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中国史:⑫中国学术的起源
农耕社会,人民数代定居一地,父子相传的智识比较易于保存,先辈对后代的影响也较持久,所以其文化较易进步,而其人民也格外敬重祖先。中国的古人就很重视祭祀。《左传》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古代国家中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活动。天子举行祭礼,诸侯毕至助祭,人们以此敬祖先、伸宗法、彰名位、建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祭祀活动形成特定的程序和规则,这也就是最原始的“礼”。在祭祀过程中贵族们要歌颂、祈祷和盟誓,颂词、祷文和誓书保存到后来就是最原始的“史”。祭祀在宗庙中举行,主持祭祀和保管文书的人在宗庙中供职,就是“庙祝”。这种原始的礼和史就是最早的学术,庙祝就是最早的学者。大约在西周初期,只有宗周有一套完整的宗庙机构,也只有宗周有自己的史。周成王为了酬谢周公的功劳曾赐给鲁国全套的祭器、典章和庙祝人员,所以到后来鲁国保存着最原始、最完整的周礼。东周以后,周室衰落,宗周的史官也流散到各国,于是各国也渐次有了自己的史。各国在城郭小国时史文无可详,后来称王图霸,史文才渐见繁复。
礼最初只是祭祀活动的规范,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范围也跟着扩大,最终包括到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西周传下的礼是很严谨而繁复的,换言之当时贵族的生活是有很多条条框框的。进入春秋之后,政治性的法理尚且趋于消亡,行政性的礼法当然更不能保持,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旧的礼法也已经不再适用。于是当时的贵族一方面对礼的程序日渐铺张,另一方面对礼的规矩日渐怠慢。这种情况就是孔子所谓的“非礼”。
春秋时代诸侯会盟日渐频繁,随着礼文的铺张,诸侯间应和酬答的程序亦渐繁复和讲求技巧,于是诸侯要引用专人来执礼才不失体统。于是围绕着礼就产生了一批专业的学者。当时的礼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就是所谓的“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是贵族子弟从事政治活动和行政管理的必要技能。六艺既已是有系统的学问,贵族子弟要学习就需要专人来教授,于是遂有精于六艺的教师出现,这种教师被称为“艺士”或者“儒”。艺士有学问,不但可以教授贵族子弟,也可以在诸侯国中供职,于是习六艺就成为士人的进身之阶。这些学术原本都是贵族阶级所独享,但随着贵族势力的没落,学习和教授六艺的人都流入了民间,这些学术也就传播于平民。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学术亦趋于兴盛,平民中才智之士辈出,到了战国时代才有游士供诸侯招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