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堂】古诗词结句八法
古诗词结句八法
一部好的作品或一篇文章是一个完美的整体,不仅要有“凤头”、“猪肚”,而且要有“豹尾”。杨载在《诗法家数》云:“作诗结句尤难,无好结句,可见其人终无成也。”结尾在全诗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能起到关合全篇,或首尾呼应,或卒章点题的作用。好的结尾,不但能将全诗整体形象画一个完满的句号,而且使读者如嚼橄榄,清香盈颊,余味不绝。如闻钟声,清音绕梁,经久不衰。谢榛《四溟诗话》云:“律诗无好结句,谓之虎头鼠尾。大凡诗词结语,须风流蕴藉,蕴藉则俱弦外之音,味外之味。”诗的结尾方法,多姿多彩,不能一一概括穷尽。为了方便记忆掌握,著名诗人钱明锵将它归纳为“四类”、“八法”、“八式”,现分别举例如下:这是最常见的方法,起到总结主题思想,回扣诗题的作用。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便是在结尾处归拢诗意,点题收尾。这就是《说诗啐语》中所说的:“放开一步,或宕出远神。诗人前三联都是刻绘画中鹰的飒爽风姿,而结句以真鹰气概期之,将诗人自己乘风思奋之心,嫉恶如仇之志,寄托在“画鹰”的身上,从题目生发开去,从而更深化了主题。这样结尾显示了人的姿态神情,言语口吻,能增强生活气息与亲切感,从而深化了主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以象作结,既可显自身之象,亦可显他人之象,众人之象。例如当代著名诗人熊东遨《约赴浙南看山,车中作此赠明锵等诸诗友》此诗用卫八招待杜甫喝酒,杜甫赠诗作谢的典故作结。使读者对挚友相聚的欢乐情景作出联想,更显情真意切。下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类诗的结尾都在前面感性形象认识基础上,提示了一定的哲理,寓意无穷。结尾:“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用此比作结表白自己的清白,有冰清玉洁的人格。一般景语中含有意象,可以达到象外有象,余味不尽的效果。前两句写思妇之情,悠远绵长,后两句写秋雨淅沥,高斋闻雁,益增归思,于写景中含有缠绵的情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对朋友的远行进行劝慰,表达留恋之情。又如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也是。
本文摘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