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了凡四训(1/2)
“略谈《了凡四训》”(1/2)
首先,四训各章一些观点:
第一章,命由我造,福善祸淫
第二章,从理,从心,以耻畏勇改自身之过
第三章,善恶难辨,由心积善
第四章,满招损,谦受益
这部书是袁了凡先生的人生经验总结,其中包含大量智慧可帮助读者破除迷雾,以长远眼光看待人生,虽然其中某些故事或例子未必能满足所有读者的需要,但从里面的观念或故事,都能体现出袁老先生自利利他的一番苦心。书中所有的故事或观点,都是袁老先生本着一颗慈悲济世的良心为了让读者从中领会一些纯粹的道德精神而编写的。时代在变,但某些人类精神的精髓是不变的,比如道德法则或核心价值观等等,而书中的某些逻辑和例子是展现的形式,虽然也不一定契合所有现代人的想法,但我们读书的目的只是在阅读中吸收对自身有益的营养,从而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或行为准则,了凡先生的思维和精神完全能给我们提供一定的帮助。我们作为后辈看到前人写的学说著作,应该抱着感恩的态度去学习,至于书中有任何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应以包容的态度去看待,这是阅读《了凡四训》最基本的态度。因此,感恩袁老先生不厌其烦地用故事和对话来启发我们读者的智慧,平心静读,相信会有很大的收获!
现在有些人喜欢拿《了凡四训》说事,他们认为《了凡四训》符合目前中国人的浮躁心理,人们除了要发财,要出名,还要长寿,子孙兴旺等等,人们无非是希望通过外在的手段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更多的名利罢了。了凡先生的经义说法在当时便受到了很多大学问家的批评,大学问家王夫之批评他说:“经义之有茅鹿门、汤宾尹、袁了凡,皆画地成牢以陷人者”。《明史·陈幼学传》上说袁了凡“妄批削'四书’、《书经集注》,名曰《删正》,刊行于时”,后经陈幼学“驳正”,“镂板尽毁”。由此可见,当时给了凡先生的定性是“画地为牢”的“陷人”者和“妄批”经典者,其书的刻板全部被销毁。他们认为了凡先生大力提倡记功过格和推行其《功过格》是很不妥当的行为,容易让人贪恋世间名利而无法自拔。大思想家黄宗羲说奉行《功过格》者是“与鬼神交手为市”,明清著名经学家张尔岐也说袁了凡“与天地鬼神为市”,这种批评是中肯而严厉的。明末大儒刘宗周对其亦有驳斥。很多时人认为了凡先生的学问并不十分纯正。
针对上述一些人士对了凡先生本人的学说,其中也包括《了凡四训》在内的一些书籍提出的批评指正之处,我们更能够用清醒的头脑去看待《了凡四训》这部书,我们在吸收了凡精神精髓的同时,也决不能造成迷信或盲目崇拜这种心理。因为了凡先生首先是一个人,人无完人,他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不可能面面俱到去迎合所有人的口味,他在当世也并没有修行到成佛的境界,所以,他的一些观点和学说也就是一家之言而已。对同一样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并不影响我们去吸收了凡精神好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