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力作 墨学高峰 ——评《墨子训释》
《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众所周知,早在战国时期,墨学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然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厄,墨学在政治上失势,于学术界式微,直到明代中后期,学人开始回望墨子,研讨墨学,蓄势待发。清中毕沅始研读《墨子》,著有《墨子注》。清末孙诒让所著的《墨子閒诂》,可谓是集前人诠释之大成者,成为后人研习《墨子》之底本、必读之典籍,使墨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自20世纪40年代吴毓江《墨子校注》之后,墨学著作几乎难见行世,墨学研究止于前,使孙诒让感到惶惑的问题,今人照旧惶惑,孙诒让坐实的疏误,今人反倒乖舛,令人扼腕痛惜。中国墨子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姜宝昌教授,自1978年始研究墨学四十年矣,以强烈的使命感,矢志不移,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库藏,窥其涯际,取经撷宝,博采众长,传承有清以来墨学治学之考据方法,规循矩蹈,字斟句酌,终成《墨子训释》之大观。本书是中国现代墨学研究的扛鼎力作,是墨学研究继《墨子閒诂》之后的又一高峰,对墨学研究发展起到积极而巨大的推进作用。概而言之,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体大思精,笔力千钧
《墨子》《汉书 · 艺文志》著录原有71篇,至明正统十年(1445)所刊道藏本,已佚18篇,现存53篇。为方便研习,学者多依《墨子》内容作若干划分,其中,胡适的“五分说”(即《亲士》至《三辩》7篇为第一部分,《尚贤上》至《非儒下》24篇为第二部分,《经上》至《小取》6篇为第三部分,《耕柱》至《公输》5 篇为第四部分,《备城门》至《杂守》11篇为第五部分),得到了梁启超等方家认可。然姜宝昌教授认为,《墨子》非一人一时所作,是墨家子弟就墨子思想所记,胡适的“五分说”失之过细,缺乏概括性。于是,把着重阐述墨家认识论和逻辑思想的《经上》至《小取》6篇定为墨经,《备城门》至《杂守》11 篇遵习称为墨守,余下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的36篇定为墨论。 依此分法而作《墨经训释》《墨守训释》《墨论训释》(上下册)共4 册,全书洋洋180万字,可谓体大思精。尤为可贵的是在每篇前都加有题解,着力解释本篇几章的思想精髓,微言大意,笔力千钧,充分体现出笔者对墨子的理解与体悟。
二、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尽人皆知《墨子》难于诠释,被誉为“天书”,其根源在于先秦文字、名物、习俗等与后世迥异,今人难以揣测破译训诂。对先秦时期某一名物、某一机具若何模样装配,因古人不习图绘示意,后世更迷离莫明,如“
”“渠荅”“藉车”“狗犀”(狗屍、狗走)“羊黔”(羊坽)等,如何谛解?少数字书未见之字,如“(
台)”“(
)”等,如何解读? 孙诒让等疏释或误释之字,如“‘
’即‘樵’之俗”“‘闬’即‘闭’字”等,如何订正?诸如此类难题,自《墨子閒诂》问世以下悬而未决,此乃人所共知之事实。又鉴今人不习读古籍、音韵训诂后继乏人乃不争之事实,姜宝昌教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拯救民族历史文化瑰宝重任,四十年于一役,强学博览,阅古通今,旁证博引,集先贤和今人成果于一体,对《墨子》进行了全面训释,较好地解决了墨学当前所存在的诸多困惑。其中,校注作为全书的重点,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墨子的本源。全书校注一般先出辞书之证,后出典籍之证,有时关乎词义之引申、派生,典籍之证或出二三,远较《墨子閒诂》为全为确,对孙氏仅出某书、某篇之注文而省原文者,一律补引原文,以期免除读者翻检之劳苦,更易于人们正确识读。
三、绳愆纠谬,格其非心
不可否认,《墨子训释》依然以《墨子閒诂》作底本。但是,考虑到《墨子閒诂》当时的条件局限,其中遗存谬误较多,后人往往尊其原貌,不予纠正,以至于以讹传讹,严重影响了墨学发展。姜宝昌教授毅然决然地对孙诒让的《墨子閒诂》进行了辩证扬弃,尊崇但不囿于孙,主要是参考运用了其训诂手段,兼以文字、音韵、语法、考古、民俗等,并结合唐以前《通典》《太白阴经》等大量古籍和《六韬》《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尉缭子》等兵书,考究其正误,去伪存真。同时,又把20世纪考古、科研公认的成果收入其中。概而言之,全书纠正了孙氏错误百余处,吸收当代墨学最新科研成果二百余处,彻底纠正了《墨子閒诂》书中的存谬,弥补了其中的遗漏和不足,准确地恢复了《墨子》的本来面貌。为便于读者的阅读,各册前言就纠正和补充集中作了列表说明,在训释正文中,分别列出原文和校文,以示区别,充分体现了作者格其非心之功,使《墨子训释》真正成为现当代墨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墨学发展推到了新的历史高峰。
四、拾遗补阙,巨细靡遗
按常规《墨子训释》分“原文”“校注”“校文”“今译”备矣。然姜宝昌教授感到对墨子还有诸多不同见解及难解之事,须提醒读者,以免误人,于是在各章之后又设“余论”,述章旨与作者对诸家校注之评议。设余论之初衷是告白读者某词或某句另有其解,庶免“遗珠”之弊;对《墨子》不明不解之事,详尽列出,求助于方家解读;对重要的未尽事宜在此论述,与学者展开争鸣。凡此种种,看似与本旨无关,实则开拓训释深度和广度之所为也,使《墨子》研究成为了一个开放的体系,号召后学承前启后,继续前行,为后人学研墨学打开了思路,开辟了墨学发展的新天地。余论部分显示了作者学识之功力,是对墨学研究之新贡献。余论当然也隐含提醒人们,学术科研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译经释典,更重要的是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现实,不断满足人民文化之需要,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优秀文化传承,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