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平老师演奏的《牧民之歌》,听完后思绪万千,感受颇深
手风琴独奏曲《牧民之歌》由王域平、张增亮创作于六十年代初,凝聚着厚重的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底蕴,对于五零后的手风琴爱好者或经历过六、七十年代的人们都会记忆犹新。那时,舞台上手风琴的演奏技能虽良莠不齐,但凡“牧民”出场总会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反响,宣传队里若有人拉得一手像样的“牧民”,更是令大家羡慕不已。
1967年夏天,一位要好的琴友邀我到家里拉琴,向我介绍朋友们都在争相传抄的手风琴乐谱《牧民歌唱毛主席》(牧民之歌),当时可供学习的手风琴曲非常稀缺,我如获至宝捧到家里,马上到书店买来五线谱本,晚饭后,不顾盛夏炎热,台灯下凭着对五线谱的一知半解,第一次用圆珠笔一笔一划地描画起来,生怕有疏漏或画错... ... 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这本乐谱始终陪伴着我度过了那些令人刻骨铭心的蹉跎岁月,我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它。
日前,听到张国平老师演奏的这首乐曲不由感慨万分,张老师的演奏非常严谨,每一处都有自己对乐曲独到的理解与处理,将蒙族浓郁的活力与激情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旭日升起,阳光透过晨雾、穿过山脊,侧耳倾听清晨的律动,远望天空一碧千里、大地绿草如茵... ... 一听、一望,一静、一动,把我们引入了大草原天高地阔、深邃悠远的意境。
短促突强的I级和弦紧随一串急促的轮指冲破寂静,引出活泼的快板主题,阳光下牧民扬鞭催马、骑兵战士跃马跨障、射击劈杀... ... 天上风起云涌、流云飞渡,地上骏马奔腾、英姿飒爽。主题反复在高八度和织体加密区间出现,过渡句上下模进,一个漂亮的四拍颤音,形象地模拟出骏马甩鬃昂首嘶鸣的勃勃英姿,随后,热烈的情绪平稳地进入婉转悠扬的副部主题,策马行进的节奏带领我们仿佛走进河流蜿蜒,牛羊成群的草原,将蒙族粗犷、豪放的个性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一阵狂风暴雨似的双音重复上行旋律将情绪推向高点,在V级音上结束,夜幕降临了,周围一切趋于平静。
草原的黎明,天边镶嵌了一层薄薄的金红色。附点音符陈述性的节奏与复旋律加入,增添了深情舒展的咏唱氛围。牧歌响起,蒙族人们以舞蹈、演唱等不同方式热情歌唱生活、赞美家乡,唱响民族团结,对祖国未来充满着幸福的希望。
主题再以骏马奔驰做先导,副部主题高八度重复段在左手饱满浑厚的低旋与右手铿锵有力的节奏型伴奏织体衬托下,呈现出万马奔腾声势,与首部形成截然不同的视听反差,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迅猛发展,精选视频素材融进乐曲旋律、节奏,画面以各种角度展现祖国建设与改革的新成就、新跨越,通过不同切换、转场特效,配合乐曲逐步推向高潮,全曲在强烈的I级主和弦上结束。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