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了,那年在洛阳拍牡丹 (王曙摄影散文之916))

王曙摄影散文之916

七年了,那年在洛阳拍牡丹

不少朋友问我,拍过那么多的花卉,是否拍过牡丹花。回答是肯定的,2014年的4月我还专程到牡丹的老家洛阳城去拍摄过牡丹。国花——牡丹,以她的艳丽与富贵独占花海之鳌头,不去采集与拍摄是人生一大憾事。

花中十友“牡丹为贵友、丁香为殊友、荷花为静友、茉莉为雅友、桂花为仙友、海棠为名友、菊花为佳友、芍药为艳友、兰花为禅友、梅花为清友。”作为贵友的牡丹,我认为是好看不好拍,看上去雍容华贵,鲜亮无比,往往拍摄成照片后都显得平淡无奇,大面积地拍摄显得杂乱无章,单独地拍摄又觉得刻意而呆板,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拍摄花卉与拍摄人物类似,特别是女性,为什么有的人看上去相当漂亮,但拍摄后(三度空间变成二度空间)就觉得照片不如其人。专业说法叫“不上镜”,老百姓叫做“不上相”,其实就是棱角线条感不强。

春天是一个令人难以捉摸和把控的季节,那年到洛阳一看似乎来晚了,面对已经开始凋零的牡丹花,心中所产生的那种吝惜之感困扰着自我。恰恰就是在花卉经过盛开期,纷纷谢幕时,我从中又悟到了辉煌之后的冷静,大自然轮回的必然与真谛。

在牡丹花丛中见到凋零了一地的花瓣,明白了一个道理,牡丹怒放之时美得秀韵多姿,雍容华贵,绚丽娇艳,惊世骇俗。而一旦岁月老去,她却义无反顾地,踉踉跄跄飘飘洒洒落地,将艳丽交还给养育她的大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卢纶的名句:“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和“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咏花拟人是诗人的浪漫,议花喻己是凡人的胸襟。虽然不必感叹,无须唏嘘,但能够感悟到花卉的一生与我们的人生是如此相似。其实人生是由无数无数个瞬间,不可逆转的瞬间组成,只有珍惜每个瞬间的辉煌才不会遗憾,只有叠加瞬间才能真正的辉煌。此刻,更加坚信林黛玉惜花葬花之举,绝非空穴来风。

对春花秋月的惜爱,是一种励志的磨练。这种情怀一直在激励着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根本。在杂乱与缤纷的生命旅程中,我们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来理顺自我,消耗多少精力来梳理生活的那堆乱麻。我们又会如何挣脱种种精神枷锁,摆脱那些无聊,扬起生命的风帆。如果我们面对鲜花绿草无动于衷,牡丹大自然麻木不仁,面对可爱而萌动的小生灵毫不动情,面对一轮皎洁的月亮断无激情,那才是生命的真正死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