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袁崇焕死因,其实另有隐情,历史的背后真相让人惊诧

其实看历史,和研究历史的问题,就像一个侦探,解开眼前各种的障眼法,抽离掉妨碍判断的障碍物,才能发现掩盖在各种假象中最后的真相。

看过很多关于袁崇焕的历史文章,大部分都是在解释为什么袁崇焕作为一个民族英雄,一个打败了努尔哈赤的大将,一个曾经获得宁锦大捷的一方诸侯,带领军队,前往北京救驾,竟然会弄得一个凌迟处死。

各种解释都有,有的说是袁崇焕自身的问题,说他刚愎自用,搞不好团结,人际关系很差。

也有的说,其实是有人想弄钱龙锡,结果反而是袁崇焕躺枪。最后还有人说,袁崇焕的悲剧其实和孙传庭和卢象升很想,因为遇到了一个患有精神病的老大崇祯。

毕竟从现在的各种资料来看,崇祯的人际关系弄得更差,在位十七年,就换了五十多个首辅。杀了两三个首辅大臣,被贬和杖刑而死的也是不计其数。

那么袁崇焕死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究竟那段是真实的,那段只是道听途说,那段又是雾里看花和水中望月。

要清楚一个人命运,就要先知道这个人的性格。

在历史的记录中,袁崇焕是一个耿直和一根筋,在专业技能上非常拔尖,特别是对火器的应用,已经渐入化境。

那么有本事的人,自然而然脾气就会差点,就不会拍马屁。那么袁崇焕真的是这样的吗?

其实在历史上的袁崇焕其实并没有像人们刻板印象中那样,耿直和一根筋。前朝嘉靖年间的名将戚继光不但是一个天才的战术技巧专家,同时,在搞关系上,当时也是无人企及。

每次打了胜仗,除了把一部分战利品分发给士兵之外,还要将大部分的战利品放在车上,送京城里去。

北京的六部,和督察院以及各衙门,戚继关都会拜会,其最主要的,就是当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很多主流的历史学者对于张居正和戚继光的这段描写,总是描述为张居正是英雄惜英雄,只不过有点爱财。

但是你怎么解释,戚继光给张居正送了十五个貌美如花的江南歌姬,以及在张居正回老家的时候,戚继光特意派遣自己的火枪仪仗队,一路上跟随在张首辅的轿队后面,用来撑场面。

真是因为有张居正这样的后台靠山,才使得戚继关在前方可以安心打仗,而不必理会朝中的暗箭伤人,否则,戚继关恐怕早就进了监狱,毁誉参半了。

因此可以说,同样作为民族英雄的袁崇焕绝对不像书上说的那样,是一个一根筋,毕竟在官场上混了这么多年,上头总要有个靠山吧!

那么是谁,成为幕后帮助袁崇焕升迁的推手呢?

很多人都把袁崇焕归结为东林党人,因为他的老师韩櫎生就是东林党人。可是此时,九千岁魏忠贤已经主宰了朝政,东林党人已经大部分被排除在外,大部分的东林党人,要么不在其职,要么被贬。所以可以说袁崇焕老师这边的关系对于他的升迁几乎是没有一点作用。

在明史中,袁崇焕在东北的老领导孙承宗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两人深相结而欲互相犄角,实互相生也”。这里的两人一个指的是袁崇焕,另一个人就是阎鸣泰。

在天启六年,袁崇焕也接到了新得旨意,升为督察员右监督御史,专理军务。驻扎宁元城。这样的升迁速度,在当时也几乎是火箭似的。

天启六年,到天启七年,阎鸣泰从南京刑部右侍郎(知道明史的人应该知道,南京六部中,除了兵部,都是虚职)升到了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北京兵部尚书。

从以上的资料就可以得出一个很简单的结论,袁崇焕之所以可以升职,就是他的好兄弟阎鸣泰从暗中替袁崇焕打点。而阎鸣泰的身份在当时的朝廷路人皆知,他是一个标准的阉党,是魏忠贤的人。

大家都知道,袁崇焕一炮把努尔哈赤轰死,在努尔哈赤的葬礼时,袁崇焕也去了。而这次极具风险的事情,也是通过魏忠贤的点头才行动的。这段历史记载于《明熹宗实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看看。

所以从以上的种种的资料来看,袁崇焕其实在天启年间是属于阉党一派,这点在当时的朝臣几乎都是这么看的。而到了崇祯即位以后,清除阉党。

因为袁崇焕守在边关,所以就没有及时的处理。等到崇祯二年,满清侵扰北京,袁崇焕带兵入京勤王,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被判凌迟。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袁崇焕已经没有了靠山,而且似乎有人也在拿袁崇焕为诱饵,企图搬出另一部分人。搞来搞去,一个民族英雄,就这样被自己人给凌迟处死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