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关注与否,竟是让孩子产生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一个家庭中,当孩子出现偏差行为时,要么是被家长选择性地忽略,要么就是没有得到正确、适当的引导,从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不少孩子在学校出现了问题行为,其实根源不在学校而是在于家庭,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尤其是0-6岁期间的孩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如若不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进行及时引导,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将更容易受到同辈群体的影响。
孩子今年8岁了,在学校上课时,总是爱撕书页,撕作业纸。还会将撕了的书拿回来,回家妈妈发现后就问书为什么被撕坏了?孩子会说是不小心撕坏的,家长也引导过孩子不能撕书,甚至打过他的手,孩子表示记住了,但是仍然做不到,还是会撕书,请问老师,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干预孩子呢?
家长您好:
关于孩子撕书、撕纸这个问题,建议您可以先给孩子详细记录一下他行为发生的ABC, 也就是孩子撕书、撕作业这个行为是在什么课上发生的,是哪一位老师的课,在什么时间段他会出现这样的行为,行为发生后我们的老师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来处理孩子的这个行为。
根据这位家长的问题描述,我们可以简单判断出孩子出现这种问题行为的原因可能是求关注,也可能是逃避。针对求关注,家长可以这样做:
一、找出同等功能的替代行为,来替代孩子上课撕书这样不恰当的行为。如:上课的时候想要引起老师的关注,可以举手回答问题等,来引起老师的关注。
二、家长可以事先和老师沟通好,请求老师提前给与孩子更多的关注。如:多去表扬孩子好的行为或上课的时候多去提问孩子一些问题或多给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提前把关注给到孩子。
三、给与孩子差别强化。当孩子用恰当方式引起关注的时候,就给予表扬;当孩子出现撕书、撕作业这样不恰当行为的时候,则不给与关注,忽视这种不恰当的行为。
针对逃避,家长可以这样来干预、帮助孩子:
一、降低给与孩子作业的难度。需要家长和老师提前沟通好,可以从作业的量和题的难易程度来着手,可以把作业的量减少,如:有二十道题,可以减少到只做十道题。也可以给孩子出一些选择的题型和符合孩子能力的题型。
二、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当孩子的自身能力提高之后,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就能跟得上普通课程的难易程度,这种不恰当的行为就会慢慢减少了。
三、提前去制止孩子出现这种不正当的撕作业纸、撕书的行为。如:家长和老师这边沟通好,把作业直接交到家长手里,之后回家家长可以辅助孩子一起完成作业,并去夸奖表扬孩子完成作业这个好的行为,之后再慢慢的减少给与孩子的辅助,直到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作业。
上公交车前,问孩子上不上厕所。孩子说不上,就没有去。可上公交车后,没几分钟,孩子就说要上厕所,憋不住了。说了三次左右后又不说了。经过一小时的车程后,下车问孩子上不上厕所,孩子却又说不上。我不太明白你孩子为什么会在没有小便的情况下却说要上厕所。之前在紧张的情况下会说,可就坐公交车这种情况并不是紧张造成的。孩子是想引起关注吗?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家长您好:
根据孩子的情况,我们判断孩子在上车之后出现了几次说要上厕所这一行为,其功能可能是在求关注。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可以这样做:
一、我们可以教会孩子一些恰当求关注的方式。如:“可以向妈妈表达说:妈妈,和我聊聊天可以吗?”让孩子恰当表达出来代替说去厕所的事情,我们就可以把关注给到孩子。
二、我们前事给与孩子关注。如:和孩子一起来说说坐车去哪里或是我要去做什么,和孩子聊聊天,把关注提前给到孩子。
三、提高孩子的独处能力和综合认知能力,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可以在空闲的时候自己找事情来做,如:看故事、听儿歌等,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开始需要家长陪孩子来找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做,之后慢慢撤出家长辅助。
孩子每天在睡觉关灯之后,非要把被子盖脚上,给他盖完了之后,她又会把被子踢开,再给他盖,他又会踢开被子,如此反复几次才会慢慢睡着。但是,有时候睡着发现被子不在脚上又要盖,不给他盖被子的话,他就会一直哭,一哭就是一个小时以上。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请问老师我们该如何进行干预呢?
家长您好:
根据孩子的情况,我们建议您可以详细记录孩子行为发生前后的经过,也就是记录行为的ABC。根据这位家长的描述,我们提供了几个相应的参考解决办法:
在一开始,孩子反复踢开被子,有可能是觉得这样好玩,也有可能是在求关注。如果孩子是觉得好玩,我们可以去拓宽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刚躺床上这段时间来看看故事书,如果孩子没有自己独立看书的能力,我们可以来给孩子讲一些故事,来替代孩子反复踢被子的行为。
如果是求关注,我们可以采取计划性忽略,这一行为发生之后,不给与关注,包括眼神的关注。当孩子安静,没有该行为的时候就去表扬孩子安静睡觉的行为,进行差别强化。
孩子睡醒发现被子不在脚上,不给盖上就会哭。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教会孩子恰当表达自己想要盖上这一需求,如:妈妈,帮我把被子盖在脚上。孩子恰当表达了,我们就帮助孩子盖上。如果孩子还不具备自己独立用被子盖住脚这一生活技能,需要我们去教孩子这一技能,最终让孩子出现这一情况后自己解决,提高孩子的生活技能。
我家孩子5岁了,总夜里总是喜欢哭闹,任凭家长怎么说他也不听。很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半夜醒来哭的行为,而且孩子现在已经5岁了,应该已经过了爱夜哭的年龄段,想问老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干预?
家长您好:
首先,我们要排除生理原因。是不是孩子白天睡多了,晚上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是有别的原因造成孩子睡眠状态不佳,其次建议您可以详细记录一下孩子出现这一行为的ABC,孩子这种行为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那个时间段出现、当孩子出现这一行为后,我们又给与什么样的处理,这样更方便给与您简单有效的解决措施。
根据家长的简单描述,我们判断孩子的行为功能可能是求关注,也就是想让家长来陪着自己,给到自己关注。针对孩子求关注的行为,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干预:
一、我们要教会孩子如何来恰当表达出自己要求。如:“可以再晚上睡觉之前让孩子对妈妈说,妈妈我想让你陪我一起或是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睡”孩子恰当表达之后,我们就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来睡,来强化孩子恰当表达自己需求的行为。
二、当孩子学会恰当表达之后,我们要逐步让孩子适应自己独立来晚上睡觉的行为。一开始可以和孩子商量好一周只陪孩子睡五天或四天,这个时间根据孩子可接受的范围来调整,之后慢慢减少陪同的时间,并在此过程中进行强化孩子自己独立睡觉没有半夜哭闹的行为。
三、当孩子在半夜出现哭闹的行为之后,我们采取计划性的忽略该行为。尽量避免不给于言语和动作上的过度回应,而当孩子一整晚都没有出现哭闹行为的时候给与孩子极大的表扬,让孩子感受到这两种情况的差别,做到对行为的差别强化。
四 、前提控制孩子这种不恰当的哭闹行为。晚上的时候就可以多给与孩子关注,或陪着孩子一起入睡。
我的孩子4岁了,还不会与小朋友正常交流,在幼儿园总是用手去拍小朋友和老师,有些小朋友不喜欢这样,会哭。老师说他,他也不听,想请问老师怎么教孩子一步一步与小朋友相处呢?
家长您好:
根据这位家长的描述,不会正确与小朋友相处,有可能是孩子在求关注,很多孩子会用不恰当的行为得到大家关注,也有可能是孩子不会正确的社交表达方式。
第一, 针对求关注建议在提前给孩子关注,强化孩子做的好的行为,多去表扬孩子好的行为,把关注提前给到孩子。
第二, 交孩子怎么打招呼,可以成功得到别人关注,比如挥挥手,叫他人名字,替代用手拍这个行为。
第三, 如果是不会正确表达社交方式,我们可以去教会孩子恰当的向小朋友或老师发起社交,也就是教会孩子向他人提要求,如:我们一起玩吧?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一开始需要我们语言辅助孩子表达并进行接下来的社交活动,之后慢慢撤出辅助,让孩子独立完成。
家长的忽视、冷漠容易导致孩子的过分寻求关注行为。孩子的大多数问题行为大多都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其行为发展才刚刚开始,所以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引起父母对自己的注意。面对过分寻求关注的孩子,家长可以选择短暂忽略孩子过分求关注的行为,当然也不要总是一直对孩子说“不”,同时也可以多多的关注孩子好的行为,对孩子好的行为进行强化,让孩子知道父母是关注他的,但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要给予忽视,从而才能有效的改善孩子的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