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3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0LzE4MTgvMjIwMzI5NjQ4XzFfMjAyMTA0MTgwNjMzNDQ1NDk=.jpg)
一、
黄芪六份、当归一份,治血虚低热是一个基本方。加白术则健脾;加苍术则开胃;再加山药、扁豆则温运中州,脾胃兼顾,有治脾胃虚弱低热之效。
二、
老年体弱或寒性体质感冒,证见全身发冷特别以头部寒冷为甚者,此即“无热感寒者,发于阴也。”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g制附子6g细辛3g)主之,效极佳。附子温少阴之里以助阳,麻黄解太阳之表而祛寒,细辛通达表里、散寒解表,相得益彰,故对少阴表证,疗效显著。
三、
八珍汤中加入散瘀消癥之三棱、莪术,以收祛瘀生新之妙,加(且重用)鸡血藤补血行血,更是一举两得。
四、
补益健脾之剂须注意疏通气机,张山雷对异功散之评价值得重视。他说:“此补脾而能流动不滞,陈皮一味,果有异功。以视局方四君子,未免笨而不灵者,洵是放一异彩。”
五、
《本草拾遗》载,桔络“能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之积痰”。对老年人肢体麻木,除用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之品外可加用本品,对肾虚所致脉络不利甚验。
六、
文琢之老中医用药经验:银花藤功胜银花。银花产于各地,昔人专用花而弃其藤,不知其藤能宣通营卫,清透疏达,深入经络,能清肝胆风火上窜少阳阳明而发生龈肿发颐痄腮时毒;善治瘰疬,结核,乳痈,身痛寒热,经脉痉挛,脱疽,水肿,疮疡;较花为胜,因花经炮制,其效远逊于银花藤,临床可用藤叶代之。
七、
治溃疡病,白芨宜研细末,凉开水调糊状内服;乌贼骨宜研极细末,在饭后及临睡前分四次冲服,可加强药效。
八、
桂枝、丹皮均入心,通血脉壅滞。桂枝辛温,善通血脉中“寒滞”;丹皮辛寒,善通血脉中热结;二药相伍,寒温相济,性较平和。
九、
罗鸣歧老中医认为:“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经旨,是指暴泻而小便不利者而言,采用分利方法,不适用于慢性泄泻。利小便之药,如五苓散、车前子之类,暴泻者权宜用之;久泻者脏气本虚,若再用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十、
刘志明认为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固有可取之处,但毕竟为治标之法。因冠心病患者多年高体虚,若不细加辨证而一味攻伐,势必戕伤正气,造成不良后果。他主张治本以滋肾为主,治标要重视通阳化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