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交藤的功效与作用,夜交藤的副作用
【药材名称】: 夜交藤
【别名】: 棋藤,首乌藤
【汉语拼音】: ye jiao teng
【成份】: 茎含蒽醌类,主要为大黄素、大黄酚或大黄素甲醚,均以结合型存在。
【加工采集】: 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药材鉴别】: 干燥的藤茎呈细长圆柱状,通常扭曲,有时分枝,直径3~7毫米。表面紫褐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和节,并散生红色小斑点,栓皮菲薄,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鹿,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淡黄色,木质部呈放射状,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气无,味微苦涩。以粗壮均匀、外表紫褐色者为佳。 主产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四川商品为干燥的带叶嫩茎。茎细,黄绿色或黄褐色,叶多皱缩。
【药理作用】: 具有镇静、泻下作用。
【炮制】: 清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后,切段,晒干。
【功效主治】: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 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 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 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 ④《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 ⑤《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 ⑥《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性味】: 干燥的藤茎呈细长圆柱状,通常扭曲,有时分枝,直径3~7毫米。表面紫褐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和节,并散生红色小斑点,栓皮菲薄,呈鳞片状剥落。质硬而鹿,易折断,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淡黄色,木质部呈放射状,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气无,味微苦涩。以粗壮均匀、外表紫褐色者为佳。 主产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 四川商品为干燥的带叶嫩茎。茎细,黄绿色或黄褐色,叶多皱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禁忌】: 燥狂属实火者慎服。
【归经】: 归经_心经
【植物形态】: 夜交藤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的藤茎。何首乌为多年生缠绕藤本,生于草坡、路边、山坡石隙隙及灌木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河北、山、陕西、甘肃、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夏、秋季采割带叶藤茎;或秋、冬季采割藤茎,除去残叶。捆成把,晒干或烘干。 夜交藤藤茎呈长圆柱形,稍扭曲,具分枝,长短不一,直径3~7mm。表面粗糙,棕红色或棕褐色,粗糙,有明显扭曲的纵皱纹。节部略膨大,有分枝痕。外皮菲薄,可剥离。质脆,断面皮部棕红色,木部淡黄色,中央为白色疏松的髓部。气微,味微苦、涩。
【用药部位】: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植物形态详'何首乌'条。
【来自何书】: 《本经逢原》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