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瑞芳:坚持读书,遇见美好(四)——读《在人间》

原创作者:张瑞芳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坚持读书,遇见美好》(四)

——读《在人间》

书籍一面启迪着我的心智,一面帮助我从泥潭中脱什出来,如果没有书籍的陪伴,我将会被愚蠢和无知淹没。
——高尔基

伴着春节的脚步,【阅享读书会】相伴读书继续开启。我继续云游在书海,与文字交朋友。此次读书,我选择高尔基的作品《在人间》。
这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也是他成长成熟的经历。选择读这本书有两方面原因:—、自己也在学着写散文、写小说 。从读书中摄取更多的能量和知识,同时加深对作家们的了解,向他们学习;二、已经读了《童年》,了解高尔基童年的经历。对他的少年,对他成为优秀作家的经历更加期待。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步曲的第二部。这部小说共二十章篇目。
(一)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影响

此部作品开始接着《童年》的结尾。在《童年》里结束时, 由于母亲去世,刚满11岁的阿廖沙(也就是此部作品的作者高尔基)被破产的外祖父赶出了家门,被抛入“人间”,开始了独立谋生的岁月。文章开始就是这样写的:“于是我就到了这里,成了一名学徒工。我在城里中心大街上的一家摩登皮鞋店里当学徒……” 看似平淡的叙述,其实是一个11岁孩子开始独立面对现实,面对人间,面对未知,面对社会。
一开始是他在鞋店里打童工的经历,可以说承受了那个年龄所有的苦难。最为悲惨的是又一个人在他眼前离世。这个人是店里的厨娘。
文中主人公阿廖沙有着一双会判断是非识别正义的眼睛。随着“厨娘”离世,他也因自己的手被烫伤送到医院,幸运的是,他又见到了外祖母。她被外祖母带回家里。在这个家里的生活,他认识了柳德米拉,是个女孩子。对于这段友情,外祖母对他的教育是这样的:“赞同交朋友,男孩子和女孩子交朋友是好事,不过千万不能干傻事。”阿廖沙对“干傻事”的理解是:“在花儿还未绽放时是不应该去摘它们的,否则,它们既不会散发香味,也不能结出果实。”
在这个年龄段,外祖母对正是少年的阿廖沙青春“性教育”做的非常完美,一个伟大的外祖母成就了一个伟大作家优秀的人格品质。文中还写了阿廖沙被周围小伙伴及那个不靠谱的邻居打赌去睡棺材顶的事。执拗但也害怕的阿廖沙去做了这件事。外祖母知道这件事是这样做的:“收下卢布,平静地说,穿上大衣,再带上一条被子,到了早晨天会变凉。”当阿廖沙真的去睡了棺材顶。外祖母又对他说;“什么事情都得亲身去体验去,自己要是不学,谁也教不会你。”简短的一句话又把外祖母的形象高大化了许多。外祖母在那个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教育者。
文中主人公阿廖沙和柳德米拉的友情故事里有着他们躲在澡堂读书的片段,他们读的是《勘察加姑娘》。可以看出,主人公阿廖沙如今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与他敏锐的眼睛和聪慧的头脑,以及他少年时带他看书的小伙伴,包括睿智宽阔胸怀的外祖母有直接穿透力的影响。
阿廖沙几经周折之后在圣像作坊做学徒;又去轮船上去做洗衣工;还在当绘图师的表舅家做帮工……这些经历让我看到了那个时代俄罗斯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也看到了阿廖沙不卑不亢,在凄惨贫困的条件里他仍然有一双犀利的慧眼,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 ,去琢磨生活的意义。坚定的信念寻找黑暗中的自由。
每个人在成长中受环境,家庭,社会的影响而长大。在阿廖沙的成长中,那些低微的、阴暗的、悲惨的、负面的,都没有阻挡他对正义和对自由地向往。他在逆境中成长。抗挫、抗悲、抗压、抗骂、抗打。对于这样成长环境中脱颖而出的一代伟大作家,我除了敬意,还是敬意。
阿廖沙的“人间”命运中,始终和外祖父,外祖母有着连接。在阿廖沙轮船洗碗工解雇后,他回到外祖母家,在和外祖父的交流时,用头撞了外祖父的肚子。外祖母是这样做的:“径直走到我面前抓住我的头发边摇晃边说,干出这样的事,就得教训他……”阿廖沙知道自己做的不对 但在外祖母的教育后,他感到受到了深深得伤害,躲在角落里,懊丧地,颓然地听茶饮呜呜的声音。而此时,她的外祖母走到他跟前俯下身说“你要原谅我,我也没有真把你打疼,不是吗?我只是做做样子,不这样做不行。不管怎么说,外祖父已上了年纪,你应该尊敬他。他也是把老骨头了,心里有很多痛哭,你不应欺负他。你已经不小了,能懂得这一点。”阿廖沙听完这些话犹如热水洗涤,拥抱了外祖母。
我喜欢通透的外祖母,她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予阿廖沙及时的教育。而且外祖母是一个懂得经营家庭,热爱生活的女人。就是因为外祖母的陪伴,阿廖沙成为一个积极向上,敢于追求,坚持读书的孩子 。
(二)阿廖沙的读书经历

阿廖沙的命运在捕鸟之后下雪的日子,被外祖父送到了外祖母的妹妹家。他洗尿布,每周一次到宪兵泉洗衣服。他替士兵写信。在这里认识了裁缝的妻子,是个读书的人。因此阿廖沙也偷偷读了借来的书。从此以后阿廖沙爆发了读书激情。他在砍柴棚看,阁楼上看,夜里看,干活间隙看,吃饭时看,没人时看……
后来看《莫斯科日报》《火花》《佳京·巴尔李斯基伯爵》;后来阿廖沙开始读大部头的书,大仲马、彭桑·杜·泰尔莱利、蒙特潘、沙科涅、埃马尔、巴贝尔。一本接一本狼吐虎咽地看。阿廖沙看了这些书后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比较,学会了用看到的文字识别世界。阿廖沙抓紧一切时间来读书学习。为了读书,他自己动手制作油灯,把蜡盘上的蜡油都搜集起来装在一只沙丁鱼罐里,加上一点长明灯的油,再用棉线做成灯芯。他还认为“书就好比一座美丽的园子 里面什么都有……”
阿廖沙认识了主人家新邻居。也因此见到了普希金的诗集。阿廖沙一口气把诗集看完心中充满了贪婪,犹如一个人突然发现自己身处某个从未见过的美丽如画的地方,便渴望着立刻把这里的每个角落都跑遍……在这之后,阿廖沙又读了《贝朗瑞诗集》,他觉得这些诗将沉痛得悲伤和激荡得欢乐奇妙地融汇在一起。
阿廖沙很喜欢新邻居。他心里称呼新邻居为“玛尔戈王后”。在这位“玛尔戈王后”那,阿廖沙借看了很多书。读完了阿克萨科夫的《家庭纪事》,著名俄国史诗《在林中》《猎人笔记》,几本格列比翁卡和索罗古勃的作品,还有韦涅维季诺夫、奥陀耶夫斯基和丘特切夫的诗作。这些书冲洗了阿廖沙的灵魂。将他从贫穷而痛苦的现实泥潭解脱。使他坚定了一种平静地信念:在人间并不孤独,也绝不会无路可走。
在这些经历中,读书给了阿廖沙精神食粮。让阿廖沙对自由对人生充满期待信念。从他的读书到现在我来读书,读他的书。传递读书的价值和美好。感谢读书的力量,感谢伟大的作家。
后来在“彼尔姆”号轮船上。他依然用他读过的书解读心灵。
在深秋后,阿廖沙去了一家圣像作坊当学徒。早晨,在别人起床之前为画匠们准备好茶饮,在画匠们喝茶时,他和伙伴巴维尔打扫房间,把蛋黄和蛋白分开来以便调颜色。晚上,他就磨颜料“观摩”技术。还給画匠们讲述轮船上的生活和书中的各种故事。慢慢的,阿廖沙在作坊里人们心中占据了一个独特的地位,成了说书和朗读的人。他给画匠门读了《伊万·维席京》《魔鬼》。他总是用他读过的书来汇总为自己的创编故事,为画匠们讲述打开画匠们的心灵,用他自己学过读过的故事陪伴画匠们苦难深重的日子。
(三)我的读书感悟

这部作品读下来,全文中作者对大自然景物描写非常细腻美好。穿插在他艰苦岁月里别有一番滋味。例如:“田野上的积雪融化了,天空中的冬云散开了,天气时雪时雨。太阳走的慢腾腾的,白天变长了,天空也变得暖洋洋的,仿佛春天已经到来,却调皮地躲在城外的田野李,趁人们不注意时就涌进城里来似的……麻雀在积雪化开的地方欢快地跳着……天气阴晦,太阳藏在云层中,偶尔穿透云层,漏出一个巨大的银白色圆盘,好似冬天一般……此时的天空像一只大鸟的翅膀,布满了羽毛一样洁白的云。金色的太阳出现在蔚蓝色的深渊里,只要像大地瞅一眼,就足以改变世间万物……”
伴着阿廖沙的“人间”生活,也读到了他自己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凡是我身上一切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书籍。书籍使我的智慧和心灵受到鼓舞……”
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我也随着阿廖沙的心境一样,一个读过那么多书心中有那么多正义信心的少年,真的应该做点什么,比如上学!阿廖沙“人间”生活,让我看到了一个少年过早踏入社会,用他的眼光观察和了解周围世界。厌恶小市民的恶习 ,热烈追求自由,强烈向往美好生活。也看到了一个顽强的少年直面人生的读书、生活成长史。这本书记载了苏联旧世界的崩溃。记录了在那样一个社会因为有读书的执着和陪伴,成长起来的少年的血泪史。
伴着春节的脚步,我的此次读书活动也在这样一个“少年”的成长史中,走过“人间”。感谢《在人间》,让我对读书有了更加执着、更加期待、更加饱满的真挚。有为少年,与书为友;勇闯人间,踏越荆棘;惟愿平安,向往自由;皆是期盼,领悟人生;期待美好,蹦向未来!

张瑞芳,阿拉善左旗吉兰泰幼儿园普通幼儿教师,瀚海园读书会会员,热爱幼教,从事幼教20余年。2013年考取中级沙盘心理证书, 2015年考取了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幼教这条路上,不停探索努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平台简介

【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是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为《阿拉善文学》推选优秀作品及新人。该公众号不限年龄、地域,为文学、书法、摄影、美术、音乐等领域作家、艺术家、爱好者提供原创作品免费编辑、分享发布、推广展示等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