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实文学 ] 四嫂还钱

  四嫂不是亲四嫂,也非叔伯或远些的同姓嫂子,甚至不是同村亦或沾亲带故的嫂子。四嫂是我曾经的同事、朋友森林的媳妇。森林家兄弟六个,他行四。森林大我三岁。四哥森林借钱是二十年前的事,而四嫂还钱则是前几天的事。四嫂还钱很使我意外,意外的让我的心有些酸楚起来……

     年轻的我们相识在那风潮涌动的改革初始年代……

  上世纪的八二年初,新店子公社机关食堂来了个年轻小伙子,个头一来八左右,身条笔直,略瘦,方脸大眼睛,鼻正口方,皮肤黝黑。望上去英俊洒脱,精干帅气。他是食堂新来的师傅李森林。刚从部队复员回乡的森林一派军人作风,说话干脆,手脚利落,活计干得快且好,把食堂里外规置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一日三餐饭菜安排合理妥贴,那时条件有限,简食陋炊,确让他调理的有滋有味,就餐者看着舒服,吃着顺口,众人皆称好。

那时我在公社负责新闻报道工作。有人说年轻人容易交朋友,这话不假,人以群分与年龄很有关系。那时公社机关人员少,年轻人更少。在初来乍到得到大伙的接纳和赞扬声中,我和森林已经成了朋友。常常工作之余我到他住室或他到我的住室聊天,有时聊到深夜,直到机关院内只剩一屋亮着灯光。

他讲当坦克兵几年,从山西转防到安微,从普通一兵到上士班长负责伙食管理的经历及军内的见闻,讲山西大同石窟的远古与巍峨、讲蚌埠坦克学校的趣闻轶事,讲农村兵的艰难奋斗历程。而我则讲些近几年农村政策变了之后的新形势,百姓管束少了买卖渐渐放开了,公社所辖村内已经有“万元户”了等等……说者有劲、听者认真,都有开眼受益之感。彼此间有相见恨晚之意。

我没有当兵的历史。 其实之前曾很想当兵,到外面世界见识闯荡,开阔人生视野与路径,可因家长反对等原因终未如愿,故而对部队生活,对那身“国防绿”始终有好感与好奇。

森林特别关注家乡变化情况,尤其听到家乡能人致富的典型更是兴奋不已。我感觉他是个不会安于现状的人,从眼神及面部表情看,他似乎有个蓬勃的“野心”在受我讲述的能人故事所鼓动…… 

      

果然,几个月之后他辞职不干了。与人合伙办了“贸易货栈”倒腾起了苗木及林果产品等,再后来在老家办起了“石灰窑”,连烧带卖地做起了石灰生意。

  那时的石灰买卖讲究的是烧灰的不卖灰,卖灰的不烧灰,是生产队时留下的经营模式,分工细,环节多,结果是成本高,效益低。

  

  森林凭着自己的管理与社交能力合二为一,既烧又卖,十几个劳力在他的麾下黑天白日的忙,灰烧的多卖的好,很快成了同业中的佼佼者,收入便也可观起来。每当请客时酒和菜明显好于乡里乡亲的,再加上他漂亮的厨艺,我们这些食客都大呼好!席间,我们频频举杯祝他百尺杆头更进一步,把财发的越大越好——那时候有句话叫“谁发财谁英雄”!

  森林在乡亲和朋友眼里成了致富能人。他的胆识得到众人赞许,他的才能得以发挥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仁义孝悌”之冠是森林致富后人生的又一辉煌。

有抱负有胆识的森林有钱之后,首先是为家庭为父母兄弟排忧解难。他们兄弟六个,上面三个哥哥都已成家另过,下边两个弟弟、两个待嫁的妹妹和父母与结了婚的森林一起过。他拿出了积蓄陆续盖起了两层房,又翻建了一层老房,彻底解决了全家住房狭窄逼仄困难,五弟六弟相继结婚也另起了锅灶。这期间俩妹妹也相继出嫁。弟弟妹妹的娶嫁,森林始终是操办的主角,上了年岁的父母从容轻松了好多。

按乡村习俗,子女完婚后,老人就该把赡养的责任均摊给儿子们了,可森林和媳妇不顾老人的顾虑和兄弟家人的反对,一直让父母和他们过,众人责任一肩挑,尽着对老人的孝道。养儿防老,天经地义,森林俩口子的做法更着实令人钦佩。在邻里间在朋友圈儿,森林的口碑越发好起来。他家年年是村里乡里的“五好家庭”。成了众人赞称的模范……

森林致富发家,慈善待家,合谐全家的举止,让人们由衷地钦佩。森林性格开朗,处事豁达,不拘小节,人说他大大咧咧,粗粗拉拉,而这些正是他心胸开阔、禀赋超脱的外延溢表所在。亲戚朋友、邻里乡亲缺着短着,遇到难处求到他时,他总会痛快答应帮忙。我们有事常来往,平时总联系,交流着人生体会,汲取借鉴着彼此的优长与经验、欠缺与失意,互相鼓励着、支持着在人生事业上前行,经冬复春地谱写着凡夫俗子间真挚深厚的友谊乐章……

森林是个不知足且敢想敢做的人。日子的积累中,孩子陆续该上学了,为了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他毅然撂下乡下买卖,进县城与人合伙开了饭店。费了很多很大的周折才把孩子安置在了心仪的学校,因为那时农村孩子进城里学校是有很多条款约束的。

  

  饭店开业那天,接到电话的我和几位朋友一同参加了简单而热闹的典礼。那时,我已经调离了和森林一起工作的地方而到另外一个镇工作了,相隔远了自然见面机会少了。望着雄心勃勃,满脸现着喜色,透着坚毅、志气的森林,我在宾客留言中写下:志得月满,金银盈楼。因为饭店名字叫“得月楼”。祝愿生易红火,财源不断。

然而,世上的事是难以预料的,开始红红火火,顾客盈门的饭店渐渐生易冷清起来,从盈利到亏本最后到难以为继。这种情景下,经与合伙人协商,森林自已把饭店盘了下来。资金不够他下决心找亲戚朋友借。

九五年夏季的一天,森林到我家我才知道饭店这些情况。说出借钱愿望的时候,森林脸上表情有些不自然,他勉强笑着说:知道你正盖房,还拉了饥荒欠着债,真不好意思张口,可事头临头,这个坎难迈呀!饭店开着还可能闯过去,如果关门停业只是死路一条,剩一把顾客的欠条,那可是卷烟都不好使啊!望着他有些疲惫憔悴的脸,听着他说完难处,我说,没事,我给你想办法,要紧的是把这道坎跨过去。

用过饭以后,我找了担保人以我的名义在银行贷了款。接过钱后,森林还要客气,我说多年兄弟了,知根知底知心的,谁不行有难处?你不是也帮了好多人吗?钱放心用去吧,赔了算我的。森林心情愉快地走了,同时也是信心满满。忘着他高高的渐渐远去、慢慢消失的背影,我很感慨、心里也很踏实,觉得干了件非常应该办的、鼓舞朋友的事情。

可是,上帝终没有眷顾“得月楼”,财神离它而去。惨淡经营一段时间后,不得已还是停业了。

森林攥着一大沓顾客欠帐条回家又做起了石灰等生易。他决意东山再起,重振家庭经济。可不幸的是身体不行了。二00二年得了肾病、心脏病的他卧床不起,等我得到消息前去探望时,森林已面如枯槁,瘦骨嶙峋,躺在床上,一米八的个子竟蜷缩成孩子一般,几近不能说话——这就是那风流倜傥的上士班长、复员军人森林吗?这就是那手脚麻利、卫生健康的公社机关食堂师傅森林吗?这就是那趁改革开放之势永闯商海并获成功的森林吗?这就是那孝剃仁义、豪爽仗义的森林吗?这就是我那亲蜜无间如兄弟般的森林吗?

  ……

  我,不敢相信,我,拒绝相信,然而……那一刻,我,语塞,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在森林的葬礼上,望着承受失子之痛古稀之年的森林父母和葬父的大的十几、小的几岁的三个年幼孩子,我和森林的朋友们扼腕痛惜,悲伤无限……

森林去逝后,欠下了很多债务。相隔几十里之远的我为四嫂及孩子们祈祷上帝有眼别太难为她们。但因为担心债务问题引起四嫂纠结,终不忍打扰他们。每当想起这些心里便泛起一阵阵内疚,觉得对不起九泉之下的四哥。多年来我的心始终是很矛盾的——想关心却又关心不得的一份心……是的,多少个日日月月每当想起总是如此……

今年五月的一天,我突然接到一个既熟悉又默生的电话,犹豫时电话那头称是四嫂,我脑袋轰然间心便紧紧地一惊。

第二天四嫂来了,是还钱来了。场面不像我想像那样凄然,四嫂也没想像的那样愁苦,时间似乎填平了生活苦难的深沟浅壑。穿戴整齐的她依然是快言快语。这让我的心舒展些来。接着她讲了三个孩子己经上班挣钱或学徒了,所有欠帐多年来还的差不多了。她早已经当了奶奶,大儿子的孩子己三四岁,孩子们都挺懂事孝顺的,知道心疼惦记她。话间透着知足满意,却半句没提寡母幼子多年来的生活艰辛和磨难。在对四嫂素然起敬的同时,我和我爱人执意不接她还的钱,并真挚地说钱不多,就当这些年给你们娘几个的生活帮衬吧。但废了好一阵儿蜃舌,还是没把钱拿回。

快到了吃午饭时间,四嫂却坚持要走,说得快点回去给婆婆做饭。原来,森林去逝十几年来,四嫂始终伺候着公婆,几年前公公去逝后,依然伺候着婆婆。也就是说四嫂总像丈夫在一样的孝敬着公婆,尽着儿子儿媳的赡养义务——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在农村没了丈夫的女人不养公婆是被世俗认可的。久知森林夫妻孝道,可乍听四嫂义举,仍感平地见峰,其心光彩熠熠!

临走,四嫂对我说,我和你大妈(森林妈)讲好了,下辈子还做她儿媳,还伺候她!望着她的背影我再次涌起敬仰之情,泪水在眼框打转——四哥四嫂虽然阴阳两隔,但却是真真的一对感天动地的大孝夫妻啊!古传“二十四孝”中有“乳姑不怠”,今有四嫂替夫俸养双亲。我为有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兄嫂而感动而骄傲!

  森林四哥,看着家庭老少妻儿,我想久泉下的你、天堂里的你准是很心安的吧!

拜托了,上帝,一定要善待森林一家老少,尽管他们人间天堂难相见,阴阳相隔永分离!

祈祷四哥之灵像上苍那样保佑家庭、呵护友情……

  森林四哥,我心灵高地的祭台上永远有一支燃着的蜡烛为你照亮天堂之路——走好吧!

     二0一四年六月十二日晚

1、本平台唯一投稿邮箱:

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半月发放一次。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刘泓杉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动态主编:梁淑艳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0)

相关推荐