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上的“客观论”的失败
由于目前的哲学上认为“客观论”是随着哲学发展而被成功定义的。但是经过我的思考,对于事物应当进行从头分析,而不是目前认同的一切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一件事物,要做它的分析,应该从本质上了解它,而不是找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有一个父亲,他是一个数学家,但是他的儿子的数学也有可能很差。我们平时所说的龙王爷的儿子会浮水本身就是一种不科学的解释。要知道,龙王的儿子也有可能是和其他动物生的,怎么就知道它的儿子一定遗传了它的会浮水的特性呢。对于社会和历史,也是一样的,我们必须深度剖析它目前所处的状态,而不是把它的所有的现象都归于历史状态。歌德说过,你是喜欢别人把麦子割完了给你,还是自己去割麦子。我觉得这是不对的,因为现实有很多原因,第一,别人不会把麦子给你,除非你给了别人钱。第二,你要考虑到你今年缺不缺麦子,如果不缺,岂不是画蛇添足,麦子最后还会变成存储烂掉。对于事物,我们必须上升到“个体论”而不是“客观论”,世界上都是属于个体存在,有时候实现所有个体价值,才是保证所有人的利益所在。在个体实现不了价值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国家灭亡的现象。在古代,正是人民的个人利益不能符合,最后才导致国家颠覆。这并不是因为什么自然规律,同样的,历史也不是什么宏观的概念可以解释的。而且如果绝对的“客观论”,就属于宿命论,统一论,那样的话,大家就会变成机械的自然植物。我们不但要有社会责任,还得遵从客观规律。我们失去了做适合自己的选择的机会。这个世界,既不像牛顿所说都是“齿轮”,也不是像一些客观主义哲学家所说的都有联系,特别是客观主义一味的研究规律,却不能根据没种事物各自本身的特点来进行符合自己的生存。就好比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地球上或许一些事物确实是进化了,但是这是不能涵盖整个生物圈的,以偏概全的理论本身就是谬论。达尔文的理论必须把它用到“个体论”上面,你可以去用到某个物种上,却不可以用到所有物种上面。农民不种地上层就吃不到粮食,要知道农民不种地,有些人依靠国内粮食的,农民不种地他不能吃到粮食。而如果有些粮食从外国进口呢?现在哲学有一个超级大的问题就是,大统哲学,一种观点要凌驾于世界,凌驾于银河系,甚至凌驾于宇宙。“个体论”所支持的就是深度剖析,从各身出发,不统一化,不联系化,人类不是齿轮,是有个体差异的个体,只有实现个体价值才是成功的价值。就像“马”所说的,资本家对待工人是剥削,是否所有资本家都是剥削了工人,都让他们吃不上饭。这就要从深度剖析,我们老板每月给很多钱,工作时间合适,这个时候我们身边有其他工厂的老板给很少的钱,他们罢工了,我们是否捡起一套现成的方法,我们也罢工么?他们罢工是应该的,而我们应该罢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