缑氏往事(二)

小时候,学过一首歌叫《幸福在哪里》。那时年纪小,歌词的意思没太领悟。后来老师也讲解过,但始终似懂非懂。

我们的上一辈,肯定认为吃饱穿暖即幸福;到我们这一辈,除了吃饱穿暖,大多数人还想着,努力把日子过得体面点;再往下一辈,孩子们张口就是质量品味与个性,求理解讲尊重还要诗和远方。诚然,物质丰富了,人们的需求发生改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你教育他吃饱穿暖别瞎折腾,他必定不依。

然而,我总觉得,幸福的定义从来没有改变过。

所谓的幸福,是在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体系内,愿望得到满足后的愉悦感。一个女人结婚了,有人觉得她幸福,有人觉得她不幸福,价值取向不同罢了。看楼上楼下,户户有房有车,坐下聊聊,家家又都是五味杂陈。所以,幸福就是一个主观概念,它没有客观上的物质标准,难怪我们小时候理解不了。

幸福是通过修改自已的欲望得到的,想体验更多的幸福感,降低自已的欲望即可。所谓知足常乐,便是一语道破天机,我早已深谙此道,并且屡试不爽。比如:幸福就是一碗捞面条。

缑氏往事之二----捞面条

初到广东的头两年,是在单位饭堂用餐,自已没有做饭的摊场儿,偶尔想吃面条了,就到街边的大排档去找,然而每次吃完,都会后悔,没别的,只因不合口味。也去朋友的出租屋里吃过,她们与大排档的做法大抵相同,皆是先烧一锅开水,水开放挂面进去,然后再放几棵青菜,最后放两片瘦肉,沸汤里翻个滚儿,便关火调味装碗上桌-------如此敷衍的对待面食,看得我目瞪口呆。

初一的英语课堂上,老师经常强调一个知识点,他说外国人的dinner(正餐)可不一定是lunch(午餐),大多情况下都是supper(晚餐)。同学们都会相视而默笑,觉得外国人有点不可思议,想像不出来一家人围着煤油灯,慢慢品美食的情景。再说,煤油可贵着呢。

我们的晚饭就是汤面条,每人端一碗,大门口的石头上坐着,三五分钟即结束。外国人称之为正餐的,村里人呼作好饭,好饭要放在中午吃。如此,午餐即正餐。那个年月,正餐就是我们的捞面条。

如果遇上农忙,午餐便简化为稀饭馒头咸菜,跟早餐相重复;如果没有蔬菜,午餐也同样是稀饭馒头咸菜,饥不择食的年月,我们从没有吃不下的饭。须农闲季节,家里又有蔬菜,母亲才会静心仔细地做捞面条,毕竟,好饭不是天天有。

淘麦

自家种的麦子颗粒归仓,准备磨成面粉时,需要提前淘洗晾晒。须晴好的天气,母亲把麦子倒在大盆里,让我和哥把里面混着的杂物挑选出来。我俩就开始比赛,半天过去,一人跟前一小堆儿,有小石子,有小土粒,还有带芒的燕麦。之后就可以加水淘麦了,看似干干净净的麦子,洗过的水却混浊无比,反复两三遍,才能达到要求。最后,捞出来铺在席子上晒干,父亲就可以把它送去磨房了。

现在的人们,把纯手工制作的东西视为奢侈品。如此想来,我们竟然是吃着奢侈品用着奢侈品长大的一代。在轧面机出现之前,我们吃的所有的面条,无一例外,全是手工面。从种麦,收麦,淘麦,磨麦,到和面,揉面,擀面,切面,全靠一双手。农家子弟最清楚一颗麦子的前世今生,普普通通一碗面,我们知道其来之不易,也更能品出其醇香无比。我们今生不后悔,做农民的子女。

和面盆和案板的干净程度,是评判一个家庭主妇是否讲卫生的主要依据。母亲用的是个搪瓷和面盆,白色的,经常都很干净。大案板用来擀面或包饺子做馒头,每次使用完毕,母亲都会清理干净上面多余的面粉,再用厚胶纸盖好。切面切菜有专用的小案板,从不混着用。因为用的爱惜,几年后,我家的大案板还是崭新如初。

面粉装在大瓦罐里,两个面瓢是葫芦切成的,一大一小。因为自小见惯了这个,所以,有个歇后语叫比葫芦画瓢--走不了样,不用老师解释我就懂。和面对母亲而言,是轻车熟路,手光面光盆光之后,将盆子盖上,让和好的面团置于一边醒醒。

在醒面的间隙,开始洗菜切菜,所有菜都是切成丁儿或丝儿;假如偶尔改善一下生活,便能看见豆腐丁儿或煎鸡蛋花儿;再假如过节或有客人上门,就能看见稀罕人的肉丁儿了。总之,几乎所有的蔬菜,只要能被切成丁儿或丝儿,都可以被我的家乡人选做捞面配菜的材料。

在这各种菜丁儿被切好,分放在不同的小碗里备用之时,母亲便开始揉面擀面,揉到足够筋道方能开擀。小擀面杖之后用大擀面杖,随着有节奏的卷摊声,面团便幽幽的展开,越摊越大,最后整个大案板都几乎不够用了,母亲才松一口气,把这厚薄均匀的面皮一层层折叠起,转放到小案板上。

接下来母亲左手扶面,右手执刀,刷刷刷又快又匀。每切一下,菜刀刃都紧贴着她左手的食指尖儿,我总忍不住惊奇地问:妈,你不怕切到手吗?母亲会笑,她说,你长大了也要学着擀面条。我说,我不敢,我怕刀。母亲说,每个女人都得会。

时代的发展,让我躲过了纳底子,也躲过了擀面条。同样,等我到了该学擀面条年纪时,科技已进步,有了轧面机。最初是村里有专门的轧面点儿,机器是电动的,需专业人士操作,轧一盆面只需几分钱。为了怕麻烦,一次可以多轧些,拿回家挂起来晾干不会放坏,其实也就是挂面的前身。后来,加工费涨到轧一盆面要一两毛钱,又开始流行家用的手拐轧面机了,于是,家家户户都买来用。从此,便很少做真正的手擀面了,家庭主妇也就从擀面杖里解放出来了。

其实,我已记不清,到底是先切面,还是先炒菜。也难怪,几十年没有吃过真正意义上的手擀捞面了。只记得母亲炒出的臊子菜,汤汁上漂着油花,白白的黄黄的绿绿的各种丁丁浮在浓浓的汁水里,挑逗着我的味蕾。一边抿着口水,一边接过母亲递过的一碗捞面条,欣喜的走出厨房,把碗放在院子中间的石头台儿上,坐在小木凳上,眼不离碗,手不离筷。母亲不放心,不时过来帮着搅一下面,亦或帮着加一勺菜,再顺便交代一声慢点吃。

回忆总是那么美好,最美不过那碗捞面条。

当温饱经过大几轮的调换,舌尖的经历越来越丰富之时, 内心却越发黯然, 因为食物的可口完全不在于菜单的标价,更不在于那些奇奇怪怪的吃法。最终,我的饮食审美又默默返回到那碗捞面条。

想吃只能自已做,擀面杖我有,台面也有,面粉更是买了不少,试过几次,都不理想,或者说失败告终,煮出来的都成了糊糊,后悔当初没学到要领,只能叹气作罢。超市里有新鲜机器面售卖,也还行。

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会做臊子菜,学着母亲,切各种菜丁儿,也会让那些红红的黄黄的绿绿的丁丁漂浮在浓浓的汤汁之上,它们也一样,面还没煮好,就会挑逗我的味蕾,让我迫不及待,让我知道,我还是当年的我。

幸福很简单,不过是一碗捞面条,住什么样的房子不重要,用什么样的餐桌不重要,装在什么样的碗里,都不重要。

想念妈妈的手擀面

啥时想起我都嘴馋
                    想念妈妈的手擀面
                    多希望妈妈一直有个好身板
                    想念妈妈的手擀面
                    多想和妈妈一起回到当年

(0)

相关推荐

  • 散文||筋道的手擀面

    筋道的手擀面 吃面条是豫东人的习惯,现在我们吃的面条,基本都是从市场买回来的,是机器压好的,主要图个省事.方便.真正好吃的面条,还数自己家做的手擀面,纯手工制作,没有任何的添加剂,自然的清香,筋道.爽 ...

  • 【滋水 · 散文】 刘春凤: 手擀面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66期︱ 审稿︱肖祎娟  编辑︱梁甫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最爱家乡臊子面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 最爱家乡臊子面    陕西 吴利强  在陕西关中,流传着一句老话:"三天不吃面,门上打乱转,五天不吃面,见活 ...

  • 梦柯 | 母亲的擀面杖

       女人的美,多体现在心灵手巧上. 母亲的美,体现在绝色的相貌上,做活的手艺却不怎么的美,她概不能和有着灵巧手艺的女人相比. 小时候的吃饭,很挠头,男人一般不管理家事,女人就要洗衣做饭,管理家道,而 ...

  • 缑氏往事(四十二)

    缑氏往事之四十二:头发 小时候的发型  (我和哥) 我头发很多,发质偏硬,略略留长些,就必须捆扎起来,不然,会蓬松得不像样子.天生如此,徒添了不少烦恼,到底也无法改变,只是常常让母亲担心,因为她听人说 ...

  • 缑氏往事(三十二)

    缑氏往事之三十二:偃师二高 前段时间,整理<缑氏往事>,写到收音机时,提起了我们的实习老师陈秋霞女士.文章底部评论区里,有同学给我留言,"周,想想办法,打听打听咱们的秋霞老师吧& ...

  • 缑氏往事(二十九)

    缑氏往事之二十九:三八妇女节 刚毕业那一年,我被分配到老家一所乡村学校教书.单位所处的位置,属典型的平原农村,无山无水,除了村舍,便是大片大片的庄稼地. 庄稼地中间,是一条条土路,虽然笔直平顺,但也就 ...

  • 缑氏往事(二十八)

    缑氏往事之二十八:羊肉汤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正火.记录片里的旁白和配乐,堪称经典,我非常喜欢,就翻来覆去地看.谁料味蕾被深深触动,食欲阵阵涌起,拼命想念美食.猛然间发现,被我定义 ...

  • 缑氏往事(二十七)

    缑氏往事之二十七:厕所革命 每一次翻看中国地图,我都会注视那大"几"字形的黄河.黄河的中下游,流经中原腹地,无需参考省界线,俺也能认出河南的大致范围.再放大搜寻,一眼就能找到洛阳市 ...

  • 缑氏往事(二十六)

    缑氏往事之二十六:中秋月饼 二00八年一月一日起,国家法定节假日,增加了三个成员:清明,端午和中秋.在此之前,它们徒有节日之虚名,眼见到了正日子,国人仍需照常上班. 我儿时的故乡,那其中的两个节日,清 ...

  • 缑氏往事(二十五)

    缑氏往事之二十五:收音机 我听过的英文歌曲不多,能念出歌名儿的,唯有一首<昨日重现>.这是翻译过来的中文名,英文名叫<Yesterday Once More>. 当年高三的每位 ...

  • 缑氏往事(二十四)

    洛阳偃师翟镇二里头:夏朝都城遗址 缑氏往事之二十四:馒头 豫西平原,孕育了最早的中国,虽非鱼米之乡,也是天然一方沃土.沃土之上,是大片大片的麦田:这麦田,让生活在此的人们,得以世代繁衍. 人们爱这土地 ...

  • 缑氏往事(二十三)

    缑氏往事之二十三:柴 初来广东时,认识一位湛江的小妹,十六七岁,刚刚初中毕业的样子,单纯可爱:应该未出过远门,因为我听她说,从没见过火车.我讲起北方的一些事,她都会睁大眼晴,表示好奇.有一次,她问我, ...

  • 缑氏往事(二十二)

    缑氏往事之二十二:粉条 刚毕业那年,我被分配到缑氏镇辖下的官庄中学.很久以前,这里曾是重点学校,但我来的时候,它已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几间校舍,全是瓦房,也已极其陈旧,个别还漏水.记得有个下午,遇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