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阅读吗?
又到开学季,图书网站打折,书店生意火爆,到处都在宣传阅读对孩子,对家庭,对一生的重要性,恨不得让全民都坐下来,上一堂《阅读第一课》。
现在看书的人,尤其是看实体书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总有人痛心疾首呼吁发声。我认识的很多人倒还保持长期阅读的习惯。朋友们聊天,不自觉会提到最近看了什么书,有什么体会,同事之间也会借阅图书。我买过两个kindle,都孝敬父亲大人了,自己还是喜欢看纸质书,喜欢那种捧在手里踏实的感觉。
看到不少文章痛心国人的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举例都是国外地铁上人们捧书,国内陆铁大家都玩手机。大可不必举这个例子,国外地铁上很多人看书是真的,地铁里手机没有信号也是真的。国内陆铁里很多人玩手机是真的,有人看书背单词默古诗也是真的。
也不必什么事都往国民素质上推,国人阅读少的一个原因,是可供借阅书籍的图书馆少。
和在纽约工作过的同事们交流,发现大家最喜欢纽约的地方就是,随处可见的图书馆,便捷的借还书系统。我在纽约的住所和单位附近都有图书馆,都是走路不超过十分钟的距离。任何一个常住此地的人都可以免费办理借书卡,借书可以网上预约,系统会把你想看的书送到离你最近的图书馆,还书非常方便,去晚了图书馆下班也不怕,扔进门口的大箱子里就行。
相比之下,北京的图书馆太少了,借书还书程序复杂。国家图书馆我一次都没有去过,因为交通不便。离我最近的图书馆是国贸的中日文化交流中心,距离我家15公里。图书馆这种公共设施,没必要盖成博物馆,能方便市民借阅图书就好。一座巨型图书馆,远没有分布各处的五个小型图书馆实惠方便。
好在我国的图书定价相比国外以及港台还是便宜很多,线上购书折扣力度大,这在某些程度上弥补了图书馆的不足。
在阅读这件事上,大概是一代看不上一代。
不久前,高中同学分享了一件事,他给暑期实习生们讲课时讲到金庸的武侠小说,但台下没有一个人有反应,没有一个人看过金庸的书。他倔强而坚强地把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乔峰段誉郭靖黄蓉讲了一遍,在无比安静的氛围中感伤地把ppt翻到下一页。
同学们各种回复,说周围不少年轻人也不知道金庸。
类似的事情我也遇到过,和同事们聊起上中学躲在被窝里看金庸古龙,有类似经历的同龄人唏嘘不已,追忆年少时光,90后的小朋友听了很是不解,电视里不是也会演金庸的武侠片吗?为什么要看书。
作家朱天心有次去菁英高中演讲,结束后被同学要求开书单,她说读张爱玲吧,同学说:不是死了很多年了吗?她说那白先勇吧。同学讲:不是个老头子吗?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都阅读习惯,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指责什么,最终流传下来的总会是经典。
我们面对的不是选择太少,而是选择太多。对孩子而言,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电视剧和游戏比图书更有意思;对成人来说,读简单轻松不过脑的网文,比看冗长晦涩的文章更舒服。
但是,阅读让我们多了不一样的观察和思考。拿起书,并非走进世外桃源。阅读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生活,读懂人的焦虑与渴望,读懂城市的喧嚣与沉默,读懂时代的繁华与衰落。
做一名伍尔夫期盼的普通读者吧,接受的教育不必多,天资有限,阅读主要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不是传递知识或者纠正他人的看法,毫无杂念地热爱读书,不慌不忙,不卑不亢,在阅读中创造,在创造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