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灸感?
古人强调:“灸之要,气至则有效。”
就是说艾灸的效果要好,需要感受到经气的流动。具体来说,当我们艾灸某一个穴位时,能够感受到某些感觉由这个穴位沿着一定的经络轨迹向其它的穴位行走,这通常叫做感传,也称之为“灸感”。
灸感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一般地,刺激越强,时间愈长,刺激次数愈多,则灸感愈易出现;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施灸时思想集中,灸感较易发生,传导速度也较快。反之,施灸时间短,次数少,室内寒冷、喧闹,则灸感多迟钝或不能被感知。
具体表现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体内脏器;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传热:灸热以施灸点开始循经络向远部传导,甚至直达病灶;
4、循病传导: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向病灶的方向传导。
5、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
6、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根据不同的体质,灸感通常有十种表现: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
具体的感觉可能有时像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像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冷时会有冰冻的感觉,热时又会让人全身汗出,还有时会痒到让人难以忍受。
出现这些感觉就表示艾灸在对身体发挥调理作用,艾灸产生灸感原来这么重要!
灸感感传路线的宽窄通常与施灸面积的大小有关,有时可扩散到整个上肢或下肢,乃至全身。感传所到的部位可见微汗,肌肉震颤以及某些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如胃肠蠕动、鼻腔通畅等。
根据灸感的不同变化,可将施灸过程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推动循环起来了;
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多表现为酸、麻、胀、痛、痒的感觉,这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激发自动与邪气相搏斗;
第三时期为开门驱邪:多表现为寒、凉、冷的灸感,这表明体内的经气充足,开始将外邪驱除体外了。
这几年艾灸十分风靡,做的人多,
真正懂的人却少。
艾灸若是做得不好,不仅治不了病,
更可能造成不良反应,
最终还不如晒太阳来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