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3

一、

黄芪六份、当归一份,治血虚低热是一个基本方。加白术则健脾;加苍术则开胃;再加山药、扁豆则温运中州,脾胃兼顾,有治脾胃虚弱低热之效。

二、

老年体弱或寒性体质感冒,证见全身发冷特别以头部寒冷为甚者,此即“无热感寒者,发于阴也。”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6g制附子6g细辛3g)主之,效极佳。附子温少阴之里以助阳,麻黄解太阳之表而祛寒,细辛通达表里、散寒解表,相得益彰,故对少阴表证,疗效显著。

三、

八珍汤中加入散瘀消癥之三棱、莪术,以收祛瘀生新之妙,加(且重用)鸡血藤补血行血,更是一举两得。

四、

补益健脾之剂须注意疏通气机,张山雷对异功散之评价值得重视。他说:“此补脾而能流动不滞,陈皮一味,果有异功。以视局方四君子,未免笨而不灵者,洵是放一异彩。”

五、

《本草拾遗》载,桔络“能通经络滞气脉胀,驱皮里膜外之积痰”。对老年人肢体麻木,除用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之品外可加用本品,对肾虚所致脉络不利甚验。

六、

文琢之老中医用药经验:银花藤功胜银花。银花产于各地,昔人专用花而弃其藤,不知其藤能宣通营卫,清透疏达,深入经络,能清肝胆风火上窜少阳阳明而发生龈肿发颐痄腮时毒;善治瘰疬,结核,乳痈,身痛寒热,经脉痉挛,脱疽,水肿,疮疡;较花为胜,因花经炮制,其效远逊于银花藤,临床可用藤叶代之。

七、

治溃疡病,白芨宜研细末,凉开水调糊状内服;乌贼骨宜研极细末,在饭后及临睡前分四次冲服,可加强药效。

八、

桂枝、丹皮均入心,通血脉壅滞。桂枝辛温,善通血脉中“寒滞”;丹皮辛寒,善通血脉中热结;二药相伍,寒温相济,性较平和。

九、

罗鸣歧老中医认为:“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经旨,是指暴泻而小便不利者而言,采用分利方法,不适用于慢性泄泻。利小便之药,如五苓散、车前子之类,暴泻者权宜用之;久泻者脏气本虚,若再用之,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十、

刘志明认为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固有可取之处,但毕竟为治标之法。因冠心病患者多年高体虚,若不细加辨证而一味攻伐,势必戕伤正气,造成不良后果。他主张治本以滋肾为主,治标要重视通阳化浊。

(0)

相关推荐

  • 【以案说医】王清海: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案

    王清海 国医大师邓铁涛弟子,主任中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师,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13

    一. 花剥舌或舌红无苔有裂纹(龟板舌)均为阴虚内热之症. 二. 玉竹.百部.白芨治肺结核,不论何型.应用何方均可加入,白芨抗结核可用至15-30克,对空洞性肺结核效果好. 三. 肺气肿肺心病外感咳嗽,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13

    一. 临证若大量连续应用黄芪时,常出现胸脘痞满,可稍佐理气之药如陈皮.枳壳.香橼之类.又黄芪性温,用量多时,易出现口干咽干热证,可加麦门冬.花粉.石斛等滋阴清热. 二. 焦树德老中医说:中医中药是一家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1.13

    一. 国医大师王玉川对"辨证论治"这一最具中医特色的重要标志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主张以史为鉴,巧用古方,强调实践,不离理论.他在"同证异方"的研究中,体会到承古而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8

    一. 秦艽苦而不燥,为风中润剂,祛风胜湿,和血止痛.善治游走性疼痛,肢节肿疼发热,其效甚佳. 二. 紫草.紫参.茜草三药凉血.解毒.活血,治肝炎有效.三药加石菖蒲(重用)可医肝硬化腹水. 三. 生地祛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3.28

    一. 白术性能燥湿,其多脂,多脂则燥中有润.陈修园曰:"白术主风寒湿三者合而成痹,而除湿之功则更大焉." 二. 江西抚州中医学校陈忠章认为大黄利小便之功不可废.临床酌情用少量大黄(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7

    一. 川军久煎则泻下通腑之功不著,而清热解毒活血破瘀之效尚存. 二. 冠心病胸闷,其本在虚,故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香窜破气之药,宜暂用而不宜久用. 三. 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属脾虚者,可用参苓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5.6

    一.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 二. 朱丹溪认为:眩晕嘈杂乃火动其痰,用二陈汤加栀子.黄芩.黄连之类. 三. <本草经百种录>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29

    林佩琴<类证治裁>:"夫膀胱仅主藏尿,主出尿者,三焦之气化耳." 先贤谓:"攻伐之剂,中病而止,勿使过之,伤其正也." 学不好中药就学不好中医,重医 ...

  • 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1.4.17

    一. "阳明寒(胃)不能食,阳明(胃)热善消谷." 二. "离经之血就是瘀","瘀不去则血不归经","祛瘀生新",&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