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图片大全 >> 蛇虫、狂犬咬伤用药篇
.犁头尖别名 茨菇七、百步还原、金半夏、野附子、芋头七、打麻刺、小独角莲、狗半夏、充半夏、坡芋、小野芋、半夏、土半夏、生半夏、山半夏、野慈姑、三角青、犁头七、田间半夏、芋叶半夏、山慈菇、独角莲、耗子尾巴、鼠尾巴、白附子、地金莲来源 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犁头尖Typhonium divaricatum (Linn.) Decne.,以块茎入药。形态特征 块茎近球形、头状或椭圆形,直径1-2厘米,褐色,具环节,节间有黄色根迹,颈部生长1-4厘米的黄白色纤维状须根,散生疣凸状芽眼。幼株叶1-2,叶片深心形、卵状心形至戟形,长3-5厘米,宽2-4厘米,多年生植株有叶4-8枚,叶柄长20-24厘米,基部4厘米鞘状、鸢尾式排列,淡绿色,上部圆柱形,绿色;叶片绿色,背淡,戟状三角形,前裂片卵形,长7-10厘米,宽7-9厘米;后裂片长卵形,外展,长6厘米,基部弯缺;中肋两面稍隆起,侧脉3-5对,最下一对基出,伸展为侧裂片的主脉,集合脉2圈。花序柄单一,从叶腋抽出,长9-11厘米,淡绿色,圆柱形,粗2毫米,直立。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形,长1.6-3厘米,粗0.8-1.5厘米;檐部绿紫色,卷成长角状,长12-18厘米,下部粗6毫米,盛花时展开,后仰,卵状长披针形,宽4-5厘米,中部以上骤狭成带状下垂,先端旋曲,内面深紫色,外面绿紫色。肉穗花序无柄,雌花序圆锥形,长1.5-3毫米,粗3-4毫米;中性花序长1.7-4厘米,下部7-8毫米具花,连花粗4毫米,向上渐狭成鼠尾状,近直立,下部1/3具疣皱,向上平滑。雄花近无柄,雄蕊2,药室2,长圆状倒卵形,雌花:子房卵形,黄色,柱头无柄,盘状具乳突,红色。中性花筒形,线形,长约4毫米,上升或下弯,两头黄色,腰部红色。花期5-7月。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海拔1200米以下,生于地边、田头、草坡、石隙中。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晒干备用。性味功能 辛、温。有毒。祛风寒,解毒消肿,止血止痛。主治用法 毒蛇咬伤,痈疖肿毒,血管瘤,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一般外用,不作内服。
佛肚树别名 独角莲、惠阳独角莲来源 为大戟科麻风树属植物佛肚树Jatropha podagrica Hook.,以全株入药。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不分枝或少分枝,高0.3-1.5米,茎基部或下部通常膨大呈瓶状;枝条粗短,肉质,具散生凸起皮孔,叶痕大且明显。叶盾状着生,轮廓近圆形至阔椭圆形,长8-18厘米,宽6-16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截形或圆钝,全缘或2-6浅裂,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掌状脉6-8,其中上部3条直达叶缘;叶柄长8-16厘米,无毛;托叶分裂呈刺状,宿存。花序顶生,具长总梗,分枝短,红色,花萼长约2毫米,裂片近圆形,长约1毫米;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红色。雄花:雄蕊6-8枚,基部合生,花药和花丝近等长。雌花:子房无毛,花柱3枚,基部合生,顶端2裂。蒴果椭圆状,长13-18毫米,直径约15毫米,具3纵沟;种子长约1.1厘米,平滑。花期几全年。生境与分布 原产中美洲或南美洲热带地区,现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广东、广西种植较多。采集加工 夏秋采集,晒干备用或鲜用。性味功能 甘、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用法 毒蛇咬伤。用量10-15克,捣烂,冲酒取汁服,余渣外搽伤口周围。
斩龙草别名 大蓬蒿、额河千里光来源 为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羽叶千里光Senecio argunensis Turcz.,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主根短缩,须根多数呈细索状。茎直立,单生或丛生,上部多分枝,向外开展。基生叶成莲座状,花后脱落,有柄,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圆钝或尖锐锯齿,无毛或仅沿叶脉处有毛;中部叶无柄,椭圆形,长6-10厘米,宽3-6厘米,羽状深裂,裂片边缘缺刻状或齿裂,先端尖或钝,无毛,或沿叶脉处有疏毛;上部叶椭圆状披针形至条形,边缘作不规则的羽裂或不裂。夏季开花,黄色,头状花序多数,直径2-2.5厘米,排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基部有多数条形小苞;总苞片长椭圆形,先端尖,边缘膜质,无毛;缘花舌状,1层,雌性,长7-10毫米,先端具不明显齿裂;盘花管状,多层,两性,长约6毫米,先端5裂。瘦果椭圆形,截头,无毛;冠毛白色。生境与分布 全国各地广有分布。生于山坡、草地、林边。采集加工 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用。性味功能 微苦、寒。清热解毒。主治用法 毒蛇咬伤,蝎、蜂蛰伤,疮疖肿毒,湿疹,皮炎,急性结膜炎,咽炎。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煎水熏洗。参考配方 毒蛇咬伤:鲜斩龙草30克,水煎服,另用鲜全草捣烂外敷。
杠板归别名 蛇倒退、犁头刺、河白草、蚂蚱簕、急解索、老虎脷、猫爪刺、蛇不过、蛇牙草、穿叶蓼来源 为蓼科蓼属植物贯叶蓼Polygonum perfoliatum L.,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蔓性草本,长3-4米。茎蔓延弯曲,多分枝,草质,有棱,棱上有倒生的钩状刺,基部木质化,有时带红色。单叶互生,有长柄,柄上亦密生倒钩刺,叶片盾状三角形,长与宽均为2.5厘米,先端钝或微尖,全缘,无毛,通常下面中脉及脉纹上均有钩刺,托叶鞘草质,圆形或卵形,抱茎。夏季开红色或淡红紫色花,短穗状花序,顶生或生在上部的叶腋,通常包在圆形苞片内,花被5深裂,裂片在果时增大,雄蕊8。瘦果球形,坚硬,棕黑色,有光泽,成熟时完全包于深蓝色多汁的肉质花被内。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坎、沟边及草坡上。分布于全国各省区。采集加工 夏、秋季生长茂盛时采集。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杠板归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斯密氏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酸、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镇惊。主治用法 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百日咳,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外用治带状疱疹,湿疹,痈疖肿毒,蛇咬伤。用量:15-30 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干品煎水洗患处。参考配方 1.上呼吸道感染:杠板归、一枝黄花、大蓟、火炭母各30克,桔梗18克,加水200毫升,小火煎成100毫升,早晚分服。小儿酌减。2.百日咳:杠板归30克,炒后加糖适量,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3.带状疱疹、湿疹:杠板归适量,食盐少许,捣烂外敷或绞汁涂搽患处。4.水肿:杠板归根125克,水煎熏洗,暖睡取汗。另用冬瓜子、车前子、白茅根、陈葫芦壳、冬瓜皮、海金沙各15克,水煎服。5.毒蛇咬伤:鲜杠板归叶60克,洗净捣汁,甜酒少许调服。外用鲜叶捣烂酌加红糖,捣匀外敷伤口周围肿处。6.小儿惊风高热:杠板归15克,水煎服。
瓜子金别名 辰砂草、金锁匙、瓜子草、瓜米草、竹叶地丁、金牛草来源 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约15厘米。根圆柱形,较细,弯曲,表面褐色,有纵横皱纹和结节,支根纤细。茎直立或斜生,绿褐色或紫绿色。下部木质,表面有灰色细柔毛,通常不分枝。单叶互生,叶柄短,有细毛,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1.2厘米,宽0.5-1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侧脉明显,叶脉及叶缘有细柔毛。夏季开紫白色花,总状花序腋生,最上一个花低于茎的顶端。花蝶形,两性,萼片5,分离,前面一萼片卵状披针形,成囊状,外面中央为绿色,边缘膜质透明,被柔毛,侧面两萼片大,花瓣状,广卵形至椭圆形,后面两萼片条状披针形,花瓣3片,下部连合,一面有裂隙,背面近顶端有剪裂状附属物,雄蕊8,花丝基部连合成鞘状,包围雌蕊,雌蕊1,2室。蒴果广卵形而扁,先端下凹有短尖头,边缘有膜质状宽翅,基部有宿存的5萼片。生境与分布 常生于山坡、田土坎边。分布于陕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全草。药理作用 1.已开花植株的根及地上部分的5%浸液均有溶血作用。2.有良好的镇静、安眠效果。3.抑菌实验: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微辛、微温。活血散瘀,祛痰镇咳,解毒止痛。主治用法 咽炎,扁桃体炎,口腔炎,咳嗽,小儿肺炎,小儿疳积,泌尿系结石,乳腺炎,骨髓炎。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疔疮疖肿。用量6-15克,鲜用30-60克。参考配方 1.毒蛇咬伤:外用瓜子金鲜全草30克,加水少量捣烂,或干粉末调成糊状,外敷伤处。内服用瓜子金、、半边莲、犁头草干粉各等量,水泛为丸,每服15克,一日3次,或鲜草煎水服。2.小儿疳积:瓜子金30克,猪肝60克,加水蒸熟,吃肝喝汤,连服3剂。3.泌尿系结石:鲜瓜子金60-90克,鲜水田七30-45克,水煎服,重症病人加鲜紫薇15-30克。4.骨髓炎、骨结核:瓜子金半斤,用白酒4斤浸泡,然后隔水炖,去渣饮酒,每服15-30克,每日2次。5.口腔炎:瓜子金90%,冰片、硼砂各5%,共研细粉,撒患处,每日2次。6.失眠:瓜子金以文火煎煮,加适量调味剂、防腐剂,制成每50毫升含鲜瓜子金90克的水剂,晚上睡前服50毫升。
中草药图片大全之--慈姑别名 张口草、华夏慈菇、燕尾草来源 泽泻科慈菇属植物慈菇Sagittaria trifolia L. var. sinensis (Sims) Makino.,以球茎及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水生草本。地下根状茎横走,先端生一长球状的球茎。茎极短,生有多数互生叶,叶具长柄,长达50厘米,基部扩大,对折,叶片三角箭形,长达20厘米,先端钝或急尖,主脉5-7条,基部箭形,自近中部处延长为两片披针形长裂片,外展成燕尾状,裂片先端细长尾尖。夏季开白色花,花葶高15-50厘米,顶生一总状花序,3-5朵轮生轴上,每序有花3-5轮,下部为雌花,具短梗,上部为雄花,具细长花梗,苞片披针形,基部联合,花萼3片,花瓣3片,较萼片大,近圆形,白色带紫点,早落,雄蕊多数,花药紫堇色,心皮多数,离生,密生于球形花托上。果为瘦果,斜倒卵形,扁平,两面有薄翅。生境与分布 生于池沼、水田、浅水沟中。分布于南北各省区,各地广有栽培。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备用。性味功能 甘、苦、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散结。主治用法 咯血,吐血,难产,产后胞衣不下,崩漏带下,尿路结石,小儿丹毒,外用治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1.无名肿毒,红肿热痛:鲜慈菇捣烂加入生姜汁少许搅合,敷于患部,一日更换2次。2.搔疹痱痒:鲜慈菇全草捣烂榨汁,以蛤粉调涂。3.难产及产后胞衣不下:鲜慈菇或茎叶洗净,切碎捣烂,绞一小杯汁,以温黄酒半杯和服。4.毒蛇咬伤:鲜慈菇捣烂敷于伤口,2小时更换1次,并用全草捣汁服。
魔芋别名 花杆南星、花杆莲、麻芋子、花伞把、蒟蒻来源 天南星科魔芋属植物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 K. Koch.,以球状块茎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地下球状块茎扁圆球形,直径达20厘米,粗壮,肉质,暗红褐色。叶从球状块茎中央抽出,直立,有长柄,叶柄青白色或带褐色斑点,叶片大,三回羽状分裂,小叶片长圆状椭圆形,先端渐尖,基部下延,与叶柄连成翼状,全缘。夏季从球状块茎顶部长出花葶,长约1米,基部有数个鳞片状的叶,佛焰苞喇叭状,暗紫色,带褐色斑纹,先端渐窄,长15-20厘米,肉穗花序扁平,较佛焰苞约长出一倍,先端形如舌状,呈紫褐色,花红紫色,有臭气。浆果近球形,熟时黄绿色。生境与分布 生于土壤肥厚的林下、山坡、住宅旁,也有栽培。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西、四川各省区。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挖。性味功能 辛、寒。有毒。消肿散结,解毒止痛。主治用法 肿瘤,颈淋巴结结核,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用量10-15克,大量可用至30克,但须煎3小时后才能服用。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1.毒蛇咬伤:鲜魔芋块茎加食盐捣烂外敷伤处,或取球茎加浓茶磨汁,用鸡毛蘸敷肿胀处。2.眼镜蛇咬伤(局部迅速红肿、起泡、剧痛):鲜蘑芋根适量,鲜滴水珠根2个,黄连少许,捣烂外敷。另用鲜蘑芋花茎30-60克,鲜生姜30克,捣烂绞汁,以米泔水适量冲服。3.预防蛇咬:魔芋球茎、苦蒿叶各适量,捣烂涂手上。4.疖、痈、无名中毒:鲜魔芋茎叶或块茎捣烂,外敷患处。5.指头炎:魔芋块茎加醋磨汁,外搽患处。6.脚癣:魔芋块茎切片磨搽患处。7.烫火伤:魔芋根适量,晒干研末,麻油调搽。8.腹中痞块:魔芋球茎60克,放入猪肚子内炖吃。9.疝气:魔芋花焙干,研末,用酒吞服,每次1.5-3克,一日2次。
香青兰别名 青兰、摩眼子、枝子花、山薄荷、炒面花、山香、毕日阳古、白赖洋古来源 唇形科青兰属植物香青兰Dracocephalum moldavica L.,地上全草叶入药。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60厘米。全株密被短毛,稍有薄荷香气。茎四棱形,由基部分枝斜上,几达茎顶。叶对生,窄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4厘米,宽7-18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近截形或宽楔形,边缘具钝齿,齿尖常有细长芒状毛,两面被细短毛,下面有腺鳞。夏秋季开紫黄色花,轮伞花序生于茎上部叶腋内,苞片边缘下方有芒状的刺毛,明显而硬,花萼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稍向下弯,顶端有缺刻,下唇于中部两侧内凹成2个小的侧裂片和一个大的中央裂片,雄蕊二强。4小坚果,包围于增大的宿萼内。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边、路旁、固定沙丘及草原上。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陕西、山西、内蒙、甘肃、新疆等省区。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地上全草,除去杂质,切段,晾干或晒干备用。性味功能 辛、苦、凉。清肺解表,晾干止血。主治用法 感冒,头痛,喉痛,支气管哮喘,黄疸,吐血,衄血,痢疾,心脏病,神经衰弱,狂犬咬伤。用量3-10克。参考配方 1.外感头痛,发烧:鲜香青兰30克(干品15克),水煎服,每日2次。2.狂犬咬伤:鲜香青兰30克,朱砂0.3克,水煎服。
金花草别名 乌韭、雉鸡尾、孔雀尾、大叶金花草、小叶野鸡尾、石青苇来源 为陵齿蕨科乌蕨属植物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L.) Ching.,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状茎短而横走,粗壮,密生赤褐色钻状鳞片。叶柄自根状茎长出,褐棕色,除基部外无毛。叶片披针形至卵圆形,3-4回羽状细裂,下部羽片卵圆状至三角状披针形,斜展,小羽片矩圆形或披针形,裂片阔楔形,先端多少呈截形,有不明显的小齿牙,或浅裂成2-3个小圆裂片,上面无毛,叶脉在小裂片上2叉。孢子囊群顶生,圆形,每裂片1-2枚,囊群盖灰棕色,杯形或浅杯形,口部全缘或多少啮断状,向外开裂。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溪沟边、岩石缝或草丛中,以阴湿山坡最多。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南部。采集加工 四季可采收,夏、秋采集较佳。性味功能 苦、寒。清热解毒,利湿。主治用法 感冒发热,咳嗽,扁桃体炎,腮腺炎,肠炎,痢疾,肝炎,食物中毒,农药中毒,外用治烧烫伤,皮肤湿疹。用量:15-30克。解食物中毒用鲜叶绞汁服;外用适量,鲜草煎水洗患处。参考配方 1.狂犬咬伤:鲜金花草根茎150-180克,用铜器水煎,空腹服,连服数日,服药期间环境必须安静。2.肝炎:金花草、虎刺、扇叶铁线蕨各30克,水煎服。3.食物中毒、农药中毒:金花草60-90克,水煎服,也可捣烂取汁,开水冲服。4.烫伤:金花草炒焦,研细末,食油调搽。5.咳嗽白痰:金花草、金线吊白米各10克,荠菜12克,皂角刺6克,绣花针10克,隔山消15克,水煎对糖服。6.急性结膜炎:金花草捣烂取汁,点眼,渣敷患眼皮外。7.蛇咬、跌扑瘀肿、烫伤:金花草捣烂,敷伤处。8.黄疸:金花草15克,黑豆子30克,灯草0.5克,水煎服。9.肠炎:金花草制成50%的煎剂,每服10-20毫升,每日3次。10.乳痛:金花草根茎30克,水煎冲黄酒服,鲜叶捣烂敷患处。
细叶黄杨别名 清明矮、千年矮、万年青、黄头艾、匙叶黄杨来源 为黄杨科黄杨属植物匙叶黄杨Buxus harlandii Hance.,以鲜叶入药。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0.5-1米;枝近圆柱形;小枝近四棱形,纤细,直径约1毫米,被轻微的短柔毛,节间长1-2厘米。叶薄革质,匙形、稀狭长圆形,长2.5-4厘米,宽5-9毫米,先端稍狭,顶圆或钝,或有浅凹口,基部楔形,叶面光亮,中脉两面突出,侧脉和细脉在叶面细密、显著,侧脉与中脉约成30-35°角,在叶背不甚分明,叶面中脉下半段常被微细毛,无明显的叶柄。花序腋生兼顶生,头状,花密集,花序轴长3-4毫米;苞片卵形,尖头;雄花8-10朵,花梗长1毫米,萼片阔卵形或阔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连花药长4毫米,不育雌蕊具极短柄,末端甚膨大,高约1毫米,为萼片长度的1/2;雌花萼片阔卵形,长约2毫米,边缘干膜质,授粉期间花柱长度稍超过子房,子房无毛,花柱直立,下部扁阔,柱头倒心形,下延达花柱1/4处。蒴果近球形,长7毫米,无光,平滑,宿存花柱长3毫米,末端稍外曲。花期5月,果期10月。在海南岛12月仍开花,翌年5月果熟。生境与分布 生于溪旁或疏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等省区,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西、云南、贵州也有分布。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多鲜用。性味功能 苦、甘、凉。清热解毒。主治用法 狂犬咬伤。用量10-15克。
小花鸢尾别名 六棱麻、八棱麻、亮紫鸢尾、六轮茅、九节地菖蒲、九节箭菖蒲、山菖蒲来源 为鸢尾科鸢尾属植物小花鸢尾Iris speculatrix Hance.,以根及根状茎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基部围有棕褐色的老叶叶鞘纤维及披针形的鞘状叶。根状茎二岐状分枝,斜伸,棕褐色;根较粗壮,少分枝。叶略弯曲,暗绿色,有光泽,剑形或条形,长约15-30厘米,宽0.6-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鞘状,有3-5条纵脉。花茎光滑,不分枝或偶有侧枝,高20-25厘米,有1-2枚茎生叶;苞片2-3枚,草质,绿色,狭披针形,长5.5-7.5厘米,顶端长渐尖,内包含有1-2朵花;花梗长3-5.5厘米,花凋谢后弯曲;花蓝紫色或淡蓝色,直径5.6-6厘米;花被管短而粗,长约5毫米,外花被裂片匙形,长约3.5厘米,宽约9毫米,有深紫色的环形斑纹,中脉上有鲜黄色的鸡冠状附属物,附属物表面平坦,似毡绒状,内花被裂片狭倒披针形,长约3.7厘米,宽约9毫米,直立;雄蕊长约1.2厘米,花药白色,较花丝长;花柱分枝扁平,长约2.5厘米,宽约7毫米,与花被裂片同色,顶端裂片细长,狭三角形,子房纺锤形,绿色,长1.6-2厘米,直径约5毫米。蒴果椭圆形,长5-5.5厘米,直径约2厘米,顶端有细长而尖的喙,果梗于花凋谢后弯曲成90度角,使果实呈水平状态;种子为多面体,棕褐色,旁附有小翅。花期5月,果期7-8月。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生于山地、路旁、林缘或疏林下。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晒干备用或鲜用。性味功能 辛、温。有小毒。活血镇痛。主治用法 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狂犬咬伤,风湿,风寒骨痛。用量3-6克。参考配方 1.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小花鸢尾3-6克,泡酒服。2.狂犬咬伤:小花鸢尾根状茎10克,泡酒,每日服一次,每次一小杯。外用小花鸢尾全草煎水洗,并将全草捣烂敷患处。3.风湿,风寒骨痛:小花鸢尾全草煎水洗。
蜈蚣草别名 蜈蚣蕨、长叶甘草蕨、舒筋草、牛肋巴来源 为蕨类凤尾蕨科凤尾蕨属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以全草及根状茎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达2米。根状茎短柱状稍横斜,密生条形鳞片。羽状多叶簇生,叶柄短,和叶轴都有鳞片,叶片薄革质,阔倒披针形,长20-90厘米,宽5-25厘米,羽片无柄,窄长卵形或条状披针形,中部裂片最长,长约6-15厘米,宽5-10毫米,先端钝,基部圆截形或浅心形,稍膨大,两侧多少呈耳形,上侧常覆盖叶轴,不育羽片的边缘有细密锯齿,羽片侧脉单一或分叉。孢子囊群条形,生于小脉顶端的联结脉上,靠近羽片两侧边缘连续分布,囊群盖同形,膜质。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边的钙质土或石灰岩壁缝中。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北到陕西、甘肃、河南南部。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性味功能 淡、平。祛风活血,解毒杀虫。主治用法 防治流行性感冒,痢疾,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蜈蚣咬伤,疥疮。根状茎用量6-12克。外用全草捣烂敷患处或煎水洗患处。
地枫皮别名 追地风、钻地风、南宁地风皮、地风来源 为木兰科八角茴香属植物地风Illicium difengpi K. I. B. et K. I. M.以树皮入药。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3米,全株芳香。叶常3-5片聚生于枝端或节上,叶柄长13-20毫米,叶片革质,倒披针性、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0-14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全缘,稍内卷,侧脉4-7对。4-5月开红花,腋生或近顶生,单朵或2-4朵簇生,花梗长6-12毫米,稍下垂,花被片15-17片,肉质,雄蕊二轮,常为21个,开花时心皮常为13个,离生。聚合果常有9-11个成熟心皮组成,直径2.5-3厘米,蓇葖顶端有弯尖头。生境与分布 生于石灰岩的石山顶或石山疏林下。产于广西西南部。采集加工 秋季采集,剥树皮时只剥一边,以免树死亡。性味功能 辛、涩、温。有小毒。祛风湿,行气止痛。主治用法 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用量6-10克。外用治蜈蚣咬伤,研粉酒调外涂患处。
中华石龙尾别名 哈胆草、华石龙尾、过塘蛇来源 为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中华石龙尾Limnophila chinensis (Osb.) Merr.,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草本,高5-50厘米;茎简单或自基部分枝,下部匍匐而节上生根,与花梗及萼同被多细胞长柔毛至近于无毛。叶对生或3-4枚轮生,无柄,长5-53毫米,宽2-15毫米,卵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稀为匙形,多少抱茎,边缘具锯齿;脉羽状,不明显;上面近于无毛至疏被多细胞柔毛,下面脉上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具长3-15毫米之花梗,单生叶腋或排列成顶生的圆锥花序;小苞片长约2毫米;萼长5-7毫米,在果实成熟时具凸起的条纹;花冠紫红色、蓝色、稀为白色,长10-15毫米。蒴果宽椭圆形,两侧扁,长约5毫米,浅褐色。花果期10月至次年5月。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生于水旁或田边湿地。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多鲜用。性味功能 微甘、苦、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主治用法 水肿,结膜炎,风疹,天疱疮,毒蛇、蜈蚣咬伤。用量30-60克。参考配方 1.水肿,结膜炎,风疹:中华石龙尾鲜全草30-60克,水煎服。2.天疱疮,毒蛇、蜈蚣咬伤:中华石龙尾鲜全草捣烂外敷。
王瓜别名 吊瓜、土瓜、苦瓜莲、山苦瓜来源 为葫芦科瓜楼属植物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Maxim.,以根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数米。根呈纺锤形,黄白色,有纵纹,数枚簇生于根茎基部。茎细长,有纵棱和疏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6厘米,与叶片均被棕黄色粗毛,叶腋生有卷须,单一或分叉,叶片阔卵状心形,叶面深绿,背面淡绿色,两面粗涩有毛茸,掌状3-5浅裂,长约5厘米,宽约4.5厘米,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有波状钝齿。夏季叶腋开单性白色小花,聚成短总状花序,雌雄异株,花梗短,于结果时长1-2厘米,花冠白色,花瓣5,先端细裂呈流苏状。果实椭圆形或长卵形,长约5.5厘米,橙红色,种子多数,形似螳螂头,长约1厘米,宽约7毫米,灰棕色。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灌丛、溪边草地。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台湾、湖北、湖南等地。采集季节 深秋挖根。性味功能 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散瘀止痛。主治用法 毒蛇咬伤,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痈疮肿毒,跌打损伤,小便不利,胃痛。用量:6-10克。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患处。参考配方 1.各种毒蛇咬伤:①王瓜根、青木香、土防己、大蓟根、天花粉各30克,共研极细末。肿胀未过膝的轻症:日服2次,每次3克。肿胀已过膝的较重症:日服2次,每次6克。患肢全肿或起水泡的重症:日服3次,每次6克,凉开水送服。如皮肤呈紫黑色斑点,可再加生半夏(研末)0.2克,混合上药,同服。②王瓜根晒干,小便内浸7日,取出阴干备用。临用时加开水磨成浓汁,涂伤口周围,随干随涂,但不要涂搽伤口,以利毒水流出。此方并治黄蜂蜇伤,各种毒虫及蜈蚣咬伤。③王瓜根18-30克,水煎服。外用王瓜根研末,水调成饼状,敷伤处。2.手术后疼痛、外伤痛、肠胃道疼痛:王瓜根切片,每次0.3-0.6克,嚼烂吞服。根据病情确定每日用药次数。3.痈疖、跌打扭伤肿痛:王瓜根磨水或磨甜酒汁,涂搽患处,药干再涂。
注:1.江苏、浙江两省有将本品果皮当栝楼皮,种子当栝楼仁使用者。2.本品内服量不宜过多,过多则引起呕吐。水蜈蚣别名 金钮草、三荚草、散寒草、球子草、疟疾草、金牛草、雷公草、水牛草、三人扛珠、地杨梅来源 为莎草科水蜈蚣属植物短叶水蜈蚣Kyllinga brevifolia Rottb.,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光滑无毛,鲜时有菖蒲香气,根状茎柔弱,匍匐平卧于地下,须根多,紫褐色,似蜈蚣,节多数,节上有小苗,秆成列散生,芊弱,高7-20厘米,扁三棱形,平滑。叶质软,窄线形,长10-13厘米,宽2-4毫米,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抱茎,淡紫色。6-9月开花,黄绿色头状花序,约0.4厘米,花茎三棱形,下有叶状苞片3枚,坚果稍倒卵形,褐色,扁平,极小。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边、空旷潮湿处,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采集季节 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备用。药理作用 可使血液中疟原虫消灭或减少。性味功能 辛、平。疏风解表,清热利湿,止咳化痰,去瘀消肿。主治用法 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百日咳,疟疾,痢疾,肝炎,乳糜尿,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毒蛇咬伤,皮肤搔痒,疖肿,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煎水洗患处。参考配方 1.百日咳、支气管炎:水蜈蚣60克,糖适量,水2碗煎至半碗,分三次冲糖服。2.感冒发热:水蜈蚣60克,水煎温服取汗。3.预防疟疾:水蜈蚣、倒扣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日,隔半月再服1剂。4.疟疾:水蜈蚣30-60克,水煎,疟发前2-4小时服,或每日服3次。5.乳糜尿:水蜈蚣、桂圆(或黑枣)各6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天。6.痢疾:水蜈蚣60克,水煎,红糖调服。7.跌打损伤:水蜈蚣30克,水煎,米酒对服。8.咳嗽、咯血:水蜈蚣根30克,煮水兑冰糖服。9.皮肤搔痒:煎汤外洗。10.蛇咬伤:水蜈蚣、雄黄、大蒜子各30克,共捣烂敷患处。11.蛇咬伤: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望江南别名 羊角豆、山绿豆、假决明、狗屎豆、假槐花来源 为豆科决明属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以种子和茎、叶入药。形态特征 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或多年生小灌木,高1-2米。茎直立,有分枝,基部木质化。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3-5对,叶柄基部有大腺体一个,托叶早落,小叶片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浑圆,全缘,仅边缘被细毛。夏季茎顶及叶腋抽出伞房状总状花序,花梗长1-2.5厘米,苞片早落,花萼5裂,花瓣5,倒卵形,长约1.2厘米,黄色,雄蕊10,上面3个不育。荚果呈略扁的圆柱形,长7-13厘米,形似羊角,黄棕色。种子多数,稍扁卵形。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草丛及灌木丛中。全国大多数地区有栽培。采集加工 10月采收成熟果实。茎、叶鲜用或于夏季采收。药理作用 1.种子中含大黄素,有致泻作用。2.根煎剂有改善消化,消除痉挛,并有驱虫作用。3.种子中有毒蛋白,表现明显的毒性,具有抗原性质,狗可以得到免疫。4.种子的苯提取液对动物肝、肾有损害作用。性味功能 甘、苦、平,有小毒。种子:清肝明目,健胃润肠。茎、叶:解毒。主治用法 种子:高血压头痛,目赤肿痛,口腔糜烂,习惯性便秘,痢疾腹痛,慢性肠炎。茎、叶:外用治蛇、虫咬伤。用量:种子10-15克。茎、叶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1.蛇咬伤、毒虫叮蜇伤:①望江南叶30-60克,水煎服,外用茎、叶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②望江南根30克,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外敷。2.顽固性头痛:望江南叶30克,猪瘦肉半斤,加少量盐,水煎服,每日1剂。3.高血压引起的头胀痛、便秘:望江南种子15-30克,微炒稍研碎,水煎服或水煎代茶饮。4.口腔粘膜发炎糜烂:望江南种子30克,加水煎浓汁,含嗽,一日数次,持续数日。5.眼结膜炎、肾炎、尿道炎、白带、下痢腹痛:望江南种子15-30克,水煎服。6.风湿痛:望江南根15克,臭牡丹根10克,茜草根6克,水煎,兑甜酒一茶杯服。7.胃痛:望江南根10克,水煎服。8.急性肝炎:望江南果10克,白花蛇舌草10克,黄毛耳草10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徐长卿别名 寮刁竹、逍遥竹、遥竹逍、竹叶细辛、对节莲、铜锣草、一枝香、英雄草、瑶山竹来源 为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 (Bunge) Kitag.,以根及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7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含白色有毒乳汁。根状茎短,上生多数细长的须状根,形如马尾,土黄色,有香气。茎细而刚直,节间长,少分枝。单叶对生,披针形或条形,长4-15厘米,宽0.2-0.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或稍反卷,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主脉突起。夏秋开淡黄绿色花,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萼5深裂,卵状披针形,花冠亦5深裂,广卵形,平展或向外反卷,副花冠5,黄色,肉质,肾形,基部与雄蕊合生,雄蕊5,相连成筒状,药2室,雌蕊1,子房上位,由2个离生心皮组成,花柱2,柱头平扁。蓇葖果呈角状,长约6厘米,表面淡褐色,种子多数,卵形而扁,暗褐色,顶端有一簇白色细长毛。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及西南地区。采集加工 夏、秋采根或全草。药理作用 1.对小白鼠有镇痛作用,在给药10分钟后出现,1小时后消失。2.有减慢动物心率的作用。3.本品能使小白鼠心肌对铷摄取量增加,似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缓解心肌缺血的作用。4.所含丹皮酚为降压成分,但去除丹皮酚后仍有降压作用,说明还有其他降压成分。5.能显著减少小白鼠自发活动,而有镇静作用。性味功能 辛、温。清热消肿,通经活络,止痛。主治用法 风湿关节痛,腰痛,牙痛,胃痛,痛经,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外用治神经性皮炎,荨麻疹,带状疱疹。用量3-1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参考配方 1.风湿关节痛:徐长卿根25-30克,烧酒半斤,浸泡7日,每日服药酒100毫升。2.牙痛:徐长卿15克,水煎服。服时先用药液嗽口1-2分钟后咽下。如服粉剂,每次1.5-3克,每日2次。3.神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徐长卿1斤,水煎,浓缩,加入0.3%尼泊金适量,每日2-4次涂患处。4.跌打损伤:徐长卿根10克,连钱草60克,水煎兑黄酒服。另取鲜品捣烂敷患处。5.毒蛇咬伤:徐长卿、青木香各30克,山梗菜15克,金线莲2-3株,共捣烂取汁调蜜服。多用于五步蛇咬伤。
山梗菜别名 半边莲、大种半边莲来源 为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山梗菜Lobelia sessilifolia Lamb.和线萼山梗菜L. melliana Wimm.,以根、叶、带花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1.山梗菜: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折断有白色乳汁,根状茎细长,斜升,有多数须根。叶互生,无柄或近无柄,叶片宽披针形或披针形,茎下部叶较宽大,向上渐窄小,叶缘有残留锯齿。8-9月开蓝紫色花,单生于叶腋,萼长圆形,先端有5个三角形裂片,花冠略呈二唇形,上唇二裂几至基部,下唇三裂较浅,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柱头二深裂。蒴果长圆形,具棱,顶端有三角状线形宿萼。图示为山梗菜。2.线萼山梗菜: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4米。叶互生,有短柄,叶片膜质,长方椭圆形或长方卵形,长6-10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小疏锯齿,基部近圆形至宽楔形,下延至叶柄呈薄翅状。花单生叶腋,花梗长约5毫米,有线形苞片一对与花梗合生至中部以上,花萼5裂,细线形,长约15-22毫米,基部宽1毫米,花冠蓝色,长约20毫米,向一侧偏展,稍呈二唇状,上唇二深裂,线形,下唇三裂较浅,内部不裂部分被毛,雄蕊短于花冠,花丝基部分离,被毛,上部合生,无毛,5花药聚合柱头之外,下面2雄蕊有白色毛丛,子房下位,先端有薄环形花盘。蒴果近卵形,有细棱,顶端有细长线形宿萼,萼片间露出短瓣状花盘裂片,种子多数细小,长圆形,红棕色。生境与分布 山梗菜生长在沼泽地带或河边、沟边湿地草丛中。分布由东北、华北至华中向南至福建,台湾亦有之。线萼山梗菜生于沼泽地,分布于福建、广东等省。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备用。药理作用 山梗菜碱对呼吸中枢具有选择性兴奋作用,一方面是直接作用,一方面是通过颈动脉球反射的引起呼吸兴奋。呼吸中枢抑制时,此兴奋作用更明显。此外还有祛痰作用。性味功能 辛、平,有小毒。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用法 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水肿,外用治毒蛇咬伤,蜂螫,痈肿疔疮。用量3-1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尖尾芋别名 老虎芋、野山芋、尖尾风、卜芥、假海芋、独角莲、狼毒来源 为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尖尾芋Alocasiacucullata(Lour.) Schott.,以根状茎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根状茎粗壮,直立或横卧,具须根及有明显的叶痕和膜质的叶鞘残留物。老株常在茎干上部有分枝。叶宽卵状心形,稍盾状,长15-30厘米,宽10-1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心形,边缘波状,侧脉约5-7对,最下部的扇状放射,叶柄绿色,长30-90厘米,下部扩大成鞘状。春季开花,肉穗花序从叶腋内长出,外被舟状苞片所包围,其长大于肉穗花序。果肉质,朱红色至紫红色。生境与分布 野生于山涧阴湿处或村旁、沟边、河边,也有栽培。分布于广西、广东、四川等省区。采集加工 全年可采挖,剥去外层粗皮。性味功能 辛、微苦、寒。有大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用法 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肺结核,支气管炎,外用治毒蛇咬伤,毒蜂蜇伤,蜂窝组织炎。用量3-10克,久煎后毒性可降低。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1.毒蜂蜇伤:尖尾芋适量,刮去粗皮捣烂敷患处。每次5-10分钟。2.钩端螺旋体病:鲜尖尾芋120克,切片晒干,加大米饭或生大米炒至无水发黑为止,久煎,3次分服,每日1剂。
注:尖尾芋生用有大毒,内服需去外皮,并需久煎(6小时以上),到煎剂呈红色时方可服用。药理实验证明,尖尾芋煎剂有镇咳作用。小过路黄别名 风寒草、红头绳、聚花过路黄、临时救来源 为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小过路黄Lysimachia congestiflora Hemsl.,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达20厘米。茎深紫红色,具短柔毛,多分枝,下部匍匐地面,节处生不定根,上部斜升。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或广卵形,长达25毫米,宽达19毫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至暗紫绿色,下面紫红色或绿色,有毛,边缘有淡红色小点。3-4月开花,花多朵集生于枝端,成密集状,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6毫米,宽1.5-2毫米,被极短柔毛,花冠辐状,下部合生,裂片5枚,黄色,卵形,先端锐尖,呈覆瓦状排列,雄蕊5,对瓣生,长短不一,长约6.5-8毫米,子房上位,卵形,被长白柔毛,1室。蒴果,种子多数,萼宿存。生境与分布 生长在林边、路旁的向阳处。分布于四川省。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性味功能 微辛、苦、温。祛风散寒,止咳化痰,消积解毒。主治用法 风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多痰,小儿疳积,腹泻,蛇咬伤。用量10-15克。参考配方 1.石淋、胆囊结石、野菌中毒、药物中毒:小过路黄60-120克,水煎服。2.虫牙肿痛:小过路黄120克,鸡蛋4枚,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10-20分钟,吃蛋喝汤,药渣乘热敷于痛牙部位的脸上。3.蛇虫咬伤、疔疮肿毒、缠腰火丹、烫火伤:小过路黄30-60克,酢浆草30克,筋骨草30克,捣烂敷患处。或捣汁外搽。
大头橐吾别名 兔打伞、猴巴掌、老鸦甲、望江南来源 为菊科橐吾属植物大头橐吾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以根、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肉质,多数,粗壮。茎直立,高50-100厘米,上部被白色蛛丝状柔毛或光滑,基部直径达1厘米,被枯叶柄纤维。丛生叶与茎下部叶具柄,叶柄长20-100厘米,无翅,光滑,灰绿色,具紫斑,基部鞘状抱茎,叶片轮廓肾形,直径约40厘米,掌状3-5全裂,裂片长14-18厘米,再作掌状浅裂,小裂片羽状或具齿,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在幼时被白色柔毛,后脱毛,光滑,叶脉掌状;茎中上部叶较小,具短柄,鞘状抱茎;最上部叶无鞘,叶片掌状分裂。头状花序辐射状,2-8朵排列成伞房状花序;常无苞片及小苞片;花序梗长达20厘米,被卷曲的白色柔毛;总苞半球形,长10-25毫米,宽15-24毫米,总苞片9-12枚,2层,排列紧密,背部隆起,两侧有脊,宽长圆形,宽达8毫米,先端三角形,具尖头,背部被白色柔毛,内层具宽膜质边缘。舌状花黄色,舌片长圆形,长4-6.5厘米,宽约1厘米,管部长10-13毫米;管状花多数,长约2厘米,管部长约1厘米,檐部筒形,冠毛红褐色,与花冠管部等长。瘦果细圆柱形,长达1厘米,具纵肋,光滑。花果期4-9月。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广西、广东等省区。生于海拔900-2300米的水边,山坡草地及林下。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晒干备用。性味功能 辛、微温。舒筋活血,解毒消肿。主治用法 跌打损伤,无名肿毒,毒蛇咬伤。用量15-30克。参考配方 1.跌打损伤:大头橐吾根15-30克,酒水各半煎服,同时取鲜草适量加白酒捣烂外敷。2.无名肿毒:大头橐吾根适量白糖少许,共捣烂外敷,早晚各换药一次。3.毒蛇咬伤:大头橐吾根、虎掌、苎麻根皮适量,共捣烂外敷。
南牡蒿别名 牡蒿来源 为菊科蒿属职务南牡蒿Artemisia eriopoda Bunge.,以全草及根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茎直立,少分枝,无毛或稍被毛。基生叶匙形,先端有缺刻及不整齐的牙齿,茎生叶互生,中部以下的叶有柄,叶片羽裂,裂片先端齿裂、3裂或羽状分裂,最上部的叶无柄,窄小,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细小,多数在茎和枝端再排列成复总状花序,无梗或有短梗,有条形苞叶,总苞卵形,长约2毫米,总苞片3-4层,无毛,外层卵形,背面绿色,边缘稍膜质,内层矩圆形,边缘宽膜质,花全部管状。花冠淡黄色,缘花雌性,1列,能育,盘花两性,不育。瘦果小,椭圆形,无毛。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山坡。分布于我国北部、西部及东北地区。采集加工 夏季割取全草,切段,鲜用或晒干备用。秋季挖根,洗净,晒干。性味功能 苦、微甘、温。祛风除湿,解毒。主治用法 风湿关节痛,头痛,浮肿,毒蛇咬伤。用量10-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毒蛇咬伤:鲜南牡蒿叶嚼烂敷患处,敷后再用鲜南牡蒿30克,金银花15克,细辛、大黄各3克,水煎对酒或黄酒服,早晚饭前各一次。
华山矾别名 土常山、狗屎木、华灰木来源 为山矾科山矾属植物华山矾Symplocos chinensis (Lour.) Druce.,以叶及根入药。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达3米。树皮灰白色,嫩枝密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具短柄,叶片近革质,长圆形或倒卵形,长4-7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细锯齿,齿端具细尖,上面被短细毛,下面密生白色长柔毛,叶脉在背面突起,有锈色柔毛。夏季开白色花,多而密,排成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萼管被白色柔毛,裂片被红色柔毛,花瓣5,长圆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基部稍合生。核果卵圆形,顶端有宿萼,熟时蓝黑色,被短毛。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或灌木丛中。分布于江西、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采集加工 根全年可采。夏秋采叶。药理作用 本品水煎剂体外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根:甘、微苦、凉。解表退热,解毒除烦。叶:止血。主治用法 根:感冒发热,心烦口渴,疟疾,腰腿痛,狂犬咬伤,毒蛇咬伤。叶:外用治外伤出血。根用量10-15克。外用叶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敷患处。参考配方 1.狂犬咬伤:鲜华山矾根二层皮15克,取汁冲米酒(酒酿)服。咬伤当天服第一次,以后每隔10天服一次,共服9次。2.毒蛇咬伤:华山矾根2斤,切片加水一小桶,煎至1/3的量,煎时要去泡沫,冷后在咬伤处自上而下洗涤,伤口处敷捣烂的华山矾嫩叶。如腹痛,吐血,神志不清,取嫩叶一把,捣烂加冷水过滤后取滤液内服。3.痢疾,肠炎:华山矾根30克(一次量),每日2次。4.跌打损伤:华山矾根15克,水煎,黄酒冲服。或加虎杖根30克,水煎服。5.腰痛:华山矾根10克,卷柏2-3株,水煎黄酒冲服。6.乳腺炎、无名肿毒(未溃):鲜叶捣烂加人乳调匀外敷。7.胃痛:华山矾根、木香各10克,水煎,加生姜、白糖少许调服。8.外伤出血:华山矾鲜叶捣烂外敷伤口。
半边莲别名 细米草、急解索、半边花、蛇利草、长虫草来源 为桔梗科山梗菜属植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L.radicans Thunb.],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一年生矮小草本,高5-15厘米,全株光滑无毛,有乳汁。根细圆柱形,淡黄白色。茎细弱匍匐,节处着地生多数须根,上部直立。叶互生,无柄,叶片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2.5-6毫米,全缘或有疏齿。夏季叶腋开单生淡紫色或白色小花,花冠基部合成管状,上部向一边5裂展开,中央3裂片较浅,两侧裂片深裂至基部,雄蕊5个,花丝基部分离,花药彼此联合,围抱柱头,花药位于下方的有毛,上方的三个无毛。子房下位,蒴果顶端2瓣开裂。种子细小,多数。生境与分布 生于田埂草地、沟边、溪边湿地。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省。采集季节 夏、秋生长茂盛时采集全草。药理作用 1.动物实验证明本品有利尿作用,同时尿中氯化物增高。在利尿作用发生前血液比重已下降,说明有直接和间接利尿作用。2.本品注射于毒蛇咬伤的狗,有良好的保护作用。3.本品制剂在非经口给药时能通过颈动脉球反射性的引起呼吸兴奋,大剂量时能引起血压下降。4.止血:本品对小白鼠的剪尾出血有止血作用。5.抑菌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辛、微苦、平。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治用法 毒蛇咬伤,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水肿,扁桃体炎,阑尾炎;外用治跌打损伤,痈疖疔疮。用量: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1.毒蛇咬伤:①半边莲、天胡荽、连钱草(均为鲜品)各等量,共捣绞汁内服,药渣外敷伤口周围。②半边莲240克,巴豆霜、青木香、黄柏、姜半夏各120克,蜈蚣40克,共研粉制丸,成人内服1克,严重者加倍,儿童减半。一般内服一次即可。如服药后6小时仍大便不通,可重复应用,直至水泻为止。其后如出现便秘或大便干燥,应酌情应用,以保持大便稀薄为原则。孕妇及严重胃肠病着慎服。伤口局部采用刀刺排毒法及配合外敷其他有关治蛇伤的草药。③半边莲30克,捣汁服,药渣敷患处。2.小儿多发性疖肿:半边莲30克,紫花地丁15克,野菊花10克,金银花6克,水煎服,取第三次煎汁洗患处。3.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半边莲30克,水煎服。或加腹水草30克。4.寒喘,疟疾:半边莲15克,雄黄3克,研末,和冷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丸,盐汤送下。5.急性腹痛:半边莲15克,嚼服。
半枝莲别名 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来源 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rivularisWall.],以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茎下部匍匐生根,上部直立,四棱形,不分枝或少分枝,无毛。叶对生,茎下部的有短柄,上部的近于无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1-3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或近心形,全缘或有少数不明显钝齿。4-10月开花,轮伞花序顶生,集成偏侧总状花序,长7-14厘米,花萼2唇形,上唇背部有一盾状附属体,花冠落后封闭并增大,果熟时脱落,花冠唇形,浅兰紫色,花冠管倾斜。雄蕊2对,不伸出,花柱顶端2裂。小坚果,卵形,有细瘤点,包围宿萼中。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或阴湿处。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西南部及中部各省。采集季节 花期采集全草。药理作用 1.本品浸剂经乙醚提取的黄色针状结晶形物质经动物实验有利尿作用。2.本品浸剂给动物作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但口服治疗量未产生降压作用,可能是降压成分不易被胃肠道吸收。3.抑菌实验:本品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性味功能 微苦、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癌。主治用法 肿瘤,阑尾炎,肝炎,肝硬化腹水,肺脓疡;外用治乳腺炎,痈疖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用量:15-30克,大量可用至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参考配方 1.肺癌:半枝莲、白英各30克,水煎服。2.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宫颈癌:复方半枝莲抗癌注射液,每次2-4毫升,肌肉或穴位注射,每日2次,效果较好。3.恶性葡萄胎:半枝莲60克,龙葵30克,紫草15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一剂。4.乳房纤维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半枝莲、六棱菊、野菊花各30克,水煎服。5.肿瘤:半枝莲2份,山豆根、露蜂房、山慈菇各1份,研细粉,制成绿豆大丸剂,每服15丸,日2-3次,饭后服。6.急性乳腺炎(早期):鲜半枝莲适量,捣烂敷患处。7.血淋:半枝莲120克,猪尿泡1个,加水炖熟,吃尿泡喝汤,连服3剂。8.肺痈,咳吐腥臭脓血:半枝莲120克,猪瘦肉120克,加水过液面,不加盐,煮至水剩一半,吃肉喝汤,每日服1剂,连服6-7剂。9.毒蛇咬伤:半枝莲、乌蔹莓各等量,捣烂绞汁,涂于伤口或敷于伤口。
刺榆别名 骚夹紫、枢、钉枝榆、刺榆针子来源 为榆科刺榆属植物刺榆Hemiptelea davidii (Hance) Planch.,以树皮、根皮、叶入药。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可达10米,或呈灌木状;树皮深灰色或褐灰色,不规则的条状深裂;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被白色短柔毛,具粗而硬的棘刺;刺长2-10厘米;冬芽常3个聚生于叶腋,卵圆形。叶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稀倒卵状椭圆形,长4-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基部浅心形或圆形,边缘有整齐的粗锯齿,叶面绿色,幼时被毛,后脱落残留有稍隆起的圆点,叶背淡绿,光滑无毛,或在脉上有稀疏的柔毛,侧脉8-12对,排列整齐,斜直出至齿尖;叶柄短,长3-5毫米,被短柔毛;托叶矩圆形、长矩圆形或披针形,长3-4毫米,淡绿色,边缘具睫毛。小坚果黄绿色,斜卵圆形,两侧扁,长5-7毫米,在背侧具窄翅,形似鸡头,翅端渐狭,果梗纤细,长2-4毫米。花期4-5月,果期9-10月。生境与分布 产于吉林、辽宁、内蒙、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常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坡地次生林中,也常见于村落路旁、土堤上、石砾河滩。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多鲜用。性味功能 淡、涩、平。解毒消肿。主治用法 水肿,痈肿。用量3-6克,外用适量。参考配方 1.毒蛇咬伤:刺榆鲜叶适量,捣烂敷伤口周围。2.痈疮肿毒:刺榆鲜树皮或鲜根皮捣烂外敷。
兔儿伞别名 雨伞菜、一把伞、水鹅掌来源 为菊科兔儿伞属植物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 (Bunge) Maxim.,以根或全草入药。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70-120厘米。有短匍匐根状茎,根须状。茎直立,单一,无毛,略带棕褐色。基生叶一片,具长柄,花后枯落,茎生叶通常2片,互生,疏生,下叶稍大,叶片圆盾形,直径20-30厘米,掌状全裂,裂片7-9,每片又2-3深裂,小裂片又作羽裂,宽4-8毫米,边缘具不规则的牙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上叶较小,裂片4-5。夏、秋开花,花序下的叶披针形至条形,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小聚伞再排成伞房状,苞片一层,5片,无毛,长椭圆形,先端钝,边缘膜质,花全部管状,8-11朵,两性,裂片5枚,淡紫红色。柱头2裂,长短不相等。瘦果长椭圆形,无毛,冠毛灰白色或带红色。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丛中。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地区。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全草。性味功能 辛、微温。有小毒。祛风湿,舒筋活血,止痛。主治用法 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用量6-15克。参考配方 1.跌打损伤:兔儿伞全草捣烂,加烧酒适量,外敷伤处。2.颈部淋巴结炎:兔儿伞根6-12克,水煎服。3.毒蛇咬伤:兔儿伞根捣烂,加黄酒适量,外敷伤处。4.碰伤,摔伤,伤处疼痛:兔儿伞15-30克,水煎兑酒服。此方用量过大,须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