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大脑严重营养不良!老师和家长却无动于衷

结果就是很多孩子虽然身体健康了,然而大脑却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一眼就能看得到。然而,孩子的大脑是否营养不良,家长和老师却没有用心去看。

其实,大脑的营养不良,也不难看出。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容易分散,记忆的过程很痛苦,记得慢、忘得快,讲很多遍也不理解,不愿意学习,对阅读不感兴趣,不爱说话、不愿意交流,一有机会就扑向手机、电脑……这些都是大脑营养不良的表现

大脑的营养不良,主要表现在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失去了对生活的好奇心,大脑不愿意运转了,动动脑就觉得累。这就像一个身体有病的人,活动一下都觉得累,就想躺在床上休息。

图像是大脑的营养液

我们的身体需要通过吃饭来维持每天的营养供应,而我们的大脑除了需要身体的能量供应之外,还需要另外一种独特的营养,那就是:图像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连续三天不吃饭,估计就会饿得没有力气站起来了。但很少有人知道,一个人的大脑如果连续三天不吸收图像信息,大脑就会癫狂。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把人关在一个与外界几乎隔绝的密封室中,除了正常的吃饭喝水之外,大脑接收不到其它信息刺激,只能靠自己的想象来度过难熬的时间。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人能坚持3天以上,大部分人在两天之内就会出现幻觉,精神很快就崩溃了。

其实,不要说三天,只需要闭上眼睛静静地站着或坐着,一动不动,很多人估计不到一个小时就会烦躁难耐,忍不住要去找一些新鲜的信息来刺激大脑才行。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讲过,大脑一刻也离不开图像,图像对于大脑至关重要。

图像是大脑的营养液,大脑需要图像的滋养,才能茁壮地成长。如果大脑每天吸收的图像不够多、不够生动丰富、缺乏养分,那么,大脑就会变得营养不良。

大脑吸收的养分不够,能量就不足,就不愿意思考,只愿意被动地吸收图像,刷视频、看肥皂剧、玩电脑游戏。

就像身体虚弱的人,一爬楼梯就会气全嘘嘘,只能坐电梯;走几步都会累,只能坐着或躺着。

身体的虚弱,大家都能看得见。大脑的虚弱,可就没人关注了

图像饥渴症

大脑营养不良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图像饥渴”。

什么是“图像饥渴”?就是他们特别容易沉迷在那些与学习不相关、但又有趣好玩的图像世界里面。例如一下课就马上掏出手机,刷视频、玩游戏,甚至边上课还边偷偷玩手机,一有机会就到网吧玩个天昏地暗。

这是因为学习的内容枯燥无味,而一天的时间又大部分在学习上,上课、做题,大脑长时间处于图像匮乏、营养不良的状态,因此那些生动活泼的图像就格外吸引他们。

这就像一个总是吃不饱、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的孩子,一看到吃的就流口水,一旦遇到能饱餐一顿的机会,就放开肚子大吃大喝,好像三天三夜也吃不够的样子。

学习的内容缺乏图像,而孩子们又缺乏把学习内容在大脑中加工为生动图像的能力,因此大脑总是处于“图像饥渴”的状态,所以一有空就想看视频、玩手机游戏、上网。就像鱼儿。

孩子们为什么要逃离学习?就是因为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过程太枯燥乏味,大脑长时间得不到图像满足,所以一有机会就拼命逃离。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大家有看过掉到岸上的鱼吗?一条鱼离开水很久,一逮到机会肯定就立马跳进水中畅快呼吸!

孩子的大脑需要图像,就像鱼儿需要水。缺乏图像的学习,会造成孩子逃离学习、渴望娱乐,就像鱼儿逃离陆地、渴望大海一样!

相对来说,有明显“图像饥渴”表现的孩子,营养不良的情况还不算太严重。毕竟他们还渴望着补充养分,还愿意主动去寻找养分。

而那些情况更严重的孩子,恐怕就连渴望补充养分的意愿都被消磨殆尽了。他们的生活大概就像木头一样,除了吃喝等基本生存需求还保留之外,对其它任何东西都燃不起热情了。对学习毫无兴趣,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爱理不理,老师问问题也不回答;表情呆滞,不跟同学说话,也不参与同学们的游戏;对课外书、电影、电脑游戏也没有多少兴趣……总之,生命中没有了热情、没有了生机。

就像医院里的急救病人,那些大声嚷嚷、说自己快不行的,其实还不算很严重,还有得救。而那些一声不吭、医生问诊也无力回答的人,才真正是病入膏肓的。

违背大脑规律的教学模式,是导致孩子大脑营养不良的根本原因

图像是大脑的营养液,缺乏图像的滋养,大脑将会营养不良。

孩子们小的时候,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看自己喜欢的书,每天都可以充分吸收大脑所需要的图像信息。因此,在幼儿阶段,孩子们的大脑通常可以健康成长。

然而,进入学校之后,就开启了从周一到周天、每天十多个小时的疯狂学习,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学习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最大的问题是,学校里所学的内容,很多是孩子不感兴趣的,而且基本上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缺乏生动活泼有趣的图像刺激,孩子的大脑长期得不到图像的滋养,慢慢就变得营养不良了。

现在学校的教学,侧重是碎片化的知识点,教的时候缺乏生动活泼的图像感,很难提起孩子的兴趣。教完之后,还要反复记住、反复测试,整个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孩子的大脑得不到充分的图像滋养,因此大脑很快就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更可怕的是,除了学校的学习和大量作业之外,家长还安排了大量的课外补习班。孩子们在学校没有机会充分吸收营养,课后还是继续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也没有机会把缺失的营养补回来。大脑每天都处于图像饥渴的状态,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脑所缺失的营养就再也补充不回来了。

有很多家长命令孩子看满分作文,却不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家长们没想过,塞给孩子看的那些参考书,如果孩子没兴趣、吸收不进大脑的话,不仅达不到学习效果,而且没有及时补充大脑所需要的图像营养,孩子的大脑就会逐渐失去活力。

家长不愿意孩子玩游戏、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班,担心会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要求孩子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校课本的学习之中。却没想过,即使孩子勉强吸收了学校的那些知识,但是大脑得不到滋养、得不到锻炼,大脑逐渐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又怎样能应付未来的学习、怎样应对社会的竞争?大脑都不好使了,未来还怎么会有希望?

学校的教学模式,加上家长课外的推波助澜,孩子没有课外兴趣,没有游戏,没有课外阅读,一直活在严重缺乏图像滋养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之中。这样持续下去,孩子不被逼疯才怪!

学习的目的本来是为了武装大脑,结果却导致了孩子大脑的营养不良,这是谁之过?根本原因,是不懂得大脑运作的原理,大脑的天性得不到舒展!孩子不仅受苦受累、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失去了对人生的热情!

这种违背大脑规律的教学模式,是导致孩子大脑营养不良的根本原因!

掌握大脑教育规律,把健康的大脑还给孩子

拥有健康大脑的孩子,是精神饱满、快乐开心的,他们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心,他们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有攻克难题的自信和满足感,他们愿意跟周围的人交流、总想了解更多有趣好玩的信息,他们能把看似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学习各科知识都津津有味,他们有时间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他们有时间玩各种好玩的游戏,他们有时间了解课本之外的各种知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热情……

著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就是拥有健康大脑的一个典型,让我们再次重温他的视频:

怎样做,才能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大脑?在目前高考制度、大的教育环境还不能得到根本改善的前提下,可以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一、课内:通过图像化学习进行滋养

课内的各个科目,不能不学,也不能不考。但是,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多往图像化的方式进行调整,让孩子掌握图像记忆、画图记忆等学习方法,让孩子们的大脑能够重新活跃起来,能够从枯燥的学习内容中找到学习的乐趣,能够让大脑时时得到图像的滋养。

二、课外:通过丰富的活动补充养分

课外,尽可能减少作业和补课,让孩子们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把时间还给孩子,帮助他们培养起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可以自由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同时,让孩子有时间参加各种游戏、活动、游学,多看看有想象力的电影。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们的大脑能够得到充分的图像滋养。

当今的学校教学模式,老师和家长,只顾着眼前知识点的掌握,只关注各科的学习成绩,却不去考虑孩子的大脑健康状况,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

学校的书本知识学习,当然重要,但并不是唯一,不能成为孩子们生活的全部。如果把学校的学习当作一切,以脱离大脑运作规律的题海战术作为学习手段,这样虽然有一小部分孩子能够经得住折磨,但却以牺牲大部分孩子的大脑健康为代价,这完全是目光短浅、得不偿失的行为。

学习是为了长远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当下的考试成绩。这个本末关系,一定要弄清楚才行。

想想看,一颗苍白无力、营养不良的大脑,怎能应付未来复杂的工作?怎能在职业生涯中长远发展?怎能在漫漫人生中不断自我完善?

希望更多的老师和家长能关注孩子的大脑健康,能更多地了解大脑教育的科学原理,把健康的大脑还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健康的大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