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600年大展

故宫600年大展,这次,他们把力气都使在了一个人身上

《国家人文历史》2020/09/02 12:38《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官方账号

前言

即便认识到如此残酷的生活真相,却始终保持一颗天真浪漫,平淡自然的本心。这就是苏轼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遗产。

苏轼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能比其他任何一个文人都要高,这跟他本人的性格和命运大有关系。圆滑世故虽然是中国社会的处世法则,但这并不是一个讨喜的词,四舍五入,它几乎等于今天所说的“油腻”。相对而言,中国人还是更欣赏鲜明一些的性格,虽然这样会屡屡碰壁——真有点儿“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情绪。

苏轼恰巧就是这么一个不合时宜的人。他在中央政府时,恰逢新旧两党打得不可开交。当时新党正得势,如果稍微机灵点儿,站队就完事儿了,可苏轼单枪匹马,谁也不站,坚持立场,俨然成了一个人的第三党。结果是两边不待见他,因疲于应付党争,只好自请外放。即便如此,还是被朝廷的爪牙追着咬。乌台诗案,关了快半年,险些丢了命,好在两边都有人救他,最后仍是一撸到底,安排到黄冈当一个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 (连这点儿实权都剥夺了) ,还不能出黄冈地界 (近乎软禁) 。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诗人不幸诗家幸,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在不那么好的境地中创造的。此时若是个寻常文人,从小接受儒家理念,修身齐家平天下。但政治失意,黄冈这穷乡僻壤,怎放得下自己的满腔抱负?为了安抚这巨大落差,他可以成为一个归隐派,也可以成为一个田园派——这些都只是对现实政治的逃避,是士大夫的专属选择。但是苏轼,他的思考还能更进一步,不仅仅是对政治,更是升华到整个人生,对这茫然人生,纷扰世间的最终目的和意义进行思考,企求解脱与舍弃。

在黄州的赤壁之下,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

“无论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 的提问,或者是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的解答;无论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排遣,或者是 '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的缥缈禅意,实际都与这种人生空漠、无所寄托之感深刻地联在一起的。”(李泽厚语)

这种思考是一种全新的境界,不独士大夫,即便是普通人如你我,也能在此情感中找到共鸣。以至于读他的诗词文章总有一种心有戚戚的感觉。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夜话》中讲到,头天晚上苏轼刚写下这样的句子,第二天就传开了,传说苏轼写完这首词,就挂冠而去,驾着小船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奇幻漂流。——这太浪漫主义了!不过当时的郡守徐君猷得到消息却吓得不行,苏轼是作为重点罪人在黄州就地安置,不得越界的,要是跑了上面追究下来可不得了。于是赶紧派人去查,结果才到他家门口,就听到如雷鼾声,一进门,苏轼还在睡大觉呢!

其实也是,人世罗网无处不在,往哪里逃呢?但是,即便认识到如此残酷的生活真相,却始终保持一颗天真浪漫,平淡自然的本心。这就是苏轼留给我们最大的精神遗产。

千年以后的这场苏轼大展,通过一批重量级的作品,还原了传说中的苏轼,让我们在千年以后,依然可以和苏轼咫尺相对。“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么说来,苏轼从未离开我们,他只是以另一种方式长存。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

2020年,本来是故宫博物院建成600周年纪念。早在去年,官方就公布了一批展览计划,诸如院藏古代人物画展,苏轼主题书画展,中国与凡尔赛展等一批重量级展览,又听说《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这样不常露面的国宝级文物将亮相。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已触手可及的展览成梦幻泡影。眼看着今年大半年已经过去,大家觉得展览依然遥不可及之时,突然传来了消息,这一次,故宫把气力都使在了一个人身上,此人便是苏轼。据说,九月,“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将在故宫文华殿开展。

从公布的展件清单来看,这次展览阵容非常强大。尤其是其中大量的宋代文人手札,很多都是首次公开展出。

01 胜事传说夸友朋

党争几乎贯穿整个宋代,尤其是到了宋神宗时期,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斗得很激烈。而我们的苏轼,他赞成改革,但肯定不是王安石那一派;同时也很难完全赞同司马光,姑且就叫他温和的保守派吧。于是很难得的,他能同时得罪新旧两党,夹在其中不堪其苦。好在宋代文人多有君子之风,即便是政治上势同水火的王安石和司马光,据说私下交情都还不错。所以像苏轼这样的“中间派”,虽然政治上不得势,但是人气很高。

前辈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人,与他有着深入交往;他的门生及友人如黄庭坚、秦观、米芾、李公麟、王诜等人,也是宋代文化星空中璀璨的明星。本单元通过选取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展现他的交友圈以及所处的时代氛围,为大家呈现以苏轼为核心的北宋文人群像。

清拓东坡像圆扇

这件拓本据称来自宋刻东坡像,大概比较接近其真实形象。曾为陶斋端方经手,上面还有其题字。

北宋 欧阳修 《灼艾帖》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而且对后辈多有提携。他比苏轼的父亲苏洵还年长两岁,嘉祐元年 (1056年) ,苏洵还是布衣之时,还带着苏轼苏辙两兄弟到汴京拜访当时已经是翰林学士的欧阳修,这是苏轼与欧阳修的第一次会面。

“灼艾”就是针灸的意思。欧阳修在信中认为,虽然艾灸是常见疗法,但也是门值得探讨的学问。关于欧书的来历,他曾自述得自李邕颇多,但也深受颜真卿的影响。

北宋 蔡襄 《京居帖》

蔡襄的书法在当时非常有名,这离不开欧阳修的大力推荐,可以说,在宋代,欧阳修算是蔡襄的“头号粉丝”。欧阳修曾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并请他书写自己的金石学著作《集古录目序》。苏轼当然与自己的老师欧阳修步调一致,称蔡襄“天资既高,而学深至,当为本朝第一”。

北宋 苏轼 《新岁展庆人来得帖》

此二帖裱于同一卷中。均是苏轼写给陈慥 (季常) 的书札,《新岁展庆帖》是相约陈慥与公择 (李常) 同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之事;《人来得书帖》是为陈慥的哥哥伯诚之死而慰问陈慥所作。

根据文献记载,《新岁展庆帖》应作于北宋元丰四年 (1081年) 春季,苏轼时年44岁。是苏轼由早年书步入中年书的佳作。

《人来得书帖》

董其昌跋文

《新岁展庆帖》

北宋 傅尧俞《蒸燠帖》

傅尧俞 (1024-1091) 原名胜二,字钦之,北宋孟州济源 (今属山东) 人,曾官殿中侍、监察御史、吏部尚书兼侍、讲中书侍郎等。为官三十载,为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重臣。这件行楷书书法作品是傅尧俞的传世孤本,是他向友人应酬问候的一则信札。

北宋 吕大防 《示问帖》

《示问帖》是吕大防传世极少的墨迹之一,是写给“运使质夫使君”的信札。“质夫”是章楶的字。上款又称“运使”“使君”,据《宋史·章楶》本传,知其曾官成都路转运使,又江淮发运使,元祐初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庆州。北宋时庆州属陕西路,而帖中恰又谈及治陕事,故此帖当书于是时。又考吕大防本传,“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权开封府”,时年约六十余岁。此帖属晚年手笔。

北宋 蒋之奇《北客帖》

此帖上款称“修史承旨侍读”,应是写给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的。宋神宗初年,司马光官翰林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受命续修《资治通鉴》。蒋之奇的信应写在此进,时年不到四十岁。看风格略近于蔡襄,章法结体和谐严谨。

苏轼 行书 《题王诜诗帖页》

这件墨迹是苏轼为王诜自书诗所作的题跋,记述了王诜因受其累而贬至武当,然仍醉心于诗词,有世外之乐。不过从史料来看,王诜的贬官一方面是受苏轼的牵连,但更多的是他怠慢了自己的夫人——魏国大长公主。此帖笔丰墨满,结体长短交错,纵横抑挫,富有动感。虽是叙事而兼有议论,充满感情色彩,是为知己而作。

北宋 王诜 《渔村小雪图卷》

王诜字晋卿,太原人氏,北宋熙宁二年尚蜀国公主为驸马都尉。他虽为贵戚,但与苏东坡、黄庭坚交往,山水画学李成。这件《渔村小雪图卷》正是他的代表作。

黄庭坚 行书 《君宜帖页》

此帖是黄山谷写给友人德舆的便札,告知其病酒之事。该帖因系酒后“大醉”,一宿“未醒”之时所书,所以笔画与平时有别,颇显颤抖衰颓,间有残破处,显得精神稍逊,但字间紧凑,行间宽松,欹侧之势,依然是黄书本色。

北宋 李之仪 行书 《汴隄帖页》

李之仪是北宋词人,他是北宋中后期“苏门”文人集团的重要成员,虽然一生官职并不显赫,但他与苏轼情谊极深。此次展出的《汴隄帖页》是其存世不多的作品之一。这是李之仪对友人应酬问候的信札。此帖笔画劲媚,结构紧凑,重心于上,展示了李之仪的书法特点。

北宋 米芾 行草书 《盛制帖页》

此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 (字天启) 尺牍之一。小行草笔势飞动,形态曼妙;“天启亲”三大字则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充分表现了“刷字”的艺术特色。署款用“黻”而未用“芾”字,可证作于米氏41岁之前。

清 八大山人 行书 《西园雅集图记卷》

02 苏子作诗如见画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而又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一生中创作了众多流传千古的优秀诗文,其中的不少名篇佳作也成为后世书画家喜爱的创作母题。比如他的《前后赤壁赋》,将人生的空漠与无所寄托之感以前所未有的深刻角度描述出来,可以说他是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的文艺技能若非要分出甲乙来,则他的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画的数量就更少了,几乎没有完全可信的真迹。不过,苏轼是文人画理论实践的鼻祖。他在美学上追求一种质朴无华,天真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刻意雕饰。

尤其是他所提出的“士人画”概念,奠定了后世文人画的理论基础,更是对中国绘画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单元通过选取苏轼本人的诗歌墨迹,及后人根据其诗文创作的书画作品,展现其文学造诣和影响,为大家呈现作为文学家的苏轼形象。

宋 林逋 《自书诗卷》

此卷是林逋归隐西湖孤山时所作,共5首诗,除第2首是五言诗外,其余均为七言诗。据诗后林逋自识:“時皇上登寶位歲夏五月”,可知此作品写于仁宗天圣元年癸亥 (1023年) ,林逋时年57岁,其书体瘦劲,秀逸,笔法厚重,风致绰约,与时人李建中风骨俊整的书风极为接近。再后又有苏轼书七言古诗一首,无年款,据徐邦达先生考证可能是元祐四、五年间苏轼 (时年约54岁) 第二次到杭州作刺史时所书。此书藏锋敛锷,姿媚可爱,是罕见的苏轼传世佳作之一。这两段名人书法相映生辉,珠联璧合,实为难得的珍宝。

元 赵孟頫《道场诗帖》

此帖为赵孟頫为其长兄孟頔之孙所书。墨迹清劲秀丽,古雅有致,可谓诗书合璧。道场山、何山均为赵氏家乡湖州名山,峰峦秀郁,水石森爽,汇集了众多自然与人文景观,自古便为吴兴佳绝。历代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了很多诗篇,苏轼作《游道场山何山》诗便是最著名者。

明 祝允明 楷书 《唐宋四大家文卷》

包世臣 草书 东坡庐山诗轴

苏轼 行书 《三马图赞残卷》

《三马图》是苏轼请李公麟画的。他非常喜欢这幅画,直至绍圣年间被贬惠州之时还随身带着。绍圣四年 (1097) ,苏轼再次展卷欣赏这幅画时题下了长跋,即《三马图赞》。

此图原为故宫博物院旧藏,后入长春“伪宫”。伪满政府覆亡时,这幅画被哄抢撕毁。其中题跋一段如今仍藏故宫。

元 吴镇 《墨竹坡石图轴》

南宋 马和之 《后赤壁图赵构书赋卷》

马和之,生于北宋,生卒年代均未见记载,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主要活动于北宋末至南宋初期。马和之宗法北宋李公麟而有所变化,表现人物所用线条较为短促,运笔迅疾,兰叶描已变为后世所称之“蚂蝗描”。这件《后赤壁赋》图卷便是他以苏轼作品为主题创作的精品。

宋人 《赤壁图页》

明 钱穀 《后赤壁图扇页》

03 我书意造本无法

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唐人以法度严谨闻名,但到了宋代,苏轼公然喊出“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口号,可以说是宋人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法度严谨不能说不好,但是在此前提之下很难有个人发挥,最后不免堕入千人一面的境地。而苏轼打开“尚意”的大门之后,宋人书法百花齐放,各有面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书法博采众家,转益多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本单元通过选取苏轼书法的前人作品、苏轼本人的书法作品以及后人对苏轼书法的仿学、临摹和评论,展现其书史地位,为大家呈现作为书法家的苏轼形象。

宋拓唐东方画赞碑

明拓 颜鲁公 《争座位稿》

五代 杨凝式 《神仙起居法》

书法由唐到宋,杨凝式是一转折人物,苏轼评曰:“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

此幅小行草书是杨凝式七十六岁时的作品,似随意点画,不假思索,用墨浓淡相间,时有枯笔飞白。书字的结势于攲侧险劲中求平正,且行间字距颇疏,在继承唐代书法的基础上,以险中求正的特点创立新风格,尽得天真烂漫之趣。此书是杨凝式行草书传世作品的代表作,对宋代书法影响较大。

北宋 苏轼 行书 《治平帖卷》

此帖是苏轼书写的信札,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约30余岁。该帖笔法精细,字体遒媚,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赵孟頫所称“字划风流韵胜”。

北宋 苏轼 《归院帖》

此帖是《宋人法书六种》卷之一,叙述了批示“同归院”“宿学士院”“宿待漏舍”三个名称统一之事。从帖文中可知,该帖是苏轼做翰林学士时所书,时间应为北宋元祐元年至四年之间 (1086-1089年) ,苏轼时年51至54岁。此时笔致萧散,结态随意,似不经意而笔到法随,已不见学古痕迹。诚如苏轼自己所说:“不践古人,自出新意。”虽短短五行,已臻化境。

苏轼 行书 《春中帖页》

此帖是苏轼写给范纯粹 (德孺) 的信札。范纯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第四子。宋神宗元丰年间,共有五路军团出兵讨伐西夏,其中包括由高遵裕率领的环庆军和由刘昌祚率领的泾原军。《宋史》卷三一四《范纯粹本传》记载,北宋元丰末年,范纯粹因调和讨伐西夏的遵裕、昌祚两路军的矛盾有功,神宗将他由陕西转运判官进为转运副使,这与帖中德孺之官衔“运使金部”是一致的。据此可知,此信札的书写时间应为元丰末年,即元丰七八年间 (1084—1085年) ,苏轼年约50岁左右。帖中“二哥”是指范纯仁 (范仲淹次子) 。

陈沂 《自书诗页》

04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不仅以其艺术造诣而为人称道,同时也因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深受历代文人雅士的崇敬与仰慕。他虽然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能够洒脱的面对各种困境,并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本单元选取以苏轼逸事和其述怀小品文为题材的作品,展现他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为大家呈现被后世视为文人典范的苏轼形象。

仇英 《竹院品古》

清 黄慎 《东坡玩砚图页》

展件清单

本目录仅供参考,以现场展出为准

(0)

相关推荐

  • 儒雅有致:蔡襄书法《持书帖》高清赏析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是宋代尚意书法的代表人物,苏黄米蔡被合称为'宋四家',他们也是公认的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人物.蔡襄精于书法,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 ...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跨越千年的文物何以道来

    宋徽宗<瑞鹤图>局部 正于辽宁省博物馆热展的"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新近宣布延期至3月底.这一展览首次用文物讲述唐宋八大家的故事.尽管疫情令绝大多数观众不 ...

  • 史上第一次以东坡为名的故宫大展,为何不见《寒食帖》等名迹

            苏东坡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其文.诗.词.书.画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化的代表之一.筹备多年的"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目前已进入布展的收尾 ...

  • 故宫600年大展加上双节同庆,那些不得不说的镇宫之宝

    愿以此为窗,与您共赏天下珠宝. 见文好,我们是<珠宝玉之窗>! 不知大家国庆节和中秋节过得如何,在这跟朋友们道一声双节快乐.在这金秋双节里也是重叠了很多美丽的盛事,比如故宫的600年大展. ...

  • 故宫600年一遇的大展,什么值得看?

    在对紫禁城600年历史的回望中,理解贯穿紫禁城"时""空"的历史文化,感受宫殿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此次展览展出的诸多精品文物不少为首次展出.春夏秋冬. ...

  • 有生之年必打卡系列——故宫600年限时大展

    听说每个高分烤鸭都星标了新航道3分钟学雅思 3分钟学雅思  |  栏目推送说明 ·每个有趣的热点素材及表达都选自国内外主流媒体的报道 ·所有文稿经由担任过BBC播音员以及前雅思考官的外教审查 ·每期节 ...

  • 故宫600年 | 紫禁城百年前珍贵老照片

    故宫600年 | 紫禁城百年前珍贵老照片 纪录片视界  平沙落雁管平湖 - 管平湖古琴曲集 · ♬ 点上方播放键收听美妙音乐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87年 ...

  • 古今智慧如何让故宫600年屹立不倒?

    来源丨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 作者丨之遥科普 故宫建成于1420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明.清两朝,以及中华民国的兴衰往事.寻常房屋,使用寿命往往只有50到80年.故宫是 ...

  • 故宫600年难得一见的神秘照片!

    福全 关注 故宫600年难得一见的神秘照片! 03-27 阅读717 来自话题 #珍贵的老照片 1.1万篇 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 慈禧最喜爱的翡翠,价值3000万. 这一块原本是10公斤重的,老坑种 ...

  • 为何故宫600年不倒?撬开地砖发现秘密,来看看古代匠人的智慧!

    现如今,中国还保留着许多过去的建筑,有的建筑甚至已经使用了上千年,这就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了.在古代基本上房屋时木质结构的,这意味着一种情况,火灾.故宫从建造至今几百年依然保存完好,这样一个皇帝的居 ...

  • 故宫600年难得一见的神秘照片!看完你就惊呆了,科学家也无解!

    说到我们国家神秘的宫殿 你可能会想到故宫 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至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 节假日人山人海, 一天就来了8万多人 但大部分人都是沿着这条线 去三大殿看看皇帝怎么上朝 再去后宫 看皇帝怎 ...

  • 故宫600年特展上那些有趣的物件

    "202009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特展已于11月15日结束.观展人数众多,排队耗时长,而且几乎无法靠近展品细看.如果没来得及看,这里把一些典型有趣的物件拿来给您细瞧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