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烦

子 烦
[概述]
孕妇在妊娠期间,终日烦闷不安,心惊胆怯者称为。子烦。。以其因妊娠而烦,故谓之子烦。
[历史沿革] .
本病早在《诸病源候论.妊娠子烦候》就对子烦病因有“虚热而烦”痰热而烦”的认识.陈自明乃根据十二经分经养胎法的理论,认为:“妊娠苦烦者,以四月受少阴君火以养精,六月受相火以养气”。主要责之于君相二火偏旺.并指出本病发展趋势,甚则可致胎动不安。以其热扰胎元也。万密斋在《广嗣纪要》中提出:“各随其脏气治之”的治则。
清代徐灵胎凭其临证经验,认为。烦躁有虚实之分”治疗则“实宜清心降火,虚宜养阴滋水”确属经验之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以后张山雷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总结前人的基础上,认为:“子烦病因. 曰痰. 曰火, 曰阴亏”.分析更为全面,深受后世医家所推崇。 .
[病因病机]
本病主因是热,所谓“无热不成烦”.主要是火热乘心,热扰心胸而致。与孕妇体质因素密切相关.若孕妇素体阴虚,或素体脾肺气虚痰湿内盛.复因孕后精血聚以养胎,阴精愈亏,其热尤甚。此外,也可因情志因素激发而致者,现分述如下:
一,阴虚火旺 素体阴血不足,.卑后血聚养胎,阴血益感不足,心火偏亢,热扰心胸,致令心烦。如《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张山雷说:“烦是内热心烦, 闷闷不乐.亦以阴聚于下.不得上乘.总是阴虚火扰.。 、

  二、痰热上扰 素有痰饮停滞胸中.孕后阴血偏虚.阳气偏盛,阳盛则热,痰热.相搏.上扰心胸,致令心胸烦闷。《产孕集》云:“妊娠烦懑闷瞀.谓之子烦,此由痰湿堙郁,热气薰蒸,上焦之气,不得流畅,热郁过甚。”
  三,肝热内炽 素多忧郁.情怀不畅,郁而不达,复因孕后胎体渐长.影响气机升降,气滞益甚.郁而化热.肝火上炎,扰及心神.遂令心烦。如《济生方》云:“有两月而苦烦闷者由母将理失宜,七情伤感,心惊胆怯而然也。.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临床表现:本病主要特点是因妊娠而烦,妊娠期中孕妇自感心胸烦闷,躁扰不安,甚则夜卧不宁。
  二、鉴别诊断:子烦病因.总因于热,但有虚实之别,如《陈素庵妇科补解》曰:“妊娠烦闷有四证,有心中烦,有胸中烦,有虚烦.有子烦。皆由于热也。……如脏腑血虚而热乘于心则心烦,聚于胸脯则胸中烦,但烦热不能寐则曰虚烦,更有积痰留饮而呕吐涎沫.五心烦热.亦能使心中烦,此四症烦热.皆能令胎不安。”
    病因虽缘于热,然有阴虚、痰热、肝热之殊,治疗则当分别论治.阴虚者则宜养阴清热.痰热者,则宜清热涤痰,肝热平肝解郁清热,不宜苦寒直折其火.因苦寒之品最易化燥伤阴,以犯虚虚实实之戒。
  一、阴虚火旺型 
  (一)辨证
  1。妇科证候特点: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
  2。全身症状: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渴不多饮,干咳无痰,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而干,或无苔.脉细数而滑。
  3.证候分析:心主神明,心火亢盛,热扰神明,则烦躁不宁,阴虚内热。故午后潮热,手足心灼热,火热内炽,耗损津液,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u因躁。热灼肺金,则干咳无痰。渴不多饮,小便短黄,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数而滑,均为阴虚内热之候。
  (二)治疗
  1.治则:清热养阴,安神除烦。
  2.方药:人参麦冬散加莲心.也可用黄连阿胶汤。’
  (1)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
  人参 麦冬 茯苓 黄芩 知母 生地 炙甘草 竹茹
  方中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生地滋肾养阴;黄芩、竹茹清热除烦;知母泻火补水,莲心清心除热.使水火既济,虚热自平.心烦自宁。
  (2)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 黄芩 芍药 鸡子黄 阿胶
  方中黄连、黄芩清心中之烦热;阿胶补肾阴;鸡子黄佐芩、连于泻心火之中.补养心血;芍药佐阿胶于补阴之中,收敛阴气.使心肾相交.水平火降,则虚烦自平.
  二、痰热上扰型
  (一)辨证

  1.妇科证候特征:妊娠心胸烦闷。
  2。全身症状:头晕心阵,胸脘满闷,时感恶心,呕吐痰涎,苔黄而腻,脉滑数。
   3.证侯分析:素有痰饮停滞胸中,积久化热,痰火上扰心胸,故心胸烦闷。痰饮凌心.故见心悸,痰火上扰清阳.则见头晕。痰湿内蕴困阻气机,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故见胸脘满闷,恶心呕吐痰涎。苔黄腻,脉滑数均为痰火内盛之象。
  (二)治疗
  1.治则:清热涤痰。
  2.方药:可用竹沥汤去防风加浙贝母。或用贝母瓜蒌散。
  (1)竹沥汤(《千金要方》):
  竹沥 麦冬 黄芩 茯苓 防风 、
  方中竹沥、浙贝清热涤痰;麦冬养阴润肺,清热除烦;茯苓健脾宁心;黄芩泻火.使热去痰化,则烦自除。
  (2)贝母瓜萎散(《医学心悟》):
  贝母 瓜蒌 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
  方中贝母味苦而辛,有清热润肺化痰之功;瓜蒌,花粉功专清热涤痰;茯苓、橘红健脾理气而去痰湿.以治生痰之源;以桔梗宣肺利气降逆祛痰。全方纯属清润化痰之剂,不治其烦而烦自除。
   三、肝热内炽型
  (一)辨证 .
  1。妇科证候特征:妊娠期间心烦不安。
  2。全身症状:头晕目眩, 口苦咽干,胸胁胀痛,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弦滑略数。 ,
  3.证候分析:肝热内盛,肝火上逆,则见头晕目眩.肝胆互为表里,胆热液泄则口苦咽干。胸胁乃肝经所布.肝郁贝啲胁胀痛,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脉弦滑略数,均为肝热内炽之象。
   (二)治疗
  1.治卿:平肝解郁,除烦。
  2.方药:丹栀逍遥散(方见经行情志异常)或用化肝煎(《景岳全书。新方八阵》)。
   青皮 陈皮 芍药 栀子 丹皮 泽泻 土贝母
  方中丹皮.栀子清肝泻热;芍药养肝血.敛肝阴,陈皮平肝下气:土贝母行滞散结清热. 以共奏清热平肝.解郁除烦之效。
  [预防护理]
  子烦之证,大都热者居多,但有兼虚、兼痰、兼郁之不同。针对病因.防止本病的发生.主要要调节生活,食饮有节.一般辛辣炙膊油腻助热助痰之品少食或不食;少思虑.戒恼怒,以防志火内动,劫灼阴津;劳逸适度.适时适当的参加一些体力劳动.使气血周流,庶免气滞痰郁之患。
  本病一旦发生,如治不及时,或护理不周往往可以使阴津愈耗,阳气偏亢而有子晕,子痫之变.临证不可忽视。
   [结语]

  本病的主因是热,但有虚热、痰热、肝热之分,治法分别采用养阴清热,清热涤痰,平肝除烦之法.用药以保津养血为第一要着.但不宜过于滋腻及苦寒克伐而以甘寒清养为宜。
  [文献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内则烦躁,外则面赤口干.由郁热结于足太阴,手少阴心经也。足太阴脾经气通于口,手少阴经气通于舌。脏腑气虚,营卫不调,阴阳格拒,热乘于心脾,津液枯少,故令心烦口干也。况烦由于心火之盛,躁由于肾水之衰。口属脾而为诸阳之会, 当从此审求其病源。如有前症而致胎动不安,宜服知母散。
   知母散:
  人参 麦冬 黑栀子 柴胡 花粉 茯神 知母 川连 葛根 川芎 白术 淡竹叶 甘草 白芍 黄芪
  《女科百问》第六十八问:何谓子烦,答曰:烦有四证,有心中烦,有胸中烦.有虚烦,有子烦,诸如此者,皆热也。若脏虚而热,气乘于心.则令心烦,但烦热而已,别无他证者,名曰虚烦,若积痰停饮而呕吐痰涎沫者,谓之胸中烦,或血饮停积,虚热相搏,以其妊娠如烦,故谓之子烦也。
  《诸病源候论.妊娠子烦候》:脏虚而热,气乘于心,则令心烦.停痰积饮,在于心胸,其冷冲心者.亦令烦也。若虚热而烦者,但烦热而已,若有痰热而烦者,则呕吐涎沫,妊娠主人,既血饮停积或虚热相搏故亦烦.以其妊娠而烦,故谓之子烦也。
受孕之后,出现心惊胆怯,烦闷不安,抑郁不乐,甚或心烦懊侬,躁闷易怒等临床表现者,称妊娠心烦。历代医籍又称“子烦”,亦称“妊娠子烦”、“妊娠烦躁”等。妊娠心烦始见于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妊娠子烦候》“以其妊娠而烦,故谓之子烦也”之论,并提出“脏虚而热,气乘于心”及“停痰积饮在于心胸,其冷冲心”是本病的病因病机。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妊娠诸病》及昝殷著《经效产宝》均认为“妊娠常苦烦闷”是妊娠心烦的主证,主以清化痰饮、除烦安胎的“竹沥汤方”,开创了论治妊娠心烦之先范。
  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将“妊娠子烦”与“妊娠烦躁”区分而论,却认为二者“大同小异”,并从内因发病观提出“脏腑不调,气血不和”以致“心惊胆寒”、“内热乘于心脾”是妊娠心烦的病机所在。明代薛己发挥陈氏之说,将本病病因分类为内热、气滞、痰饮、气郁及脾胃虚弱,其论治为后世众家所宗,如武之望《济阴纲目》及肖慎斋《女科经纶》等。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论妊娠心烦缘于“由母将理失宜,七情伤感,心惊胆怯而然”,或“缘恣情饮食,因食桃梨李羊鸡面鱼腥毒物”,注重从心理和饮食的角度认识本病的发生,突破了巢氏病因之说。
  明代万密斋《万氏女科》论“子烦之证,皆属于热,有虚有实”是“胎热所为”,张介宾《景岳全书》则进一步阐发曰:“胎气有热而不安者,其证必多烦或渴或躁”,清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认为子烦“由胎中郁热上乘于心”所致,从而确立了本病的内热病机认识。
  外感热邪上受。扰动心神,则是妊娠心烦的致病外因。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载“徐之才逐月养胎方”论孕四月外感风寒或热邪可致“心烦不安”,明。李梃《医学入门》也认为受胎“应天令五六月间,君火大行”乘肺以致烦躁。至清代陈文昭《陈素庵妇科补解》“烦出于心,心主炎,更加客热乘之故烦躁”之论,主“清热凉血则烦闷自除”的治疗法则,丰富了本病的病因学和治法论。自清代温病学派盛行至今,凡妊娠心烦一症因于外感邪热扰动胸膈甚人营血,出现心烦或烦躁者,可划归于伤寒或温病之范畴。故陈氏之论,颇值今鉴。沈金鳌《妇科玉尺》则以素体禀赋与妊娠的特点,从内因与外邪客合的两感论分析本病成因,认为“平素有火之人,内外之火相感而作烦躁闷乱不安者,名日子烦”,拓展了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清代阎纯玺《胎产心法》从《巢氏病源》之说,以“心肺虚热”或“积痰于胸”立论,《沈氏女科辑要》则概括“子烦病因,曰痰曰火曰阴亏”,实要言而切合临床。晚清唐宗海《血证论。胎气》提出:“子烦者,血虚也。血者心之所主,血足则心不烦”,认为胎热与心火相合,“火扰其心,是以虚烦不能眠”,从血虚立论,丰富了子烦的病因病机说。
  妊娠心烦可出现某些并发症,历代医家如明代陈良甫《妇人大全良方》、李梃《医学入门》及清代肖慎斋《女科经纶》、阎纯玺《胎产心法》等记载妊娠心烦可并发妊娠呕吐,“甚则胎动不安”,这对把握“子烦”病程转归,至今仍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近代中医对妊娠心烦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经验报道均较少见,论治基本相同,即多以“阴虚”、“痰火”、“肝郁”分型论治,如《中医妇科学》提出阴虚和痰火两型,以“无热不成烦”, “因孕而烦乃为胎热上乘之故”,治疗分虚实而论。《实用中医妇科学》增“肝郁化火”证型,治法上宗“清热除烦为主,阴虚者佐以养阴,”“痰火者伍以涤痰”,肝郁者辅以疏肝,可资临床参考。临床报道有将本病与子悬合论者,有以子烦常并见于妊娠呕吐或胎动不安及子痫等妊娠诸病中施治者,正如哈荔田云:“子烦表现,症状多端,非止烦闷懊侬者出”(《哈荔田妇科医案医话选》),哈氏报道了子烦因气郁化火成子痫先兆案例,立法以泄肝熄风,滋阴凉血,清热化痰而遣方用药获效;《朱小南妇科经验选》报道妊娠恶阻呕吐及“子悬”案例均现心烦或心烦急躁的主要症状,实寓“子烦”病证于案中。刘洪祥《妇科医案》报道“子烦”因胃阴不足,胎热上乘所致案而又复兼有子嗽并发之例。均从临床实践中验证“妊娠心烦”与“恶阻”、“子悬”、“子痫”间的联系,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出了新的思路。
  可见,仅从外感六淫来探讨妊娠心烦在目前的中医妇科学范围几无涉及,重视内因发病之情志因素及孕妇体质等相关因素与本病证的相互机制,对于防治本病均有现实的临床意义。
  西医学尚无妊娠心烦的病证名,在妊娠呕吐、妊娠合并心脏病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出现心悸,甚或意识障碍伴发的神经精神症状,可供“子烦”诊断和鉴别时参考。
  [病因病机]
  火热乘心,神明不宁为子烦的主要病机。火有虚火、痰火、肝火等之不同。万全云“子烦之证,皆属于热,有虚有实”。妊娠心烦,多由阴虚内热及痰热上扰所致,亦有肝郁化热化火者。阴虚内热又有肺胃阴虚或肾阴亏虚水不济火以致内热扰心及心火内炽者,或因血虚而心神失主,复因胎孕而耗血、热扰心神者。肝郁也有肝气不舒及气郁化火之别。中气不足,升降纳运乏力,化源匮乏,心失所养,也可致子烦。而痰热内扰胸膈则有因于外热与内饮、痰相合为患,或痰湿化热或素有痰热因孕而烦。总之,热、郁、痰、虚为“子烦”之因,也为“子烦”兼变“恶阻”、“胎动不安”甚或“子痫”之理。
  “子烦”是妊娠期中出现的症状,从病因学的角度而言,从妊娠生理及病机的相关联系探讨本病,可深化本病的认识。注重安胎及宁神治法在本病的相关治疗作用,对确保妊娠期母子的安全与健康,有积极的意义。
  [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孕期以心惊胆怯、心胸烦闷、抑郁不乐甚或烦躁不安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诊断基本成立。
  二、鉴别
  妊娠期间出现烦闷不安时,须与以下有心烦不安症状的病证鉴别。
  1.妊娠恶阻 可兼心烦懊依。但本病先有恶闻饮食,因孕而见厌食呕恶之主证,初起多无烦闷之候,即有也多轻浅,可资鉴别。

  2.胎气上逆 即子悬,因胎孕而胸胁胀满为主证,或兼烦躁不安,是因胀满而烦,其胸胁胀满为胎气上逆必见之症。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本病辨证,首当辨虚实。痰热、肝郁属实证。一般“有痰饮而烦者,呕吐涎沫,恶闻食气,烦躁不安”。因于肝郁者则多由七情郁怒,情志不畅,气郁而烦闷不安。若舌苔厚腻或黄腻,口干不欲思饮多为痰热内阻之证;而情绪不安,懊烦易怒,脉弦有力则多属肝郁见证。阴虚或脾胃气虚属虚证。阴虚子烦有潮热、咽干或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之阴虚与内热的见证。若舌淡唇淡则属血不足,此“子烦者,血虚也”,可兼失眠。纳呆乏力、舌淡苔白或腻属脾胃气虚,化源不足以奉心而烦。其次辨病势,阴虚则阳热内亢,虚则胸中烦热而不安属病轻;盛则躁而烦乱、手足动而不宁属病笃。再辨证候,阴虚而烦者,烦而不满;痰火而烦者,胸多烦满。
  二、治疗原则
  治病必求其本,以养阴清热除烦为治疗妊娠心烦的常法。养阴则有滋阴与养血之异;清热降火须分君(心)相(肝胆)之火而其治有别;尚有因于痰火而当清热涤痰;因于心理因素、情志失调又应将疏肝解郁治则与心理调适相结合。了解子烦有无胎动不安或(和)子痫征兆,注重养胎、安胎、平肝诸法与子烦论治的相互联系,不失为完善本病治则之环节。
  三、分证论治
    (1)临床见证:妊娠心中烦闷,或心惊胆怯,坐卧不安,颧红或唇赤,午后或入夜潮热,口干咽燥,渴不多饮或饮不解渴,小便短黄,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而干,脉细数而滑。
  阴虚之体因孕则阴血愈亏,阴虚阳亢,内热扰心,神明不宁故烦,心神失藏则心惊胆怯,坐卧不安;虚火上炎则颧红、唇赤,潮热咽燥;阴亏而津液损伤故口干,小便短黄;津不上承可见渴不多饮或饮而不解渴;阴虚内热,则舌红少苔或苔薄黄,脉细数而滑。阴愈亏虚则舌愈红而苔愈少甚无苔,内热愈亢则苔愈黄而干,而滑脉则为妊娠之兼见脉象。
  (2)辨证依据:
  ①妊娠期间出现心中烦闷不安,或心惊胆怯不宁。
  ②颧红潮热,口干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③素体阴虚或有阴血亏损病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滋阴清热,安神除烦。
  ①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
  组成:人参、麦冬、茯苓、黄芩、知母、生地、竹茹、炙甘草。
  原方主治孕妇子烦病心惊胆怯,终日烦闷不安属阴虚火热证者。
  方中人参益气生津,合麦冬、生地之甘寒以养阴而生津,配知母、黄芩、竹茹以清心泄热而除烦,佐甘草以甘缓而调中,全方有养阴清热、安神除烦之效。阴虚甚者,方中之人参宜用生晒参或西洋参以增强养阴之功效。
  ②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组成:黄连、阿胶、黄芩、芍药、鸡子黄。
  张仲景制本方治外感邪热伤阴、阴虚内热而心中烦,不得卧。为泄南补北之名方。鸡子黄以新鲜洁净者佳,芍药以白芍为宜。
  方中黄连、黄芩清心泄热除烦;芍药、阿胶滋补肝肾,养阴济阳;鸡子黄养心益阴,共奏滋阴泻火的作用。
  兼懊侬者可合栀子、淡豆豉以清心除烦。口渴咽干者酌加生地、天花粉、知母以养阴清热除烦。心惊胆怯者,加龙骨(或龙齿)、牡蛎、云茯神以安神定志。睡眠不佳或失眠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制首乌以养心安神。素体肺胃阴虚见口咽干燥,干咳无痰者,合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兼潮热盗汗者酌加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合浮小麦、五味子。若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多属肾阴虚亏,可酌选龟甲或龟甲胶、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以滋养肾阴。
  (4)食物疗法:
  ①小麦百合生地汤:小麦30g,百合15g,生地20g,生龙齿15g。将小麦布包与百合、生地、生龙齿共煎,饮汤,1日1剂,7—10天为一疗程。
  ②百合15g,莲子15g,煨汤服食,1日1剂。尚可配茯苓并作餐点服。若夜间心悸而烦,宜睡前饮汤,有助于宁心安神。
  2.痰火证
  (1)临床见证:妊娠期间心中烦闷,或心中胆怯,甚坐卧不安,头晕胸闷,恶心呕吐,或呕吐痰涎,倦怠纳差,或素体肥胖,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痰湿内蕴,积久化热,又孕中养胎则阴易亏虚而阳易亢旺。痰热内搏,迫扰心胸,心神不宁,故心中烦闷,或心惊胆怯,坐卧不安。痰热上扰而头晕,内阻胸膈则胸闷,蕴酿中焦,升降运化之机失常则恶心呕吐痰涎,脘闷纳差;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火内盛之候。
  (2)辨证依据:
  ①烦闷不安,或心中胆怯,坐卧不宁。
  ②咳痰或呕吐痰涎,胸闷脘痞,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③素有痰热内蕴史,或形肥系痰湿之体。
  (3)治法与方药:
  治法:清热涤痰,清心除烦。
  ①竹沥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竹沥、麦冬、黄芩、防风、茯苓。
  《备急千金要方》于本方首开治痰热内扰型子烦病证之先例。原方治“妊娠常苦烦闷,此是子烦”,属痰热内扰者。方中重用竹沥以清热涤痰;合黄芩以清肺泄热;麦冬以甘寒养阴,清心除烦;茯苓利湿宁心,佐防风以胜湿。共具清热涤痰,清心除烦之效。
  热盛化火,痰黄而稠粘者,宜去防风,酌加浙贝母、天竺黄、栀子、竹茹。口渴咽干可酌加北沙参、石斛、玉竹以养阴生津。

  ②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加黄芩、黄连
  组成:黄芩、黄连、陈皮、半夏、甘草、生姜、枳实、竹茹、茯苓。
  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即痰热内扰所致心烦,方中陈皮、半夏、茯苓、生姜、甘草化痰理气和胃,竹茹、枳实清热降逆。更加黄芩、黄连,以清心除烦,清化痰热,适宜于子烦兼恶心、呕吐属痰热为患者。运用本方须注重安胎与顾护胃气,故黄连、半夏之量当慎适,以防苦寒伐胃和辛燥动胎之弊。
  呕吐甚加苏梗、藿梗以和胃化湿。心烦心悸酌加生牡蛎、生龙齿以镇心安神。纳呆、食欲不振酌加白蔻仁、谷芽、麦芽、炒白术以开胃健脾。
  ③清热除烦汤(《百灵妇科》)
  组成:竹沥、竹茹、知母、黄芩、麦冬、菖蒲、茯苓、陈皮、枳壳。
  方中竹沥、竹茹清热涤痰,知母、麦冬、黄芩清热养阴,菖蒲芳化清心,茯苓、陈皮、枳壳化痰而理气,共具有清热化痰、清心除烦之功。该方化痰而不伤阴,清热而不苦泄,可谓平正之剂。如兼阴虚者可合生脉散(《备急千金要方》)以养阴益气。
  (4)食物疗法:
  莲子30g,生牡蛎30g,芦根30g,白糖一匙。将生牡蛎、芦根煎汁一大碗,去渣,加莲子同煮汤,调入白糖适量,1日1剂,7—10日为一疗程。
  3.肝郁证
  (1)临床见证:妊娠心烦不安,善悲易怒,或心情抑郁不乐,喜太息,或目眩、咽干、口苦,或胸胁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滑或弦滑数。
  本证多见于孕后因心理失调,情志不畅,或精神因素刺激等所致肝郁或气郁化火证,木郁而疏泄失常,郁滞化火则心烦,悲怒失常,胸胁胀痛,或口苦、目眩、咽干,脉弦滑数。甚则可因肝郁化火,阳亢风动变生子痫先兆证。本证型近年有增多趋势,提示应注重孕妇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学调适。
  (2)辨证依据:
  ①心烦易怒,或抑郁不乐。
  ②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胀满,脉弦滑或弦数。
  ③受孕后有情志内伤(忧、怒、悲)或精神刺激史。
  (3)治法与方药:
  治法:疏肝解郁。泄热除烦。
  ①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去当归
  组成: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丹皮、栀子。
  《内科摘要》中本方原名加味逍遥散,治肝郁血热之子悬或胎动不安等病证。“木郁达之”,故方中主以柴胡疏肝解郁,白芍养血调肝,茯苓、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合为疏肝解郁之逍遥散。加丹皮、栀子清热除烦。肝气调达,郁火清泄则诸症悉愈。若兼肾阴不足,见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可酌合六味地黄汤以滋水荣木。兼心胸烦热可加知母、淡竹叶、莲子心以清心除烦。头晕目眩可加菊花、钩藤、夏枯草、桑叶。胸胁胀痛可酌加炒香附、青皮、广香、橘络或香橼皮、佛手等以疏肝行气,缓急止痛。
  ②柴胡清肝散(《证治准绳》)去川芎、升麻

  组成:柴胡、黄芩、黄连、栀子、当归、生地黄、牡丹皮、甘草。
  《证治准绳》以本方治阴虚火燥型唇裂。
  方中主以柴胡疏肝解郁,黄芩、黄连、山栀、丹皮清热泻火,除烦安胎,生地、当归清热养阴、补血和血,二药甘寒与甘温相济则无温燥之弊,佐甘草清热而调和诸药,共奏疏肝解郁,清热除烦之功。本方清热泄火之功较丹栀逍遥散优,肝郁而里热甚者尤宜。若兼有脾胃虚弱证候者,方中黄芩、黄连应酌情减量,以防苦寒伐胃。
  (4)食物疗法:
  鲜青果30g,猪肚洗净1具,糯米适量,食盐或食糖适量。
  将鲜青果洗净装入洗净猪肚内,再人适量糯米,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再文火炖熬至猪肚熟透后,加入少许葱再煮3—5分钟后,调入食盐或糖,分服。
  4.脾虚证
  (1)临床见证:妊娠心中虚烦不安,心悸惊惕,神疲乏力,胸闷纳呆,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濡滑。
  素体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致气血不足,心失濡养,心神不宁则心中虚烦不安,心悸惊惕;脾气虚则神疲乏力,运化不力则纳呆;气机阻滞,痰湿内生则胸中满闷。其舌脉均为脾虚之象。
  (2)辨证依据: .
  ①虚烦不安,心悸惊惕。
  ②神疲乏力,纳呆,舌淡,苔白或腻,脉滑数。
  ③素体脾胃虚弱和(或)消化功能不良。
  (3)治法与方药:
  治法:健脾益气,和胃除烦。
  ①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加苏梗、栀子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苏梗、栀子。
  《校注妇人良方》于本方治脾胃气虚兼痰湿所致食少腹泻,呕恶便溏。
  ②归脾汤(《济生方》)
  组成:人参、白术、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茯神、远志、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
  《济生方》中该方原治劳伤心脾,气血不足所致健忘怔忡,故也适宜脾气虚兼心血不足而病妊娠心烦者。
  心悸失眠者,可加柏子仁、知母,或佐黄连以清心宁神。
  “妇女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刘云鹏《妇科治验》提出“脾脏疾病,临床多为虚象,很少实证,故以扶脾补虚为要”,主张药用参、芪、术、草之甘温益气之法,可资本证型治疗时参考。
  [预防与调护]
  一、预防
  注重饮食调节,平时宜清淡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尤其是富含各种氨基酸的蛋白质、维生素B族、维生素C,而这类食品以瘦肉、绿叶类、瓜类和豆类为佳。对刺激性、辛辣的饮食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宜慎食。注重妊娠期心理调节,保持清静恬淡的心情,避免精神及情志的不良刺激。
  二、调护
  对孕妇在妊娠期出现的心情不畅、心烦不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理安慰与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膳食相结合。反复发作或病情加重者应到有条件的医院明确病因,以利有针对性地治疗。加强妊娠期的生理卫生和心理治疗的宣教,有利于本病的治愈。其他:对妊娠心烦而兼有失眠、不寐证候者,宜重视安神药物的配合应用。中成药制剂如枣仁安神胶囊、灵芝胶囊等之安神催眠的疗效颇佳,且药性甘平而无苦燥之弊,可资临床酌情选用。
  [疗效判定]
  痊愈:心烦不安、心惊胆怯或烦躁等症状消失,心情转舒畅。
  好转:治疗后心烦不安或烦躁易怒基本消失,偶有心烦或胆怯但症状轻缓。
  无效:治疗后心烦不安或烦躁或胆怯心惊不安等无明显的缓解,或时有反复,或加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