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做的很棒,但实际上我是个目光短浅、情绪偏激的人;我以为我总是对的,所以我从不关注别人的想法,最后朋友很少;我很笨,学个自行车学了好几年,思维简单,非黑即白!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从高中辍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六年。我打小就是个要强的孩子,跟哥哥比赛刷水果罐头瓶子,常常因为怕输而气的浑身发抖。妈妈也常常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上好大学,这种想法深深扎根我的心里。随着一天天成长,这种愿望从来没有消减,但命运最终给我了一记重击——我被告知是一个轻度智力障碍的孤独症患者……起初,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问题,那会儿只是觉得自己记忆很困难。对于知识,我只能一遍遍不停地重复,重复到几乎可以无意识的将课文念出来。别人总是说我很固执、很犟,在每一次碰壁时,不管别人提出多么有建设性的意见,我仍然只坚持自己的想法。当然,这样的结果就是——伤了朋友坏了事情。学习,是我心中唯一一件重要的事情。其他任何事情都吸引不了我的兴趣,所有在其他方面我一塌糊涂。直到别人告诉我,还有很多事情比学习更重要,比如生活。洗漱,对于常人来说一定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这对我来说却成了负担:用牙刷捅来捅去,很容易干呕,甚至根本不会清理漱口杯。曾经一位老师还因此半开玩笑地批评我:“挺干净的小孩居然这么邋遢。”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不是我喜欢邋遢,更不是我不想做的更好,而是我确实没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情,即使这件事情很简单。小时候,我给姑姑送自行车,半路上车链子掉下来卡住了,因为拽不出来,我只会蹲在自行车边上哭。那时的我已经8岁了。按理说,已经有解决这件事的能力了。但,尽管很多人从我面前路过,我完全提不起没有勇气去寻求帮助。我的脑袋里空空如也,内心只觉得无助,想不到任何解决办法。像这些事情还有很多。我就像一个带着钢盔的烦躁的木头——这句话对我形容很贴切,烦躁而没有思想。总之,“蠢、笨、自私、不讲理、不合群、小人”等等,这些描述我听过太多太多……到了高中,紧凑而繁重的学习任务最终令我吃不消,于是到了高二,我选择退学。在那之后,我一边打工,一边对自己的大脑进行研究性地纠正。我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努力理解他人向我传达的信息,我凭借有限的理解力去对事物进行判断,尽管我思考的内容和范围很小,控制时间很窄,但我觉得只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就有可能进步。从2002年秋天到2019年的秋天,17个年头,接近一个人从孩提到成人的时间。或许这也就是一个人的大脑重新成长所需要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从来没有放弃对大脑的探索,更不敢放弃。因为我没有退路。期间,有很多次绝望,也有很多次感觉自己看见了重生的阳光。历经了17年的努力,我终于做到了自由思考,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思维空间,可以对事物进行仔细的深度的思考,终于可以顺畅地梳理自己的情感,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让自己信服的规划,终于可以做到与家人朋友友好相处。同时,我再也不用刻板的去思考问题,再也不用像翻一座大山一样困难地对待每一个小问题。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哪怕能得到细微的进步,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摘自知乎作者:坦然.面对,《十七年,凤凰涅槃,一个自闭症患者的艰难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