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进步快的孩子都有一个会观察会提问的家长

1

什么是ABC行为记录法?

当我们把行为准确定义后,需要我们极其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区辨孩子行为问题的具体功能。不能想当然地去确定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功能,我们一定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进行数据记录,来分析和判断,用数据来说话。推荐家长使用一种非常简单而且实用的方法,ABC记录法,帮助大家更好的判断行为的功能。

A是指antecedent(事前),行为发生的前事;

B是指behavior(行为);

C是指consequence(结果),目标行为B发生之后环境有哪些变化?B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和后果?

ABC是anticedent/behavior/consequence的简称。

在进行ABC分析时,首先需要判断B,B可以提前写好,因为这个B必须是需要干预的,才会想进行后续的观察和测量,所以第一步是定义目标行为B。对行为的定义必须要具体、可观察、可记录、可测量。之后再来记录A和C。这里要注意,A和C分别指目标行为B之前和之后发生了什么,这里要求时间临界点非常接近,有时甚至是几秒之前或之后的事情。对A和C的描述也需不带主观色彩,把看到的、听到的写下来,只对A和C进行事件、场景的描述,不加入任何的个人揣测和想当然。

场景示例1:

周六贝贝发烧了,身体很不舒服。周日一早奶奶去超市给贝贝买了很多好吃的,还计划给贝贝中午烧他最爱吃的红烧排骨。中午一家人正在吃午饭时,贝贝在吃完第3块红烧排骨后对妈妈说“妈妈,我还想吃一块红烧排骨”,妈妈说“你不可以再吃肉了,要吃青菜”,贝贝依然坚持说“妈妈,我还想吃,我还想吃”,姥姥起身把红烧排骨端进了厨房,贝贝看到后,把面前的饭碗摔到了地上,饭菜撒了一地,还拿起筷子敲起了妈妈的脑袋,妈妈说“好吧好吧,把红烧排骨端回来”,贝贝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排骨放进嘴里。

ABC记录表格

观察对象:贝贝

记录者:爷爷

时间

场景/地点

A

事前

B

行为

C

结果

×年×月×日×点×分

家里

姥姥起身把红烧排骨端进了厨房

贝贝把饭碗摔到了地上,拿起筷子敲妈妈的脑袋

妈妈说“把红烧排骨端回来”

贝贝摔碗敲打妈妈的行为功能是吃到红烧排骨(获取某种物品)

通过ABC分析,我们知道了孩子为什么会摔碗和打头了,而妈妈选择了二次忽视孩子的要求,而姥姥直接移走了红烧排骨,孩子因为吃不到排骨了,可是却没有更好的表达拒绝的方式,所以使用了摔碗和打人这样的问题行为来作为表达自己还想吃红烧排骨的意愿。

可能有些家长会把“贝贝身体不舒服”也作为这个事件的A部分,当然,这确实是发生在目标行为B之前的事件,但是并不是B发生之前的直接事件,我们可以把这类信息作为一个大环境信息,在分析时加以考量,需要家长很准确地区辨哪些是大环境信息,哪些是B发生之前的直接事件。否则,ABC的分析将不够客观和准确,我们要记录的一定是连续事件,是时间轴上紧密关联的事件。

如果下次午餐还吃红烧排骨,我们可以发展别的策略,比如用餐前先在孩子的碗里放3块红烧排骨,其他的红烧排骨在孩子看见前就移除走了,避免孩子摔碗或者打人。

场景示例2:

小宝和妈妈在客厅玩拼板,妈妈对小宝说“我去阳台晾衣服,你先玩一会”,说完妈妈便走向了阳台,此时,小宝呜呜呜哭了起来,小宝妈妈回来安抚小宝,小宝冷静后,妈妈准备起身去阳台,小宝又呜呜呜哭了起来,最后,妈妈放弃了去阳台晾衣服,陪小宝一起玩拼板,小宝笑了。

ABC记录表格

观察对象:小宝

记录者:爸爸

时间

场景/地点

A

事前

B

行为

C

后果

×年×月×日×点×分

家里

妈妈对小宝说“我去阳台晾衣服,你先玩一会”,说完妈妈便走向了阳台

小宝哭

小宝妈妈回来安抚小宝

×年×月×日×点×分

家里

妈妈准备起身去阳台

小宝哭

妈妈陪小宝一起玩拼板

小宝哭的行为功能是希望妈妈陪他(获取关注)

通过ABC分析,我们知道了孩子哭的前因和后果,此时可以初步判断行为的功能是吸引妈妈的关注,在真实的记录时,我们也可记录小宝哭泣的时间,比如哭了多少次,每次多少分钟,可以记录行为的一些测量维度,比如频次、持续时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