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买进低价钻石,打包上市,这种玩法行得通吗?
本文的观点源自评论家John Jeffay在2月25号写的Memo,题目叫 “Buying the World's Worst Diamonds”(买世界上最差的钻石)。各位可以看到Jeffay用词挺狠,居然是“worst”。
还记得前不久我写的一篇文章里讲过一家叫 Diamond Standard 的公司吗?这是一家金融公司,它的理念就是把钻石做成标准化的、适合大规模交易的商品,就像黄金白银一样。公司采用的方法,是将几颗钻石拼到一起(通常是8-10颗,凑成3-4克拉的总重量),成为一个“币”(Diamond Coin,如下图),以5000美元/币的价格投放市场,并且建立全球化的存储网络,在全世界范围进行交易。
▲ 钻石币(Diamond Coin)
这个想法非常好,很符合“投资”的理念,因此在2月16号推出的时候(当然之前也做了不少宣传),立刻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据说现在交易量就有2500万美元左右,不知道具体谁买的。
但是John Jeffay在他的Memo中提到了一个事情:Diamond Standard为了制作“钻石币”,需要采购钻石,不过它只采购市面上那些“价格最便宜的成品钻”,而且是“盲采”。什么是“盲采”呢?就是通过一套算法,定义出一个范围,只要市面上有符合这个范围的钻石,就按价格由低到高排序,然后买进、制币。
目前这个范围是什么呢?据Jeffay所说:
重量:0.23-0.74克拉
颜色:D-L
净度:IF-SI2
切工:VG-EX
荧光:不限
证书:如果单颗价格超过750美金,就需要有GIA证书,否则可以事后再做GIA或IGI证,但必须符合供应商承诺的等级。
另外,公司会从每笔交易中收取3.5%的手续费。
Diamond Standard 创始人 Cormac Kinney 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具体买的是什么钻石,只是在预算范围内采购最便宜的钻石而已。这周Diamond Standard还要用这套方法再进货65000颗……
简单地讲,Diamond Standard并不在乎钻石品质高不高,只在乎能不能拼成一枚一枚发行价格统一的“钻石币”。
Jeffay在文章最后说了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这里面大概有三层意思:
一、公司不从公众渠道购买钻石。
二、这个模式能否成功,取决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方是否认同。
三、如果大家认可这种模式的话,那么可能会为“循环钻石”(可以理解为二手钻石)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说得更清楚一点就是,在这个模式里,钻石的价值不在于品质,而在于是否能拼凑成一套统一的、得到市场认同的“价值标准”。即使是品质差的钻石,只要符合基本要求,就能打包成一个“整体”,然后让广大群众买进卖出。(当然,如果发现买进卖出的差价还不够给公司交手续费的话,您还是等等再说。)
这种模式显然不适合交易那些大颗粒、高品质的天然钻,但或许真的非常适合供应商清掉“垃圾钻”的库存(小颗粒、低品质、很难卖掉的钻石)。你想啊,现在Diamond Standard号称自己有100家钻石供应商,里面有几个甚至是戴比尔斯的看货商。他们总有一些很难卖的小石头,这些货堆着让人头疼。现在突然能卖给Diamond Standard了,谁不乐意?
作为接盘的“投资者”,似乎也不在乎买到手的钻石具体是什么样的,而只会在意这种“币”能不能升值。
说得再直白一些:可能单颗看都不咋地,但“抱团”之后,成了五千刀一枚的“商品”,还可能会增值。
是不是挺有意思?
每一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接受大范围的市场考验之前,咱也不方便说什么。如果综合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来考量的话,我只能说:Diamond Standard 的模式没什么大问题,不过放在天然钻石行业还是有风险的。之前也有公司做过类似的“价值标准化”(2016年前后我见过一些零星的报道),但后来都没成什么气候。不过也许真的今时不同往日,时代在变,接盘侠的想法也在变。
May the DiamondSpectator®️ be with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