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犯胃,气滞作痛,一味中药方疏肝和胃,...

肝气犯胃,气滞作痛,一味中药方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如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消化不良及胃肠功能紊乱等,均可见胃脘痛。

中医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多从脾胃上着眼,认为胃痛多是升降出入失调,脾阳胃阴受损,气血瘀阻不通所致,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
故有不通则痛,气血壅遏之说。
胃腑以通为顺,且腑气下行为补,加之脾主升清,上归于肺,后散于各脏腑,一旦脾胃升降运动功能遭受妨碍,都能出现胃脘作痛。

胃脘痛常见辨证:肝气犯胃,气滞作痛

症见胃脘部胀满作痛,痛势窜及胁肋,呃逆,嗳气吞酸,恶心或呕吐。
多是因为情绪压抑、抑郁、焦虑、紧张、恐惧、情绪波动大,气郁化火、寒邪内犯肝胃而发病。作痛时轻时重,每因喜、怒、情志不畅则犯病,大便欠畅或不调。
望诊:面色黄,舌苔白厚,有裂纹,舌边尖红。脉象沉弦或弦滑。
辨证:肝郁气滞,胃失和降。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10克、青皮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延胡索10克、绿萼梅10克、川楝子6克。

分析:
临床所见脘腹作痛以该型最为多见,而其他证型或多或少也常伴有气滞症状,故将此型冠以首位。
遵《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的指导,气滞则痛,痛则不通,治以通法。
然则通法多种,不一定都是攻下,虽攻下通腑是一重要施治,然如理气、化瘀、化郁、消痰等,均为通法之一。
肝主失达,七情郁结最易伤肝脾,故治以散郁疏肝、理气和胃,另外,还需随症加减,以达对症治疗。
当然也要做到忌食生冷、硬食,少吃多餐,避免生气,保持情志舒畅,心情愉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