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爆破音,这些知识你可能不知道
微友提问
您好!
这里的“不送气”是相对的说法。真正的“不送气”,发生在您的肺部纹丝不动、气流也不发生任何流动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见到嘴唇在动,而听不到任何的声音:来,试试没有任何声音地读“妈妈”。
接下来,用自然的方式读“妈”、“八”、“趴”和英语“bar”,您会发现,它们的唇位是一模一样的。
的确如此,其中的辅音称为“双唇音(bilabial)”。请看国际音标中的辅音音位图:
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图中一个词“pulmonic(肺的,与肺相关的)”,也就是通过肺的动作引发气流。所以,肺不送气,是不可能发出这些音来的。
(超冷知识:不通过肺的运作,也能发音的,但不是自然的英语语音。例1:上面的无声音的“妈”还记得吗,现在频率很高地开合嘴巴,就会产生气流进出口腔(而不是肺)的声音来,这是咂唇音/ʘ/。有时候,对着您的意中人,来个飞吻,也会发出这个音,我们称为“啵~一下”。例2:叩齿或磨牙。例3:含点开水或口水,关闭喉咙和双唇,做漱口的动作,这是您的舌体活动的结果。)
更多的non-pulmonic发音:
关于您的“爆破音”的哪些问题,凌哥做个梳理:
一、强送气爆破
例词:ten,top,pot,pick,cat,cool
二、弱送气爆破
例词:let,last,cheap,lap,pick,scientific,super,happy
有时候,甚至弱到只有个口型。在类似于super、happy的情况下,有的人可能还会将p读成“阻-释”爆破(见下一条),美语语音中尤其如此。
三、“阻-释”爆破
例词:stop,star,sport,speak,scar,score
让我们读stop和star,但是请尝试在op和ar之前停止,就能明显体会到舌体前伸阻塞气流的过程,通俗地讲,会“憋住一下”。而完整读这两个单词的时候,就是气流先受阻再释放。所以,请注意凌哥在“阻”和“释”之间用了一个连词符。
在汉语中“坡”和“波”,前者是“强送气爆破”,后者是“阻-释爆破”。
另外,阻-释爆破音的送气强度比“强送气爆破”要弱一些,但是又比“弱爆破音”更强。
注释:从原理上来说爆破音都是“阻释音”,但是在stop等词中,“阻”和“释”之间有个明显的舌体封闭气流通道的过程,然后肺部依然往口腔送气但是口腔关闭(p的时候唇关闭,k的时候喉关闭)导致口腔气压增高。但是外人听着也就是“不送气”。这也就是课件截图中所谓的“不送气”的由来。
四、阻滞
例词:stopped, empty, strict, truck driver
尽管动作是“象征性”地做了一下,但是气流被阻滞了,本该发声的那段时间也就无声了。这是通常说的“失去爆破”。可以理解为是把有限的爆破机会“留给了”下一个爆破音。
五、嗒音
例词:letter,water
嗒音(tap或flap),音标是/ɾ/,通常是字母t的发音的变化,常出现于美语发音中。不知道您是否记得上次有一篇文章中,凌哥提到了美语中,water中的t发成/d/的音,然后有微友指出那个音是嗒音。事实上,发成/d/或嗒音,都是可以的,不同的人可能使用不同的发音方式。
如果是water中的t发成/d/,才是真正的清辅音的“浊化音”。
另外,还有一些细微变化的发音方式,比如:
六、唇化音
例词:twelve,dwelling
在发/t/的同时嘴唇已经是/w/的位置了。
七、鼻释音
例词:London, mutton
用鼻音的方式发/d/,您会吗?
八、……
还是看表格中的与t/d有关的变化吧:
最后,说说“如何向学生呈现”。凌哥的回答是“不要讲解”。孩子的语音模仿能力是很强的,真的要谢天谢地,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人类的发音器官和大脑具有了这种“先天”的语音模仿能力。
只要经常性地跟说、模仿到一定程度,说着说着,自然就变成那种发音了。没有听说过婴幼儿的母亲或者汉语教师在教学“泼”和“波”的时候,是向孩子讲述“如何发出来”的,而总是“像我这样读”。所以,要像母亲们一样,如果是考虑到孩子语音学习的需要,就放慢速度,清晰发音,比如将water读成/ˈwɔːtə/,而不是像常速语流中一样的/ˈwɔːɾə/或/ˈwɔːdə/。
想一下,在一些国家中的“小舌颤音”,婴幼儿难道是通过听讲解的方式来掌握的??
既可以用作课堂听写的粘贴展示,也可以作为奖品发放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