中焦脾胃为涎;袢液为唾。舌面干不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出肾液的问题,脾虚的人就经常流口水。
13.五色与五行
大家熟知的五种颜色(绿、红、黄、內、黑),各人不同的脏腑,各有不同的作用。绿色屈木,是肝之苗;红色属火,是心之苗;黄色屈土,是脾之苗;白色属金,是肺之苗;黑色属水,是肾之苗。我以大家常吃的各种豆类为例,绿豆具有清热解署之功,人肝经为木性;红豆有利血、利尿、促进心脏活动的功效,人心经为火性;黄豆益气补脾,入脾经为土性;白豆含有较多的钙质,入肺经属金性;黑豆治消账、下气,件寒,人肾经域水性。
综上所述,我再引用中医教材里的内容总体上阐述一下五行学说与人体的概念。
本文出自国易堂,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ap.guoyi360.com//wxcx/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