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是怎样炼成的:名老中医之路
经典旧指作为典范的儒家载籍,今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中医经典也是如此,谢海洲先生说:“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屠揆先先生回忆其叔父的教导:“为医之道,首先学好四大经典著作,这是根本。”
而王静斋先生认为:“熟读《内经》则增人智慧,于病理可左右逢源,熟读《本草》则方自我出,不受古方局限,熟读《伤寒》、《金匮》,则辨证施治有法可循。”
学习经典对于每一位中医学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那么如何学习经典?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名老中医之路”是《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第三期起开辟的一个专栏。陆续发表97名当时全国著名中医学者和名老中医的回忆文章,着重介绍他们走过的治学道路和多年积累的治学经验。对于激发和造就新一代名医的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书中各位名老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诱掖后来学者之心跃然纸上。以《名老中医之路》为镜,寻找先生们学习经典的方法,应该是解决学者内心疑惑的最佳方式。
笔者以山东科技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3次印刷的《名老中医之路》合订本为底本,对先生们在书中提及的相关经典的内容进行摘录并加以整理,总结其中规律,将从中得到的读经典的一些启示与读者分享。
1、从原文背诵入手,精勤不倦
陈鼎三先生认为:“临床经验用文字表现很难全面,而读书人对同样的文字之理解,又会受到文化水平、临床经验、阅历、判断力和想象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还原到作者所需要用文字表达的实际情况,其准确性就比较差。我们根本不可能走到已经作古的前辈名家面前,由他们通过实际病例讲解总结成文字的东西,既无'名师亲授’的可能,那么就只有通过精读,反复读,以至背诵,再在临床上去反复揣摩,从中悟出真谛,这是其一。
其二,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所以说经典原文是医者学习的必由之路。
当然不仅仅是在初学阶段要注重原文,在泛览了各家注解之后也同样如此。刘季三先生在《伤寒论约注》序中说:“早岁即有志习医,自熟经文后,遂取自宋以来释伤寒者数十家,朝夕浏览,率各主一说,卒鲜通论。
既久乃尽屏诸书,独取《伤寒论》原文,危坐而读之三载,始而惑,继而明,既而恍然大悟,乃知伤寒之例或因此以喻彼,或就彼以明此。”[这样的体悟,定然是需要经过原文到注文再回归到原文的往返过程的。
2、从注文眉批入手,博采众方
经典著作距今时代久远,文意古奥,要想单从原文入手就能完全掌握实非易事,注文的重要性就得以体现。路志正先生认为:“在诵读原文的同时,要选择一些注本进行阅读,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且许多注家有精辟的论述和极有见地的发挥。为此,家伯和孟师要我在读书时,除先读序言、凡例以了解其写作动机、过程及大致内容外,还要重视注文的学习。”
另外“'眉批’亦是评注者在熟读精思、深明个中三昧后,以最简练的语言在原文上方,提出的个人评价或见解,多是最关键、最吃紧处。使读者从疑似之间得到正确的理解,具有提纲挚领、画龙点睛之妙,亦值得认真阅读。”
当然注文的学习,亦不可泛滥无归。以《伤寒论》为例,古往今来研究者六百余家。若是穷尽所有注家之言,其结果必然是莫衷一是。如此一来,有针对性地选择注家的能力就显得分外重要。《名老中医之路》中诸多先生们对注家的选择经验可以为大家指点迷津。
3、从句读校勘入手,勤求古训
任应秋先生介绍他学习《内经》的经验时介绍说:“我治医经学的方法,亦如读《十三经》那样,先从篇章句读下手。”只有逐字逐句的分析学习,长时间的积累,方能对《灵枢》、《素问》有个比较具体的概念。
“其次是校勘。校勘是清人治经学最有成就的手段。它必须具备文字学、声音学、故训学等小学的基本功,然后博览群籍,才谈得上校勘。我对此仅具备一点常识而已,乃尽量搜集前人对两经校勘的资料,作为借鉴,辅导我进行研究……确是解决了不少问题,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中医古籍是传承中医学术的载体,但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几经辗转,几近失真,这就需要用文献学的方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一方面还原古籍之真面目,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自己对古籍的理解。
4、从总结归纳入手,敝帚自珍
金寿山先生认为学问是要自己做的,他说:“我对《伤寒论》是下过一番工夫的。以方归类,做过;以证归类,也做过。还写出自己的见解,即按语。那时所见不广,不知道这些归类前人早已做过,而且做的远远比我好。
但这个工作并没有白做,因为经过自己整理,才能把古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不至于被《伤寒论》注家牵着鼻子走。夜郎自大要不得,敝帚自珍却有道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经典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其中规律性的论述,通过自己的一番努力所得,与直接借鉴别人所得,其体会是决然不同的。
5、从先后顺序入手,择善从之
读经典亦须注意先后顺序。有的先生主张先读《内经》,首先奠定医理基础,再涉及方药。
如韩百灵先生:“随父兄攻读《灵枢》、《素问》、《难经》凡十载,明天地人纪,而有专泥医论之弊。又读有方之书,私淑仲景《伤寒》、《金匮》明医学之主体,医理方剂之渊薮。继则博览诸家之论,而独偏重妇科。”[3]622这样基础根基牢固,且能厚积薄发。
也有主张先读《伤寒》、《金匮》。
如刘季三先生之子回忆其父:“四部经典的学习,先辈的经验是先《内经》,次《金匮》,先理论,后方药,循序而进。我父亲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是先《伤寒》,后《金匮》,后《内经》,后《本草经》。因为《伤寒》、《金匮》两书字数,只占《内经》字数的十分之一,一鼓作气,半年之内可以学完,再用《伤寒》、《金匮》的钥匙,来开《内经》、《本草经》的锁,就能事半功倍。若先学《内经》,就旷日费时,减低锐气了。”读者可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合适的顺序,择善而从之。
6、结语
常念为经,常数为典。老一代的成才经验告诉我们,作为中医学者,熟读经典著作,触类而旁通,这是贯彻始终的学问,舍此是无径可循的。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循序渐进,熟读精思,以精纯之心治经典必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