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才是真正的供应链人?| 观点
(1)“对,这话我说过!”——鲁迅
说实话,鲁迅的文章可读性不太强,大概是太深刻的原因有些文章读起来有点生涩难懂,却能被广泛传颂,究其原因乃对当时社会人们的嘲笑戏谑与现实的巨大讽刺。
就如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同样,阿Q是贫苦农民,受尽剥削压迫。他原以为革命就是造反,痛恨它,但当看到统治者在革命面前惊慌失措时,便要求参加革命,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最后冒充革命后反而被枪毙,成了“革命”的牺牲品......
这些文章的细节描述,值得品读,真能品出人性与社会的五味杂陈。
(2)供应链:我来了!
供应链管理自打出生至今历经人类对它几次“高潮”般对待,且不去论其来究竟源于二战的后勤供给背景还是80年代价值链提出、又或是90年代初波士顿咨询提出的“供应链”......“链生风雨已多,往事何必再提”。
但供应链自2003年在国内风靡直接,几乎长盛不衰,一方面如阿里、京东、沃尔玛、顺丰的成功企业,另一方面让很多人群羊效应地看到了所谓的“风口”,希望自己这头“猪”也能飞起来。(雷军: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于是,社会开始热闹了,物流、快递、运输、报关、零售、电商、贸易、流通业、制造业,银行、保理,小额贷款甚至放高利贷的......无不号称自己为供应链行业的,各种人才、资金涌入,各种论坛开口就是“跨界打劫”、闭口就是“新新模式”,蔚为大观。
“要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
任何现象一旦偏离真实价值,无形的手一定会在短期内修正,使其回归本质。这种热闹必然不是阴谋就是无知!就如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从宏观来看,从原材料到消费终端的全过程所涉及的生产、运输、消费等全过程,这样定义供应链也没错,但这种定义只作为宏观认识,只是一个客观的描述,在企业级微观设计与运营上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与价值。
(3)毛泽东:言必称希腊
就如20年前,企业管理“言必ERP”,亦如当下将供应链“言必称数字化”!
尤其是互联网应用技术与商业成功人士的推波助澜,各种连科学家都还没整明白的时髦词汇鱼贯而出,什么数字化、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机器智能、IoT(Internet of Things)、IOE(Internet of Everything)、区块链、VR/AR等等据说将传统供应链塑造成具有高度智能化、可视化和服务化的智慧供应链。(英国卫报:区块链存在两个地方,一个地方是科学家的大脑,另一个地方是中国微信朋友圈。)
(4)一个小故事
某日,伐木工人拿一把菜刀正在伐木,此刻来了一个高人:我给你提供一个优化方案,效率提高2倍,但你必须给我10%的提成。
伐木工人一听,这买卖划算。同意了。高人说:用斧子伐木! 果然,效率高了,伐木工人大喜!
没多久,又来一个高人::我给你提供一个优化方案,效率再提高2倍,劳动强度下降一半以上,但你必须给我20%的提成。
伐木工人一听,这买卖划算。同意了。高人说:用锯子伐木! 果然,效率高了,而且轻松不少,伐木工人大喜!
再没多久,又来一个高人::我给你提供一个优化方案,效率再提高2倍,劳动强度再下降一半以上,但你必须给我30%的提成。
伐木工人一听,这买卖划算。同意了。高人说:用电锯伐木! 果然,效率高了,而且更轻松了,伐木工人大喜!
第二天,伐木工人一看,不对啊,自己辛苦劳动,他们只提供方案却可以获得那么多,觉得不划算,于是自己不伐木了,整天参加伐木研讨会、论坛寻找更好的伐木方案,追逐各种概念、词汇......最后忘记了自己的目的是伐木。
“忘记了目的,陶醉手段”是目前伪供应链人的普遍特点。企业微观供应链管理是管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目的是保障供应、降低库存、缩短现金周转时间、增强客户满意度与企业盈利能力。
在企业维度,任何脱离目的,夸大手段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5)再说华为
华为是一家国际有竞争力的企业,低调真正做事的企业。研究结果:华为干部说话风格与行政级别有关:
第一层:任正非口头禅是死亡、豆腐、冬天、砍人……
第二层:孙亚芳与三个轮值口头语是执行、突围和竞争……
第三层:普通高管是目标、预算、需求、KPI……
第四层:中层干部是能力建设、团队合作、流程管理、全球标杆
第五层:普通干部是梦想、才华、情怀、利益共享……
第六层:底层员工是家国、全球、数字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人类和哲学……
真正的供应链者应该属于那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