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3)

本篇要目:

*******************************************

421洛带会馆        

清                  四川省成都市

422春秋祠         

清                   四川省叙永县

423波日桥         

清                  四川省新龙县

424庞统祠墓        

清                  四川省罗江县

425三苏祠         

清                   四川省眉山市

426开江牌坊        

清                  四川省开江县

427双堡牌坊        

清                   四川省仁寿县

428资中文庙和武庙     

清                   四川省资中县

429陈子昂读书台      

清                  四川省射洪县

430宝箴塞         

清至民国                四川省武胜县

*******************************************

421.洛带会馆


洛带会馆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包括广东会馆、湖广会馆、江西会馆、川北会馆。洛带会馆建筑群宏伟壮观,布局考究,既反映移入民原籍的建筑风貌,又结合川派建筑特色,内部构件细腻精巧,各种雕饰图案栩栩如生,技艺精湛。为研究会馆建筑的珍贵资料。

客家会馆大多以中轴线对称布局,坐北朝南,寓意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入门楼为戏楼,也有将戏楼设于内院,两侧多为两层厢房,中为大坝,这是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既独成章节,又与正堂紧密相连,其中建筑特色较典型的广东会馆,内中三重大殿依次排列,殿内设浑圆巨型木柱,十分庄重,正殿粤王楼,大厅内柱林立密布,排列有序,两侧梯道狭窄陡峭,登至16米高的顶楼,向北俯瞰古镇全景,向南眺望群山,一览无遗。


洛带镇原来叫甑子场。相传洛带古镇因刘备之子刘禅路过此地,不慎将腰带落入井中而得名,“落”字有落草为寇的贬义,故以“洛”代之。

字库塔——一个年代久远的名字,也是文人图腾崇拜载体。传说客家人从不乱丢乱处理有字的纸,而是将有字的纸集中起来在字库塔进行烧毁,否则就是对文字、对文化的不尊重。

明末清初,四川因战乱、灾荒而人烟稀少。统治者为鼓励移民入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运动,持续时间达一百多年。四川是中国大陆客家人数最多的省份之一,入川落籍的客家人以会馆为中心,是客家同乡聚会议事和祭祀的重要中心,是移民们的栖息地。

现存于洛带镇上街的"广东会馆"(原名"南华宫"),乃是四川客家建筑中的杰作和"四川客家第一镇"的首要标志。该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6年),总占地面积为3044.75平方米。它是目前四川境内保存最好和面积最大的一处客家会馆。1981年4月公布为成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主体建筑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其中,后殿为二楼一底的重檐歇山式木构建筑,顶覆盖以黄色的琉璃筒瓦,两侧有高拱曲起的风火墙,给人以气势恢弘,凌风欲飞和古朴庄严之感。除此,馆内还保留有楹联九幅。这些楹联,既有对前人艰难创业的缅怀,同时又有对故乡山水的悠悠思恋。


五凤楼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是此镇最宏伟的仿古建筑,古楼玲珑精致,它身处在着池塘之中合着倒影,与水天融为一体。五凤楼里面现在也是洛带的游客中心,里面提供一些咨询,地图等服务。 

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江西馆街,始建于清乾十一年(1746年),为清代填川江西人联络据点。四合院布局,由前中后三殿与厢房构成,前殿为卷棚硬山顶,后院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各殿木构件雕饰精美。会馆坐北朝南,总占地1185平方米。

川北会馆始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1998年迁建至洛带镇正兴村,为旅蓉川北藉商贾聚会联络据点,现仅存大殿、戏台。戏台为二层,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雕花门窗,顶饰藻井。迁建后的会馆占地约3330平方米。

湖广会馆又名禹王宫,位于洛带镇中街,为清代填川湖广(今湖南、湖北)人联络据点。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民国元年(1912年)毁于火灾,民国二年(1913年)重建。会馆坐北朝南,占地约2750平方米。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洛带会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22.春秋祠 


春秋祠,又名春秋池,春秋阁,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叙永镇)县城内的盐店街。主要供奉关圣帝君,因传说关羽喜读《春秋左氏传》,故名春秋祠。也叫“陕西会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建,当时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保存下来的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坐南向北,长方形布局,沿中轴线从前到后有4个封闭式四合院,主要建筑有乐楼、回廊、耳房,飨殿、关羽殿、内戏楼等,其中的木雕石刻,精美绝伦,堪称绝世佳品,闻名于国内外。

进入春秋祠,有水池,旁有石刻栏杆,水池上面有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

2006年05月25日,春秋祠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23.波日桥


波日桥堪称桥梁史上的奇迹,被誉为“康巴第一桥”,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乐安乡境内,横跨雅砻江,气势雄伟、壮观。波日桥始建于清朝,由杰出的藏族建筑大师唐通吉布承担设计,他指挥工人在峡谷深涧、江水湍急的雅砻江上风餐露宿几个月才完成。从侧面看,波日桥有着粗犷的圆弧桥墩,整齐美观的桥台,木榫完美契合的桥身,这座鬼斧神工、名副其实的“飞桥”,体现了神秘的雪域文化。

波日桥长125米,宽3米,孔径跨度60米,由桥身、桥墩、桥亭三部分构成。桥墩远看形如两个坚固的碉堡,全部用圆杉木、卵石、片石相间叠砌而成。两个桥墩中部,用4—6根圆木撑成拱形,圆木长度自下而上,逐步递增,形成两个悬挑臂,然后在悬臂上架梁、铺上桥板,再装上栏杆,构成桥身。桥墩上用石片叠的“伞”形结构,便是桥亭。最为称奇的是,整座桥没有用一颗钉、一块铁,每一个结合部均用木楔连接,原始而实用。

2006年05月25日,波日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24.庞统祠墓 


庞统祠墓是安葬和纪念三国时代刘备的军师庞统的地方,位于德阳市罗江县鹿头山白马关,东距县城 5公里。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襄阳 ( 今湖北襄阳市 ) 人。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 (178)。在当时,庞统与诸葛亮齐名,社会上流传着 “ 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 ” 的口碑。建安十八年 (214)夏,庞统随刘备进攻雒县(今广汉市),庞统身先士卒,率众攻城,被守城的兵将用箭射死,时年三十六岁。刘备非常痛惜,将庞统厚葬于此。

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庞统祠墓又叫“落凤坡”,在当地又称“白马寺”,其所在地白马镇的名字也因此寺而得名,因庞统当年与诸葛亮齐名,诸葛亮称“卧龙”,庞统称“凤雏”,当时二人皆已效力于刘备。


现存大门、正殿、两侧亭、栖凤殿,祠外为庞统墓祠,墓周围松柏千株,郁郁葱葱,风景如画。祠内天井有大柏两株,相传是张飞所栽。正门、侧门皆刻有楹联匾对,其一云:“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正殿背后的石壁上,刻有晋代陈寿撰的庞靖侯传。二马亭分建于两侧,一曰白马亭,一曰胭脂亭,二亭象征刘备、庞统换马之事。


庞统血坟位于庞统祠墓北约3公里的古驿道边。步出栖凤殿后墙的两侧耳门,庞统的墓园就出现在眼前。墓顶为石雕镂空宝顶,下压八角凤尾;墓体为石箍圆柱实体,总体宛如一顶巨大的将军盔。庞统墓的外观造型与庞统的身份十分相符,在名古墓中堪称一绝。听说前来参观凭吊者,手摸墓顶石雕角檐3下,再摸自己头顶并绕墓3圈,会免灾除病,许愿会显灵。


白马关景区是三国蜀汉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大九环”旅游线的重要节点,德阳旅游“南有广汉三星堆,北有罗江白马关”已形成共识。白马关景区内除了庞统祠外,还有庞统被射落马的落凤坡、刘备安葬庞统的庞统墓、以徽派迷宫院落为主的倒湾古镇;以及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道路,连接南北走道的交通大干道——金牛古道;还有残存有昔日辉煌的点将台、换马沟、八卦古战场、五丁谷等三国遗踪,构成了德阳三国蜀汉文化旅游美不胜收的历史长廊。白马关景区是连缀在三国遗迹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006年05月25日,国务院批准庞统祠墓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25.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区纱縠行南街,分别距成都、乐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明代洪武年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三苏祠庭院一直是文人墨客和广大民众拜祭圣贤的聚集场所,经数百年的营造,周围红墙环抱,绿水萦绕,荷池相通,古木扶疏,小桥频架,堂馆亭榭掩映在翠竹浓荫之中,错落有致,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

挡眼即是南大门,门楣上悬挂黑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字。门柱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走进三苏祠,只见祠内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屋宇典雅,堂廊相接,匾额对联,缤纷耀彩。祠内珍藏和陈列有三苏父子的大量手迹、各种印版和拓版的诗文字画等文物和文献。启贤堂陈列着三苏手迹、拓片和遗物。两侧厢房中展示有三苏生平及宦游各地的遗迹图片与文字。祠内有三苏祠沿革展、碑廊苏轼手迹刻石80多通,宋、明、清、民国碑约30通。除此而外,馆内还收藏有上万件有关三苏的文献资料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最为大雅。匾联、书画、盈室满堂,明清以来一些书画名家文徵明、邹一桂、查士称、何绍基、张大千等的作品,也在此陈列供游人观赏。当代著名学者郭绍虞从文学史的角度肯定了苏洵父子一家占据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中三个大家的地位,其中,苏轼又具有各方面的才能,诗词和散文在前人的优良传统下“变化纵横”,取得很高的成就,堪称“千古一人,罕见其匹。”

前厅为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三楹四柱二室。前厅之后是一四合小庭院,穿庭院正中石权路,上三级垂带式台阶进入正殿。正殿又名飨殿,大殿内塑有三苏父子像,正中悬挂一匾“养气”。正殿前廊两侧,置放有铁铸钟一口,大鼓一架;殿两侧各有一方墙门道,西为“文渊”,东为“学薮”。


饶正殿后房廊,下三级踏道,顺石板路前行十余步即到启贤堂,启贤堂原是苏家供奉祖先,神位的祭堂,堂前有正殿,东厢房和快雨亭三间构成不规则的四合庭院,正值八月中秋时节,园内,金银月桂争艳吐蕊,香溢满园。启贤堂后为木假山堂,据说,苏询偶得木假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假山记》,叹其:“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拖泥沙而远斧斤”之幸者。赞其“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着,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中峰,而岿然决无阿附意。”木假山峰昭示着不朽的道德精神和高风亮节。


整个祠堂并不大,而建筑颇不少,如抱月亭、来凤轩、披风榭、木假山房、百坡亭、启贤堂等,但给人的感觉并无壅塞。因为已被古木竹石间隔包围,反倒显得古意盎然。

抱月亭


来凤轩


披风榭


碑亭


船坞


晚稥堂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26.开江牌坊


任市镇牌坊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该坊坐南朝北,为四柱三间牌楼,通面阔11米,通高12米,坊体厚0.8米。牌坊系数十块陶件组合而成,仅柱底基石用巨石雕成,须弥座、牌坊的里外各个部件雕刻有不同的图案。


须弥座上的坊柱前后和牌坊两则,是镶雕有如意、花草的陶鼓,将柱身与坊座连为一个整体,衔接牢固,雄伟稳重。牌坊正反两面各部位均雕刻有各种的图案:每柱的柱顶和陶鼓顶上,有镂空镌刻的卧狮一座,仰首翘尾,造型生动;牌坊中脊高浮雕“云海双行龙”,五爪龙在云海中翻腾,气势磅礴;脊下牌楼里外两面雕有“圣旨”坚匾,四周雕塑“五龙捧旨”,匾两侧有文臣武将护卫,威武壮观;中门横坊上雕有“双凤朝阳”,金凤在霞光中翩翩起舞。其余各个横梁面上都有镂空浮雕、透雕的“龙宫水府”、“松鹤遐龄”、“云海仙界”、“天宫楼阁”等图案,构思巧妙,雕工精细。与这些图案纹饰相映衬的还有题刻楹联:在牌坊正中牌楼上刻有“德固坤维”,下牌楼上刻有“诰授奉政大夫张九封之妻刘氏、妾姜氏节孝坊”,其横梁上刻有“光绪八年孟秋月十六日建修”,均阴刻有横排楷书。

甘棠镇牌坊位于开江县甘棠镇五幅桥村,俗称“雷家院牌楼”。该坊东西朝向,为四柱三门三楼庑殿顶式牌楼,通面阔12米,通高15米,坊体厚0.7米。牌坊用料考究,纹饰雕刻精湛别致,生动传神。

鼓上镌刻有“龙凤呈祥”、“吉祥牡丹”、“双狮夺宝”、“五蝠戏鹿”等图案。中门前后扶手顶端各有一蹲狮,以示吉祥。在每道横梁正面镶嵌有人物陶砖,砖面高浮雕“孝悌忠义”及有关的戏剧、神话人物共200多躯。雕刻生动,形象逼真。坊正中刻有“圣旨”竖匾,四周堆塑“五行龙捧圣”。中梁梁下横匾正书“旌表处士雷代朝之妻胡氏节孝坊”。其下款署“道光甲辰年九月初六日吉立”(1844)。在坊两侧壁各塑一长方形龛,龛壁嵌有陶雕“八仙过海”、“琼楼玉宇”、“鱼跃龙门”和一些花卉图案,其间刻有名人拜题。牌坊局部还镌有云纹、雷纹、水草、如意宝相和饕餮纹饰,并以土红、白垩设色,水乳交融,更加富丽堂皇。


开江牌坊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包括位于开江县任市镇达州街街口的任市镇牌坊、位于开江县城南20公里的甘棠乡五幅桥村雷家坡庭院旁的胡氏节孝坊。开江牌坊造形独特,用料考究,是陶雕连缀组合艺术中的珍品,人物走兽和图案,雕饰技法洗炼,对于研究清代的制陶工艺以及绘画、雕刻技术都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27.双堡牌坊


双堡牌坊位于四川省仁寿县双堡乡牌坊村。两坊上下对列,间距44.5米,依地势由低到高编为一号坊和二号坊,一条南北走向的石板大道贯穿其间。两坊分别建于清光绪七年(1882年)和光绪八年(1883年),是清王朝为表彰“徐母杨氏”和“徐母余老太君”(一号坊杨氏之婶娘)“夫死从子”和孝敬老翁钦旨建造的“节孝坊”。


一号坊所处地势较二号坊低,全坊用109块石料构成。大者二立方米有余,小者不足0.04立方米,每块石料均精雕细琢,整坊无一钻痕露面。共九十龛戏文和民间故事造像,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两面对联各二副,序文各一则,均由贡生叶云瑞所书,书法刚劲有力,雕刻细腻。

 二号坊坊顶筑宝塔(八面体塔身毁于文革时期,现仅存石雕塔础),全坊用102块石料构成,有戏文和民间故事及花卉雕刻共166龛(幅),多系镂空雕刻,两檐柱侧石狮扑卧抱鼓,尤为精致。八只镇门兽均有驯士,或骑或牵。两面横额均书“节孝坊”三字并配以镂雕几何纹图案。山东省曲阜知县李梦瀛题、书联对。整坊与一号坊相比显得格外古朴典雅,雄壮大方。


徐母杨氏,出生名门,天姿芳洁,心性光明,秀发迷人,知书达理,还懂点诗。绝色女子16岁嫁到徐家,18岁生了一个女儿,20岁丈夫无禄捐,死于馆舍。当时屋漏偏遇连夜雨,姑已先逝,有一小叔子才十三岁,老人公又重病,过了十多天离开了人世。“裂肺摧肝,饮血吞声,哭夫继以泣翁”这接连的打击就重重的落在了这个20岁女子单薄的身上。她从此艰苦备尝,操心家务,费一腔心血,抚育女儿和小叔子长大成人。20年过后,得孙取名继贤,有继承贤能之意。守寡40年到六十花甲,一位女子的美貌就这样一点点地被封建礼教剥去。碑上的序文“一生之苦未能酬,千古之香名益著……”读得呛然。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双堡牌坊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28.资中文庙和武庙

资中文庙和武庙位于四川省资中县城北郊重龙山麓,两者相距仅约百米,相互辉映。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原在大东街,清道光九年(1829年)迁此,仿曲阜孔庙修,占地5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廊、钟楼、鼓楼、乡贤祠、名宦祠等。武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初名“关公庙”,后相继改名“关帝庙”、“武庙”。

资中文庙总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建筑面积2608平方米,坐北朝南,复四合院式布局,前后四进高低错落有致在一中轴线。现保存完整的建筑有:万仞宫墙、月池、华表、照壁、礼门、义路、灵星门、乡贤祠、名宦祠、大成门、东庑、西庑、大成殿、崇圣祠、钟楼、鼓楼以及明成化碑、清康熙碑等。主要建筑均覆琉璃瓦,正脊饰宝鼎、蟠龙,翼角飞翘,轻盈飘逸,极具南方古建筑俏丽精巧风格。大成殿内藏有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八位皇帝书写的匾额及民国时蒋介石、林森题写的匾额,有全国在大成殿内唯一的一尊孔子站像,以及镂空雕刻九龙二凤盘绕金底黑字、全国最大的明“至圣先师孔子神位”。明成化年间“御制重修孔子庙碑记”、清康熙皇帝御书“大学碑”尤为珍贵。

最具资中地方特色的照壁壁间七孔镂空壁塑,图案精美,由云海波涛、蟹虾鱼龙、坊塔石树、鱼跃龙门等构成故事,寓意古代仕子如江河中之鱼,只有不断努力进取,经尊孔尊儒的教化,才能最终跳龙门由鱼成龙达到人生光辉顶点。作为四川地区的孔庙建筑群,资中文庙以其历史悠久、布局严谨、造艺精湛、特色显著、内涵丰富、古朴典雅、保存完整倍受中外人士称赞。先后收录于《中国名胜大词典》、《中国旅游名胜大词典》、《四川文物揽胜》等。


礼门


文庙大成殿

2006年05月25日,资中文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资中武庙又称关帝庙,是古代供祀三国时关羽的庙宇,位于风景秀丽的省级风景名胜区重龙山脚下,与资中文庙相距100余米。资中武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同治时先后三次修葺,建筑布局与文庙相似。武庙占地面积3731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608.8平方米,由外月池、照壁、七星门、朝贡殿、关圣殿、偏殿武星殿(启圣宫)、三义祠和左右厢房、钟鼓楼、廊道、院坝组成。《资州志》载,同治十一、二年正殿加高如文庙大成殿,左修启圣宫(武星殿),右建三义祠。民国二十六年武庙资料记载,正殿有忠义神武绥靖帝君、关壮缪侯、岳忠武王牌位,有关羽、关平、周仓像。启圣宫(武星殿)有光昭王、裕昌王、成忠王牌位。三义祠有玉驾圣像神像(刘备、关羽、张飞等)。武庙保存基本完整,建筑工艺精美,气势恢宏。屋面的青黄色琉璃瓦与毗邻文庙的红棕色琉璃瓦,在日光下交相辉映,翼角起伏交叉,雄伟壮观,同时,文、武二庙对峙而立,属全国罕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2006年05月25日,资中武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29.陈子昂读书台

陈子昂读书台,位于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城北23公里处的金华山上,是初唐诗人陈子昂青年时期读书的地方。原名读书堂,或称陈公学堂。其旧址在金华山古观之后,今祖师殿一带,唐大历年间,东川节度使鲜于叔明曾为陈子昂立旌德碑于读书堂前。中唐以后政局混乱,战争频乱,学堂因之此衰废。宋嘉裕年间,邑令庞子明在其遗址建拾遗亭。

陈子昂出生在一个富有而门第不显赫、习儒而倜傥豪爽、酷好仙道术数的家庭。青少年时代豪放不羁,喜欢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十八岁时陈子昂迎来了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他立志发愤读书,在金华山读书台潜心苦读,变成了深通王霸大略,关心国家兴亡、民生疾苦的学子、诗人,胸怀“以公济天下”的大志,锐意进取。二十四岁中进士,为武则天所赏识,任麟台正字,后升为右拾遗。开初唐诗风被李白、杜甫誉为“麟凤”“雄才”,被王适奉为“海内文宗”。

明代初年,拾遗亭已毁,廉承务逍于旧基建屋塑像,并立明远亭于其侧,成化时,县令郭镗立感遇亭,清初,上述建筑全坍坏。康熙五十一年,知县唐麟翔于学堂旧址建方厅一大间,置匾额为古读书台,道光八至十一年,邑令钱秉德,汪澍移读书台于岭后梧岗山。光绪六年(1880),知县文芳等捐资劝募,拆去短垣,芟除荆莽,于亭前新建厅三间,翼以回廊曲槛,外置甬道门阁。亭右立精舍三间,亭后辟地增葺大厅三间,额拟留云山馆,游廊环绕,外蔽缭垣。最后砌台竖荷叶亭一大间,额拟涵波临江,建船房三间,小榭一间,已初具规模。此后基本保持原状,略有增修。古读书台内匾对甚多,多数为古今名家手迹。其木刻《感遇三十首》及《陈伯玉先生别传》等为重要文物,留云仙馆内陈列的陈氏有关文献资料亦不可多得。


2006年05月25日,陈子昂读书台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430.宝箴塞

宝箴塞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宝箴塞镇方家沟村,距武胜县城25公里,通过省道304线到达仅需25分钟。它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宝箴塞镇方家沟村,始建于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秋,占地26000多平方米,8个天井,108道门,塞墙高6.5米,宽0.4至1.5米,长560米。系当地豪门段氏家族为避战乱而修建的集军事防御、生活起居于一体的全封闭式川东民居建筑群。依山而建,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设计精巧,重叠有序,古色古香,独具特色。


宝箴塞突出传统的关隘山寨建筑的地形特点,其防御工事借鉴传统的山寨建筑之长,融碉楼、城堡和闽南地区团城建筑风格为一体,形成了全封闭式防御体系,被中国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誉为“全国罕有,蜀中一绝”。


塞为东西走向,平面呈不规则银铤状,首尾阔,中间狭长。塞墙用条石砌成,依山而筑,地势险要,最高处达10米,周长2000余米,仅北面一门可出入。宝箴塞现今保存完好,塞内厅堂房廊气势恢宏,仓库池井部署齐全,总体成七天井四院落布局,有大小房屋百余间,环形炮楼长达2000余米。


塞外,有地下通道和塞紧密相联的段家旧宅院和碉楼各一座,面积千余平方米。宝箴塞地处浅丘地貌之高隘处,易守难攻。塞内防御阻击工事分为塞墙和城垛两部分。塞墙上,守护者可沿墙体环绕通行,机动作战。分段城堞上除堞垛之外,根据控制点开辟了射击孔,其密集程度及大小、形状亦因射击目标不同而各异。塞墙顶采用传统的木构屋顶封闭,既可挡风避雨,又可隐蔽作战人员。木构屋架与塞内建筑连为一体,形成独特的防御作战网络。除沿崖防御工事外,其余院落、房屋均为木构建筑。房屋设计有宿房、佣工住房、伙房、库房、仓房、戏楼等,水井、水池、厕所、地下通道等附属生活设施也一应俱全。

天井的正面是一座三层楼的戏楼,位于二楼的木质戏台台沿雕镂着精美的戏剧人物和经典剧目中激动人心的场景;同样位于二楼的天井其余三面的楼阁雕栏画栋,可供百余人同时观赏演出。宝箴塞戏楼联“假假真真登台易,完完美美退场难”(尹才干撰),此联角度独特,内容贴切,内涵丰富,语言晓畅,寓于深刻的人生哲理,给人启示多多,流传甚广。


2006年05月25日,宝箴塞作为清至民国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0)

相关推荐

  • 屯溪篁墩出土的清代洛闽溯本坊将修复,昨天开专家评审会!

    11月26日,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篁墩村"洛闽溯本"牌坊修缮保护工程专家评审会召开,专家组还到篁墩实地查看了该牌坊等. 此次的专家组阵容强大,包括了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大博士生导师.徽 ...

  • 山西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关庙之祖”|山西|古建筑|关帝庙|运城

    关帝庙.一座古建筑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内,所拥有的旅游魅力比较大,而且也呈现出很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而在发展古建筑旅游经济的时候,很多古建筑都会呈现出很鲜明的地域表现意义. 进而会带动了其古建筑取得了更好的 ...

  • 永庆坊 — 传统文化与商业化之间是兼容还是驳斥?

    随 镜 而 行 兼容与驳斥 第10篇原创图文 出发时间  /  2020. 10 摄影设备  / 佳能 EOS R6 + RF 24-70mm F2.8 L IS USM 图片数量  /  34张 如 ...

  • 锦纶会馆:中国首例整体搬迁成功古建筑,广州唯一幸存的行业会馆

    锦纶会馆,又名锦纶堂,原址在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新街,是一座清朝的祠堂式建筑,始建于清朝雍正元年(1723年),道光24年(1844年)重修.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锦纶会馆 2001年,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

    第六批国保--三.古建筑(共计513处) 本篇要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98 Ⅲ-1 承恩寺 明至清 北京市石景山区      299  Ⅲ-2 地坛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11.关岳庙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2.醇亲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3.广济寺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4.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21宝云塔 宋                 河北省衡水市 22修德寺塔 宋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31柏林寺塔 元                          河北省赵县 32正定府文庙 元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41真武庙 明         河北省蔚县 42常平仓 明         河北省蔚县 43蔚州灵岩寺 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51万全右卫城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2洗马林玉皇阁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3金门闸 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1定襄关王庙 宋        山西省定襄县 72妙道寺双塔 宋        山西省临猗县 73禅房寺塔 辽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81东邑龙王庙 金至清      山西省潞城市 82乡宁寿圣寺 金至明      山西省乡宁县 83净因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