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招法,讲劲力,分虚实,求松静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和美太极

太极拳和太极操的区别,最大的是在动作内容上。太极拳的动作是表现攻防技击内容的,体操则是对身体各部位的锻炼,没有技击意识。总体上来说,武术,不管是哪个拳种流派,它跟体操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围绕着攻防技击招法来设计套路动作的。

  太极拳动作柔缓、轻松,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中的技击攻防内涵,因为太极拳是武术。在这一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把太极拳动作做成导引养生功法和柔软体操。比如八段锦,动作中有“左右弯弓似射雕”,从外形上看,很像马步冲拳,但是,它就是一个拉伸扩胸运动,不像武术动作讲攻防的招法。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要想避免太极操的倾向,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点要招法清楚,力点准确。所谓招法,就是太极拳动作包含的攻防技击方法,它是由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型、身法等构成的。这些型、法,都围绕着一个技击招法为核心,构成武术动作。因此,打太极拳首先就要明招法。比如32式太极剑的“撤步反击”,其中的回身挥剑,是削剑?还是回身斩剑?还是回身崩剑?如果剑法不清楚,力点就不会表现出来。这一点,我们在学习太极拳时就要搞清楚,要表现清楚。我常常看到一些人打太极拳,手脚的位置都对,就是不知道这个动作的攻防含义,也就无从表现出这个动作的力点。比如“手挥琵琶”的两个手一合,是向上提掌,还是两手一合,向外一推?这个动作表现的技击意义是什么?这个招法不清楚,你就无从表现。当然,各个流派的太极拳,同一个动作表现出的招法可能是不相同的,而且每一个老师对这个招法的理解也可能不同,但是,他一定有一个对这个动作的理解,一定要表现出招法和力点。这也就构成了武术和体操的区别。

  其次,练习太极拳,要“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懂劲,实际就是掌握动作的要领和技巧。劲儿,就是劲力。用武术的规则讲,就是要“劲力顺达”,周身“协调完整”,手、眼、身法、步要相互配合。体操一般是局部运动,比如某一节就是上肢运动,其他部位可以不配合。武术的动作则常常是要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这就是太极拳要求的整劲儿。太极拳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不能是局部动作,不能上下脱节,应该做到上下相随,周身相合。这样协调配合,才能使力量由脚跟到腿,通过腰传递到肩臂,最后从手上发出,形成整劲儿。手眼身步,都要为招法服务,配合协调。

  第三,练习太极拳要分清虚实。分虚实,实际是一个节奏的处理问题。如果说招法是语言的词汇(你要明白词汇的意思),劲力是语言的重点重音,那么,节奏则是语言的语调,是感情的表现。练习太极拳,只有分清虚实,你才能表现出这个动作的起承开合,表现出这个动作攻防的虚实变化,表现出这个动作是蓄劲还是发劲,表现出身法的开合。这些虚实、开合、蓄发,就构成了武术攻防动作的精髓。这就像唱歌,我们知道了词汇的意思,就要用一种节奏来表现出这种感情来。你理解了动作的攻防含义,就要用虚实节奏来表现出这种含义。把太极拳打成太极操,在节奏处理上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节奏像广播体操一样,以齐遮丑。为了集体动作的整齐,使节奏很强,忘了太极拳是一种行云流水、连贯圆活的运动形式。也就是,过于追求整齐划一,没有太极拳的虚实开合。第二种是一潭死水,只知道连绵不断,没有起承转合。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起承转合的。起要轻、慢、粘、不能突然启动;在运行当中(承和转)要圆活、轻灵;合时,落点动作要沉稳。做一个动作,要分清它的起点、中点、落点。在落点上,要有中定劲,要沉稳。所以,太极拳看起来是均匀的,是连绵不断的,但是,其中充满了虚实的变化。所以,杨澄甫讲,分清虚实是练习太极拳的第一要义。只有分清虚实,你才能用意念去表现动作——哪个地方要轻一些;哪个地方要重一些;你才能分清轻重沉浮,才能做到呼吸的配合。比如手前伸,是呼还是吸?你如果不知道这个动作的含义和虚实,你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呼吸。如果你手前伸是发力,就要配合呼气,动作是实的。如果你伸手和对方握手,这个动作是虚的,是轻的,就要配合吸气。所以,只有分清了动作的虚实,你才能很好地表现出动作的节奏,表现出攻防含义。在虚实转换上,太极操是比较简单的,只有打开合上,虚实很分明,不像太极拳这么细腻。太极拳是在一种含蓄的状态下,表达自己的感情,既要有开合虚实,又不能大开大合,没有含蓄;要连绵不断。这就是太极拳的特点。如果你分不清虚实,不会处理,那就只能做成一种节奏简单,或者没有节奏的运动,就成为太极操了。打太极拳不能像小和尚念经,没有节奏、没有感情。所以,分清虚实,是打好太极拳,避免太极操的重要原则。

  第四,要求松静。求松静,不是太极拳的目的。太极拳的目的是修炼自我,调控自我——调自己的不松、不静,调整那些违反天人合一的紧张、生硬、造作等状态,回归到和谐自然的状态。太极拳是调整自我的一个过程。在这一点上,太极拳和舞蹈是不同的。舞蹈,是根据角色的需要、剧情的需要,表现角色,感染观众,要进行艺术的夸张,强调的是艺术的感染。太极拳则是调整自我,修炼自我。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不要本末倒置,不要练得很夸张,为了给别人看;或者是为了哗众取宠,表情丰富,吸引观众。如果把太极拳做成舞蹈的样子,这就本末倒置了。练习太极拳不是为了感染别人,而是要排除外界的干扰,恢复到自己心静体松的状态上来,不仅是身体的放松,而是要进入到一种宁静的练功状态。这是一种心理的恢复调整。只有这样,练习太极拳才会有好的效果。当然,太极拳应该有一定的美感,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舞蹈因素,但是,归根到底,太极拳不是追求表演效果,而是要规范内心,也就是调身、调心、调息,使你恢复到一种宁静放松的状态,摆脱紧张的压力,得到休养生息,恢复活力的效果。

  我认为,能过做到以上四点——明招法,讲劲力,分虚实,求松静,就一定能进入太极拳的境界,而不会滑向太极操和舞蹈的倾向中去。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