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麒麟出没,见者新年大吉!

原标题:《麒麟是雌雄神兽,龙马、獐子、独角兽、长颈鹿、狮子是其原型?

麒麟kylin,古代四灵之一,被称为仁兽,瑞兽。

《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大戴礼记》:“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

认为麒麟是百兽之王,类似老虎和狮子的地位,所以清代武官第一等的补子就是麒麟,象征威武勇猛且有仁德。

从麒麟的造字方式来看,应该与鹿和马有关。

而且笔者认为麒和麟很可能是分属两种不同的神兽。

麒,与马有关,麟,与鹿有关。

麒,是雄性,《说文》称:“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

麒,应与代表祥瑞的“祺”字有关,与骏马的“骐”也有关;

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唐· 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麒麟,与“龙马负图”的传说有关。

《易经·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传说伏羲根据龙马背上的河图悟出了以“乾、巽、坎、艮、坤、震、离、兑”八卦,开创了中国文字起源的“符号”时代。

龙马身上有旋纹成图。麒麟的鳞甲形象与龙马负图相似。

《山海经》曰:“马实龙精。”在古人心目中,马具有龙性。

《周礼·夏官·廋人》也说:“马八尺以上为龙”。

“ 汉 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苏轼

《汉书·孔安国传》记载: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明史·五行志》和《野获编·礼部一·先朝进马》都曾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山东诸城曾出生过龙马:

“永乐十八年(公元 1420 年),山东诸城人崔友谅,献古苍驹,麟臆虬文,形体诡异,上赐名龙马。”

“ 十八年九月,诸城进龙马。民有牝马牧于海滨,一日,有物蜿蜒与马接。产驹,具龙文,其 色青苍,谓之龙马云。”

这里的龙马苍青色,有龙纹,与传说中的麒麟形象类似。

麟,是雌性。后来借指“麒麟”,比如成语“凤毛麟角”。

《诗经·周南》有“麟之趾”篇。

传说孔子出生前,其母亲颜氏曾梦见有麒麟献宝,因此有了“麒麟送子”的传说。

《公羊传》还记载了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0年)“春,西狩获麟。”

鲁国国君鲁哀公带领大臣去鲁西狩猎,发现了一头麒麟,并一箭射中,这头麒麟因为伤重,最终死去了。孔子闻讯而至,看了麒麟的外貌——“有麕而角者”,麒麟类似獐子而且有角。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鉏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孔子作《春秋》因此事而停笔,因为他觉得麒麟死了,自己的命数、天道也都穷尽,被称为“获麟绝笔”,二年后,孔子卒。

一说是,孔子因为麒麟死了而哭泣,悲叹大道不行,退作《春秋》,以示后人。

“睹麟而泣,哀道不行,德泽不洽,于是退作春秋,明素王之道,以示后人,恩施其惠”——《说苑》西汉·刘向

刘向描绘了麒麟具体的样子,身体像麇(jūn),即獐子(麝),又名 香獐子。

麇是一种生活在以森林和森林灌丛为主要栖息地的小型偶蹄类食草动物。

与一般的鹿不同,獐有獠牙,但是性格警觉,体型较小。

可见麒麟的身材应该不大,像獐子,比一般的梅花鹿要小,有一条牛尾巴,圆圆的头顶上只有一角,很像西方传说的独角兽,而且合仁怀义,行步中规,择地而践,不群居,不旅行,悠然自得,仪态大方。

由此可见,当年孔子见到的麟,很可能是香獐子。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载了汉武帝获得麒麟的经过。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也去打猎,猎到了一只“一角而足有五蹄”、浑身雪白的异兽。经过一番争辩,最后确定此兽是麒麟。

而笔者觉得这神兽更像是西方传说的天马或独角兽。

为此,汉武帝大喜过望,不仅写了“白麟之歌”,还把自己的年号改为“元狩”,并且在未央宫修建麒麟阁,供奉霍光等十一位名臣。

麒麟阁的修建,不仅与汉武帝狩猎获麟有关,更与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儒家“仁”的思想有关,因为传说,麒麟是仁兽,能活两千多年,而且麒麟选择君王,并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用麒麟阁供奉名臣,旨在向天下昭示皇帝对功臣、仁臣的器重。

杜甫有诗曰:“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三国吴·薛综说:「大鹿曰麟。」,麒麟比鹿要大。

郑和下西洋,曾带回一头麒麟,根据画像显示是一头长颈鹿。

《天妃灵应之记碑》和费信所著《星槎胜览》中称麒麟为“祖剌法”,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可能是索马里语“Giri”的发音,即英文giraffe(长颈鹿)。

明朝官员以“麒麟”音译Giri,显示了高超的命名技术。在日本,长颈鹿仍被称为“麒麟”。

随郑和三下西洋的翻译马欢,在其所著《瀛涯胜览》一书中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

由此可见,所谓“麒麟”即长颈鹿也。

长颈鹿高大、温驯、有花纹,尤其是肉角这一的特质,符合古人对仁兽“麟”的描述。

明《明人画麒麟图沈度颂》轴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朝永乐十二年(1414年)九月吉日,榜葛剌(孟加拉国)为永乐帝(明成祖朱棣),献上长颈鹿,皇帝大悦,诏翰林院修撰沈度绘制此麒麟图。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而“麒麟贡”前后也有七次。

历史上的《瑞应麒麟图》留下多个摹本,都以沈度的为范本。

钤有“万历御笔”的麒麟图

古代传说盛世有“麒麟”出,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

在中国古代神兽体系中,还有一种独角兽—— 獬豸 (xiè zhì ),又称廌,也很像传说中的麒麟,是龙生九子之一,能辨别是非曲直,并惩恶扬善,是古代司法机构的守护神。

《说文解字·廌部》的解释:“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

在乾清宫和故宫御花园天一门前,都特别设置了“性忠直”的獬豸神兽。

古代传说盛世有“麒麟”出,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

颐和园的仁寿殿(勤政殿)前正中摆放的是麒麟。

此时(清朝)的独角獬豸和双角的麒麟头部形象更接近龙和狮子了。

综上所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麒麟是献宝、送子的神兽,是择王、佐王的仁兽,是能活二千多年的瑞兽。

2020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祝福读到此文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事业长虹,平安喜乐,福寿康宁!

1.易经智慧:从《左传》《史记》看古人起名

2.易经智慧:2020鼠宝宝起名宝典

3.易经智慧:2020本命年化太岁锦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