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你看月亮了吗?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走近学生,贴近社会,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
起点,即出发点、切入点。出发点对了,接下来的路就好走了。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成功,一些学校的德育活动成效低,问题往往就出在出发点不对。
我看到一个被认为是优秀的教学案例《中秋月圆诉亲情》,教师的教学起点是“为什么人们喜欢在中秋赏月?”答案是中秋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一天,是赏月的大好时机。接下来是教师出示月圆的图片,配上优雅的音乐和《乡愁》诗朗诵等。案例最后说“本来理解台湾同胞思念家乡的情感、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愿,原是一个德育难点,此处教师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刃而解了,也更加强烈地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团圆的迫切愿望。”
我对这个案例不以为然。教师预设了学生不理解、需要教师答疑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人们喜欢在中秋赏月”;二是学生不理解台湾同胞期盼祖国统一的心愿。学生真的不知道、不理解吗?我不这么认为。这样的教学预设经得起追问吗?我以为,这两个问题不是真问题。教师从这里出发,教学的起点出了问题。
同样是中秋月圆,另一个实例就很耐人寻味。
2004年9月10日的《文汇报》有一篇文章,题目是《昨晚,你看月亮了吗?》。文章的大致内容是:1997年秋,一个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竟是这样开始的:“昨天晚上,月白风清,你们看见月亮了没有?”那天是阴历八月十六。学生回答不尽一致,有的说看了,有的说没看。校长说:“看月亮是一种美好的感情。同学们,看月亮时,你们会想念妈妈,会想念故乡,会更加热爱这片土地。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国……”没想到,这段即兴讲话,在学生心中激起了波澜。当年10月,有的学生还写文章《你看月亮了吗?》。这个学生认为,校长关于月亮的讲话,是最纯朴、最真诚的爱国的话题。几年后,有的学生还记得这个情景。直到2002年,有个学生还写文章《今夜月儿明》回忆这件事:当校长发问时,话音未落,便引来一片唏嘘,有的同学竟当场落了泪。从那次开学典礼后,每年中秋,他们都做在大操场上看月亮,念儿歌,讲着童年和故乡的趣事,还朗诵台湾诗人于光中的诗句:“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中,水里的月亮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
第二个例子之所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是因为校长的即兴讲话无意中触碰到了学生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想家。试想,在阖家团圆的中秋月圆夜,在外读书的学生不能回家,能不想家吗?或许学生因为学习紧张忘记、淡化的想家的心绪,校长一句“昨晚你看月亮了吗?”立刻勾起了他们强烈的思念家乡家人的情感,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在教学教学中,能触动学生情感的总是一些不经意、不刻意的细节。
十五六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自己在读这篇文章时,眼角是湿润的。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德育活动,找准切入点,就成功了一半。难道不是这样吗?
2020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