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熔炉‖抗大太岳分校
太岳分校于一九四四年秋以抗大太岳大队为基础组成,一九四五年十月并入“晋冀鲁豫军政大学”时结束,历时一年多。它是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和太岳军区部队培养干部的一所抗大分校。
一九四二年二月三日,日寇开始所谓“第一期驻晋日军总进攻”,出动一万二千余兵力“扫荡”我太行山区,出动七千余兵力“扫荡”我太岳山区;国民党顽固派又与日、伪勾结,加紧对我根据地的封锁,因而给抗大总校的招生和毕业学员的分配增添了许多困难。为了粉碎日寇的“扫荡”和打破顽固派的封锁,培养更多的干部,总校决定派出一部分干部和教员到太岳区建立太岳大队,就地培训干部。这就是太岳分校的前身。
太岳大队从抗大总校第一大队中抽调部分大队干部、军政教员和五个学员队的区队长(排长)以上干部共一百多人组成。任命杨秀全同志为大队长,张力雄同志为政治委员,刘鹏同志为军事主任教员,张衍同志为政治主任教员,率队从河北省邢台县浆水镇出发,前往山西太岳区的沁源县阎寨、郭道南北孔滩一带敌后办学,受抗大总校和太岳军区的双重领导。
太岳区是陈赓同志率领的第三八六旅开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它位于晋东南白(圭)晋(城)铁路以西,同蒲铁路以东,北靠太岳、南依中条山的广大农村作为依托,西连巍巍吕梁,东傍茫茫太行可作屏障,是联结我陕甘宁边区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枢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太岳大队抵达沁源县阎寨之后,就着手接收学员。开始时建立五个队,约六、七百人,大多数是第三八六旅和决死队第一旅(旅长李聚奎同志,政委周仲英同志)的基层干部,其中百分之九十是连、排干部,还有少数营级干部和优秀的班长。一九四三年又建立一个队,专门训练县、区两级的武委会主任和民兵干部,还派出一个队单独到中条山(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去接收训练从西安、豫西和敌占区投奔根据地来的知识青年,教职学员发展到九百余人。每期训练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主要任务是培养部队的基层军政干部。
太岳大队是抗大一个独立大队,带有随营学校性质,随太岳军区机关行动,一面学习,一面战斗,一面生产。由于太岳根据地所处战略地位的重要,反“扫荡”战斗特别频繁。一九四二年十月,日寇对我太岳北部地区进行所谓“剔抉扫荡”;一九四三年四月,又对这个地区进行所谓分区“辗转扫荡”;当我太岳大队随太岳军区机关转移到太岳南部安泽县翼氏一带以后,十月,日、伪军又出动两万多兵力,采取所谓“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对我整个太岳区进行更大规模的“扫荡”,妄想把我军往南压进中条山区,再来一次“中条山战役”,象吃掉国民党几万军队一样,把我太岳部队一口吃光。敌人对我太岳区的“扫荡”,规模一次次扩大,花样一回回翻新,但都一仗仗以失败告终。在反“扫荡”战斗中,我太岳大队在太岳军区直接指挥下,紧密依靠群众,与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结合起来,利用山区有利的地理条件,发挥我人熟地熟的优势,及时化整为零,以队甚至以排为单位,迅速分途转进,寻隙脱离敌人的合击圈,转入敌人后方,开展游击战、地雷战,一般坚持一两个月,就可以粉碎敌人的一次“扫荡”,而每一次反“扫荡”的胜利,都是一次很好的实战锻炼。
一九四三年春,太岳大队大队长杨秀全同志调太岳部队任团长,由刘鹏同志继任大队长;政治委员张力雄同志调第六分校任政治部主任,由李良汉同志继任政治委员。
一九四四年春,由于日寇的连年“扫荡”和残酷的“三光政策”,太岳区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军民的生活十分困难。加之日、伪军在沦陷区大肆抢掠、抓丁拉伕,沦陷区大批群众涌进我抗日根据地寻求生路,根据地的人口急剧增加,仅阳南县(即阳城南部我根据地)人口即从原来的八万人,猛增到十二万人,吃饭更成了大问题。在此情况下,太岳区也学习陕甘宁边区的办法,开展了大生产运动,要求除作战部队外,机关、学校的粮食要半自给,每天每人只发九小两口粮(老秤,每斤十六两制),要吃饱饭,只有自力更生。当时正值春荒,又要进行春耕,太岳大队的同志一面挖野菜充饥,一面开垦荒山,种上谷子、土豆、南瓜等作物,经过半年多忍饥挨饿的辛勤劳动,秋季获得丰收,才渡过了困难。在大生产运动中,他们还抓紧进行教育训练,获得学习、生产双丰收。
一九四四年秋,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十月间,太岳部队由内线作战开始转入外线反攻,派出部队渡过黄河,南下豫西,与太行部队并肩战斗,开辟新的豫西根据地。这时,随着部队的发展与根据地的扩大,急需迅速地培养大批基层干部,根据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将太岳大队扩编为太岳分校,由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同志亲自兼任校长和政治委员,赵征夫同志任副政治委员,李良汉同志任政治部主任,李茂之同志任教育长,校址也由岳南的翼氏一带迁移到中条山区的阳城上、下庄一带。
太岳分校开学初,下设五个学员队,约七、八百人,都是太岳军区的连、排干部和少数营、团干部,先后轮训了两期学员,毕业后即分配到部队工作。与此同时,分校还派人随军南下,在豫西招收了一批知识青年,为太岳部队培养了一批知识分子干部。
一九四五年十月,抗大总校从绥德派出一支由一百五十名干部、教员组成的干部大队,由大队长赖光勋、政治处主任郭奇同志率领,到达长治,筹建“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太岳分校奉命由李良汉等同志率领六百多名教职学员从阳城到长治集中,与抗大太行分校合并,正式成立“晋冀鲁豫军政大学”,继续为我军培养新的干部,太岳分校即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