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结
二阳结,谓之消:
○心移寒于肺,肺消
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
○瘅成为消中
胃中热,则消谷,令人心悬善饥
哲言:
消证有三∶
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
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是也
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
瘅成为消中是也
渴而小便数
如膏,为下消;
肾热而水亏也
○消证以渴为主
而分气血
所以血分
亦有渴者
淋证
以淋为主
而分气血
所以血分
有不渴者
(汪 庵)
消病有三∶
曰消渴
曰消中
曰消肾
又有五石
过度之人
真气既竭
石性独留
阳道兴强
不交精泄
谓之强中
消渴轻也
消中甚焉
消肾又甚
若强中则
其毙可待
八卦之中,离能 物;
五行之中,火能焚物;
六气之中,火能消物
故火之为用
燔木则消而为炭
焚土则消而为伏龙肝
炼金则消而为汁
石,则消而为灰
煮水则消而为汤
煎海则消而为盐
干汞则消而为粉
熬锡则消而为丹
故泽中之潦,涸于炎晖;
鼎中之水,干于壮火
盖五脏,心为君火正化,肾为君火对化;
三焦为相火正化,胆为相火对化
得其平,则烹炼饮食,糟粕去焉;
不得其平,则燔灼脏腑,津液竭焉
故入水无物不长,入火无物不消
夫火甚于上,为膈膜之消;
甚于中,为肠胃之消;
甚于下,为膏液之消;
甚于外,为肌肉之消
上甚不已,则消及肺;
中甚不已,则消及脾;
下甚不已,则消及肝肾;
外甚不已,则消及筋骨
四脏消尽,则心自焚而死矣
故《素问》有:
消瘅、消中、消渴、
风消、膈消、肺消
消之证不同
归之火则一
消瘅者,众消之总名
消中者,善饥之通称
消渴者,善饮之同谓
惟风消、膈消、肺消三说,不可不分
风消者,二阳之病也
又曰∶
二阳结谓之消
此肠胃之消也
善食而瘦者,名曰食 ,
此肌肉之消也
膈消者,心移热于肺,
传为膈消,此膈膜之消也
肺消者,心移寒于肺,饮一溲二者死
膈消不为寒所薄,阳气得宣散于外,
故可治;
肺消为寒所薄,
阳气自溃于中,
故不可治,
此消及于
肺脏者也
又若脾风传之肾
名曰疝瘕
少腹冤热而痛
出白,名曰蛊
此膏液之消也
消者必渴
渴者有三:
有肥甘之渴
有石药之渴
有火燥之渴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其气上溢
传为消渴
肥甘之渴
夫石药之气悍,适足滋热,
与热气相遇,必内伤脾,
此药石之渴
阳明司天,四之气,嗌干引饮;
少阳司天,三之气,炎暑至,民病渴;
太阳司天,甚则渴而饮水;
少阴之复,渴而欲饮;
少阳之复,嗌络焦槁,渴饮水浆;
又伤寒五日,少阴受之,口燥舌干而渴;
肾热病者,苦渴数饮;
此皆燥热之渴也
膏粱之人,多肥甘、石药之渴;
藜藿之人,多燥热之渴,
二者虽殊,其实一也
(张子和)
造化之机,水火而已。
水火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
水为湿为寒,火为热为燥。
火性炎上,
水性润下,
火宜在下,
水宜在上,
则易交也。
交为既济,不交为未济。
不交之极,则分离而死矣。
消渴证不交,火偏盛也。
水气证不交,水偏盛也。
制其偏而使之交,治之良法也。
(何伯斋)
五脏、五志之火,
皆有真液以养之,
故凝聚不动。
而真液犹赖肾之阴精,
胃之津液,交灌不竭。
若肾胃之水不继,
则五脏之真阴随耗,
五志之火翕然内动,
上、中、下三消之病作矣。
(《见闻录》)
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着;
始于胃,而极于肺肾。
始如以水沃焦,水入犹能消之;
继则以水投石,水去而石自若。
至于饮一溲一、饮一溲二,
则燥火劫其真阴,
操立尽之术,
而势成 矣。
○肾者胃之关也。
关门不开,则水无输泄,而为肿满;
关门不闭,则水无底止,而为消渴。
(喻嘉言)
消病之始,皆由不节嗜欲,
不慎喜怒,膏粱炮炙,
酒酪潼乳,湿热之气,
浸淫燔灼,郁成燥热,
气不宣平,故其传变之形,
为饮水多而小便多,曰消渴;
此胃中津液干枯,
不能上荣舌本也。
为善饥多食而渴,
小便数而消瘦,
曰消中;
此胃中热极,
所食之物,
随火而化
为渴而饮水不绝,
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
曰肾消;
是燥热并及于胃底、大小二肠,
故脂液凝浊,清浊不能分疏也。
三消之证,上、中可治,下消难治;
饮一溲一犹可治,饮一溲二不可治矣。
又消久小便作甘者,其病为重;
更有浮在溺面,如猪脂,如烛泪者,
此精不禁,而真元竭矣。
大抵水在
天地与人身,
皆有甘有咸,
甘为生气,
咸为死气,
小便
本咸反甘
是生气泄
脾气下陷
入于肾也,
土克水故死。
(《己任编》)
消渴小便甜者,
医多不知其故。
《洪范》:
稼穑作甘。
人之食后,
滋味皆甜。
若肾气强盛,
则上蒸化成精气,
其次为脂膏,
又其次为血肉,
其余则为小便,
故小便色黄者,
血之余气也
咸者味之正也。
若肾气虚冷,则无力蒸化,
谷气尽下而为小便,故味甘而不变,
其色清冷,则肌肤枯槁也。
犹如乳母,谷气上泄而为乳汁,其味甜;
消渴病者,谷气下泄而为小便,
其味亦甜,此皆精气不实于内也。
且肺为五脏之华盖,暖气上蒸则肺润;
若下元虚冷,则阳气不能上升,
故肺干而渴。
《易》
于否卦言之矣,干上坤下,
阳无阴不降,阴无阳不升,
上下不交,而成痞也。
譬如釜中有水,
以火暖之,以版覆之,
则暖气上腾,故版能润;
若无火力,则水气不能上升,版不得润。
火力者,
肾之强盛也。
常须温补肾气,
饮食得火力则润上,
可免干渴之患
(许学士)
消有阴阳,不可不察。
如多渴者,曰消渴;
善饥者,曰消谷;
小便淋浊如膏者,曰肾消。
凡此者,多由于火,火盛则阴虚,
是皆阳消之证也。
至于阴消之义,
则未有知之者。
盖消者消烁也,亦消耗也,
凡阴阳血气之属,日见消失者,
皆谓之消,故不可尽以火证为言。
《气厥论》:
心移寒于肺,为肺消,
饮一溲二,死不治。
此正以元气之衰,而金寒水冷,
故水不化气,而气悉化水,
岂非阳虚之阴证乎?
《邪气脏腑病形篇》:
五脏之脉细小者,皆为消瘅。
岂以细小之脉,而为有余之阳证乎?
此《内经》阴消之义,固已显然言之。
故凡治消证,必当察其脉气病形,
但见本元亏竭,及假火等证,
必当速救根本,以资化源。
但知为火
专务清凉
未有不败
张景岳
消病日久,能食者,末传脑疽背疮;
不能食者,末传中满鼓胀,皆不治之证(《圣济总录》)
或问:
末传痈疽
此火邪胜
其疮痛甚
或溃赤水
末传中满者
上、中二消
治之太急,寒药伤胃
上热未除,中寒复起
(李东垣)
消渴宜慎有三∶
一、饮酒;
二、房劳;
三、咸食面食,及炙爆之物
慎此三者
虽不服药
亦可自愈
《千金方》
上消心火亢极,肺金受囚,
饮一溲二者死
中消胃阳独旺,脾阴困败,
下利而厥,食已善饥者死
下消肾阴枯涸,邪火煎熬,
精溺时泄,如油如脂者死
《医学六要》
论治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
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肾气丸主之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脉浮,小便不利,发热消渴者,
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
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渴欲饮水,口干燥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
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
治消渴者,
补肾水阴寒之虚,
泻心火阳热之实,
除肠胃燥热之甚,
济身中津液之衰,
使道路散而不结,
津液生而不枯,
气血利而不涩,
则病自已矣
《儒门事亲》
瘅成为消中,
胃热极深极炽,
以故能食易饥多渴,
诸家咸谓宜用承气汤下之,
不知渐积之热,素蕴之火,
无取急下,下之亦不去,
徒损肠胃,转增其困耳
然则欲除
胃中火热,
必如之何而后可?
昌谓久蒸大黄,
与甘草合用,
则缓急互调;
与人参合用,
则攻补兼施,
庶几可图三年之艾
○
下消之火,水中之火也,下之则愈燔;
中消之火,竭泽之火也,下之则愈伤;
上消之火,
燎原之火也,
水从天降可灭,
徒攻肠胃无益
地气上为云,
天气下为雨,
地气不上,
天能雨乎
故亟升地气,以慰三农,
与亟升肾气,以溉三焦,
皆事理之
必然者耳
(喻嘉言)
治消之法
无分上中下
当先治肾为急
惟六味、八味,
及加减八味丸,
随证而服,
降其心火,
滋其肾水;
白虎、承气,
皆非所宜
或问:
有服地黄汤,
而渴仍不止
曰∶
心肺位近,制小其服;
肾肝位远,制大其服
上消中消
前丸缓治
下消已极,大渴大燥,
须加减八味丸料一斤,
纳肉桂一两,水煎六、七碗,
恣意冷服,熟睡而渴病如失矣
《赵氏医贯》
三消之证
燥热结聚
治上消者,宜润其肺,
兼清其胃,二冬汤主之;
治中消者,宜清其胃,
兼滋其肾,生地八物汤主之;
治下消者,宜滋其肾,
兼补其肺,地黄汤、生脉散并主之
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伤肺也;
中消滋肾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
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
三消之治,不必专执本经,
但滋其化源,则病易痊矣
(程钟龄)
三消一证
古人以
上消属肺、
中消属胃、
下消属肾,
多从火治
是固然矣
以余论之
三焦之火
多有病本于肾
皆由乎命门者
命门即为,水火之府
水亏固能,为消为渴
火亏亦能
为消为渴
水不济火
火不归原
有火游于肺,而为上消者;
有火游于胃,而为中消者;
有火烁于肾,而为下消者,
是皆真阴不足,水亏于下之证也
又有阳不化气,则水精不布,
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
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
以致泉源不滋,天壤枯涸者,
是皆真阳不升,火消于下之证也
阴虚之消,治宜壮水,固有言之者;
阳虚之消,谓宜补火,则人必不信。
不知
釜底加薪,氤氲彻顶,
槁禾得雨,生意归巅,
此无他,皆阳气之使然也
余因
消证多虚
难堪剥削
若不求其因
再伐其生气
消者愈消
无从复矣
○
渴虽云火,亦有数种当辨:
如实热之渴,火有余也;
亡阴之渴,水不足也
故凡大泻、大汗、大劳、大病、
新产失血、痈疽大溃、过食咸味之后
皆能作渴,皆由亡阴亡液而然,
本非热证,不得误认为火
总之渴而喜冷,脉实便结者,固火证也
其有冷冻饮料入腹,则滞沃不行;
或口虽作渴,而但喜热饮;
及脉弱便溏者,皆非火证
矧复有口虽干
而不欲饮者,
此干也,
非渴也,
若作渴治,
能无误乎?
治法∶
火盛于上者,宜清肺清胃;
水亏于下者,宜补脾补肾
若阳虚而阴无以生,
气虚而精无以化者,
使非水火并济,
何益之有?
(张景岳)
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
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
考古治法,惟仲景之肾气丸,
助真火蒸化,上升津液;
《本事方》之神效散,
取水中咸寒之物,遂其性而治之,
可谓具通天手眼,万世准绳矣
如病在中上者,膈膜之地,
而成燎原之场,
用景岳玉女煎,
六味加二冬、龟甲,
一清阳明之热以滋少阴,
一救心肺之阴而顾真液
如元阳变动而为消烁者,
用河间甘露饮,生津清热,
润燥养阴,甘缓和阳
至于壮水以制阳光,
则有六味之补三阴,
而加车前、牛膝,
导引肝肾
斟酌变通,
斯诚善矣
《临证指南》
消渴初起,
宜养肺清心,
久则宜滋肾养脾
盖五脏之津液,皆本乎肾,
故肾暖则气上升而肺润,
肾冷则气不升而肺枯,
故肾气丸为消渴之良方。
五脏精华,
悉运乎脾,
脾旺则心肾相交,
脾健而津液自化,
故参苓白术散
为收功之神药
《证治汇补》
治渴必须益血
盖血即
津液所化,
津液既少,
其血必虚
吐血之后
必多发渴
益知渴病
生于血虚
(王宇泰)
小便不利而渴,内有湿也;
小便自利而渴,内有燥也
湿者泄之
燥者润之
(李东垣)
有汗而渴者,以辛润之;
无汗而渴者,以苦坚之
(朱丹溪)
凡治初得消渴
不急生津补水
降火彻热,用药无当,
迁延误人,医之罪也
○
治中消病成,不急救金、水二脏,
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医之罪也
○
凡治肺消
以地黄丸
治其血分
肾消
以白虎汤
治其气分
执一不通
病不能除
医之罪也
○
凡消渴少愈,不亟回枯泽槁,
听其土燥不生,致酿疮疽无救,
医之罪也
○
凡治消渴
寒凉太过
水胜火湮
犹不知反
渐成肿满
而不知救
医之罪也
《医门法律》
脉候
帝曰∶消瘅虚实何如?
岐伯:
脉实大,病久可治;
脉悬小坚,病久不可治
《素问》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
数则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
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金匮》
按:
“而大坚句”不成文
“大”字下
当有“便”字
当补之
《医宗金鉴》
胃脉浮数者,消谷;
肺脉滑数者,消渴
大率数大者生,细微者死;
沉小者生,牢实者死
《证治汇补》
选案
山左周公,年逾四旬,
因案牍积劳致疾,神困食减,
时多恐惧,通宵不寐,
半年有余,上焦无渴,
不嗜汤水,或有少饮,
则沃然不行,然每夜必去溺二、三升,
莫知其所从来,且半皆如膏浊, 羸至极
诊脉犹缓,肌肉未脱
知其胃气尚存,
乃定归脾汤去木香,
及大补丸煎之属,
一以养阳,一以养阴,
出入间服,至三百余剂,
计用人参二十斤,乃得全愈
神消于上、
精消于下
可见消有阴阳,
不得尽言为火,
姑记此案为鉴
(张景岳)
朱麟生,
病消渴,后渴少止,
反加躁急,足膝痿弱。
予用白茯苓丸加犀角。
医曰:
肾病而以
犀角、黄连治心,
毋乃倒乎?
予曰∶
肾者胃之关,胃热下传于肾,
则关门大开,心之阳火,
得以直降于肾。
《经》:
阳精所降,其人夭
今病者
心火烁肾,
燥不能濡,
用犀角、黄连入肾,
对治其下降之阳光,
岂为倒乎?
服之果效,
再更
地黄汤
加犀角,
肌泽而起
(喻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