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叶

​白背叶

白背叶,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小枝、叶柄和花序均被白色或微黄色星状绒毛,单叶互生。叶柄长1-8cm,密被白色星状毛。叶阔卵形,长4.5-23cm,宽3.5-16cm,先端渐尖,基部近截平或短截形或略呈心形,具2腺点,全缘或顶部3浅裂,有稀疏钝齿,上面绿色,被星状柔毛或近无毛,背面灰白色,密被星状绒毛,有细密红棕色腺点。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3(-4)米;小枝、叶柄和花序均密被淡黄色星状柔毛和散生橙黄色颗粒状腺体。叶互生,卵形或阔卵形,稀心形,长和宽均6-16(-25)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截平或稍心形,边缘具疏齿,上面干后黄绿色或暗绿色,无毛或被疏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绒毛,散生橙黄色颗粒状腺体;基出脉5条,最下一对常不明显,侧脉6-7对;基部近叶柄处有褐色斑状腺体2个;叶柄长5-15厘米。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开展的圆锥花序或穗状,长15-30厘米,苞片卵形,长约1.5毫米,雄花多朵簇生于苞腋;雄花:花梗长1-2.5毫米;花蕾卵形或球形,长约2.5毫米,花萼裂片4,卵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3毫米,外面密生淡黄色星状毛,内面散生颗粒状腺体;雄蕊50-75枚,长约3毫米;雌花序穗状,长15-30厘米,稀有分枝,花序梗长5-15厘米,苞片近三角形,长约2毫米;雌花:花梗极短;花萼裂片3-5枚,卵形或近三角形,长2.5-3毫米,外面密生灰白色星状毛和颗粒状腺体;花柱3-4枚,长约3毫米,基部合生,柱头密生羽毛状突起。蒴果近球形,密生被灰白色星状毛的软刺,软刺线形,黄褐色或浅黄色,长5-10毫米;种子近球形,直径约3.5毫米,褐色或黑色,具皱纹。花期6-9月,果期8-11月。

生于海拔30-1000米山坡或山谷灌丛中。

分布于云南、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

别称

酒药子树,野桐,白背桐、吊粟(广东)

白背叶根:

【别名】白膜根、白朴根、野桐根.

【性味】味微苦;涩;性平

【归经】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祛湿;收涩;消瘀。主肝炎肠炎;淋浊;带下;脱肛;子宫下垂;肝脾肿大;跌打扭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浸酒搽;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

1.《岭南草药志》:收涩固脱。

2.《广西药植名录》:祛风湿,治刀伤。

【摘录】《中华本草》

以下是《中药大辞典》的记载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固脱,消瘀。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子宫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

①《岭南草药志》:'收涩固脱。'

②《广西药植名录》:'祛风湿,治刀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浸汁滴耳。

。。。。。。。。。

白背叶具有清热,利湿,固脱,消瘀的作用。治肠炎,脱肛,淋浊,疝气,肝炎,脾肿,子宫下垂,产后风瘫,白带,赤眼,喉蛾,耳内流脓。

常用药方

  1、治淋浊:白背叶根五钱,茯神四钱,茯苓三钱。煎水空腹服。(《岭南草药志》)

  2、治子宫下垂:白背叶根十二两,米醋二斤,煎至半斤,夜间置于露天打露一宵,翌晨一次顿服,连服三剂,并卧床休息一星期,愈后炖黄头龟连服数天。(《岭南草药志》)

  3、治眼雾,赤眼红热,怕光流泪:鲜野桐根一至二两(洗净,切碎),猪肝二至四两。水适量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4、治双单喉蛾:白背叶根,蜂糖浸透,去渣,取汁液内服。(《岭南草药志》)

  5、治中耳流脓:白背叶根研末,酒适量,浸出浓液滴耳内,并外搽。(《岭南草药志》)

  6、治腰骨闪伤:鲜野桐根一两,洗净切碎,水、酒各半和猪赤肉二至四两炖服。(《闽南民间草药》)

  7、治慢性肝炎,脾脏肿大,肠炎腹胃,脱肛,子宫下垂:白背叶干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8、治白带,淋浊、疝气,产后风瘫:白背叶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9、治瘰疬:白背叶干根二两,猪瘦肉适量,水煎轧(《福建中草药》)

  10、治疯狗咬伤:白背叶鲜根二至三两,水煎服。从被咬日起,每日一剂,连服七日,以后每隔七日服一剂。如病发则连服数剂。(江西《草药手册》)。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中药——檵木叶

    [中药名]檵木叶 jimuye [别名]檵花叶. [英文名]Folium Loropetali Chinense. [药用部位]来源于金缕梅科植物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R.B ...

  • 野桐植物白背叶,中草药南五味子 | 本草江湖第1026期

    白背叶 主治淋浊,胃痛,口疮,痔疮,溃疡,蛇咬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中耳炎. 鸡眼草 南五味子 沿阶草 梅花 扁担杆 鸡眼藤 树蛙 胡萝卜 粗叶榕 香彩雀 师父种的紫玉米 六月雪 泛发性神经纤维瘤 ...

  • 白背叶,见过吗?可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白背叶 来源产地 为大戟科植物白背叶的叶. 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于山坡路旁灌丛中或林缘. 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别名白鹤叶. ...

  • 白背叶有哪些形态特征和功效?

    白背叶,以叶背面白色而得名,我们广西人称它为"野桐","白背木",实际上有一些荨麻科的植物,它们也有"白背叶"之称,真正记录在<全国中 ...

  • 白背叶,花红片

    白背叶资料 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来自于大戟科,野桐属.别名酒药子树,白背桐. 灌木或小乔木,小枝.叶柄和花序均密被淡黄色星状柔毛和散生橙黄色颗粒状腺体.花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开展的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