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人生就被决定了吗?这份书单助你成为终身学习者!
事过境迁,如今回首高考,你有着怎样的感慨?你是否懊悔自己当年的专业选择?痛恨自己当年没有狠下苦功,考上更好的学校?
无论你家中有即将经历或者经历过高考的孩子,或者你自己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高考经历,借着这个机会,或许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书籍,好好思考一下高考以及大学教育,对于我们的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
《我的个天》
大部分人一生有许多磨难,磨难的过程当然非常痛苦,但磨难过后它又是人生的巨大财富。人的一生不在考场上倒霉,就可能在职场或情场上倒霉。年轻时假如真的一帆风顺,不是忘乎所以,便是浮浅轻狂。失败才会使你知道珍惜,痛苦才会使你具有深度,挫折才会使你成为生活的强者。
无论是高考,还是大学专业的选择,甚至是日后的工作,假如一次失败就让你一蹶不振,那成才将和你毫不相干。要相信,只要你有真实力,只要你还愿意努力,就一定会有“咸鱼翻身”的机会!
《为何家会伤人》
他们的生命当然远不止此(高考)。假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给别人提供竞争式的快乐,那就会产生巨大的无意义感。我有一个可怕的预言——假若我们的教育体系不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而是压力继续升级,那么被当作工具的孩子们会以他们的生命抗争。
应试教育的核心逻辑,是否只是追求竞争式的快乐?而孩子是否只是教育系统官员、老师,甚至家长实现这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
《西南联大英文课》
他年轻时受到的训练可以使身体服从自己的意志,就像一台机器一样轻松而愉悦地从事一切工作;他的大脑中充满知识,既有关于大自然的重要真理,也有自然界运行的基本规律;他的生活中总是充满生机和热情,但他的激情永远受制于强大的意志力和敏感的良知;他学会去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憎恨所有的丑恶,并做到尊人如待己。(赫胥黎《通识教育》)
以上这段话被引用在最近广受好评的纪录片《九零后》。影片中介绍的西南联大学子们,正是这段描述的完美印证:他们虽已步入耄耋之年,却充满少年心气;他们的内心被很高级,同时又很复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所填满;他们纯粹而专注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一件事。
西南联大的通识教育不仅被视为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同样也作为一种反思资源被当今学界用以反观自身。而《西南联大英文课》一书正通过整理当年的教学内容,为我们呈现了联大通识教育理念的精髓。
也许我们都能够从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中汲取一些养分,去发现生命的状态,原来可以是舒展而美的。而对比当时的教育,我们还可以去思考哪些是时代的产物,哪些是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去做到的。
《优秀的绵羊》
……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并非由资历堆积而成的自我实现,比如说同时修4个专业,时任大学报社编辑,参加合唱团,创建非营利组织,并学会烹饪异国他乡的美食等等,这些都不能成就有意思的你,因为“意思”并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也不是刻意去成就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任职24年的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辞去了他的终身教职,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他发现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
教育应该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作者认为,倘若大学仅仅是为了职业做准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那简直是荒谬至极。
大学有的使命应该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它能让你的自我意识充分发展,在这个空间里,你能找到自己的力量、安全感、自主、创造力和快乐。
所幸的是,即便你在求学阶段并没有受到令自己满意的教育,但在往后的人生历程中,只要你有强烈的求知欲,只要你掌握了自学的方法,依然能够通过书籍,或者网络上来自世界各地名校的课程学习资源,源源不断地吸收知识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