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韵词谱简单释义及词的押韵形式概述2021-6-30
-------梅影 2016.5.11
一、词林正韵
1、由来:
押韵是我国诗歌形式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学过诗的押韵,知道诗是要押平水韵。而词在用韵上是怎样的呢?其实词的用韵更是非常讲究的,它不像律诗有固定的押韵字数,因为词是一词一格的,所以它的押韵是要根据每一个词牌不同词谱的要求来押韵的。
我们知道写诗押的平水韵是宋末平水人刘渊,把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唐人把206韵合并成193韵)合并为107韵,同期山西平水官员金人王文郁又著《平水新刊韵略》为106韵而形成了。那么我们填词押的词林正韵又是怎么来的呢?
在晚唐时期没有一部人所公认的“词韵”出现,那时唐人写词,一般就用诗韵。到了五代以后,语音的实际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再按“诗韵”填词,已经不能适应词这种比较接近口语文学体裁的要求。
于是词人便参照诗韵,根据实际语音和乐曲的要求加以变通,力求使之易懂易唱。由于这些词人声律知识水平有高有低,时代和籍贯也不同,因此他们写词用韵,也就会有所差异,宽严不一,有时还不免带进一些方音土腔。
北宋末叶,朱敦儒拟过一个“应制词韵十六条”,并未得到公认。后来张辑“为'衍义’以释之“,冯取洽”重为缮录增补“,终未成为定则。
元代陶宗仪”曾讥其淆混,欲为改定,而其书久佚,目亦无自考矣。“可见流传并不广。元明之间,出现了一部题称“绍兴二年”刻的《轩词林要韵》(《词林要韵》或《词林韵释》)。
但他分平声为十九部,次列上去声,入声分别归入平上去三声,跟宋词实际用韵情况颇有出入。据研究,这本书是元明间人的伪作,而且是曲韵不是词韵。明清两代,词韵专书逐渐增多,如沈谦《词韵略》、赵钥《词韵》、李渔《笠翁词韵》、胡文焕《会文堂词韵》、许昂霄《词韵考略》、吴烺《学宋斋词韵》叶申芗《天籁轩词韵》等,水平高低不一,韵部分合也不尽一致,影响都不大。直到出现了仲恒的《词韵》和戈载的《词林正韵》,才算有了一个比较公认的词韵规范。
《词林正韵》为清嘉庆年间江苏吴县人戈载所撰。戈载[清]字顺卿,一作润卿,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作仁和(今杭州)人,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lǐn)生、例生等,统称诸生。)戈世其家学,尤擅倚声之业。他弃官不做,以词学终老,工隶书。写意花卉,设色冶逸可喜。尤善写梅,枝繁蕊,得王冕法,著《翠薇花馆词》。《畊gēng 砚田斋笔记、墨林今话》。所撰《词林正韵》为世所重,为清中叶以后词家奉为圭臬(guī niè)。此书从道光元年至光绪十七年五次刊印。解放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过影印本,2004年古籍出版社《中华韵典》载有除序言和凡例(说明)外的全部分韵部分。
2、韵之分部及用法:
书分三卷,分平、上、去三声为十四部,入声为五部,一共是十九个韵部。
平声十四部:
第一部平声 一东二冬 通用
第二部平声 三江七阳 通用
第三部平声 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 通用
第四部平声 六鱼七虞 通用
第五部平声 九佳(半)十灰(半) 通用
第六部平声 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半) 通用
第七部平声 十三元(半)十四寒十五删一先 通用
第八部平声 二萧三肴四豪 通用
第九部平声 五歌 独用
第十部平声 九佳(半)六麻 通用
第一十一部平声 八庚九青十蒸 通用
第一十二部平声 十一尤 独用
第一十三部平声 十二侵 独用
第一十四部平声 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 通用
仄声十四部:
第一部上声 一董二肿 去声 一送二宋 通用
第二部上声 三讲二十二养 去声 三绛二十三漾 通用
第三部上声 四纸五尾八荠十贿(半) 去声 四寘五未八霁九泰(半)十一队(半) 通用
第四部上声 六语七麌 去声 六御七遇 通用
第五部上声 九蟹十贿(半) 去声 九泰(半)十卦(半)十一队(半) 通用
第六部上声 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半) 去声 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半) 通用
第七部上声 十三阮(半)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 去声 十四愿(半)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通用
第八部上声 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 去声 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 通用
第九部上声 二十哿 去声 二十一个 通用
第十部上声 二十一马 去声 十卦(半)二十二祃 通用
第一十一部上声 二十三梗二十四迥 去声 二十四敬二十五径 通用
第一十二部上声 二十五有 去声 二十六宥 通用
第一十三部上声 二十六寝 去声 二十七沁 通用
第一十四部上声 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去声 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通用
入声五部:
第一十五部入声 一屋二沃 通用
第一十六部入声 三觉十药 通用
第一十七部入声 四质十一陌十二锡十三职十四缉 通用
第一十八部入声 五物六月七曷八黠九屑十六叶 通用
第一十九部入声 十五合十七洽 通用
二、钦定词谱
1、由来
词萌于唐,而大盛于宋。晚唐时期温庭筠,为历史上第1位词作大家。其在开创词之填作时,就开始规范了词的长短句格律形式,他所传承至今的词作中,涉及到十九个调名。温飞卿之后,文人雅士开始大量填写词作,所创词牌词律也越来越多。及至两宋时期,词成为当时最为显著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将词的发展推到一个全盛的时代。然唐宋时期人们竞相传诵的词作,皆沿自前人词调,并无"词谱"。盖当日之词,犹今日里巷之歌,人人解其音律,能自制腔,无须于谱。其或新声独造,为世所传,如《霓裳》、《羽衣》之类,亦不过一曲一调之谱,无衷合众体勒为一编者。然词之流传久矣,词牌、调名愈来愈多。元以来,南北曲行歌词之法遂绝,姜夔《白石词》中间有旁记,节拍如西域梵书状者,亦无人能通其说。
明天启年间程明善辑撰《啸余谱》,开始收录诸词谱,但所记词曲之谱内容颇为简陋。清杭州仁和赖以邠撰着《填词图谱》九卷,将词之格律及词牌以圈、点图形格式列谱。
清初词人万树曾作《词律》二十卷,其详尽校订平仄音韵,考据诸词调句法异同,收盛唐以来到元代词作六百六十调,共一千一百八十个体例,为词学发展史上重要的词谱之一。
万树作《词律》,虽析疑辨误所得为多,然仍不免于舛(chuǎn)漏。到了清康熙朝,王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帝的旨意,先辑历代诗余,康熙帝亲加裁定,复命校勘编撰词谱一编,因该书为康熙所钦定,故名《钦定词谱》。
2、词谱释义
谱中又有数种名称,详述于下:
一曰韵:凡词谱中注有【韵】字者。即每阕词中起首押韵之处,即起韵也。
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段三句两平韵 韩偓
宿醉离愁慢髻鬟 六铢衣薄惹轻寒 慵红闷翠掩青鸾
罗袜况兼金菡萏 雪肌仍是玉琅玕 骨香腰细更沈檀
二曰叶:凡词谱中注有【叶】字者。即与上句所押之韵同属一部,而不变换他韵。
西江月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柳永
凤额绣帘高卷 兽镮朱户频摇 两竿红日上花梢 春睡恹恹难觉
好梦枉随飞絮 閒愁浓胜香醪 不成雨暮与云朝 又是韶光过了
三曰句:凡词谱中注有【句】字者。即不押韵之句。
鹧鸪天 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 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拌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 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四曰读:凡词谱中注有【读】本读【豆】,音逗字者。即一句中之顿逗处。
唐多令 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刘过
芦叶满汀洲 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 能几日 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 故人曾到不 旧江山 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 少年游
五曰换;凡词谱中注有【换平】(【换仄】)者,必其上句皆押仄韵,至此乃换平韵。如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吕渭老
雨帘高捲 芳树阴阴连别馆 凉气侵楼 蕉叶荷枝各自秋
前溪夜舞 化作惊鸿留不住 愁损腰肢 一桁香销旧舞衣
词谱中注有换仄者,必其上句皆押平韵,至此乃换仄韵。
如定风波 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李泳
点点行人趁落晖 摇摇烟艇出渔矶 一路水香流不断 零乱 春潮绿浸野蔷薇
南去北来愁几许 登临怀古欲沾衣 试问越王歌舞地 佳丽 只今惟有鹧鸪飞
既换仄韵之后,又换平韵者,亦同此例。他若由三换仄而四换平,由三换平而四换仄者,更可以此类推。
六曰叠:凡词谱中注有叠字者,有四种区别:1、叠句。
如后唐庄宗之如梦令第五六句之“如梦,如梦”是。
曾宴桃源深洞 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
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 如梦 残月落花烟重
2、叠字,如忆秦娥前半阙第三句之“秦楼月”,后半阕第三句之“音尘绝”,皆叠前句之尾三字也。
三、倒叠字,如古调笑第六七句之“红树红树”,即倒叠前句之尾二字【树红】也。
四、叠韵。如长相思首二句之“汴水流泗水流”,后半阕第一二句之“思悠悠恨悠悠”。
还有钗头凤前半阕结处之“难难难”,后半阕结处之“瞒瞒瞒”皆是。
3、词的押韵方式
我们在学习填词择韵时应该先了解词的押韵方式。有两点需要注意:
(1)从韵脚在句子里的位置看,词跟诗一样,以句末用韵为常例。但是诗,特别是近体诗,不论五言还是七言,一般每句都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的意思,而词却不尽然。
词句有长有短,有时意思上完整的一个句子在格律上却被分为数句,这就产生了韵在句中的现象。
主要有两种:
一是韵在逗断处,或者说用在意思上未成句而格律上已成“句”的地方。比如辛弃疾的《木兰花慢》:“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的“衫”字。
《霜天晓角》:“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的“尾”字等。这种用法较多,可视为正格之一。
一是韵在句中非正规停顿处,甚至一句之中各词语之间互相押韵。
如周邦彦《兰陵王》: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识“字句中入韵。(韵字有:国、识、客、尺。)有的词谱在”识”字后逗断,其实从意思上说这里是断不开的,何况其他作者的《兰陵王》这里也不一定入韵。
比如辛弃疾有两首《兰陵王》,此句作“寻思前事错,恼杀晨猿夜鹤。”郑人缓也泣,吾父攻儒助墨。“杀” “父” 均不韵
再如苏轼《醉翁操》:”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然”、“圆”、“山”都是句中韵。也有人因入韵而把它们逗断的,但如像辛弃疾《醉翁操》:”长松之风如公。肯余从山中。“若不是一定要迁就韵字,” “之” “如山中” 之前是无论如何也不应逗断的。
从韵脚与韵部的关系看,词的情况比较复杂,而且变化很多,大约可分下列十类。
(1)一首一韵的:和近体诗的押韵方式相同,一韵到底,这在词中居大多数。
平声韵 如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拌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影风
从别后 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词林正韵》第一部平声:
钟逢(二冬);红风同中(一东)
仄声韵 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词林正韵》第三部仄声
(2)一首多韵的:如《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织碧立急第一十七部入
楼愁第一十二部平 程亭第一十一部平
用两仄韵两平韵,这在词中也是比较常见的。
一首词用韵最多的要算《离别难》:(薛昭蕴)
宝马晓鞴雕鞍,罗帷乍别情难。
那堪春景媚,送君千万里。
半妆珠翠落,露华寒。
红蜡烛,青丝曲,偏能勾引泪阑干。
良夜促,香尘绿,魂欲迷,檀眉半敛愁低。
未别,心先咽,欲语情难说。
出芳草,路东西。
摇袖立,春风急,樱花杨柳雨凄凄。
“鞍、难、寒、干”为一韵(第七部平声);
“媚、里”为一韵(第三部仄声);
“烛、曲、促、绿”为一韵(第十五部入声);
“迷、低、西、凄”为一韵;(第三部平声)
“别、咽、说”为一韵;(第十八部入声)
“立、急”为一韵;(第十七部入声)
共六部韵,交互错杂,最为复杂少见。
(3)以一韵为主,间押他韵的:如《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此词即以平韵楼、钩、秋、愁、头( 第一十二部平)五韵为主,
间入仄韵“断、乱”(第七部)二韵为宾。
又如《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即以平韵声 行 生 迎 晴(第一十一部) 五韵为主,间入马 怕(第十部)二仄韵,醒冷(第十一部)二仄韵,处 去(第四部)二仄韵为宾。
(4)平仄韵通叶的:就是同一词韵部的平声字与仄声字通叶。“叶”——押韵的意思,表示此处用韵跟起韵同属一部,不得换韵。如[东]叶[董][送]。 [支]叶[纸][寘zhì][麻]协[马]、[祃]等都称作“同部三声叶”在词中最常见的,有《西江月》、《哨遍》、《换巢鸾凤》等调。如《西江月》:(柳永)
上片两平韵:摇、梢,一叶韵:觉。
下片两平韵:醪、朝,一叶韵:了。
全词一共四平韵摇、梢、醪、朝与两仄韵觉、了都同在第八部。
这类平仄通叶的词调,以平韵与上、去韵通协者为多,平韵与入韵通叶者甚少。这是因为在宋词中入声韵往往独用,不与他韵通用。
(5)数部韵交协的:如《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此词即以上片的“手、酒、柳”与下片的“旧、瘦、透”相协;都是在第十二部(上声二十五有 去声 二十六宥 )
又以上片的“恶、薄、索、错”与下片的“落、阁、托、莫”相协。都是第十六部入声 三觉十药
(6)叠韵:如《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十二部十一尤)叠二“流”字、二“悠”字。
(7)句中韵:词也有句中韵。句中韵和句尾韵相对而言 它们的位置虽然有别 ,但都是起到前后呼应与和谐 的作用 。就词而言 ,句中韵无疑能增加声音的美听 ,有时更能在音韵的变化中见出错综婉转之美,然而 ,由于词的句中韵并不像句尾韵那样明显 ,常常为人所忽视。
较早谈到词中韵的,是宋末的沈义父,其在《乐府指迷》中说 :词中多有句中韵,人多不晓。不惟读之可听,而歌时最要叶韵应拍,不可以为闲字而不押。宋词在句中押韵的例子很多。
如柳永《木兰花慢》
上下片的第六七句:“云衢见新雁过,奈佳人自别阻音书”,“归途纵凝望处,但斜阳暮霭满平芜”;
又如《满庭芳》晏几道体: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
南苑吹花 西楼题叶 故园欢事重重 凭阑秋思 閒记旧相逢 几处歌云梦雨 可怜便 流水西 别来久 浅情未有 锦字系征鸿
年光 还少味 开残槛菊 落尽溪桐 漫留得 尊前淡月西风 此恨谁堪共说 清愁付 绿酒杯中 佳期在 归时待把 香袖看啼红
周邦彦体:前段十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
风老莺雏 雨肥梅子 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 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 小桥外 新绿溅溅 凭阑久 黄芦苦竹 拟泛九江船
年年 如社燕 飘流瀚海 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 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 不堪听 急管繁弦 歌筵畔 先安枕簟 容我醉时眠
过处:“年年。如社燕”,“年”字是韵,不可不察也。
(8)平仄韵互改的:
1、平韵改入韵:如李清照《词论》说:“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既押平声,又押入声。
又如《玉楼春》平声,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这些是平韵改入韵的。
2、入韵改平韵:如《满江红》本押入韵,姜夔始改押平韵。他的《满江红》词序说:“《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 周邦彦《满江红》论):“最苦是蝴蝶满园飞,无心扑”),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谐音律。予以平韵为之,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
3、平韵改(仄)上、去韵:如五代毛熙震有平韵《何满子》,北宋毛滂则改为上,去韵。
又如辛弃疾《醉太平》,赵彦端《沙塞子》,杨无咎《人月圆》,晁补之《少年游》,宋祁、杜安世《浪淘沙》,曹勋《金盏倒垂莲》,陈允平《昼锦堂》等,都是把原调的平韵改用上,去韵。
4、上、去(仄)韵改平韵:如陈允平《永遇乐》自注:“旧上声韵,今移入平声。”又《绛都春》自注:“旧上声韵,今改平音。”此外如吴文英有平韵《如梦令》,平韵《借黄花慢》;陈允平有平韵《祝英台近》;晁补之有平韵《尉迟杯》;赵彦端有平韵《五彩结同心》,这些词调本来都是押上去韵的。
5、入韵改上、去(仄)韵:改入韵为上、去韵的,在宋词中甚少。如《霜天晓角》,本押入声,辛弃疾、葛长庚、赵师侠三人却填作上、去。姜夔《疏影》本押入声,彭元逊改名《解佩环》,则改协上、去。不过这些都是前人偶误,不是通例。
(9)平仄韵不得通融的:
1、限用平韵的词调有:
《十六字令》、《南歌子》、《渔歌子》、《忆江南》、《捣练子》、《浪淘沙》、《江南春》、《忆王孙》、《江城子》、《长相思》、《醉太平》、《玉胡蝶》,《浣溪沙》、《巫山一段云》、《采桑子》、《阮郎归》、《朝中措》、《眼儿媚》、《人月圆》、《柳梢青》、《太常引》、《少年游》、《临江仙》、《鹧鸪天》、《小重山》、《一剪梅》、《唐多令》、《破阵子》、《行香子》、《风八松》、《八六子》、《满庭芳》、《喝火令》、《金人捧露盘》、《水调歌头》、《凤凰台上忆吹箫》、《汉宫春》、《八声甘州》、《扬州慢》、《高阳台》、《锦堂春慢》、《寿春楼》、《忆旧游》、《夜飞鹊》、《望海潮》、《沁园春》、《多丽》、《六州歌头》等。
2、限用仄韵的词调有:《如梦令》、《归自谣》、《天仙子》、《生查子》、《醉花间》、《点绛唇》、《霜天晓角》、《伤春怨》、《卜算子》、《谒金门》、《好事近》、《忆少年》、《忆秦娥》、《烛影摇红》、《醉花阴》、《望江东》、《木兰花》、《鹊桥仙》、《夜游宫》、《踏莎行》、《钗头凤》、《蝶恋花》、《渔家傲》、《苏幕遮》、《淡黄柳》、《锦缠道》、《酷相思》、《解风令》、《青玉案》、《千秋岁》、《离亭燕》、《粉蝶儿》、《御街行》、《祝英台近》、《蓦山溪》、《洞汕歌》、《惜红衣》、《法曲献仙音》、《满江红》、《天香》、《声声慢》、《黄莺儿》、《剑器近》、《醉蓬莱》、《暗香》、《长亭怨慢》、《双双燕》、《宴山亭》、《念奴娇》、《绕佛阁》、《绛都春》、《桂枝香》、《翠楼吟》、《霓裳中序第一》、《水龙吟》、《石州慢》、《瑞鹤汕》、《宴清都》、《齐天乐》、《雨霖铃》、《眉妩》、《永遇乐》、《二郎神》、《拜星月慢》、《西河》、《西吴曲》、《望远行》、《疏影》、《摸鱼儿》、《贺新郎》、《兰陵王》、《六丑》、《夜半乐》、《宝鼎现》、《莺啼序》等。
3、有些词调可以押平韵,又可以押仄韵,
如《霜天晓角》、《庆春宫》、《忆秦娥》、《庆佳节》、、《柳梢青》、《望梅花》、《声声慢》、《看花回》、《两同心》、《南歌子》等。
(10)协韵变例
如辛弃疾有《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
水龙吟 其五(宋·辛弃疾)
序: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釂jiào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每句韵脚用一“些” suò字,而在其上一字押韵。这是学《楚辞·招魂》体。
蒋捷亦有《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一首,协法与辛词同。
水龙吟 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宋·蒋捷)
醉兮琼瀣浮觞些。招兮遣巫阳些。君毋去此,飓风将起,天微黄些。野马尘埃,污君楚楚,白霓裳些。驾空兮云浪,茫洋东下,流君往、他方些。
月满兮西厢些。叫云兮、笛凄凉些。归来为我,重倚蛟背,寒鳞苍些。俯视春红,浩然一笑,吐山香些。翠禽兮弄晓,招君未至,我心伤些。
又如黄庭坚有《阮郎归》 “效福唐独木桥体作茶词”一首,“福唐独木桥体”不知何谓,此词共八韵,其中四韵都用“山”字。
金元好问也有《阮郎归》独木桥体一首,协法与黄词同。
黄庭坚又有《瑞鹤仙》一首隐括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首韵脚都用“也”字,这是独木桥体的一种变格。此后方岳、赵长卿都有全押“也”字的一首《瑞鹤仙》;石孝友有全押“你”字的一首《念奴娇》;蒋捷有全押“声”字的一首《声声慢》;辛弃疾有全押“难”字的一首《柳梢青》;刘克庄有全押“省”字的六首《转调二郎神》。但这类词通首同以一字为韵,实际上等于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