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赫赫有名的金疮药,为何失传了?你看制作原料是啥
引言
羽(指关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仲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习竽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关羽是历史上有名的武将,他骁勇善战,打了诸多胜仗。在与他有关的故事里,不少人都听过刮骨疗毒的典故,这个典故说的是关羽在战场上被乱箭射中,箭头涂有毒药,遂请来华佗为他医治。华佗说因为箭头有毒,所以要把手臂用刀剖开,露出骨头,把骨头上的毒刮去,才可以根治疾病。于是关羽在没有使用任何麻醉药的情况下伸出手臂让华佗操作,而他自己则和一众将领坐在一起吃肉喝酒,手臂上不时有鲜血流下,流了满满一盘子,只见关羽面不改色,眉毛都不皱一下,而在治疗完成后,华佗敷以金疮药,将伤口包扎好,这台手术才算彻底完成。
这个典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关羽豪迈的气魄和大无畏惧的精神,古时候将士们征战沙场,受伤流血是常有的事,很多人都会擦一种药,叫做金创药,只要出现伤口,抹上这种药就能很快止血,这种药也因为立竿见影,就成了军营里乃至家家户户的必备之药。只是古代赫赫有名的金疮药为何放置现在却失传了呢?要想知道为什么,你要先看看制作原料是啥?
我们在一些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江湖剑客受伤以后会在伤口上撒上一把细细的药粉,就能立刻止血止疼,这种药粉看上去十分神奇,实际上这就是一种专门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物,而关于其制作原料也是十分复杂。在《医学心悟》卷六中记载:需雄猪油620克、松香180克、面粉(炒,筛)120克、麝香1.5克、黄蜡180克、樟脑90克(研极细)、冰片1.8克、血竭30克、儿茶30克、乳香30克(去油) 、没药30克(去油)。这些原料本就不少,自然成本也不低,不过其中还有一种更加昂贵的原材料,就是龙骨,虽然龙骨的成分不多,但因为见效更快,所以也成为配方之一。
那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龙骨?龙骨实际上就是古时候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常见于犀牛、大象、海龟之类,古人寻找这些骨骼化石还相对容易,普通老百姓在一些较容易出现龙骨的地方搜集之后,贩卖于药材市场中。《洹洛访古游记》就有相关记载:此地埋藏龟骨,前三十余年已发现,不自今日始也,谓某年某姓犁田,忽有数骨片随土翻起,视之,上有刻画,且有作殷色者,不知为何物。说的就是百姓采龙骨的事。虽然在我们现在看来,骨骼化石非常昂贵,但古人对龙骨没有文物保护意识,龙骨的售价并不高,而这种龙骨经过研磨成粉以后,兑入金创药中,治疗效果更好。
我们熟知的“甲骨文”,就是用刀在骨骼化石上雕刻文字以记载历史,材料用的不单单是龟背,还有其他动物化石,所以古人挖掘龙骨时,常会挖出一些刻有文字的龙骨,但老百姓并不觉得珍贵,将其切成小块后,文字仍然刻于其上,售卖到药材铺中有碍观瞻,反而卖不出好价钱,所以古人拿到有文字的龙骨后,还会用小刀将表面的文字剔除,然后再售卖出去,这样反而价钱还高一些。
虽然这种配方的金创药效果很好,但随着人们挖掘的日渐频繁,龙骨也越来越稀少。常言道:物以稀为贵,东西少了,价格也就上去了,而人们平日里经常容易跌打损伤,对金疮药的需求又很大,想要寻找大量的龙骨,非常困难。再加上古代对于中药材的制作方法有着非常严苛的规定,比如一种中药需在特定的时间采摘药效才最好;晾晒特定的时长药效能发挥到最大:是制成丸还是制成片都有讲究。中医本就讲究“天人合一”,在制作工艺上要求很高,而随着现代人口越来越多,社会也越来越讲究效率,很多中药商开始引进机械化生产,传统的古法制药渐渐失传,想要以现代工艺制作出和古代药效一模一样的中药已是十分困难。
如今在市场上售卖了不少止血的药物,虽然成分与古时候的金创药不同,但效果也同样很好,而且价格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也正因为如此,古时候赫赫有名的金疮药放置如今就几乎失传了,即使有少量存在,也是经过层层改良之后的成品,与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金创药成分并非完全相同。结语
中药学在我国历史传承悠久,中医深受国人认可,不少药商都希望以传统工艺制作金创药,但要么是因为配方难以找寻,要么是制作工艺流程繁杂而不得不取消这个念头。在现在售卖的药物中,效果虽然没有那么立竿见影,但也是有效果的,没有必要再使用成本太高的药材。毕竟成本高,卖价就高,买的人就少,并不见得有合适的利润,以龙骨入药的金疮药也就不再制作出来。随着时间流逝,不少龙骨四散民间,也有很多流于海外,因为数量不多,也越来越受到专家们的重视。参考文献:
《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医学心悟》
《洹洛访古游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